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碧育兒心得(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約1832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在現代社會中,親子關係一直是很多家長都會關注的一項內容。很多家長覺得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有些時候總是很難理解孩子的思維以及想法。
我的朋友小凱(化名)就是如此,小凱的孩子剛剛上幼兒園,孩子在這個年齡特別喜歡玩樂,所以小凱時不時地就帶孩子去遊樂園、去海洋館玩耍。但是孩子最近卻開始嚷嚷每次都去那些地方玩耍很沒有意思。這可讓小凱迷惑了,本來孩子去遊樂園就會花費很多錢,結果現在孩子卻不喜歡去了,這可怎麼辦呢?於是小凱就找到孩子的幼兒園老師諮詢,老師告訴小凱其實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同時也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能給予孩子最好的陪伴。
相信有不少父母和小凱一樣頭疼,帶孩子去遊樂園吧,費錢又費力,還無法去很多次;讓孩子玩玩具吧,一個玩具也要很多錢。這些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喜歡玩耍本身是和玩耍的內容沒有關係的,家長就能讓孩子獲得玩耍的快樂。那麼為什麼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親子關係淡漠又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不要著急,接下來,我們仔細分析一下。
一、為什麼說家長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1、親子互動是靈活的
有些家長覺得給孩子買很多玩具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了,這些家長沒有注意到的是這些玩具都是靜止的、孩子只是和想像中的「朋友」玩耍。而家長和孩子的互動過程是非常靈活的、是會隨著孩子的參與度變化而改變的、是符合孩子喜好的。
2、能夠提供更多的陪伴感
玩具最能帶給孩子什麼呢?其實就是陪伴感,就是讓孩子感到不那麼孤獨、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人陪著一起的。但是陪伴感最直接的來源還是父母,如果家長能夠成為孩子「最好的玩具」,那麼孩子又怎麼會覺得缺少陪伴呢?
3、能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
玩具本身是不帶任何感情色彩或者教育意義的,只有家長和孩子一起玩耍,才能夠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接受家長的教育,也才能夠讓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
所以家長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不僅能夠給予孩子陪伴感,還能夠幫助孩子成長,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那麼親子關係淡漠又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接下來,我們再來詳細研究一下。
二、親子關係淡漠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1、讓孩子感到缺愛
如果孩子和家長的關係比較淡漠,那麼這個孩子就極易感到缺愛、極易覺得家長不愛自己。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孤僻或者形成討好型人格,這顯然不利於孩子今後的成長。
2、影響孩子的社交關係
如果親子關係淡漠,那麼孩子就很難從家長那裡獲得和其他人友好相處的方法。孩子會不自覺地把和家長的相處模式套用到和其他小朋友的相處中,這就會導致孩子也和其他小朋友關係淡漠。
3、讓孩子變得敏感
孩子在上學期間不免會和周圍小朋友作比較,和家長關係淡漠的孩子會變得更加敏感,甚至更加自卑,覺得比不上親子關係融洽的孩子。
所以親子關係淡漠真的會給孩子帶來很多不好的影響,也是對孩子的成長不利的,那麼家長怎麼才可以改善親子關係?家長又怎麼才能成為「孩子最好的玩具」呢?接下來,我們再來仔細探究一下。
三、做好一個「玩具」的本職,家長可以怎麼做
家長不僅僅是孩子教育道路上的引路人,更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那麼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盡好一個「玩具」的本職呢?
1、多和孩子互動
家長只有多和孩子互動,比如積極和孩子交流、多和孩子聊心、多和孩子一起玩遊戲,才能讓孩子覺得家長是他成長道路上的陪伴者、同路人,也才能增進親子關係。
2、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懷
要想改善親子關係,做孩子「最好的玩具「,首先家長就要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懷,讓孩子知道家長是關心他的、在意他的,這樣孩子才能把家長當朋友、當「最好的玩具」,才能讓親子關係更融洽。
3、和孩子平等交流
著名作家溫·卡維林曾經說過,「推心置腹的談話就是心靈的展示」。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交流時都是依仗家長的身份,喜歡用命令式的言語對待孩子,這樣自然會讓孩子覺得和家長有隔閡感。所以家長要學會和孩子平等交流,有了這個大前提,才能讓孩子把家長當成「最好的玩具」。
只有成為孩子「最好的玩具」,家長才能知道怎麼和孩子和諧相處、才能知道怎麼令親子關係更加和諧,最終才能建立起最理想的親子關係。對於「家長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一育兒話題,家長們還有什麼想討論的,也可以留言評論喔。
我是@小碧育兒心得 ,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