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復甦壓斷老太肋骨不擔責,彰顯「好人法」價值

2020-12-24 人民日報

2017年9月7日,瀋陽一家藥店的店主孫向波在為一名昏倒在自家店內的女子戚老太做心肺復甦時,壓斷了對方的12根肋骨。戚老太將孫向波告上法院,索賠住院費用近萬元及傷殘賠償金。2019年12月31日,在事發兩年多後,法院決定駁回原告戚老太的訴訟請求。(1月2日《北京青年報》)

本案自一開始曝出便備受關注,而後曠日持久的審理進程,更是吊足了公眾胃口。直到最近,延宕兩年之久終於塵埃落定,應該說「結果」還是相當熨帖人心的。當然了,就個案的審判而言,大眾觀感、輿論好惡,從來都是次要的。真正關鍵的,還是要看其中所體現出的專業主義和法理邏輯。不得不說的是,這一案件有著鮮明的特殊性,甚至可說是典型的「歷史遺留問題」,其複雜程度遠超一般人想像。

眾所周知,2017年10月1日生效的《民法總則》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據此,孫向波是完全可以免責的。但,本案的棘手之處就在於,案發時間2017年9月7日是在《民法總則》實施之前,按照法不溯及過往之原則,其只能依據之前的《民法通則》與《侵權責任法》相關條款進行審理,而這兩部法律都有「施救行為的過錯歸責原則」,簡而言之就是「救助人若有過失就要擔責」——類似規定,不僅導致以往某些「見義勇為者」被判賠償,更是使得孫向波案變得微妙。

本案之所以拖延兩年之久,時間主要就是用在了認定孫向波的施救行為是否存在過錯。民事訴訟「誰主張誰舉證」,按理來說,當由原告方出具證據。然而,鑑於本案的敏感性和「高專業性」,法院本著審慎、負責的態度,還是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鑑定。在最終證明孫向波無錯後,方才作出判決……梳理這一案件的來龍去脈,我們看到了司法部門對法律秩序、對「舊法」有關條款最大程度的尊重,看到了其能動地運用程序手段實現正義的可敬努力。而最值得慶幸的還是:今後我們將不必再經歷這番波折,就可給見義勇為者一份公道。

反觀孫向波案,便更能凸顯現行「好人法」條款的必要性。不再區分是否構成「重大過失」,只要是見義勇為就一律不擔責。這對於培育道德勇氣、引導人心向善、鼓勵緊急施救,都是至關重要的。孫向波經歷了一番波折才免於承擔責任,而以後,更多的孫向波們,在立法端就被豁免了責任。讓見義勇為者從源頭免於「應訴」之苦、免於「不確定性」的折磨,這之後,涵養「助人風氣」提升「社會暖意」,才有了健全的頂層設計。

作為「舊法」框架下遺留的最後一案,孫向波案的妥善收尾,讓我們看到了司法專業主義的力量。而在「新法」體系內,見義勇為者將不必再經歷孫向波式的煎熬,這便是「確定性」所帶來的最大的確幸。

(來源:羊城晚報)

相關焦點

  • 心肺復甦壓斷肋骨不擔責:法律應更長遠地幫助好人
    事發現場監控視頻據媒體報導,2017年9月7日,孫某在為一名昏倒在自家藥店內的女子戚老太(化名)做心肺復甦時,壓斷了對方的12根肋骨。在事發兩年多後,法院決定駁回原告戚老太的訴訟請求,被告孫某不負責任。在審判過程中,2018年11月,法院選取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資料庫中的醫療專家進行諮詢,專家召開聽證會,並對雙方當事人進行詢問。專家結論認為,原告戚老太服用硝酸甘油藥品與心臟驟停無必然因果聯繫,被告孫某在給原告戚老太實施心肺復甦的過程中不違反診療規範,不應承擔搶救過錯。
  • 做心肺復甦壓斷老太12根肋骨被索賠 救人者該不該擔責?
    2017年9月7日,瀋陽一家藥店的店主孫向波在為一名昏倒在自家店內的女子戚老太做心肺復甦時,壓斷了對方的12根肋骨。戚老太將孫向波告上法院,索賠住院費用近萬元及傷殘賠償金。孫先生趕緊撥打了120,並開始為她做心肺復甦。孫先生表示,自己擁有「鄉村醫生證」和「行醫執照」,對這位阿姨身體狀況的判斷不會有錯,心肺復甦的操作也不會出現失誤。整個按壓過程持續了大概十分鐘,期間這名女子曾經恢復了意識,身體也出現了明顯的動作。隨後,這位女子便被趕到的救護車接走了。
  • 為暈倒老太做心肺復甦卻因壓斷肋骨成被告,救人者獲法院力挺
    2017年9月7日,遼寧瀋陽一家藥店的店主孫向波在為一名昏倒在自家店內的女子戚老太(化名)做心肺復甦時,壓斷了對方的12根肋骨。當年10月末,孫向波接到了法院的一紙訴狀,那名女子將孫向波告上法院,表示需要由孫向波賠償自己的住院費用近萬元,同時待傷殘等級評定後,另需賠償傷殘賠償金。
  • 心肺復甦壓斷肋骨,救人者獲法院支持!專家:判得好!但力度太大
    兩年前救人一命卻因壓斷肋骨成被告,不過救人者最後還是獲得法院「力挺」。今日(1月2日),南都記者留意到,瀋陽一藥店店主兩年前為一名暈倒在店內的老人進行心肺復甦時,壓斷了對方12條肋骨。老人獲救後,將救人者告上法庭並索賠。去年12月31日,當地法院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藥店店主等到此判決後,表示「內心很欣慰」。
  • 2021廣西事業單位考試公基備考:心肺復甦會壓斷肋骨
    【導讀】廣西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廣西事業單位招聘網發布:2021廣西事業單位考試公基備考:心肺復甦會壓斷肋骨,更多關於廣西事業單位招聘,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的內容請關注廣西事業單位考試網,以及廣西華圖微信公眾號(gxhuatu)和2020廣西事業單位考試:788544395),獲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備考資料。
  • 2020寧夏事業單位公基備考:心肺復甦會壓斷肋骨,救或不救?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公基備考:心肺復甦會壓斷肋骨,救或不救?,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最近人們熱議的是「心肺復甦會壓斷肋骨,那麼該不該救?」   事件回顧   事情發生在2017年9月,遼寧瀋陽一位老人在藥店買藥時突然昏厥,店主對其實施心肺復甦,導致老人12根肋骨被壓斷、右肺挫傷。此後,老人反將店主告上法院。去年,遼寧省康平縣人民法院作出判決,決定駁回原告(即被救老人)的訴訟請求。   一、心肺復甦為什麼會壓斷肋骨?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心肺復甦壓斷肋骨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心肺復甦壓斷肋骨,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2021年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公共基礎知識備考:心肺復甦壓斷肋骨由寧夏華圖教育整理髮布,更多備考資料可訪問寧夏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頁獲取。 》》》》點擊預約:2021寧夏事業單位公告《《《《《
  • 「心肺復甦壓斷12根肋骨成被告」當事人再遇老人暈倒 出手助老人...
    2017年9月7日,遼寧瀋陽一家藥店的店主孫向波在為一名昏倒的老人戚老太(化名)做心肺復甦時,壓斷了對方12根肋骨,隨後他被戚老太告上法庭,法院一審駁回戚老太訴訟請求,該事件在當時引發眾多網友討論。
  • 醫生救人壓斷肋骨成被告,網友力挺:難道見死不救?
    孫先生是瀋陽一家藥店的醫生,今年9月7日,他為一名昏倒在自家藥店內的女子做心肺復甦時,壓斷了對方的12根肋骨。10月底,他接到了法院的一紙訴狀,那名女子將孫先生告上法院,表示自己之所以在藥店內昏倒並被壓斷肋骨,是因為服用了孫先生提供的一粒藥丸,需要孫先生承擔全部責任。
  • 「拯救生命 你也可以」推出一周年 近千名市民參與實踐心肺復甦
    在過去的一年中,近千名市民在地鐵六號線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站的「心肺復甦技能公益學習基地」內快速學會了簡易心肺復甦技術,79.55%參與實踐的市民表示「如果遇到有人突然心臟驟停,自己會伸出援手」;不過,也有四成的市民表示「對自己的技術不信任」所以不敢貿然施救。
  • 心肺復甦操作流程 心肺復甦急救操作步驟
    心肺復甦一般是遇到緊急情況對患者做的緊急救治工作,如果心肺復甦做的好可能會幫助病人及時的搶救,所以心肺復甦操作流程是很重要的,心肺復甦做的好會給病人增加搶救時間。洗嘜按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心肺復甦急救操作步驟吧!心肺復甦遇到緊急情況需要按照正確的流暢來做的,雖然我們不一定會經常用得到心肺復甦,但是我們都應該了解心肺復甦怎麼做,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急救。
  • 男子玩卡丁車時心臟驟停 朋友心肺復甦急救回了一條命 12根肋骨卻...
    付出12根肋骨代價,救回一條命同德醫院一個月搶救4位35歲以下心梗病人,年輕人要警惕不良生活方式危害35歲的謝先生玩卡丁車時心臟驟停。同行的朋友在120急救中心的指導下給他做了半個多小時的胸外按壓。雖然朋友的手法不夠專業、用力過猛,生生壓斷了他12根肋骨。但正是朋友持續不斷的按壓,為他贏得了搶救時機,讓他在心跳停止一個多小時後奇蹟般康復。本報記者 張冰清 本報通訊員 應曉燕謝先生平時工作壓力比較大,偶爾吸菸喝酒,雖然年僅35歲,但已患有多年高血壓。
  • 如何掌握心肺復甦技巧
    當我們身邊有人需要急救時,我們右必要掌握心肺復甦的方法,人的大腦在缺氧的情況下,最多只能堅持8分鐘,而救護車和醫護人員很難再8分鐘之內趕到,此時,患者身邊的人通過心肺復甦才能使患者的大腦繼續供血,得以生存。
  • 高以翔之死:心肺復甦為啥有時做了也沒用?
    口對口人工呼吸(AB)雖成名之路曲折,但在今日指南中已讓出「一姐」位置,而「胸外按壓(C)」力壓群芳。其中,ABC大法早已改為CBA的順序;而Hands-only的單純胸外按壓式心肺復甦亦被AHA 認可。不過為什麼我們認為將胸外按壓認為是整個復甦最重要的一步呢?
  • 心肺復甦:校準生命的律動
    2020年8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甦納入教育內容。在中國,平均每天有約1000人死於心源性猝死,而他們的搶救存活率卻不到1%。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心律調音師社會實踐團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朱靜芬老師的指導下,結合新媒體手段開展了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致力於提高公眾應對處理突發事件的科學意識。
  • 35歲老闆心臟驟停, 朋友猛壓胸口壓斷12根肋骨救回
    35歲老闆心臟驟停, 朋友猛壓胸口壓斷12根肋骨救回斷了12根肋骨,換回一次重生,這樣划算的「交易」讓杭州的謝先生撞上了。結果,朋友的手法不夠專業、用力過猛,生生壓斷了他12根肋骨。但正是前期持續不斷的按壓,為他贏得了搶救時機,讓他在心跳停止一個多小時後奇蹟般康復。胸悶還去玩卡丁車 年輕老闆突然倒下謝先生是一位年輕有為的老闆,平時工作壓力比較大,偶爾吸菸喝酒,有高血壓的病史。
  • 借鑑美國心肺復甦指南 踐行中國心肺復甦共識
    《共識》立足於中國的「國情、民情、病情」實際,定位以「被施救者」為核心,從患者的價值和願望出發來施以最佳救治方案。從「施救者」向「被施救者」這一定位上的轉變,是從以醫者心肺復甦技術為導向轉化以心臟驟停患者需求為導向的心肺復甦全生命支持的一次新革命,它將突破心肺復甦發展的瓶頸並奠定中國心肺復甦事業發展的堅定基石,是為人類起死回生鑄造生命共同體提供的新思路。
  • 影視劇別再誤導觀眾了 心肺復甦最重要的是胸外按壓
    所以,心肺復甦最主要的是胸外按壓。在心跳驟停的前面幾分鐘內,血液中的氧依然是充足的,持續進行胸外按壓是可以的,不一定要做人工呼吸。 胸外按壓會把肋骨壓斷 對大部分普通人來說,要擔心的是壓得深度不夠,而不是壓得太深。發生心跳驟停,救治生命是最主要的,而不是擔心其併發症。
  • 踩踏後該不該做心肺復甦?踩踏現場急救5原則
    然而在此次上海踩踏事件後,網上流傳著否定心肺復甦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踩踏事故傷者多為肋骨骨折等內出血,心肺復甦的按壓會加速患者死亡。第二種觀點:據傳是一位從醫30年的胸心外科主任醫師談防踩踏的經驗:「對因踩踏所致的擠壓症候群,傳統的心肺復甦幾乎無效。即使我在現場,可能也是無功而返。
  • 心肺復甦法的五個注意事項
    核心提示:心肺復甦(CPR)是針對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採取的搶救關鍵措施,即胸外按壓形成暫時的人工循環並恢復的自主搏動,採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電除顫轉復心室顫動,以及儘早使用血管活性藥物來重新恢復自主循環的急救技術。心肺復甦的目的是開放氣道、重建呼吸和循環。人們只有充分了解心肺復甦的知識並接受過此方面的訓練後才可以為他人實施心肺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