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醫藥大學學生團隊參與研發中醫健康服務機器人

2020-12-18 東方網

原標題:讓「望聞問切」站上人工智慧「風口」

  會問診、會舌診、會脈診,採集血壓、血氧、血糖等人體生命信息後,可判斷用戶體質,生成專屬養生保健方案———這臺被稱為「中醫界『大白』」的中醫健康服務機器人,由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工程團隊和學生團隊共同研發,日前斬獲了第二屆「匯創青春」———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展示活動「網際網路+文創類」二等獎。

  從創意到現實,這群大學生創客既要面對不少客觀困難,又要適應跨專業的思維挑戰。但他們的願望很簡單:讓中醫在人工智慧時代煥發新的生命力,讓健康多一種選擇。

  讓機器人成為「家庭中醫」

  團隊負責人、大三學生魯義介紹,該團隊共有七人,分別來自藥學、中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等多個專業。儘管大家的專業側重有所不同,但身為上海中醫藥大學的學生,他們很好奇:在「老齡化」趨勢加劇的今天,能否將傳統中醫理論、健康辨識和養生保健與人工智慧技術有機結合,為老年人和其他人群製作一款可以實現健康監測、諮詢和健康管理的機器人,滿足人們「居家養老」和「我的健康我做主」的需求?

  根據前期市場調研,他們發現目前具有中醫特色的科技產品包括舌診檢測儀、電針治療儀等,雖然能提供中醫健康辨識和治療服務,但在升級改造和研發方面仍有較大發展空間,還未能實現「有病早治、已病防變、病盛防危、新愈防復」的健康管理。

  在中醫工程研究所所長楊華元教授指導下,學生團隊參與到校企合作的機器人研發團隊,經過近一年努力,第一代中醫健康服務機器人成功面世。據了解,該機器人融合了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同時,可以通過人機互動方式及外置設備如舌診儀、脈診儀、無線血壓儀、無線血糖儀等,完成用戶生命信息的採集。

  在完成上述步驟後,經過機器人的信息處理和分析,用戶可以得出一份詳細的健康辨識報告以及健康養生方案,指導進行穴位的按摩保健、音樂理療、藥食管理等;同時醫生在線上工作站也能為用戶給出個體化的健康管理指導。

  讓傳統中醫變得「現代」

  談及參與研發的感受,魯義用「突破」二字概括。由於學生團隊匯聚了三個專業的同學,一開始大家並不相熟,每個人也有各自的學科專長和短板。大家各司其職、取長補短,默契程度不斷提高。而團隊磨合,正建立在每個人「突破自我」的基礎上。

  學生團隊成員姚勇來自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主要參與機器人的軟體設計和優化。作為一名大二學生,他學習編程時間還不長,因此完成機器人架構設計、將資料庫中的數據標準化等工作,對他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

  學生團隊成員張君鈺說,科創比賽中,很少有評審專家出自中醫專業,因此他們還受到了「中醫靠不靠譜」「產品有沒有用」等質疑。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產品的理念和功能,他們花了很多心思準備答辯,語言能力和應變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

  其間,團隊遇到的最核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將中醫理論與人工智慧相結合。中醫養生保健歷史悠久,有其獨特優勢。然而,如何實現中醫現代化,既是在人工智慧時代的新命題,也是中醫人的責任。經過多次探索,團隊選擇《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作為理論基礎,通過一系列程序,達到對用戶問診數據採集的目的。而血壓等體質信息,則選擇使用外接設備來完成數據採集。他們相信,研發中醫健康服務機器人,就是讓傳統中醫變得「現代」的一次有益嘗試。

  據悉,中醫健康服務機器人正在申請國家專利,而且團隊已與企業合作,研發麵向家庭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兩款不同型號的「中醫健康機器人」。「不久的將來,這樣的機器人有望成為惠及大眾的『家庭中醫』。」楊華元教授說。

相關焦點

  • 上海大學生發明"中醫機器人":能脈診舌診 會給出養生報告
    上海中醫藥大學學生團隊開發了中醫健康機器人,目前已有初級階段的樣品。上海財經大學 供圖上海財經大學創業學院執行副院長劉志陽表示,今年比賽作品更豐富,網際網路元素更多,反映出高校雙創教育改革發揮了作用。但在培養學生創客方面,賽前指導以及賽後孵化都存在短板,亟需打通整個鏈條。中醫機器人定位老年人保健助手會脈診、舌診,測量各類健康數據後,生成體質,給出保健方案。
  • 上海大學生發明「中醫機器人」:能脈診舌診 會給出養生報告
    ­  中醫機器人定位老年人保健助手­  會脈診、舌診,測量各類健康數據後,生成體質,給出保健方案。此次比賽,上海中醫藥大學團隊展示了自己開發的「中醫健康機器人」。­  「身邊的老人越來越多,就想著能不能做款機器人陪伴他們。」
  • 「智慧」機器人:中醫+人工智慧
    未來中醫診療將是這樣的場景:一面鏡子成為智能檢測設備,早晨起床照鏡子時就能查看目色、臉色、舌色,「人工智慧」會分析並預測個人健康狀況;擁有古今名醫大數據「智慧」機器人,「望聞問切」為患者辨別症狀;智能設備一邊掌握著實時人體數據,一邊開展針灸、艾灸等治療。
  • 宅家體驗名中醫遠程服務 成都中醫藥大學開通抗「疫」專線
    同時在診療室開展網上諮詢服務的還有全國勞模、針灸推拿康復專家江學勤主任醫師以及來自成都中醫藥大學心理教研室的陳玉蘭副教授,他們將為來自全國各地的網民進行健康和心理諮詢。  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中醫藥大學獲悉,為百姓解決不能走出家門,中醫診所不能接待患者的現狀,成都中醫藥大學黨委決定從即日起至3月1日,面向大眾免費提供線上健康自診、醫療諮詢和心理諮詢服務。
  • 安利(中國)研發中心參與「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
    22日,「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專項首席科學家、北京中醫藥大學王林元教授代表項目組與安利(中國)研發中心籤署協議,雙方合作建立「基於辨證保健的中藥複方保健產品評價技術體系研究及示範研發平臺」,推進中醫藥的標準化、現代化、國際化。
  • 上海中醫藥大學後勤人打造後勤特色畢業季主題活動
    中國教育後勤展覽會上海世博館2020年11月10-12日弘揚勞育精神,展現後勤風採,CCLE中國教育後勤展覽會組委會聯合千企萬校強勢打造「教育後勤人風採展」。本期讓我們走進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於1956年,是新中國誕生後國家首批建立的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是教育部與地方政府「部市共建」的中醫藥院校,也是上海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學校位於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科研教育區內,佔地500餘畝,教學設施齊全、環境優美。
  • 復旦第六代機器人 能逗娃、做保姆,還能當中醫
    第六代機器人 集中醫、兒童益智、家庭服務於一身 既能逗娃,還能當保姆,又能當老中醫……這樣的機器人,是不是「萌翻」了?今年工博會,「睿豆」機器人即將展出。 在「睿豆」之前,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機器人智能實驗室已經「出生」過五代機器人,最新的「睿豆」在功能上集之前機器人之大成。
  • 山東中醫藥大學:破譯中醫藥創新創業「密碼」
    科創融合促進中醫藥科研成果轉化從2019年暑期到2020年初,義清堂創業項目發起人、山東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學生曹德尚以中醫經典名方結合現代科學技術研發的功能性食品,半年內已完成210萬銷售業績,其中還包括50萬元的外貿業績。
  • 助攻新圖景 上海首屆中醫藥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召開
    2017年7月29日,上海首屆中醫藥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啟幕。該論壇由上海市嘉定新城管理委員會、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華中醫藥學會、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主辦,美年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健康界傳媒承辦,得到上海國際健康產業園、上海希望城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上海滬嘉經濟發展中心、上海嘉定新城科創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展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支持。
  • 上海中醫藥大學系列科普讀物榮獲市科學技術普及一等獎
    圖說:中醫藥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是弘揚傳播中華優秀文化的有效載體 來源/上海中醫藥大學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今天,2020年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公布,上海中醫藥大學聯合附屬龍華醫院申報的《面向青少年中醫藥系列科普讀物(叢書、微課程、兒童讀物
  • 全球首門英文版中醫藥慕課近日亮相上海交通大學
    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丹麥、新加坡等11個國家18所U21聯盟大學的外國學生來到交大植物園,通過「翻轉課堂」進行中醫藥知識的學習和實踐,零距離感受中華醫藥傳統文化,體驗「中國故事」的魅力。  全球首門英文版中醫藥慕課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作為全球首門英文版中醫藥慕課課程,《中醫藥與中華傳統文化》的中文原版是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彭崇勝副教授的慕課課程。作為上海交通大學首批建設的慕課課程,該門課程於2014年4月也作為中國大陸首批慕課課程登錄全球最大慕課平臺Coursera,累計選修人數近6萬人次。
  • 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太極健康中心再度落戶海外...
    圖說: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太極健康中心再度落戶海外 巴塞隆納分中心成立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 太極是源自古代中國的智慧,讓太極
  • 在家門口看名中醫!廣州中醫藥大學惠州醫院再迎10個專家團隊
    廣州中醫藥大學惠州醫院合作共建一周年系列觀察②近日,廣州中醫藥大學惠州醫院傳來喜訊:8月15日,該院將舉行引進廣州中醫藥大學專家團隊籤約暨拜師儀式,屆時,10個廣州中醫藥大學名中醫專家團隊將正式進駐,開展定期坐診、手術、查房、病例討論、學術交流等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參與科室建設,提供管理和業務技術支持,發揮傳幫帶作用,助力醫院學科建設
  • 信息技術是打開中醫藥學寶庫的鑰匙 甘肅中醫藥大學「新工科」教育搶佔新業態高地
    作為甘肅省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院校,甘肅中醫藥大學積極貫徹「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北京指南」精神,堅持以醫工結合為方向,以產學合作為平臺,以服務地方為目標,依託甘肅省中醫藥數據中心,建設了我省第一個基層遠程醫療會診點,並積極開展校企合作,開發了「心腦血管監測預警平臺」,並將「血壓預警監測設備」發放到宕昌縣八力鎮山莊村,助力推進學校健康扶貧工作,為「網際網路+中醫」發展打開新思路,推動
  • 【中醫名家進惠州】系列之五:廣州中醫藥大學婦科團隊即將入駐廣州...
    【中醫名家進惠州】系列之五:廣州中醫藥大學婦科團隊即將入駐廣州中醫藥大學惠州醫院 2020-08-10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醫服務率深圳第一,北京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龍崗)進入全國百強
    病有良醫,市民享受優質中醫藥服務2019年,北中醫深圳醫院門診量近130萬人次,住院量突破2萬人次,比上一年均增長20%,但費用收入卻增長低緩。同時,在最新公布的深圳市衛生健康2020年第一季度三級公立醫院患者滿意度評分結果上,北中醫深圳醫院患者滿意度排名第二。
  • 南京中醫藥大學孟亞平:高等中醫教育的搖籃 新增三個專業
    新華網北京6月28日電 南京中醫藥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江蘇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是江蘇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學校始建於1954年,是全國建校最早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被譽為中國「高等中醫教育的搖籃」。近日,該校本科招生辦公室主任孟亞平介紹,今年學校面向全國招生2600餘名。
  • 上海中醫藥大學
    上海中醫藥大學2020年招收推薦免試攻讀 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章程 上海中醫藥大學成立於1956年,是新中國誕生後國家首批建立的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
  • 「雲」遊上海中醫藥大學
    光明網訊7月10日,由光明日報社主辦,光明網、光明日報教育部、光明日報記者部、光明日報總編室、光明日報全媒體總編室承辦,並由光明日報客戶端、微博、抖音、咪咕視頻、YY直播等多家媒體平臺同步直播的「2020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活動走進上海中醫藥大學。據統計,共有50.1萬人次,與上海中醫藥大學「雲見面」。
  • 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浙江中醫藥大學
    您還可以: 查看自考專業 查看遠程專業 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浙江中醫藥大學 層次:專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