家長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建立早期親子關係最理想的狀態

2020-12-15 小碧育兒心得

文 | 小碧育兒心得(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約1832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在現代社會中,親子關係一直是很多家長都會關注的一項內容。很多家長覺得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有些時候總是很難理解孩子的思維以及想法。

我的朋友小凱(化名)就是如此,小凱的孩子剛剛上幼兒園,孩子在這個年齡特別喜歡玩樂,所以小凱時不時地就帶孩子去遊樂園、去海洋館玩耍。但是孩子最近卻開始嚷嚷每次都去那些地方玩耍很沒有意思。這可讓小凱迷惑了,本來孩子去遊樂園就會花費很多錢,結果現在孩子卻不喜歡去了,這可怎麼辦呢?於是小凱就找到孩子的幼兒園老師諮詢,老師告訴小凱其實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同時也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能給予孩子最好的陪伴。

相信有不少父母和小凱一樣頭疼,帶孩子去遊樂園吧,費錢又費力,還無法去很多次;讓孩子玩玩具吧,一個玩具也要很多錢。這些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喜歡玩耍本身是和玩耍的內容沒有關係的,家長就能讓孩子獲得玩耍的快樂。那麼為什麼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親子關係淡漠又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不要著急,接下來,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一、為什麼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1、親子互動是靈活的

有些家長覺得給孩子買很多玩具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了,這些家長沒有注意到的是這些玩具都是靜止的、孩子只是和想像中的「朋友」玩耍。而家長和孩子的互動過程是非常靈活的、是會隨著孩子的參與度變化而改變的、是符合孩子喜好的。

2、能夠提供更多的陪伴感

玩具最能帶給孩子什麼呢?其實就是陪伴感,就是讓孩子感到不那麼孤獨、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人陪著一起的。但是陪伴感最直接的來源還是父母,如果家長能夠成為孩子「最好的玩具」,那麼孩子又怎麼會覺得缺少陪伴呢?

3、能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

玩具本身是不帶任何感情色彩或者教育意義的,只有家長和孩子一起玩耍,才能夠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接受家長的教育,也才能夠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

所以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不僅能夠給予孩子陪伴感,還能夠幫助孩子成長,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那麼親子關係淡漠又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接下來,我們再來詳細研究一下。

二、親子關係淡漠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1、讓孩子感到缺愛

如果孩子和家長的關係比較淡漠,那麼這個孩子就極易感到缺愛、極易覺得家長不愛自己。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孤僻或者形成討好型人格,這顯然不利於孩子今後的成長。

2、影響孩子的社交關係

如果親子關係淡漠,那麼孩子就很難從家長那裡獲得和其他人友好相處的方法。孩子會不自覺地把和家長的相處模式套用到和其他小朋友的相處中,這就會導致孩子也和其他小朋友關係淡漠。

3、讓孩子變得敏感

孩子在上學期間不免會和周圍小朋友作比較,和家長關係淡漠的孩子會變得更加敏感,甚至更加自卑,覺得比不上親子關係融洽的孩子。

所以親子關係淡漠真的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也是對孩子的成長不利的,那麼家長怎麼才可以改善親子關係?家長又怎麼才能成為「孩子最好的玩具」呢?接下來,我們再來仔細探究一下。

三、做好一個「玩具」的本職,家長可以怎麼做

家長不僅僅是孩子教育道路上的引路人,更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那麼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盡好一個「玩具」的本職呢?

1、多和孩子互動

家長只有多和孩子互動,比如積極和孩子交流、多和孩子聊心、多和孩子一起玩遊戲,才能讓孩子覺得家長是他成長道路上的陪伴者、同路人,也才能增進親子關係。

2、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懷

要想改善親子關係,做孩子「最好的玩具「,首先家長就要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懷,讓孩子知道家長是關心他的、在意他的,這樣孩子才能把家長當朋友、當「最好的玩具」,才能讓親子關係更融洽。

3、和孩子平等交流

著名作家溫·卡維林曾經說過,「推心置腹的談話就是心靈的展示」。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交流時都是依仗家長的身份,喜歡用命令式的言語對待孩子,這樣自然會讓孩子覺得和家長有隔閡感。所以家長要學會和孩子平等交流,有了這個大前提,才能讓孩子把家長當成「最好的玩具」。

只有成為孩子「最好的玩具」,家長才能知道怎麼和孩子和諧相處、才能知道怎麼令親子關係更加和諧,最終才能建立起最理想的親子關係。對於「家長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一育兒話題,家長們還有什麼想討論的,也可以留言評論喔。

我是@小碧育兒心得 ,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

相關焦點

  • 最理想的親子關係,家長只需要牢牢把握一個「度」
    傳統的中國式教育一向都是主張「棍棒出孝子」,那麼棍棒教育下的親子關係只有兩種結果:一種是恐懼,孩子害怕家長,慢慢地,孩子就形成了懦弱膽小的性格;另一種就是叛逆,孩子開始反抗家長的教育,變得越來越暴躁乖張。
  • 如何建立優質的親子關係?
    不管是孩子,還是成人,其實都是在處理各種關係。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只是其中之一。如果只是對事不對人,那麼親子關係很可能會陷入僵局。打罵孩子是因為你只看到孩子做錯了事情,批評打壓孩子是因為你只重視結果,而沒有關注體驗、情緒。控制型的家長,只看到事情的好壞,沒有用心感受孩子的心情,用平等地人格對待孩子。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 如何與孩子建立好的親子關係
    好的親子關係會讓父母變成孩子「重要他人」,從而願意聽從父母的話。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個體發展的根本力量,對於孩子日後的人格塑造和社會適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怎樣才能建立好的親子關係呢?年糕媽媽的《你的親子關係價值千萬》中把親子關係分為四個層面:最底層是生理需求的滿足,倒數第二層是親子關係的濃度,再往上是榜樣的力量,最頂層是自驅力。首先是生理需求的滿足。每段親子關係的開始都是從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開始的,在寶寶能獨立生活之前,父母給予生理需求的滿足是基礎。
  • 《艾特熊和賽娜鼠》詮釋理想的親子關係狀態:是父非父,是友非友
    02《艾特熊和賽娜鼠》詮釋理想的親子關係狀態:是父非父,是友非友這套繪本對開心果媽媽最大的感觸,便是親子關係的狀態因此,開心果媽媽也總結了一下,父母如何去愛孩子,才能讓親子之間的關係處於"是父非父,是友非友"的狀態。1、關注孩子的每一個細節在《賽娜的困惑》這本故事中,介紹了賽娜和艾特的關係。一鼠一熊生活在一起,自然沒有血緣關係。賽娜很困惑,自己是怎麼來的。想著想著,情緒便低落了,自己是被遺棄的嗎?
  • 情感引導 助力親子關係--關於《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今日聽了樊登讀書關於《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書的解讀,對聽到的內容進行整理,作為今日最大的收穫。【常見的育兒誤區】1.控制型父母,典型表現是命令和威脅孩子,比如對孩子說:我數1.2.3,你電視關了!這樣帶來的後果是孩子懦弱,或者控制欲很強。2.放任型父母。
  • 網絡授課下,家長如何與孩子建立更加親密的親子關係
    也讓我們反思,家長和孩子應該怎樣建立親子關係,又要建立什麼樣的親子關係呢?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網絡授課不同於課堂教學。長達3個月的時間,都是網絡授課。一個老師講解,大家都在線上來跟著聽。加強自我改變和培養孩子學習的能力,減少對孩子的暴力溝通,增加親子關係的互動。一、家長要學會與孩子溝通,利用共情與換位思考增加溝通效果,避免超限效應出現泰戈爾說過:「一切教育都是從我們對兒童天性的理解開始。」
  • 親子關係欠佳,孩子更容易出現不良性格,最好的親子關係是這種
    親子關係是否良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生活。良好的親子關係不僅讓父母和孩子之間能夠和諧相處,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孩子塑造出良好的性格。而性格和情緒良好的孩子,又可以避免許多問題行為(打人、哭鬧等)的出現。親子關係如何,與教養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 這10本書,幫你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今天,就為你奉上親子系列書單,讓你和你的孩子成為「鐵磁兒」,也讓你的孩子擁有個人氣息、個人理想的自律!這個8月,我特意安排了遊戲力養育的主題閱讀,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幫助到更多的父母,讓更多的父母成為懂遊戲、會遊戲的父母,讓我們和孩子之間搭建起來遊戲的橋梁,更好的增進親子關係。
  • 這10本書,幫你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今天,就為你奉上親子系列書單,讓你和你的孩子成為「鐵磁兒」,也讓你的孩子擁有個人氣息、個人理想的自律!行動:與孩子聯結,和孩子玩耍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玩具,而是父母的全然關注;三種高質量的陪伴:眼對眼、肩並肩、心連心;
  • 怎樣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大家都知道,親子關係的重要性。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什麼是親子關係?親子關係就是爸爸媽媽與親生子女之間存在的權利與義務的關係。父母與孩子屬於直系血親,在血緣上,是最近最親的關係,是一個家庭關係中的核心部分。親子關係,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影響著孩子各方面的發展,比如性格、毅力、人際交往等等,對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親子關係重要嗎?親子關係會影響到孩子的發育,對於孩子的成長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
  • 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高效養育孩子
    幫助父母走出管教孩子的誤區,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管教難題。孩子不願上學,不願收拾房間,不願和父母溝通等,都讓父母焦慮不已。父母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有效地管教孩子呢?今天介紹一個效能父母解決親子問題的方法,指導父母科學育兒,幫助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密的關係。
  • 培養內驅力的孩子,建立尊重與欣賞的親子關係
    大部分育兒問題,都是親子關係中的情感聯結沒有做好,而親子聯結的好壞,會對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成就乃至社交都產生影響。陪著不等於真正的陪伴,好的親子陪伴,是需要濃度的,也就是關注到孩子認知和情感需求的「高質量的陪伴」。 大部分育兒書都在告訴我們要怎麼對待孩子,然而,建立理想的親子關係,先要解決父母自身的問題。只有先和自己達成和解,才能養育更好的孩子。
  •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比提高孩子學習成績更重要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能在家裡看到這樣的一幕一幕:父母和孩子,一家人和和睦睦,家裡洋溢著和諧的氛圍,相反的是父母對孩子是批評、指責、糾正、不斷嘮叨、大聲吼叫…孩子則滿是委屈,叛逆、不聽話、和父母疏遠…因為在很多時候,父母和孩子不能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
  • 親子關係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99%的家長還不知道
    ……相信很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不喜歡交流、有情緒、無法好好溝通……這些問題,其實都是親子關係不融洽的外在表現。家長如果發現「不對勁」了才開始注意親子關係,這時可能為時已晚。要知道和孩子日常相處的點點滴滴小事裡,都蘊藏著親子關係的奧秘。
  • 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樣的?
    在家庭裡家長跟孩子可能會建立不同的關係,不同的關係就會有不同的管教孩子的方法。最好的親子關係是什麼?是媽媽的自我犧牲,陪孩子起跑?還是為孩子領跑,彼此成長?舒適的親子關係讓孩子覺得被理解,被愛護。親子關係的最高境界:不期待,不依賴。父母是孩子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好的朋友,最親的人。
  • 如何建立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這將影響孩子一生~
    如何建立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嬰幼兒時期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尤其是形成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對一個人一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至關重要。怎樣的嬰幼兒親子關係是比較理想的狀態?如何才能培養安全型親子依戀關係?寶寶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有什麼表現?父母應該如何正確應對?
  • 面對叛逆期的初中生,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家長需要注意四個要點
    為了改變孩子,父母從批評、斥責、吵鬧到無可奈何、焦慮不安。其實,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父母從改變自身開始,重新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面對叛逆期的初中生,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家長需要注意以下四個要點。因為孩子在學習、不斷地進步,而家長們只是為了生存在不斷的掙錢,忽視了精神層面的成長,這就是所謂的代溝。要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首先父母要明確,教育的目的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真正的人,而不是滿足家長虛榮心的一個物品,或者延續父母意志的複製品。
  • 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時刻參與,度過美好時光並表現出溫暖,關懷和尊重,您可以加強與孩子的關係。良好的親子關係:為什麼重要孩子最重要的早期關係是與父母的關係。積極的親子關係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世界-世界是否安全可靠,是否被愛,誰愛他們,哭泣,大笑或鬼臉時會發生什麼,等等。這些關係影響著兒童發展的各個方面。
  • 如何建立孩子安全感?依戀關係才是關鍵,最理想的依戀類型是這種
    非常黏媽媽,其實就是孩子在建構安全感的過程中,最常見的一種成長現象。有一份穩固的安全感,可以讓孩子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成為獨立的個體時,情感上始終保持著安全的依戀狀態。親子之間不同的依戀關係,會養育出3種依戀類型的孩子什麼是依戀關係?依戀是社會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性表現,是嬰兒與主要撫養者(通常是媽媽)之間最初的社會性聯結,也是嬰兒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誌。一般發生在嬰兒經常接觸、關係最密切的人之間。
  • 親子關係幸福的婚姻,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各位朋友你們好,我是三觀比五官還是個我們今天聊的是親子關係,親子關係當中他有很多的一些理念,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但最重要最核心的是什麼?並不是那些所謂的技巧跟方法,我們講的最重要的並不是那些不重要,我們講最重要最核心的婚姻幸福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為什麼會這麼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