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健康養生智慧走進商務樓 提升家庭醫生服務影響力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中醫藥診療走進了商務樓宇。 王亞東 攝

中新網上海12月14日電 (記者 陳靜)打開手機就能看到中醫藥健康知識宣講;家門口就有中醫藥診療服務衛生機構……記者14日獲悉,上海的衛生健康部門攜手衛校等,從健康促進的源頭入手,推廣中醫適宜技術,開展中醫科普診療,提升社區家庭醫生的服務影響力。

搭建健康教育平臺,拍攝家庭醫生微課堂短視頻,打造中醫科普達人……記者當日從閔行區衛健委獲悉,該部門「線上+線下」「網際網路與新媒體」有機結合,開展全民健康教育。

推拿、拔罐、脈診、製作中藥香囊等多項義診活動舉行。 王亞東 攝

14日舉行的「上海市閔行區家庭醫生微課堂(中醫系列)發布會暨『閔衛健康學堂』12月份公益專場」活動發布了「家庭醫生微課堂(中醫系列)」短視頻。記者看到,《保健養生八段錦》視頻中,三位家庭醫生以情景劇的形式展現了八段錦對於強身健體的積極作用,以及正確的動作要領。他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高深的醫學知識教會大家。

莘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科長王嘯曦是家庭醫生微課堂(中醫系列)的「男一號」,他告訴記者,「家庭醫生微課堂不僅能夠滿足社區居民對健康知識的需求,還有助於家庭醫生更好的開展工作,服務社區居民。」

「閔衛健康學堂」12月份公益專場舉行。 王亞東 攝

「醫生,我感覺頸椎不舒服,能不能現場教我練習一遍?」在商務區的大廈中參加活動的李小姐通過短視頻了解了八段錦對於頸椎病有預防作用後,與現場的家庭醫生展開互動。在家庭醫生的帶動下,幾十名白領練起了八段錦功法。「頸椎病幾乎是很多人的『通病』,八段錦的視頻我要回家好好學習學習,希望這樣的活動多多舉辦。」李小姐說。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家庭醫生微課堂(中醫系列)共十集,內容包括《怎樣吃對中(成)藥》《小小耳貼治失眠》《中醫泡腳知多少》《自我按摩防便秘》等民眾最常見、最關心的中醫診療知識。王嘯曦表示,家庭醫生微課堂(中醫系列)是一個平臺,讓記載在古籍、融入在生活、使用在臨床上的中醫藥健康養生智慧、理念、知識、方法「活」了起來,為觀眾呈現精彩紛呈的中醫藥科普盛宴。

數十名白領現場做起八段錦。 王亞東 攝

閔行區衛健委方面告訴記者,家庭醫生微課堂項目旨在藉助『網際網路+』打造『醫防融合健康網』,既為家庭醫生搭建提升能力、展示才華的舞臺,更為廣大轄區居民送上權威、科學、實用、免費的健康知識;希望通過家庭醫生微課堂(中醫系列),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中的主導作用、在疾病康復中的核心作用,全方位融入健康中國建設,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中醫藥健康需求。

「連花清瘟能預防新冠嗎?針灸能治什麼病?這些選題真的很用心,內容涵蓋當下最關心的、老中小三代人需要的醫療知識。」家住閔行區莘莊鎮東湖花苑的賀阿姨接受採訪時表示,家庭醫生將平時需要民眾了解的醫療知識通過3~5分鐘的短視頻形式展現,既權威又實用。「短視頻我不僅自己看,還會分享給在外地的親友們。」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標兵、徐匯區斜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朱蘭對記者表示:「閔行區家庭醫生微課堂備受業內關注、民眾讚譽的根本原因,在於接地氣,無論是呈現方式,還是選題內容都貼近現實、貼近生活,通俗易懂、簡便易學、仿佛是一把觸手可及的健康鑰匙,也是居民健康守門人的小智囊」。

當日活動現場,推拿、拔罐、脈診、製作中藥香囊等多項義診活動,讓中醫藥診療走進了商務樓宇,吸引許多辦公室白領參與。(完)

相關焦點

  • 北京濟民中醫醫院「服務社區健康行動」走進遠洋商務社區
    在國慶、中秋雙節來臨之際,為方便群眾在家門口看病就醫,提升百姓防範意識和防護水平,2020年9月28日下午,北京濟民中醫醫院「服務社區健康行動」大型義診活動走進北京市朝陽區遠洋商務社區,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義診諮詢服務。
  • 中醫健康養生的理念及哲學智慧
    【天地網訊】  習近平主席在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中醫孔子學院授牌儀式上講到:「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深入研究和科學總結中醫藥學對豐富世界醫學事業、推進生命科學研究具有積極意義。」現就中醫健康養生理念及哲學智慧談一些我的理解。
  • 湖南協和健康以中醫健康養生方案 助力全民健康
    近年來,我國先後出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等多項政策,有力扶持中醫藥產業的發展,提高中醫藥服務能力,推進中醫藥繼承創新,推動中醫藥文化的復興。眾所周知,作為具有原創優勢的衛生資源——中醫健康養生在我國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其「簡、便、廉、驗」等優勢早已深入人心,市場前景廣闊,可深入開發的資源眾多。
  • 中醫調理賦能創建中國特色家庭醫生服務體系
    家庭醫生在國外也叫全科大夫,對服務對象實行全面的、連續的、有效的、及時的和個性化醫療保健服務和照顧的新型醫生,以家庭醫療保健服務為主要任務,提供個性化的預防、保健、治療、康復、健康教育服務和指導,使用戶足不出戶就能解決日常健康問題和保健需求、得到家庭治療和家庭康復護理等服務。
  • 全民保健的時代就要來了 ,中醫養生將被納入中小學教材!
    目前,中醫藥基礎知識、針灸、推拿、食物保健等中醫養生保健手法走進了我國中學生的課堂。視頻資料中醫養生保健迎來歷史性變革——由創新人才教育研究會、中國婦幼保健協會主辦,創新方法研究會、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聯合總校協辦的「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校長研討會」正式走進校園,這是落實《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提出的要「推動中醫藥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
  • 服務零距離 開福區鹽道坪社區開展中醫養生健康講座
    星辰在線11月28日訊(通訊員 劉璐)11月28日,開福區通泰街街道鹽道坪社區黨委為深入打造「五零」社區創建,建設「服務零距離」社區,針對殘障人士這一特殊群體,聯合長沙市三和社工服務中心開展中醫養生健康講座。
  • 輸出家庭醫生服務能力金賢中醫診所福乳堂助力社區醫生當好居民...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隆重開幕。在服務貿易中,「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也越發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金賢中醫館受邀參會,並攜醫藥電商、網際網路醫療、智慧解決方案、健康服務等四大業務板塊參加。  作為「服貿會」公共衛生防疫專區的代表企業,金賢中醫館持續與多個社區合作,提高基層衛生服務水平。
  • 祉雲中醫智能鏡推動中藥經典名方服務老百姓養生「治未病」
    這是生活中常見的情況,身體略有不適但體檢沒有異常情況,想去看老中醫要排隊還難找,聽說中醫經典藥方好,中成藥吃起來也方便,想用來調理身體,但是不知道自己該吃哪一種,也不知道自己的體質是否適合,很多人都存在這樣的困擾。養生與「治未病」是深入國人日常生活的中醫理念,現代人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提升,使得追求健康的需求更為旺盛,但現有的中醫資源並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 「智慧婦幼中醫館」亮相2017北京服交會
    「智慧婦幼中醫館」項目由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組織實施、上海道生醫療技術支持,繼承傳統中醫經驗,融合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現代科技,打造「數據採集-辨識-評估-養生-幹預-管理」一體化「網際網路+中醫」婦幼健康管理服務新模式,在中醫臨床專家指導下,圍繞婦女兒童全生命周期提供「數據在線化-決策智能化-診療在雲端-服務在掌上」的全方位中醫藥服務,充分發揮「網際網路+中醫」服務在婦女兒童人群健康中的保障作用
  • 「婦幼中醫館」首度亮相北京服交會 「網際網路+」讓健康服務觸手可及
    近日,2017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舉辦,本屆服交會特設婦幼健康專題,由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承辦,旨在展示中國婦幼健康領域優秀項目與成果,助推我國婦幼醫療健康服務業擴大開放。其中,「智慧婦幼中醫館」項目作為今年大會的一大亮點,首次登陸服交會就獲得國內外領導專家「點讚」。
  • 上海中醫藥大學學生團隊參與研發中醫健康服務機器人
    原標題:讓「望聞問切」站上人工智慧「風口」  會問診、會舌診、會脈診,採集血壓、血氧、血糖等人體生命信息後,可判斷用戶體質,生成專屬養生保健方案———這臺被稱為「中醫界『大白』」的中醫健康服務機器人,由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工程團隊和學生團隊共同研發,日前斬獲了第二屆「匯創青春」———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展示活動「
  • 健康行·中醫行|上海西部中醫聯合體健康文化活動走進嘉定
    健康行·中醫行|上海西部中醫聯合體健康文化活動走進嘉定 2020-11-16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祉雲中醫智能鏡助力上海虹口「國醫強優」建設
    為落實「國醫強優」計劃,解決居民的健康諮詢需求、引導健康生活理念、對個人日常身體養護調理提供指導建議,並幫助居民學習、了解、掌握有關預防疾病、早期發現、及時就醫等健康知識,上海市虹口區三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涼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嘉興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外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積極引入祉雲中醫智能鏡及祉雲中醫數據採集與應用平臺,拔高原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健康管理信息化配置,,升級服務水平
  • 創新改革,服務民生!乳山中醫診療譜新篇
    可見,中醫歷來防重於治。面對現代五花八門的疾病,以及發病年齡越來越低、亞健康人越來越多的狀況,利用中醫進行養生保健無疑是最合適的方式。乳山市中醫院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所開展的「中醫體檢」等中醫健康管理服務,能找出西醫體檢不能覆蓋的「空白地帶」,然後對症下「藥」。  五是與上合作更加密切。
  • 華悅國際:中醫實力締造健康養生,文化價值塑造品牌非凡
    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以中醫五行文化為基礎,以專業拉動市場,以市場回饋來連結理療師,打造品質的綠色健康產業。傳承中醫文化精髓,締造健康產業華悅國際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 銀鵲健康:「診前服務」帶給你「醫生朋友」
    華景新城社區居民體驗了銀鵲健康提供的中醫服務。   信息時報訊(記者 廖溫勃) 步入中老年,很多人都想有個醫生朋友,因為假如自己身體不舒服,可以隨時諮詢「得了什麼病?去醫院掛號究竟掛哪個科?」為了幫助廣州市民享受到來自身邊的健康諮詢服務,近期,信息時報社攜手銀鵲健康一起走進社區舉辦公益活動。
  • 焦作市婦幼保健院中醫婦孺館 弘揚中醫國粹 服務百姓健康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李雪妮通訊員王向東/文圖為響應國家推進婦女、兒童醫療保健機構標準化建設,推動中醫婦幼融合事業發展進步,焦作市婦幼保健院傾心打造了體現傳統中醫藥文化特色,集中醫醫療、預防、保健、康復、養生為一體的中醫婦孺館。
  • 第四屆中醫中藥臺灣行活動走進南投、嘉義,讓中醫藥提升兩岸民眾...
    南投站活動現場        此次活動依然以「弘揚中華文化,傳承中醫中藥,共享健康和諧」為主題,通過舉辦養生科普講座、贈送《中醫養生保健指南》科普圖書等形式,讓臺灣民眾學習掌握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提升中醫藥健康素養。
  • 通州中醫健康社區建設試點項目啟動 打造「四全」模式
    今天,北京市通州區中醫健康社區建設試點項目暨關愛健康東方空間正式啟動,將努力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中醫健康社區「四全」模式,即全民提升未病先防健康素養、全民養成終身學習生活習慣、全民消除信息技術應用鴻溝、全民享受家庭醫生籤約服務。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的通知
    中醫特色健康管理合作試點  建立健康管理組織與中醫醫療、體檢、護理等機構合作機制,在社區開展試點,形成中醫特色健康管理組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家庭、個人多種形式的協調互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規範建設  加強中醫養生保健機構、人員、技術、服務、產品等規範管理,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二)加快發展中醫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