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看不止遊戲第106期,我是喬伊。
上期我給大家簡單講了下海盜的歷史,這期我給大家講一下遊戲中,和現實中海盜的一些有趣的細節。如海盜為什麼要戴眼罩,肩上為什麼有鸚鵡,手上為什麼總是有個鉤子,以及海盜旗為什麼是黑色骷髏等等。
海盜最為明顯的特點,應該就是那面在桅杆上高高揚起的海盜旗(Jolly Roger)。
我們今天在電影和遊戲作品中,最常見到的海盜旗,是黑色旗幟上,一個骷髏頭和兩根交叉腿骨的組合。這種設計最初的應用已經無法查證,但可以肯定的是,海盜旗的設計是多種多樣的。
不同地區,不同團夥的海盜集團都會採用不同的旗幟設計,有點類似於西方和日本戰國時期的紋章。既能起到區別身份的作用,又能用來震懾他人。但和電影遊戲不同的是,海盜旗不會一出海就掛在上面揚帆起航,不然其他船的觀測員一看到海盜旗還不立馬調頭溜了。
海盜們為了逃避追捕,同時也為了降低其他船隻的警惕,通常先會掛一面其他的旗幟混淆視聽。在慢慢接近目標後,才會將骷髏頭海盜旗升起,警告並威脅對面。
海盜也並非像我們想像的一樣,是一群嗜血狂魔,天生靠殺人取樂。海盜畢竟突出一個盜字,求財而已。
他們也清楚如果整天殺人,弄得所有人聞風喪膽,一遇上海盜既然要被殺,還不如拼死抵抗。所以如果海盜肆意屠殺的話,對於求財的效率不但不高,說不定還容易把自己搭進去。
以後事惹多了,商船們就不來了,財路也斷了。還容易招來人家海軍的報復,被圍毆後絞死掛海邊。
所以他們通常會「文明」行事,升起海盜旗,表明身份,大家不要慌,我們只為財,不害命,乖乖把財物交出來。
如果對方執意反抗,有的海盜還儀式感賊強,會再升起一面鮮紅旗幟,告訴對方,如果反抗這將會是一場屠殺。
不過有時候會遇上很尷尬的情況,兩邊掛的是偽裝旗,一靠近結果兩邊都把海盜旗升起來的情況咋整?少部分情況大家會放一手,各走各路。但大部分情況都直接開整。畢竟同行相見分外眼紅,更何況說不定對面海盜船已經搶的盆滿缽滿,另一邊要是得手直接吃現成的,今天就可以早點下班了。
除了海盜旗,海盜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帽子和眼罩了。
海盜們戴帽子,主要是為了防止在海面上曬傷。這種常見的海盜帽名叫三角帽(Tricorne),從上面看整個帽子是個三角形狀,外觀有點類似傳統小吃糖三角。
三角帽是從早期的寬邊帽演變而來的。當時的士兵在射擊時,稍微不小心就會碰到帽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把帽沿捲起來縫到了帽頂上,三角帽便由此誕生。
三角帽小巧、輕便,而且可以保證男士兩側精緻的髮型不被擋住。這種特殊的設計讓它在18世紀的歐洲極為流行,不僅成為了貴族和士兵們彰顯身份的行頭,也和馬褲、背心、皮革腰帶一起等成為了時髦海盜的經典單品。直到現在,三角帽都是很多國家的禮儀禮服。
早期的海盜其實沒有佩戴眼罩的習慣,最早佩戴眼罩的海盜是18世紀阿拉伯人拉赫馬(Rahmah)。他在戰鬥中失去了一隻眼睛,從此佩戴起了眼罩。
那為什麼後來那麼多海盜都帶上了眼罩,難不成都失去一隻眼,同是天涯淪落人?
一般人眼從明亮的地方,到完全適應黑暗的過程需要25分鐘左右。
海盜們長期在船上作業,需要經常在甲板上下進行活動。甚至在一些衝突中,也需要你追我趕,上下轉移。他們長期用眼罩遮住一隻眼睛,可以讓它提前適應黑暗,比別人更快的在甲板下方較暗的環境中行動自如。
大家如果看過《名偵探柯南》裡的「料理教室殺人事件」,應該就會對這個原理有所印象。
在不少電影和動漫中,我們還總能看到,鸚鵡落在海盜肩膀上形影不離的畫面。
如今美國棒球職業大聯盟,匹茲堡海盜隊的吉祥物,同樣也是一隻鸚鵡,好像鸚鵡和海盜之間真的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其實鸚鵡就是海盜飼養的一種寵物,當時歐洲的海盜來到美洲,見到了熱帶地區裡各式各樣的鳥類,感到十分新奇。至於為什麼選擇鸚鵡,當然是因為它的特殊技能,可以學人說話。
養一隻鸚鵡作為寵物,經過簡單的訓練就能相互交流,是一種很好的娛樂消遣方式。一般這種飛禽船長養的比較多,還有便是養老鷹的。其他低級船員也可以整點別的小動物,例如猴子也是他們的最愛。
讓猴子也成為了海盜船上,除鸚鵡那些飛禽外的常客。說白了就大家在船上太無聊了,逗下動物緩解下乏味和壓力,後來形成了海盜文化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玩過,一款名叫《鐵鉤船長》的街機遊戲。
遊戲裡的最終BOSS,就是一個左手持劍右手鐵鉤的船長。這款經典街機遊戲,是根據史匹柏的同名電影改編而成。
仔細回想一下,好像在很多海盜題材的電影中,都有出現「鐵鉤手」的海盜形象。甚至連《英雄聯盟》裡的稻草人,都有一個「鐵鉤船長」皮膚。
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海盜的另一大特點就是斷手斷腳。其實不光海盜,18世紀以前,人們斷胳膊斷腿的情況十分常見。
航海本來就是高危職業,再加上海盜還幹的是刀口舔血的活。在戰鬥和衝突中很容易受傷。而且在晃晃悠悠的船上作業,一個不小心從桅杆上摔下來骨折了,或者巨浪把手腳拍斷了,都會面臨截肢的命運。
那時候沒有抗生素這玩意,如果受傷了,傷口會嚴重感染,不截肢的話很可能危及生命。哪怕直到現在,要是被一根生鏽的鐵釘扎了,感染了破傷風,搞不好也得截肢保命。
所以很多海盜受傷後因此被截肢,只有裝上鉤子狀的義肢,在熟練操作後,可以起到叉子一樣的使用效果。
方便海盜們拿起甲板上的東西,也利於他們攀爬繩索和樓梯。當然了,這玩意在肉搏戰中也很好用,總比自己空手接白刃來得好。
雖然遊戲和電影中,鉤子手的海盜挺多見的,但真實歷史上其實並不多。一般來說,水手和海盜如果負傷失去四肢,就直接領一筆撫恤金回家養老去了。
因為當時既沒有抗生素,也沒有麻醉劑。在環境簡陋的船上,截肢手術所造成的感染,致死率也非常的高。而且大部分船上壓根就沒有外科醫生,你指望拿鋸子的木匠,和拿大刀的屠夫,能不能順利的截肢都另說,更別提裝義肢這種高難度的活了。
如今我們看到的這些鐵鉤手海盜形象,其實是受一些文學作品的影響。
19世紀小說家羅伯特.史蒂文森(Robert.Stevenson)在他的作品《金銀島》中,塑造了一個名叫約翰.西爾弗(John Silver)的海盜形象。後人就在這個戲劇化設定上不斷創作,通過鉤子手這種方式,能更加塑造出海盜殘暴兇狠的人物形象。
玩過爐石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裡面有一張「走跳板」的卡牌。還有貓和老鼠裡也出現過這樣的場景。
走跳板(Walking the plank),其實就是把俘虜,或犯錯的成員的眼睛蒙上,身子捆起來。然後在船的一邊搭個木板,讓他們退無可退的跳下去。
在不少海盜電影裡,「走跳板」也被刻畫成了海盜最常用的處決方式。
歷史上海盜的懲罰方式有很多,包括綁在桅杆上鞭打、販賣成奴隸,或者流放荒島等等。但走跳板這種懲罰方式其實並不多見。唯一一次有明確記載的,是1829年被海盜劫持的一艘荷蘭船隻。船上的俘虜或被殺害,或腿上綁上重物,一個個從跳板上走下去。走跳板相比於其他方式,更像是海盜們一種施虐的娛樂形式。
之所以成為如今海盜文化的經典元素。很大程度上是一部分文學創作者,想利用這樣的橋段,凸顯海盜的殘暴。
還有就是在電影中,通過主角一步步走向跳板的盡頭,來烘託影片的緊張氛圍。
各個國家在抓到海盜後的處決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絞刑。
公開處決海盜在當時是一種娛樂形式,男女老少都會去看,熱烈程度堪比國足在家門口踢世界盃。
絞刑的地點通常會選在海邊或河邊,絞死的屍體不會丟,先曝屍幾天,供人參觀也起到警示大家的作用。在這期間,屍體會被潮水不停衝刷。
而對於一些「罪大惡極」的大海盜,屍體的處理方式也會有所改變。在絞刑結束後,他們的屍體會被裝進一個大鐵籠子。然後把籠子吊起來懸在空中,直到屍體徹底的腐爛。
如果你接觸過很多關於海盜文化的作品,想必對朗姆酒印象深刻。
朗姆酒誕生於擁有盛產 甘蔗的古巴,而古巴又屬於加勒比地區,因此這個家鄉特產成為了加勒比海盜的最愛。由甘蔗製糖釀製而成的發酵原料,經過蒸餾和陳釀後便成了朗姆酒。
海盜們每天過著刀口舔血的生活,有時候精神壓力極大,因此這種量大價廉的烈酒,和戰爭中士兵們瘋狂抽菸一樣,成為了他們每天的精神慰藉品。但朗姆酒能在那個時代有著極其廣泛的作用,並不完全在於海盜們嗜酒。
美劇《權力的遊戲》中有個角色叫獵狗,我估計他這輩子都沒喝過幾口純水,基本每天都在喝酒。當時很多觀眾就很疑惑,這人天天把酒當水喝,不會出事嗎?其實是那個時代人們對水的保存並沒有那麼得當,只能存一些水壺和木桶中,如果放久了就可能長綠毛變質。有些海盜並不是嗜酒如命,只是為了保障生存,無奈加點朗姆酒在水裡,可以勉強掩蓋水變質的味道,起到一些消毒作用。所以為了長期的航海生存,就算不喝酒這玩意也必須得帶,帶啤酒等低濃度酒又保存不了多久,更好的酒捨不得兌水喝。因此物美價廉的朗姆酒成為了海盜們的硬通貨。
《英雄聯盟》的玩家都知道,船長的W技能,是通過吃橘子來解除限制效果並恢復生命值。《海賊王》裡,也有把橘子樹種在船上的橋段。
當時的水手和海盜在海上,很難吃到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長期以來都遭受著壞血病的折磨,牙齦出血、皮膚淤血,嚴重則會導致死亡。
後來人們就發現,新鮮的果蔬,尤其是柑橘和檸檬這類富含大量維C的水果,能夠有效的預防和治療壞血病。他們便開始吃橘子,恰檸檬,也會在朗姆酒中加入果汁,風味更佳。
同時,有個更有意思的地方。
海盜們某種意義上來說,都去當強盜了,天天殺人越貨的,很多文明禮節並不在乎。因此包括進餐方式也是,維京海盜在進餐時,摒棄那些貴族們繁瑣的過場和進食禮節,乾脆把食品都擺出來。同時也體現掠奪戰果後分配的公平。兄弟們今天劫船辛苦了,大家想吃啥吃啥,隨便整。
這看起來是不是像現在大家吃的自助餐形式?對的,如今自助餐這種形式,最早就是海盜的發明。
最後再說一個大家比較感興趣的——「海盜的寶藏」。
在《神秘海域4》等多部遊戲、電影、動漫中,都是以尋找海盜寶藏而展開的故事。
也是受這些作品影響,不少人對於寶藏、藏寶圖的傳說十分嚮往。
實際上,海盜埋藏寶藏的事跡十分少見。畢竟大家作為亡命之徒,都是抱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
歷史上有記載的一個埋藏寶藏的海盜,是蘇格蘭人威廉.基德(William Kidd)
他本來是一艘私掠船船長,先後在加勒比海、印度洋地區進行武裝劫掠活動。但只能說運氣不太好,常年沒有什麼收穫。窘迫之下,威廉.基德也顧不了那麼多了。他們搶劫了一艘由英國東印度公司保護的商船,獲得了大量的絲綢、黃金等貴重物品。
1698年,他們又搶了一艘法國王室的商船,最關鍵的是這個船長還是個英國人。這兩次事件傳回英國後,威廉.基德坐實了海盜的身份,英國政府就開出了高額懸賞來追捕他們。威廉.基德得知自己被列入海盜名單後,想著主動自首,還能辯解一波。
相傳他為了能和英國討價還價,將自己大量財寶埋在了長島西端的加迪納斯島上。想著說不定交出寶物,就能逃脫死罪。但這個人運氣屬實不好,最後還是被英國政府處以了絞刑。
威廉.基德雖然死了,但關於他寶藏的傳說卻一直流傳了下來。再加上文學作品的藝術加工,海盜的寶藏,以及那張藏寶圖的故事被大眾所熟知,也被如今大量的遊戲、電影和動漫作品所演繹。
感謝收看本期的不止遊戲,喜歡的觀眾朋友們可以點擊關注。我是喬伊,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