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的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困惑與原因

2021-02-13 優師薈

葉聖軍 福建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摘要】為了保障國家的基礎教育持續穩定地發展,國家就3至6歲兒童的學習與發展制定了專門的《指南》,幫助孩子、教師、幼兒園等各方明確了各自的認識,尤其是對於幼兒教師未來的專業成長的道路上更是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在這些新要求背景下,許多幼兒園年輕教師也面臨著實際工作中的許多困惑,嚴重影響著幼兒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因此,在《指南》的引領下,針對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必須準確地找出原因,並逐一解決。

    【關鍵詞】《指南》;幼兒教師;專業成長

 

     近代以來,對於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一直都是一個熱點問題,特別是在政府或國家出臺相關新政的時候,每次都會對教師專業成長產生根本性的變革。因而《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給幼兒教師專業發展來了巨大衝擊,這樣的衝擊不僅要求幼兒教育工作者從教學觀念上改變,更是從人性化和個性化的角度要求幼兒教育工作者轉變自我的思想認識。因此,年輕的幼兒教師在學習、理解、執行《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時,一定要從自己的職業入手、從關心幼兒入手、從科學研究入手,才能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的技能和水平。

    一、《指南》對幼兒園教師專業成長的新要求

    國家在頒行《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之前,還制定過一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是幼兒園指導幼兒學習和教師成長的重要工具,但是《綱要》內容集中表現在「教」的要求,並沒有仔細分析幼兒在學習時所需要面臨的問題。因此,過去對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要求大都比較籠統而忽視幼兒話語權存在,而現在的《指南》則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缺陷,將已有的學前教育學、兒童心理學等學科融合,變成具體的操作規程,更加細緻地指導著幼兒教育工作者從事真正服務於幼兒的教育。

    (一)教師的職業發展必須全面

    《指南》背景和意義部分的內容,明確提出了幼兒階段是一個人一生發展的關鍵環節,在這個環節當中幼兒教育是構建幼兒終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時期,在這個重點領域必須依靠科學的標準和制度,才能保障幼兒接受的質量教育權益不受損害。對於幼兒權益的保障,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實現幼兒未來發展利益的保障,這就要求教師的職業發展必須全面,而全面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第一方面專業發展目標要全面,在幼兒教師接受培訓的過程中一般都會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是什麼?」「那就是個體職業的社會化分工」。這樣的分工必然要求教師有多元化發展目標,而細化來看就是廣義上的職業能力素養提升到一定高度,狹義上則是教學實踐能力的成熟;第二方面專業發展能力要全面,從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發展來看,不單需要課堂控制與教學管理水平要所發展,更重要的是幼兒教師在教學研究領域還應當有所建樹;第三方面專業發展成果要全面,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之路成效評估,最終還是需要集中到成果上來,但是現代教師專業發展成果應該具有多樣性,諸如:教學成績、績效考核、論文課題等,並能夠時刻保持一定的實際效用。

     (二)教師的教育角色必須轉變

    《指南》的四大基本理念透露出一個信息,那就是一切幼兒教育的相關理論和實踐,都必須圍繞一個中心,那就是「幼兒的發展」。因此,以幼兒的發展為背景的知識體系下,衍生出了許多新的認識,要求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角色,改變過去的形象和地位,成為課堂教學的引領者。這個引領者的角色細分下來,還有幾點要求需要注意:首先,教師的引領必須尊重幼兒發展的科學規律,針對幼兒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其次,教師的引領必須從生活的角度進行,讓幼兒回歸生活、回歸天性;最後,教師的引領必須按照社會化的教育目標,提高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二、《指南》背景下的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困惑

    雖然《指南》明確了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但是在實際工作當中,幼兒教師還是存在許多困惑不明,這些困惑:有的是長期以來一直都懸而未決的問題,如幼兒教師從業資格要求不高;有的則是新產生的問題,如幼兒教師的理論研究難以深入開展;有的便必須依靠幼兒教師所工作的幼兒園、社會、政府,通力合作提高教師待遇和幼兒園的硬體環境設施。

     (一)幼兒教師理論水平跟不上

    《指南》所提出的全面發展要求,對於大多數幼兒教師來說,都顯得十分抽象而難以掌握,這讓他們感覺很吃力,覺得自己的認識水平和理論水平難以跟上。按照全面發展的三個主要要求來看,在每一個層面都是具有一定理論深度的課題。在對於教師專業發展目標的要求,直接讓幼兒教師面對「多元智力理論」「建構主義」等理論,使得他們感到難以消化而放棄理論學習,例如:有的幼兒園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時,大多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一個人在講臺上講授,不照顧學生的感受,在面對批評和指正時,大多時候不願意去接受或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這種消極的態度,致使許多幼兒教育工作者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失去了提升自我理論修養的契機。

     (二)幼兒教師工作熱情跟不上

    《指南》要求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發展必須是全面的,他們一定要利用自己已有的優勢,調動自己的潛能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幼兒教師卻沒有那麼高的熱情去參與工作,使得《指南》所要求的能力發展目標被架空。例如:在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時,本應按照《指南》的標準為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提供應有的不同支持策略,讓他們養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但是這種複雜的目標使得幼兒教師不由得「化繁為簡」,將已有的策略淺化、機械化,並不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語言情景,而只是簡單地進行口語化交流,使得《指南》的實施效果大打折扣。

    (三)幼兒教師教學觀念跟不上

    《指南》明確了幼兒教師在新形勢下的角色狀態,提出了以「幼兒發展」為主的課堂教學理念,讓幼兒的學習成為教學的主體,成為關注的對象。在諸多以引領為方式的角色中,教師需要不斷變換自己的背景知識和技能,這讓許多年輕幼兒教育工作者感到自己在教學觀念上跟不上。例如:《指南》關於幼兒「學習態度」的標準中,羅列了各種參與學習的形式,這些形式和支持策略大多比較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在當前的幼兒園課堂教學時,幼兒教師並很少選擇情景引領的教學手段而是讓學生課餘個體體驗為主,並沒有加以細緻認真的督促。

     三、《指南》背景下的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困惑存在的原因及對策

    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充滿著各種困惑,但是這些困惑並不能阻擋專業成長道路上人們的前行,因而針對困惑,找出困惑所在的原因與對策,才是正確的道路。

    (一)以學歷教育為基礎強化職前教育

    針對幼兒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出現對於《指南》所提出理論的困惑,直讓許多老師感覺跟不上的原因主要還是集中在幼兒教師隊伍自身的建設上。現在幼兒教師的師資力量雖然比過去任何時代都好,但是整體的水平還是很落後,許多高學歷、高水平的人才都不願意加入幼兒教師的隊伍,致使幼兒教師學歷水平一直都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具體數據研究見下表。

 

    從上表的數據,可以很明白地看出現有的幼兒教師隊伍大多都在全日制本科以下,多數的幼兒教師還是中專生為主,佔到63.98%。而中專學生雖接受過一段時間的專門教育,但是從年齡層和能力層次而言,還是離大專、本科類學生差一些。在面對各種複雜的教育理論時,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和能力,需要長時間的積累與培養,才能形成專業化的理論分析與融合能力。例如:現在美國比較流行的「早期開端計劃」,通過建立個體、實踐、學科三個層次的合作團隊讓幼兒園教師、實習生和大學教師精誠合作,共同來促進幼兒教育在理論與實踐上的進步。這一項目在美國許多州都進行了成功實踐,但在中國的國情而言實行這種制度還顯得很倉促,因為我們還沒有建立足夠完善的硬體設施和制度標準來保障合作夥伴模式的有效開展。因此,我們可以從提高幼兒教師的從業資格認證「門檻」,強化學歷教育和學科專項培養計劃,讓幼兒教師接受更多的職業技能培訓,增加幼兒教師理論學習課程等方面,這都是提升其理論修養的關鍵。

    (二)以市場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從業積極性

    針對幼兒教育工作者在專業成長和發展時,表現得消極與不認真的困惑,明確地告訴人們,幼兒教師的工作需要得到社會更多的尊重與認同,尤其是改善從業人員的薪資、工作環境、福利等水平,才能真正讓他們提高工作熱情,增加對於幼兒教育事業的終身職業認同感。例如:政府應該牽頭,首先依照地區實際情況,破除公立與私立幼兒園之間的制度屏障,破除機關幼兒園的特權,保障農民工子女就讀幼兒園的基本硬體設施;其次在已有的工資水平基礎上,增加幼兒教師工資級差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最後,保障幼兒教師在社會基本保障基礎上,增加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制度保障。只有這樣才能讓優秀的幼兒教師人才被留住,才能讓他們感受到幼兒教師工作是有「奔頭」的,在專業成長發展時,才會有更強勁的動力。

    (三)以幼兒發展為中心開展教研

    針對幼兒教師教學觀念跟不上的問題,必須從日常教研工作中去抓,特別是通過教學工作和研究工作去改變現有的落後面貌,而紐西蘭以「幼兒發展」為中心的開展課程就是很好的借鑑。幼兒教師培養課程在紐西蘭,全部按照幼兒全面而設計,充分培養幼兒的生活、交往、探求和健康方面的能力和狀態,讓幼兒園的培養活動開展到大學課堂,訓練未來的幼兒教師儘可能多地掌握實踐需要的教育技能,接觸實際、接觸真實的幼教生活。然而,以大學為基地的幼兒教師課程研究,在我國絕大部分幼兒教師教學理念的落後,實質上來說是教學思想不能得到及時更新的情況來說,很難真正開展下去,再加上學歷教育的不足加劇了實施的難度。本人對身邊的近50位幼兒教師訪談後,發現他們當中承擔過縣級研究課題的人只有6位,而市級課題則只有3位,參與省級課題研究的人數更少僅有一位教師參研而且還不是主研人員。在這群幼兒園教師教育科研狀況來看,僅35%的教師發表過論文,但是在這其中真正參與以幼兒園為環境開展教研活動的人,還不是很多。而這些研究層次和水平來看,高水平的並不多,尤其是參與省級研究課題的更少,僅有2%。這麼低的參與度,難怪幼兒園教師對於《指南》提出的精細化教學理念認識起來,感到很費勁。因此,現在許多地方的幼兒園都在立足實際,不斷推進自己的園本課程研究,以幼兒園自身的情況為基礎,落實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目標,實現「以研促教」「以研促學」「以研促評」。

相關焦點

  • 做專業的幼兒教師——《幼兒園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課程實施能力...
    ,集團特別組織了為期一周的《幼兒園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課程實施能力發展》培訓,邀請了浙江省學前教育領域多名專家來園為全體教師開展專題講座。8月21日上午,麗水市實驗幼兒園教育集團五個園區、兩個託管園及雲和盼盼幼兒園的200餘名教師如約而至,《幼兒園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課程能力實施發展培訓》開班啦!----------快來看看我們本次培訓都請來了哪些大咖!
  • 幼兒和諧成長與教師專業發展並行
    日前,在上海市長寧實驗幼兒園即將啟用的籃球館裡,15名教師展開現場教研,熱烈討論,力圖完善環境布置、優化活動方案,讓籃球館成為孩子們喜歡的地方。上海注重通過教研活動提升學前教育的質量內涵。近幾年,重點圍繞幼兒的個別化學習和自主遊戲開展教研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的研修、培訓、探討來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從而形成幼兒和諧成長與教師專業發展並行的格局。
  • 淺述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幾個階段
    編者有話說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一般要經過四年的磨練性挑戰和四個基本發展階段:(1)為本專業生涯的生存而適應的階段;這四個階段在幼兒教師工作的不同年限中又分別顯示出不同的行為傾向和工作特徵。第一階段(相對應第一年為本專業生涯的生存而適應的階段),即教師對本人所從事專業的生存性適應階段。該階段的教師常常為教學上的一些平常事,問自己這樣一些問題:「今天我有沒有漏掉一個孩子?」「這個周末我能完成這項任務嗎?」「我真的能日復一日地做這種工作嗎?」「我能被我的同事所接受嗎?」
  • 經典案例聚焦,助推幼兒教師專業成長 鄭州市實驗幼兒園開展教師...
    市實驗幼兒園保教主任張霞主持「經典案例聚焦,助推幼兒教師專業成長」教師遊戲案例研討活動 市實驗幼兒園園長郝江玉進行總結為提升幼兒教師專業水平,深入挖掘幼兒遊戲活動中教師對幼兒行為觀察與解讀的有效性,全面支持和促進幼兒在遊戲活動中的發展,1月10日,鄭州市實驗幼兒園邀請鄭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幼兒教育學科主任劉子涓
  • 湖南教師招聘備考:幼兒教師應該如何踐行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觀
    在教師資格與教師招聘考試中,新課改背景下的幼兒教師觀經常以主觀題的形式進行考察,各位考生應了解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動向與要求,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並能夠靈活應用於主觀題的作答。鄧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 莊薇:基於問題的學習背景下的教師和幼兒
    基於問題的學習背景下的幼兒需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即從一個需要解決的真實問題(稱為驅動問題)開始學習,在一個真實的情境中對驅動問題展開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幼兒主動探究、主動學習、主動發展的過程;師幼參與其中,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問題相關的已有經驗為幼兒的學習提供有益的支持;幼兒與同伴分享自己獲得的新經驗、新方法,並能將它們作為已有經驗遷移到下一個問題的解決中,從而提升自身問題解決能力
  • 下倉中心幼兒園舉行親子活動觀摩暨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研討會
    融媒體訊 12月9日,下倉鎮中心幼兒園舉行親子活動觀摩和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研討會
  • 幼兒評價|分析遊戲故事,讓幼兒成長看得見
    「遊戲故事」評價,是教師通過觀察分析幼兒行為表現的一種質性評價方式,它體現出《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期待的「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與特點、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等理念。「遊戲故事」中蘊含的兒童觀,需要教師用欣賞和接納的視角審視幼兒的行為,用分析和解讀破解作品背後的課程意義與價值。評價,是一個讓幼兒成長看得見的過程。
  • 幼兒教師如何對幼兒進行行為觀察與分析
    會觀察、能了解幼兒、理解幼兒、尊重幼兒、能給出合理的教育建議和策略,是幼兒教師區別一般幼兒撫養人最明顯的區別,因而幼兒教師對幼兒行為的觀察,屬於一種典型性的專業觀察,區別一般的觀察。在主題探究活動、幼兒觀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前所未有重視的當下,幼兒教師作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教師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觀察能力,引導幼兒進行觀察,還必須具備觀察幼兒的能力、分析幼兒的能力,「因為了解兒童是教育兒童的前提和基礎」。所以重視和提升幼兒教師對幼兒行為的觀察與分析能力,已成為眾多的幼教工作者的共識。對於幼兒教師個人而言,提高對幼兒行為的觀察與分析能力也是提高本人專業成長的有效手段和途徑。
  • 全面落實《指南》精神,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幼兒園五大領域優質...
    》要求,讓廣大教師通過觀摩集體教學獲獎優質課來提高教師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組織能力;通過專題講座來讓教師更好地進行幼兒行為觀察,從而加快教師專業成長的步伐,提升我省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河南省幼兒教師培訓中心、河南省學前教育集團、鄭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鄭州幼專光線教育集團於2019年12月07日-08日在鄭州幼專大禮堂成功舉辦「幼兒園五大領域優質教學活動觀摩研討會
  • 趙場街道中心幼兒園片區教師培訓:聚焦課程研討 示範輻射促成長
    為進一步促進趙場片區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發揮示範輻射作用,趙場中心幼兒園肩負起引領趙場片區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義務,履行起引領趙場片區幼兒教育質量整體提升的職責,紮實推進基礎教育。在市、區教體局的領導下,結合《趙幼2020年下屬民辦園管理計劃》於12月10日,組織轄區吉祥名都、天啟、金寶貝、晶晶、陽光、橋咀、雲峰、圓夢8所民辦幼兒園青年骨幹教師共計20餘人開展了課程組織培訓活動。
  • 幼兒教師成長之(41):讓評價成為教師成長的催化劑
    幼兒教師成長之(41):讓評價成為教師成長的催化劑 http://www.hteacher.net2011-07-21 10:39教師網[您的教師考試網]
  • 幼兒教師職業成長規劃
    幼兒教師作為幼兒成長之路的先驅者,要掌握全方面的技能和知識,在幼兒園裡擔任各種各樣的角色。隨著社會對幼兒教育這方面的不斷重視,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是一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過程。
  • 如何製作幼兒成長檔案
    近年來,我們在探討教育評價方式時,嘗試為每個幼兒製作成長檔案。在此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一些問題,也產生了一些困惑。
  • 諾亞舟教育:諾亞舟和莊幼兒園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的探索與實踐
    為了給教師創造一個互相交流、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平臺,讓教師實實在在地在專業的道路上不斷的成長,促進幼兒教育水平再上一次臺階,諾亞舟和莊幼兒園每個星期的教研活動從不間斷哦!今天由我們的燦燦老師來帶領大家一起探究主題背景下的區域活動。
  • 教研相長 攜手成長|諾亞舟慶安小牛津幼兒園青年教師教研活動
    教研相長 攜手成長 | 諾亞舟慶安小牛津幼兒園青年教師教研活動為深入推進課程改革,提高幼兒在園活動質量,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背景的引領下,促使教師不斷推進和優化半日活動。諾亞舟慶安小牛津幼兒園特開展了青年教師半日活動觀摩研討活動。
  • 【教師篇】製作幼兒成長檔案的五策略
    製作幼兒成長檔案是幼兒園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之一,以便記錄下幼兒在園的情況,同時,還能提高幼師的工作水平,進而提高幼兒園教學質量。 幼兒成長檔案是一種教育評價方式,它通過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收集和積累幼兒的各種作品和相關資料,動態評估幼兒的發展水平,為幼兒發展水平的評估提供全面、豐富、生動的信息。 1、要有一定的計劃性 首先,教師應確定如何收集幼兒作品。可以在自由活動時間,鼓勵幼兒自由創作,也可以在發現該幼兒出現了值得收集的作品的時候。
  • 【專業發展】《幼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
    幼兒園教師是履行幼兒園教育工作職責的專業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養與培訓,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掌握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專業標準》是國家對合格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的基本要求,是幼兒園教師開展保教活動的基本規範,是引領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是幼兒園教師培養、準入、培訓、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 教師是幼兒成長路上的引領者
    幼兒教師就像一盞指路明燈,不僅是工作中的舵手,還是幼兒靈魂的塑造者。學前教育工作直接影響著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幼兒園是幼兒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幼兒教師就是幼兒成長路上的引領者,他們將從這裡開始了真正的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
  • 陽光聯盟 共同成長——海寧海鹽兩地幼兒園男教師專業成長交流活動
    陽光聯盟 共同成長——海寧海鹽兩地幼兒園男教師專業成長交流活動 發布日期:2019-01-17 1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