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森林缺產品特色、無技術壁壘 靠包裝和資本炒作如何持續?

2020-12-17 鰲頭財經

繼藉助資本力量布局網際網路新零售的瑞幸因財務造假「把戲」被做空市場揭穿之後,晉新網紅飲料品牌元氣森林又再次藉助資本和網際網路營銷的力量,凸起殺入快消品市場。

不過,近期業界關於元氣森林明明是「正宗」國產品牌,卻做起了日系小清的包裝,以及圍繞用戶來想、來做的想法特意打造網紅產品的言論甚囂塵上。

然而,作為自稱首家把網際網路行業的營銷思路搬到元氣森林上面,在沒有獨特的快消品屬性和技術和行業壁壘大背景下,僅靠資本和網際網路網紅的打造手法,元氣森林能走多遠備受業界質疑。雖然剛剛宣布建立第一家工廠,但元氣森林未來發展如何持續以及如何做大做強?仍是這個新晉網紅品牌元氣森林不得不正視面關鍵問題。

無快消本屬性的「網紅」

雖然近期網紅產品藉助資本和網絡營銷的力量快速崛起,藉助包裝和網際網路營銷贏得了不少的消費者,但「造偽日貨」和「醫生喝了血糖升高」詬病始終是揮之不去的爭議。

據此前有媒體報導,元氣森林售賣一款茶葉新品禮盒「燃茶」,結果被多數消費者指責該茶葉盒外包裝設計與日本著名茶葉品牌LUPICIA非常相似,明顯有抄襲嫌疑。

有業內人士分析說,從產品包裝可以看到,元氣森林蘇打氣泡水所使用日語中的「気」取代中文的「氣」字,也正是由於其偏日系的風格,很多消費者都以為元氣森林是一款日本品牌。

此外,元氣森林試圖將日系風格和健康概念複製到旗下的其他產品線上,目前,其旗下「北海牧場」的酸奶品牌被質疑為打日系「擦邊球」,讓消費者誤以為其是日本產品。

上述人士認為,從外觀上比較,此次元氣森林的茶葉新品設計感和日本著名茶葉品牌LUPICIA如出一轍。特別是都為日系小清新風格,不管是從顏色的搭配還是畫面上,其花朵的樣式都非常雷同,讓人第一眼便能以為此產品出自日本。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根據資料顯示,天眼查數據顯示,元氣森林隸屬於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創始人為唐彬森,畢業於北航,22歲獲得國際程序設計大賽金獎,靠著25萬元獎金開始了校園創業過程。

鰲頭財經在「天眼查」查詢發現,元氣森林是「唐彬森」初創的企業,就是大家關注的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和北海牧場(北京)乳品有限公司,元氣森林100%控股北海牧場。此外,與「唐彬森」有關聯的企業有幾十家。

更有意思的是,該公司由北京元氣森林科技有限公司控股57.81%;北京元氣森林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北京挑戰者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北京挑戰者又是由唐彬森等四人持股,其中,唐彬森本人控股78.75%。

可見,雖然元氣森林有日式包裝,還是元氣森林飲品還是北海牧場酸奶,甚至還有日語中的「気」字背書,但說到底,還是正宗的國貨產品,而且幕後最大的老闆還是來自安徽合肥的唐彬森。

而該產品的另一個賣點,「零糖零卡路裡」也被多家媒體報導並質問,其果真就是「無糖」飲料嗎?

通過產品的包裝配料上看,以元氣森林網紅產品白桃蘇打汽水為例,其配料表顯示為:水、赤蘚糖醇、二氧化碳、碳酸氫鈉,以及檸檬酸、三氯蔗糖、山梨酸鉀、食用香精等食品添加劑。

值得注意的是,而在營養成分表中,該產品標稱「0糖」,但是碳水化合物含量顯示3.8克/100克。

這似乎印證了此前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接受媒體採訪的觀點,「很簡單,看營養成分表中的碳水化合物的量就能判斷。」碳水化合物來源只有糖和澱粉,飲料裡的水不可能有澱粉,那就是糖了,碳水化合物越高,含糖就越高。

而這與此前都市快報對元氣森林的報導不謀而合。據此前都市快報報導稱,有血糖完全正常的醫生做測試後發現,喝了元氣森林後血糖直接升高。

但值得追問的是,元氣森林本身的消費屬性在哪裡?會不會像王老吉一樣有不上火的功效和和其正有涼茶的屬性呢?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說,從元氣森林成分和配方上來說,並沒有更明顯的特色,且產品門檻壁壘很低,產品的可複製性強,如果真的說產品屬性的話,從目前的元氣森林對外的宣傳上來看,偽日貨包裝算一個。

而近期元氣森林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印證了這一點。元氣森林首席質量官CQO秉乾表示:「其實並沒有什麼秘訣,我們不過是了解到當下消費者的需求,並全力去滿足這些需求,在當下消費升級、健康飲食的需求下,以及部分年輕人的顏控喜好,按照這個思路,我們盡力打造高顏值、高品質、更健康的產品。

可複製模式的挑戰

「雖然元氣森林利用資本力量快速打造了新品牌,但是在快消品產品沒有技術壁壘,沒有快消屬性的大背景下,僅靠網紅營銷模式凸起,企業的可複製性就是元氣森林目前最大的發展弊端。」中國食品產業評論員朱丹蓬表示,這樣也為未來的持續做大做強提出了一個比較關鍵的發展問題。

根據資料顯示,雖然元氣森林成立僅僅4年,先後獲得了4次融資。但根據2019年10月31日公開披露的數據,獲得由高榕資本、黑蟻資本等投資機構領投1.5億元,完成戰略投資後的元氣森林估值達到近40億元。

但業界對元氣森林的目前估值有所爭議,而爭議的觀點是在企業高估值最根本的邏輯在於項目或者企業是否具有高成長性和持續性,面對僅靠外包裝和網際網路網紅銷售模式,如何能夠走得更遠更具有增值價值是關鍵。

有業內人士分析說,單看元氣森林的產品配方,似乎並沒有把具體的工藝和產品的特性完全表達出來,而且這些配方和產品的原料技術和門檻並不是太高,「如果按照元氣森林配方和具體的細節來看,元氣森林利用低廉配方這個模式很快就能做到盈利,如果用到最好的丹麥科漢聲益生菌,其現在的價格也不至於如此的低。」

而今這款產品如此的火爆,其主要是搭上了網際網路網紅的基因,這無疑是22歲獲得國際程序設計大賽金獎、做網路遊戲出身唐彬森的功勞。

2014 年,國內上市公司中文傳媒以 26.6 億人民幣收購智明星通,唐彬森仍以職業經理人的身份留任 CEO,但他亦開始了自己的新的徵途。

「這也是為什么元氣森林更重視網紅和資本的原因,而在其產品領域,其產品壁壘和技術門檻比較低的主要原因。」另有觀察人士分析說,雖然目前元氣森林開始創建自己工廠,但讓元氣森林最為緊迫的是,如何在產品大賣的同時,建立好資金的產品壁壘和營銷模式的不可複製性,這才是發展的關鍵。

正如其他媒體報導一樣,元氣森林進軍的氣泡水品類是在高速增長,但同類競品替代性非常高,競爭尤為激烈,這些原因無疑都導致元氣森林估值達不到40億元的水平。

面對元氣森林快消屬性的嚴重缺失以及產業模式的壁壘困境,未來元氣森林如何布局?鰲頭財經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元氣森林 元氣不足?
    來源:商學院元氣森林 元氣不足?成立四年的元氣森林,產品被質疑涉嫌「山寨」聲音不斷。在缺乏壁壘的情況下,靠跟風、炒作、網紅效應是難以持久發展的。與此同時,其所代言的元氣森林也正在經歷一輪人氣飆升。元氣森林是一家專注於無糖飲料的公司,憑藉旗下氣泡水飲料而迅速走紅。依靠「0糖0脂0卡」概念和日系小清新的包裝,元氣森林成為飲料界的一匹黑馬,在巨頭林立的飲料行業嶄露頭角。
  • 4年估值140億的元氣森林,內憂外患的壁壘困境
    發現到市場潛力後,元氣森林開始出擊。首先確立了產品上的「無糖」定位,元氣森林以此作為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從黑白燃茶到果茶,再到蘇打氣泡水和乳茶……在產品的不斷更新的同時,緊抓健康「無糖」這一特點,以吸引年輕人目光。同時,氣泡水的包裝上花費了一定心思。
  • 元氣森林「增肥」
    據了解,在元氣森林目前的產品銷售結構中,蘇打氣泡水與燃茶分別佔據了其整體銷量的6成和3成,其他產品幾無響應。在業內看來,元氣森林的成功更多的是依靠營銷,企業本身並沒有護城河。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告訴盒飯財經(ID:daxiongfan),這類網紅產品的問題就是利用資本槓桿快速撬動規模、實現規模的擴張後,儘早證券化變現,一旦資金鍊緊張或斷裂,就可能變成流星。「元氣森林在上市前,需要保持連續高速成長,才能夠持續融資、維持商業模式。」如何保持高速成長,已成為元氣森林面臨的現實考驗。
  • 元氣森林「增肥」:背後的焦慮與隱憂
    作為飲料界的黑馬,元氣森林最新估值已經達到140億,超過香飄飄、承德露露、維維股份等一眾上市企業的市值,僅靠一款單品能否支撐起如此高的估值,成為外界所關注的。據了解,在元氣森林目前的產品銷售結構中,蘇打氣泡水與燃茶分別佔據了其整體銷量的6成和3成,其他產品幾無響應。  在業內看來,元氣森林的成功更多的是依靠營銷,企業本身並沒有護城河。
  • 元氣森林穿著和服假裝日貨?網紅產品多短命,千萬不要成瑞幸!
    最近,一個名為元氣森林的飲料以西少爺肉夾饃一樣的套路出現在網絡上。這是否會成為下一個雕爺牛腩、西少爺肉夾饃,或是瑞幸咖啡呢?1、精心設計的營銷套路,專套國人。在元氣林的主要起泡水的包裝上,使用日語單詞"気"代替中文單詞" qi"。
  • 元氣森林背後的憂患
    事實上,元氣森林銷量排名靠前的兩款產品正是氣泡水和燃茶(前者可歸類碳酸水,後者則屬於茶飲料)。現在回頭來看,進入健康這一風口,是元氣森林得以乘風破浪的基礎。在當下保溫杯裡泡枸杞,戒掉可樂戒油膩的年輕人生活圖鑑裡,健康逐漸成為優先級選擇,左右著消費傾向,如火箭少女所唱:卡路裡,是他們的天敵。但這個趨勢並不容易把握。
  • 元氣森林們的「無糖陷阱」
    天眼查顯示,元氣森林曾於2017年完成來自挑戰者資本的天使輪融資,而創始人唐彬森也是挑戰者資本的創始合伙人;2018年,元氣森林完成光控眾盈資本、共青城星創的A輪融資;2019年又完成兩輪融資,分別是3月份來自峰尚資本、千賢資本的B輪融資和10月份來自龍湖資本、高榕資本、黑蟻資本的1.5億元戰略融資,投後估值37.5億元。頂著資本的光環,元氣森林的成績也很亮眼。
  • 估值20億美金的元氣森林,如何去「氣泡」?
    元氣森林站在了消費品市場的「健康」風口,卻沒有脫離「燒錢」戰術。在資本估值和銷量上的瘋狂增長,並不意味著元氣森林走出來一條理想的網紅產品路徑。成立四年的元氣森林,正加速向品類寬度和供應鏈深度的擴張,然而「偽日系」和抄襲的負面標籤讓其品牌備受困擾。
  • 元氣森林,半條命在線下
    在某招聘網站上,打開元氣森林的招聘主頁,各區域城市的銷售主管、銷售人才是招聘重點,尤其是一些三四線城市,只對銷售人員有需求。三、營銷和資本打造的銷售壁壘如果說銷售網絡的布局是打開市場的關鍵,那營銷就是銷售長青的支撐。
  • 「偽日貨」元氣森林還能忽悠多久?估值百億,涉欺詐營銷
    但相比於成立較早的喜茶,元氣森林作為網紅品牌的知名度顯然不如前者,但資本追趕速度卻驚人。這導致市場提出了對其高估值的合理及持續性的質疑。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估值的暴漲一是元氣森林的「偽日系」包裝受新生代追捧,二是元氣森林現在有接近十個億的體量,已經度過草創期的網紅產品,資本青睞程度有所上升。
  • 尷尬的元氣森林新品,包裝疑似抄襲
    記者 | 劉雨靜 編輯 | 昝慧昉 1 近幾年憑藉蘇打氣泡水打出知名度的飲料品牌元氣森林,一直以來憑藉零糖、低卡路裡和清新活潑的產品包裝,受到了不少年輕人追捧。
  • 元氣森林:是成功崛起的快消品牌,還是製造概念的品牌快消?
    披著「日系品牌」外衣的「國貨品牌」元氣森林從出生那刻就站在了資本聚光燈下,從品牌調性、營銷手法,到產品宣傳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審視。市場一邊驚訝於元氣森林的快速增長,同時也對其營銷手法提出質疑。用資本的玩法去做產品,瑞幸前車之鑑還未涼,如今元氣森林又處在了風口浪尖。
  • 「自帶氣泡」的元氣森林,難借氣泡水出圈
    元氣森林以氣泡水為重頭戲無疑也是看中了其中的風口,但這位取得了市場先發優勢的網紅玩家並沒有自己的護城河,資本熱度退卻、市場紅利期殆盡,元氣森林將以何護身?網紅產物VS護城河一如其他網紅產品,氣泡水的火熱離不開砸錢造市場、搞營銷的老路子。在渠道端,元氣森林一方面,率先通過線下便利店深度布局,牢牢鎖定主流消費人群,在線下30萬家便利店和傳統商店迅速上架。另一方面,在線上渠道全面打開,天貓618期間,甚至超過可口可樂成為飲品榜單第一名。
  • 自帶氣泡的元氣森林,難借氣泡水出圈
    元氣森林以氣泡水為重頭戲無疑也是看中了其中的風口,但這位取得了市場先發優勢的網紅玩家並沒有自己的護城河,資本熱度退卻、市場紅利期殆盡,元氣森林將以何護身?
  • 元氣森林:網紅爆款飲料能否持續增長
    飲料的生產找到有10幾年經驗的健力寶工廠代工產品定位上,發掘出市場對日系和健康 兩個話題的推崇。所以講飲料定名為「元氣」,日系味道很弄的風格。從產品包裝到公司包裝都是精心設計過,也 是很濃的日本味道,唐彬森還去日本註冊了一個株式會社,來兼職自己的元氣森林。
  • 四問元氣森林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成立四年來,元氣森林既沒有獨特技術,也缺乏產品壁壘,僅依靠營銷套路與宣傳包裝,一路狂飆突進。關於元氣森林的諸多疑問,也被這些營銷包裹在層層迷霧之中。疑問一:「北海牧場」來自河北牧場,跟北海道沒半毛錢關係?
  • 元氣森林:我不是「網紅」
    我們希望打造出中國飲品的經典品牌,每個經典產品或許都經歷過網紅階段,但做得更長遠、有生命力的才能成為經典。」元氣森林相關負責人如是說。元氣森林的崛起的確是一個縮影。這兩年來,中國的新消費賽道空前火熱,基於成熟的供應鏈和便利的線上渠道,只要找準時機和個性化突破口,頃刻間就會冒出一個新的創業品牌,從手機屏到戶外廣告全面搶奪大家的注意力。這時候你應該知道,它火了。
  • 元氣森林與日本的關係竟然是……
    業內分析人士稱,元氣森林從商標到包裝均是日系風格,而實際產地和銷售市場卻在中國,業內稱這種品牌是「偽日系」。無論偽日系品牌估值多麼高,沒有特色業務支撐,最終只能曇花一現。01 元氣森林被質疑「偽日系」營銷目前,元氣森林酸奶品牌「北海牧場」共上市了5種產品,均主打「無糖」賣點。
  • 「元氣森林」們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元氣森林,可以說是今年最火的飲料品牌,「0糖、0脂、0卡「的廣告鋪天蓋地,這家成立僅僅 4 年公司估值已經飆升至 140 億元。近日,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增至約2.85億。元氣森林爆火的原因表面看來至少有兩點。其一,「品牌標識」是營銷的開始。
  • 元氣森林的第一款產品竟然不是氣泡水!
    子超從網上統計了一下,黃曉明、魏大勳、費啟鳴、王一博、鄧倫已經被全部拿下,就連洪金寶和成龍大哥也都一併與元氣森林有了Duang緋聞。元氣森林的營銷能力確實非常強悍,但如果沒有相匹配的硬實力那也只能是白忙活。拋開包裝這些因素,它的產品本身到底行不行?市面上很少有文章分析元氣森林本身的產品,而這恰恰是我們需要最關心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