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生發明"中醫機器人":能脈診舌診 會給出養生報告

2020-12-18 東方網

原標題: 上海大學生發明「中醫機器人」:能脈診舌診,會給出養生報告

上海中醫藥大學學生團隊開發了中醫健康機器人,目前已有初級階段的樣品。 受訪者 供圖

會脈診舌診的中醫健康機器人、可像樂高一樣拼接的綠色植物、專為跳繩者開發的App……5月9日下午,一場大學生創業比賽在上海財經大學創業學院舉行。30件作品進入當天的決賽現場答辯,這些作品均為「網際網路+」下的文創產品。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現場注意到,不少大學生創客都憑藉各自學科知識,聚焦專業內容領域。有些選手利用的雖為現有技術,但產品功能新穎,令人眼前一亮。

選手在決賽現場答辯。 上海財經大學 供圖

上海財經大學創業學院執行副院長劉志陽表示,今年比賽作品更豐富,網際網路元素更多,反映出高校雙創教育改革發揮了作用。但在培養學生創客方面,賽前指導以及賽後孵化都存在短板,亟需打通整個鏈條。

中醫機器人定位老年人保健助手

會脈診、舌診,測量各類健康數據後,生成體質,給出保健方案。此次比賽,上海中醫藥大學團隊展示了自己開發的「中醫健康機器人」。

「身邊的老人越來越多,就想著能不能做款機器人陪伴他們。」團隊負責人、大三學生魯義告訴記者,做這款產品,初衷是想發揮中醫養生優勢,為老人提供更精確和完善的健康管理。

據魯義介紹,目前創業團隊共有7人,來自藥學、中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專業。

魯義說,和之前問世的中醫四診儀不同,他們的機器人不僅可以舌診、脈診、問診,還能測量血壓、血氧、血糖等,且注重交互性。測量主要通過語音「問診」,以及各種外接設備完成。

研發中最難的是資料庫和數學模型的建立。魯義說,團隊為此搜集了各種資料,尋求專業教師、臨床醫生的幫助。

設計中,機器人在收集各項生命數據後,會給出詳盡、個性化的健康養生報告。不過,團隊也加入了遠程線上指導功能,以應對個體間的差異性。

魯義向評委介紹自己團隊研發的中醫健康機器人。 澎湃新聞記者 周航 圖 魯義介紹,與外包公司合作下,目前已有初級階段的樣品面世,待完善後,想把這臺機器人推向市場,大小兩款,分別適配家庭和社區醫院,初步定價1000元和3000元。

在點評時,賽事評委、上海財大商學院副教授施宗靖建議,團隊可加大在智能領域的投入和研發,讓這臺機器人具備自我學習功能,就像中醫積累經驗一般,不斷提高。

開發App糾偏跳繩姿勢,已能收支平衡

賽事中,上海財大財政學大四學生、「創客」韓雲彬展示的是跳繩App。

這款App最近剛上線,用自製的跳繩教學視頻指導用戶訓練。如連接專門的跳繩設備,App還可計時計數、繪製BPM運動曲線等。

韓雲彬說,開發這款產品來緣於自己的實踐。「朋友間就想,能不能有一款App,記錄每次跳繩的數據,彼此分享出來。」

一次偶然的跳繩會議,他認識了一名校友,開始合夥創業。另外也有來自上海體育學院的研究生加入,負責線下活動和教案編寫。

韓雲彬表示,截至今年3月,App已獲得16641次下載,而目前通過售賣自製的智能跳繩,每月的流水已經可達到收支平衡。

賽事評委施宗靖表示,跳繩App市場有多大,是一個問題。他建議團隊可以對此做個調研。

身處跳繩圈,韓雲彬則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跳繩。他說,2015年全國跳繩聯賽還只有3個分站賽,今年則有34個,還有一系列錦標賽。「除了競速,其實跳繩的花樣有很多,日本的繩文化就很流行。」

專家:賽後孵化仍是短板

「今年的作品更豐富,網際網路元素更多。」賽後,上海創新創業教育聯盟秘書長、上海財大創業學院執行副院長劉志陽接受了澎湃新聞採訪。

劉志陽說,相比去年,今年學生們的作品與自己專業的結合更為緊密,「反映出高校雙創教育改革發揮了作用。」

不過,劉志陽也認為,目前培養學生創客方面,除了賽事本身,賽前指導以及賽後孵化都存在短板,亟需打通整個鏈條。據他觀察,也因為這些短板,不少學生創客想法很好,但缺乏調研,離實現還有差距。

他以自己所在的創業學院為例,介紹了在培養創業人才上的嘗試。該學院除了輔導員、專職創業導師,還專門聘請業界的創投導師、創業導師,幫助學生在前期確立想法,以及後期完善方案、引入投資等。「創業導師來自於各界,像媒體人,有時可以給出更綜合的意見。」 劉志陽說。

相關焦點

  • 上海大學生發明「中醫機器人」:能脈診舌診 會給出養生報告
    ­  中醫機器人定位老年人保健助手­  會脈診、舌診,測量各類健康數據後,生成體質,給出保健方案。此次比賽,上海中醫藥大學團隊展示了自己開發的「中醫健康機器人」。­  「身邊的老人越來越多,就想著能不能做款機器人陪伴他們。」
  • 上海中醫藥大學學生團隊參與研發中醫健康服務機器人
    原標題:讓「望聞問切」站上人工智慧「風口」  會問診、會舌診、會脈診,採集血壓、血氧、血糖等人體生命信息後,可判斷用戶體質,生成專屬養生保健方案———這臺被稱為「中醫界『大白』」的中醫健康服務機器人,由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工程團隊和學生團隊共同研發,日前斬獲了第二屆「匯創青春」———大學生文化創意作品展示活動「
  • 能搭脈也能"察言觀色" "中醫機器人"診斷準確率80%
    東方網5月23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能幫患者搭脈,也能「察言觀色」,甚至能開出診斷報告單。昨日,市民代表走進上海市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東院,體驗了一回「中醫機器人」搭脈看診。  這款「中醫機器人」學名叫「中醫數位化四診儀」。
  • 世界首臺中醫診療設備測析系統將面世 電腦看病
    電腦可為病人「望聞問切」  □記者 王豔輝 晚報訊  一種集中醫問診、脈診、面診、舌診於一體,涵蓋傳統中醫「望、聞、問、切」四診,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客觀為人診病的「中醫四診整體性檢測分析系統」將於明年推出。
  • 兩大中醫權威專家加持 「網際網路醫療舌診辯識項目」正式啟動
    近日,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與頤寬(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中醫藥大學漢中門校區舉辦「網際網路醫療舌診辨識項目」啟動儀式,正式啟動網際網路醫療舌診辨識項目。該項目由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吳顥昕牽頭、南京中醫藥大學二級教授吳承玉學生南京中醫藥大學診斷教研室主任徐徵教授主導,將在頤寬(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此前研發的網際網路舌診測試項目的基礎上,還原中醫醫生真實環境下的舌診辨識,力爭成為中醫診療在網際網路上的示範性案例。目前,患者體徵信息的採集依然是網際網路診療中的一大難題。
  • 脈診的原理是什麼?通過把脈能看出什麼?這樣解釋大家都明白了
    脈診又叫切脈、把脈,也是醫師在辨證論治過程中,一種不可缺少的客觀依據。脈診學是中醫學產生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最早可追溯到先秦的《黃帝內經》《難經》時期,經過歷代中醫人的完善發展,脈診體系已經十分完善。脈診一直被人們蒙上了神秘的面紗,那麼脈診的原理到底是什麼?
  • 復旦第六代機器人 能逗娃、做保姆,還能當中醫
    原標題:復旦第六代機器人 能逗娃、做保姆,還能當老中醫   第六代機器人 集中醫、兒童益智、家庭服務於一身 既能逗娃,還能當保姆,又能當老中醫……這樣的機器人,是不是「萌翻」了?今年工博會,「睿豆」機器人即將展出。 在「睿豆」之前,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機器人智能實驗室已經「出生」過五代機器人,最新的「睿豆」在功能上集之前機器人之大成。
  • 8000G中醫學習視頻百度網盤合集,涵蓋名家醫學/推拿針灸按摩/舌診脈療/骨科眼科……等各系列
    2019眼科主治醫師視頻2019新版潘曉川經典中醫自治體系中醫易經針靈藥經脈法等共300g連結3D人體解剖軟體專業版3dbody6.0男女解剖軟體局部解剖視頻全集JT叔叔全集譚傑中傷寒論偷偷教慢慢教莊子中醫基礎理論視頻按摩顆福科大成推拿術振腹療法腰突聖典視頻+錄音+講義25資料典藏邦尼康小兒舌診視頻邦尼康王老師講小兒舌診四單元講義全3G本源訓練內部資料視頻
  • 復旦發明新電池可直接編進衣服,0.1平米能讓手機用十小時
    復旦發明新電池可直接編進衣服,0.1平米能讓手機用十小時 2018-04-28 08: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中醫助理240實踐技能考題
    2018年考核的第二站內容基本和2017年是一樣的,突出強調了舌診、脈診的重要性。2018年單數是舌診,雙數是脈診,今年2019年依然如此,整理真題不是這個順序的一定是題號記錯了,舌脈診佔十分,相當重要。包括舌象、脈象臨床意義,都是臨床中醫師需要掌握的。
  • 首臺中醫診療設備問世 可實現「望、聞、問、切」四診
    【天地網訊】10月8日,首屆中醫診療設備論壇在上海舉行,在本次論壇上,「中醫四診整體性檢測分析系統」引起了許多與會者的極大興趣,因為它把中醫傳統的「望、聞、問、切」四診在醫療設備上獲得了實現。
  • 脈象能看出什麼?中醫脈診的秘密
    脈診是中醫四診之一,我們都知道古代沒有現代醫學的化驗,也沒有現代醫學的儀器檢測,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人越來越懷疑脈診這種靠摸就能查病的方法靠譜嗎?在現代社會來說,中醫脈診看脈象是否已經落後? 公元前5世紀就記載有「著名醫家扁鵲擅長候脈診病」的事例。
  • 全民養生時代已來,你是否需要學點中醫適宜技術?
    近日,首屆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適宜技術華東培訓班落下帷幕。來自基層的中醫師、中醫愛好者和保健養生從業者50餘人參加培訓,培訓考核後,北京中醫藥大學將頒發培訓結業證書。
  • 何志明 || 學中醫,從娃娃抓起
    能不能讓孩子不生病、少生病?孩子都嬌氣,特別是在家長面前,怎麼辦?讓老師教授,讓孩子們自己在玩耍中成長,是個好辦法。做有趣的中醫,在玩耍中學習,也是我的追求。7、懂得望診小竅門+舌診小竅門+掌紋診斷小竅門。8、懂得脈診基礎+幾種特異脈。9、明白感冒的分型。10、掌握幾種常用方劑的作用+部分中藥的機理。
  • 外國人為什麼不相信中醫和中藥?中醫是否靠譜?
    中醫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和西醫治療的方法不同,中醫治療相對來說治療時間更長一點,但是藥物的身體的副作用比較小,而且中醫主要以調理身體為主,更適用於大多數人。中醫非常複雜,是一門傳統醫學,但是美國人為什麼不相信中醫和中藥?
  • 鎮江中醫院有個機器人「老中醫」 準確率90%以上
    這不是娛樂拍照,而是中醫體檢過程,只需15-20分鐘,一份「量身訂製」的中醫體質辨識報告就會送到受檢者手中。日前,鎮江市中醫院率先全市引進的中醫四診儀正式投用,儀器除了模擬中醫四診,還在保健、治未病方面創出一條新路徑。  日前,30歲的粱女士在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見識到這一「電子中醫」帶來的便捷。「平時經常睏乏,感到渾身沒勁,看西醫沒查出器質性問題,朋友建議我再做個中醫體檢看看。」
  • 2019中醫執業140實踐技能考題
    2018年考核的第二站內容基本和2017年是一樣的,突出強調了舌診、脈診的重要性。2018年單數是舌診,雙數是脈診,今年2019年依然如此,整理真題不是這個順序的一定是題號記錯了,舌脈診佔十分,相當重要。包括舌象、脈象臨床意義,都是臨床中醫師需要掌握的。
  • 【聚焦中醫】雄文回應「脈診驗孕」挑戰
    從聽說挑戰「脈診驗孕」說起  今天雖然是周六(9.13),但是是我固定的門診日,工作很忙,下班到家,才看見一個朋友@ 了我的微博,提醒我看一封「挑戰書」。  我呵呵。  我也懶得去評價這樣的「實驗」設計是否科學,也不想去分辨在那樣的環境之下診脈者和被診脈者能否不受診療以外的因素幹擾,更沒必要去攀扯民族大義。我只奇怪,中醫真的如此不堪麼?
  • 【智慧樹】國家精品-《中醫與診斷》MOOC,在校大學生選課有學分
    在【智慧樹】MOOC平臺永久開課,每學年開學兩期,在校大學生選課有學分。在校大學生可以在電腦上登陸「智慧樹網」註冊學習。也可以下載智慧樹的「知到」APP進行學習。    本課程只適用於在校大學生,在【智慧樹】平臺(其APP名為【知到】)選課,可以獲得學分喲。社會選課人士,建議在中國大學MOOC或者學堂在線選課。
  • 2018年中醫執業實踐技能真題整理版本
    2018年考核的第二站內容基本和去年是一樣的,突出強調了舌診、脈診的重要性,去年的時候單數是脈診,雙數是舌診, 今年單數是舌診,雙數是脈診,整理真題不是這個順序的一定是題號記錯了,舌脈診佔十分,相當重要,複習的時候要全面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