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受到撞擊時,容易導致皮膚周圍的毛細血管破裂,引發出血現象,進而使皮膚出現瘀青。而人體具有非常敏感和複雜的止血系統,當發現皮膚有外傷時,機體會立即啟動防禦系統,幫助傷處止血,使皮膚上的瘀青慢慢消散。
撞傷後皮膚出現瘀青是正常的,但如果你稍微碰一下,皮膚上就出現淤青,這時候就是在暗示身體出現了某些問題,要引起重視。
那麼稍微一碰皮膚就會出現瘀青的原因有哪些呢?
1、維生素K缺乏
身體稍有觸碰,皮膚就有瘀青,與維生素K缺乏有關。維生素K具有止血作用,如果人體缺乏維生素K,人體的止血系統就不能正常工作,容易導致出血,血管也會變得脆弱。這種情況即使輕輕碰了一下,也會使毛細血管會破裂,導致皮膚出現淤青。
維生素K缺乏症多見於消化吸收不良、腸胃不暢、經常流鼻血等,長期挑食、偏食的人也可能出現維生素K缺乏症。
可以通過飲食方面來補充維生素K,包括菠菜、生菜、捲心菜等蔬菜中富含維生素K,另外,大豆油中維生素K的含量也相對較高。
2、血液疾病
稍碰一下出現瘀青,可能是血液病引起的。如果身體經常出現不明原因的瘀青,甚至輕輕碰一下,身體會出現大面積瘀青,並伴有腹瀉、食欲不振、低燒等異常表現,很有可能是身體的凝血機制出了問題。
3、血管問題
除了血液方面的問題,血管脆弱也是導致皮膚出現瘀青的一大原因。受遺傳因素影響,有些人天生皮膚薄,血管脆弱,容易出血和瘀傷。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血管會變得越來越脆弱,衰老也會使血管脆弱性增加,導致皮膚容易出現瘀青。
4、免疫力太高
免疫系統的問題也會導致皮膚瘀青。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免疫力很高,認為免疫力越高越好。其實不然,如果免疫力太高,就會變成「既不是敵人也不是自己」。也就是機體不僅會攻擊體內的壞細胞和細菌,還會攻擊好細胞。這種情況會使身體變得非常脆弱,導致皮膚容易瘀青。
5、內臟出血
當身體出現大面積瘀青時,要考慮是否為內臟出血。如果內臟出血,比如動脈破裂,皮膚上就會出現大面積瘀青。
稍有觸碰,皮膚就出現瘀青,可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疾病引起的。那應該如何區分呢?
如果你的皮膚容易瘀青,但你的身體一切正常,沒有其他不適,這多半是由於維生素K的缺乏或遺傳、衰老等生理因素造成的,問題不大。如果出現瘀青時間不超過兩小時,可以在皮膚上敷冰塊,以減少出血量。如果超過兩小時,可以在皮膚上熱敷,有助於減輕瘀青,促進瘀青消散。
如果你皮膚有瘀青的同時還伴有厭食、頭痛、麻木、發熱、皮膚瘙癢等症狀,這種情況需要提高警惕,很可能是身體出現了問題,在向你發出求救信號,需要儘快進行相關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