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你了,歡迎你來閱讀我的文章,我是小生講動物的作者,我一直在推動野生動物保護的觀念,致力於野生鸚鵡保護事業多年。
我是西布耶的助手,西布耶(化名)是一名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的動物學家,兼任野生動物救援(Wildaid)的組長。
2014年我和西布耶教授去南阿爾卑斯山(紐西蘭)的尼爾森湖地區調研卡卡啄羊鸚鵡。
卡卡啄羊鸚鵡是啄羊鸚鵡的表親,身長45釐米左右,體重550克左右,是極度瀕危的鸚鵡,屬於紐西蘭特有的物種。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在這裡建設了一座卡卡啄羊鸚鵡保護站,我們來這裡的主要目的是捕捉一隻雌性卡卡啄羊鸚鵡,並把它帶回布蘭尼姆卡卡鸚鵡保育中心,和那裡的雄性卡卡鸚鵡配對,繁育成功後再讓它帶領小鸚鵡回歸大自然。
教授和當地保護站的人一起完成這項工作。
要想近距離接觸卡卡啄羊鸚鵡就必須登上斯圖爾特島,這座島嶼就是專門提供給它們生存的地方,為了更好地保護它們,島上的所有天敵都被清除了。
在登上這個島嶼之前,還需要經過保護站的安全檢查,檢查事項很仔細,身上的衣服,要換成保護站提供的衣服,全身都要沐浴一遍,尤其是頭髮,包括鞋底部都要清洗一遍,以確保你沒有攜帶植物種子,設備箱體內也要檢查,防止攜帶嚙齒類動物。
這些檢查都是為了保障我們無意中給卡卡鸚鵡留下安全隱患。
一整個中午都是在做此類檢查,下午我們如願登上船去斯圖爾特島。
我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期盼著早日見到卡卡鸚鵡,這將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與卡卡鸚鵡邂逅。
突然間我們頭頂飛過一隻卡卡啄羊鸚鵡,它邊飛邊叫,看上去那麼的古老。
我們沒有任何交通工具,需要儘快到達捕捉地點。
在當地工作人員事先安排好的地點,我們要在2棵大樹之間安裝一張隱性捕鳥網,為了不傷害它們,這是最佳捕捉卡卡鸚鵡的方式。
第一張網一個小時完成,光做這些工作是捕捉不到鸚鵡的,我們還需要安裝音響設備,播放卡卡鸚鵡呼叫同伴的聲音,這是一種聲誘方式,把它們引誘過來,讓它們上網。
就這樣我們埋伏在臨時的隱蔽帳篷裡等待,足足等了2個小時,終於鑽進網裡一隻卡卡啄羊鸚鵡。
它力量很大一直不停的掙扎,想逃離鳥網,後來等它沒有力氣了,我們才過去取下它,它是一隻環志鸚鵡,我們從它的腳環上,識別出它是一隻5歲的雄性,這不符合我們的要求,我們需要一隻雌性鸚鵡。
就這樣在臨近天黑之時我們收網,並且放了那隻雄性鸚鵡,它完好無損的回歸森林了。
第二天一早正是鸚鵡要出去覓食的時機,這個時機對我們很有利。
不過我們也更換了設網地點,就在昨天晚上的時候,當地的工作人員趁著夜色,弄清楚它們的棲息地了,把網設在距離它們不遠的必經之路上。
我們早上剛開始工作不一會功夫,就收穫了一隻鸚鵡,它是剛好撞在網心,我們小心翼翼地放下網,這時候樹上的有幾隻卡卡鸚鵡同伴在發出很大聲的「卡拉克、卡拉克」報警聲,並且很急躁的樣子,在枝頭跳來逃去。
當你近距離觀看這種鸚鵡時,你絕對害怕它的大嘴巴,看上去就像金屬製成的嘴巴,發著金屬的光澤,再有就是它那2隻像鷹的長鉤爪子,的確令人生畏,給人留下深深的印象。
怪不得它們叫啄羊鸚鵡,具有這樣的嘴巴和爪子,生吃活羊,一點都不誇張。
好在我戴上了防護手套,很厚的,我想避開它的長嘴巴,從後面控制住它的身體,我正專心控制鸚鵡時,只聽教授喊我小心,我頓時感覺到後背部被什麼重重撞擊了一下,然後產生了劇痛。
我意識到我被卡卡啄羊鸚鵡攻擊了,事後同事告訴我,是一隻樹上飛下來的啄羊鸚鵡用爪子抓了我。
我的衣服都破了,還流了血,真的讓人難以置信,它們的爪子這樣厲害,一瞬間就抓破衣服,刺穿了我的皮肉,讓我感到慶幸的是那隻鸚鵡沒有用大鉤子嘴巴啄我。
同伴們給我開玩笑說,「你當時弓著腰,的確像一隻綿羊。」
雖然我受了不嚴重的傷,這次我們還是成功捕捉了一隻雌性卡卡啄羊鸚鵡,圓滿完成了任務。
當我們離開這座島嶼回到駐地,我還在恐懼當中,我在想這種鸚鵡的食譜中有羊肉,為了吃到羊肉,它們攻擊放牧的綿羊,站在羊的背部啃食活羊肉。
我還知道它們的食譜中有腐肉,如果一個人獨來到斯圖爾特島會不會被它們啄死,即使當時吃不完你的肉,以後腐爛了,它們也在吃,直到吃剩餘一頓白骨。
好傢夥,當時我是越想越害怕,這種鸚鵡白給我都會不要的。
你喜歡卡卡啄羊鸚鵡嗎?喜歡你就給它們點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