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統一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是如何建立的?自然資源部詳解

2020-12-14 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全國統一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是如何建立的?自然資源部詳解

2020/12/13 9:36:18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

核心提示:12月10日,自然資源部舉行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有關內容。  封面新聞記者從新聞發布

  12月10日,自然資源部舉行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有關內容。

  封面新聞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了解到,《分類指南》整合了原《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海域使用分類》等分類標準,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為科學規劃和統一管理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加快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奠定了重要工作基礎。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黨組成員莊少勤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18年,黨中央在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中明確了自然資源部「兩統一」和「多規合一」等重要職責,即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具體職責有統一調查和確權登記,建立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推進「多規合一」,實現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有機融合。

  莊少勤指出,改革前空間性規劃重疊衝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礎分類的不統一、不銜接。自然資源部組建後啟動了相關標準的梳理和前期研究工作。《分類指南》於近期正式頒布試行,是實施國家自然資源統一管理、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的一項重要基礎性標準,對自然資源部履行「兩統一」和「多規合一」職責具有長遠的歷史意義。

  他說,《分類指南》研究起草過程歷時兩年多,充分說明了標準制定的複雜性,既需要技術和理論基礎,也需要實踐基礎。「多規合一」改革前,相關部門在各自業務領域對用地用海分類都有各自的標準和實踐基礎。城鄉規劃管理部門有《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土地管理部門有《土地利用現狀分類》,海洋管理部門有《海域使用分類》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上海、武漢、瀋陽、深圳、廣州等較早實現部門整合的城市也在實踐中為推進「兩規合一」的用地分類進行了有益的嘗試。「由於各部門用地用海分類的管理目標不同、標準內涵不一、名詞術語不同,各自有各自的方言,國家層面沒有統一的用地用海分類標準,相當於沒有統一的普通話。」

  莊少勤介紹,《分類指南》起草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按照「多規合一」的目標制定規劃分類標準,在總結地方實踐經驗、借鑑國外先進做法的基礎上形成初步技術方案,並提交廈門、珠海、青島、南通等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試用。第二階段按照「兩統一」和「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將規劃分類標準拓展到國土空間全過程管理的分類標準,從打通「兩規」、打通陸海、到打通調查、規劃和用途管制等國土空間各環節管理。經過廣泛徵求相關部門、地方和專家意見,反覆試點總結提升,不斷修改完善,最終形成了覆蓋全域全要素全過程的統一的用地用海分類。

   轉自:封面新聞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相關焦點

  • 建立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
    本報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常欽)10日,自然資源部舉行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有關內容。《分類指南》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為科學規劃和統一管理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加快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奠定了重要工作基礎。
  • 自然資源部發布《分類指南》: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
    12月10日,自然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施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有關內容。據介紹,這是實施國家自然資源統一管理、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的一項重要基礎性標準。
  • 自然資源部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
    為切實履行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和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加快建立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和確權登記制度,建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自然資源部按照機構改革的新要求,在認真總結有關分類標準實施情況、充分汲取地方實踐經驗、廣泛徵求和聽取有關部委、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並於近日發布試行
  • ...資源部發布會解讀《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
    為切實履行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和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加快建立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評價和確權登記制度,建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自然資源部按照機構改革的新要求,在認真總結有關分類標準實施情況、充分汲取地方實踐經驗、廣泛徵求和聽取有關部委、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
  • 我國統一用地用海分類標準
    加快實施「一張藍圖繪到底」國土空間管理整合——   我國統一用地用海分類標準  自然資源部今天(12月1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稱,我國整合了原來各種分類標準,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標準。
  • 中國統一用地用海分類標準
    經濟日報北京12月10日訊 自然資源部1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稱,中國整合了原來各種分類標準,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標準。自然資源部發布的《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對原來分散於各部門的用地用海標準進行了統一整合。
  • 《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解讀
    日前,自然資源部發布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明確了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的總體框架及各類用途的名稱、代碼與含義。為什麼要統一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與之前的分類標準相比,《分類指南》有哪些特點和變化?
  • 強調保護生態、耕地和新業態 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有這些變化
    12月10日,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在介紹日前頒布的《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時指出,新設置的地類體現了保護生態、保護耕地、保障新業態發展等要求。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圖片來源: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部當天召開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分類指南》相關情況。
  • 加快實施「一張藍圖繪到底」國土空間管理整合——我國統一用地用...
    自然資源部10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稱,我國整合了原來各種分類標準,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標準。自然資源部發布的《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對原來分散於各部門的用地用海標準進行了統一整合。
  • 國土空間管理將採用統一分類標準
    本報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張蕾)為履行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建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等職責,自然資源部研究制定《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
  • 將海域和無居民海島視為整體 國土用地用海分類實現全域覆蓋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12月10日,自然資源部舉行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有關內容。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張兵圖片來源: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張兵在發布會上介紹,原《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分為12個一級類和73個二級類;原《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的城鄉用地分類分為2大類、9中類、14小類,城鎮建設用地分為8大類、35中類,42小類;原《海域使用分類》
  • 用地用海分類「普通話」@所有人
    自然資源部研究制定的《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於近日印發,這是實施國家自然資源統一管理、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的一項重要基礎性標準,也是實現「一張藍圖幹到底」的前提和基礎。
  • 我國最新用地用海分類指南和三調分類是什麼關係?
    自然資源部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召開,會上通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有關內容。《分類指南》如何與《三調分類》有機銜接與融合統一?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司司長苗前軍應詢回應稱,目前,按照《三調分類》確定的分類標準,已經查清了全國國土空間土地的利用現狀,初步形成了支撐自然資源管理的重要基礎數據成果。他表示,自然資源部堅持《分類指南》與《三調分類》的統籌銜接。
  • 自然資源部《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指南》
    5.2 形成基期用地底數底圖5.2.1 在符合3.8.1 的前提下,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為基礎,綜合考慮規劃基期用地、用海現狀與空間規劃管理需要,參照《市縣國土空間規劃分區與用途分類指南》、本指南表附錄表H.1(市縣用地現狀表)分類要求,形成基期現狀用地、用海底數和底圖。
  • 我國加快實施「一張藍圖幹到底」國土空間管理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10日在此間解讀《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時說,按照統一標準明確國土空間用途分類,是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實現「一張藍圖幹到底」的前提和基礎。
  • 研究丨《分類指南》與《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對比分析
    2020年11月,自然資源部發布《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分類指南(試行)》(自然資辦發〔2020〕51號)(下文簡稱《分類指南》),為實施全國自然資源統一管理,科學劃分國土空間用地用海類型、明確各類型含義,統一國土調查、統計和規劃分類標準,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提供了依據。
  • 國土空間規劃「多規合一」上海探索城市空間高質量發展
    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6月25日是第30個全國土地日,今年的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日前,上海組織了新《土地管理法》座談會,圍繞「保障發展,保護資源,嚴守紅線」的議題,邀請多位專家共謀新法實施背景下超大城市轉型發展之路。
  • 自然資源部:近年來全國城市區域集約用地水平逐年提高
    人民網北京9月3日電 (朱江)據自然資源部網站消息,日前,自然資源部發布了《全國城市區域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情況通報》。通報顯示,近年來,全國城市區域集約用地水平逐年提高,建設用地總規模的增幅保持較低水平,城鄉用地內部結構持續優化,建設用地投入產出效益持續提升,經濟增長的用地消耗不斷下降,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的趨勢初步扭轉。
  • 【操作】最新用地用海分類下的符號樣式表達
    根據《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製作的符號庫,包括了所有24種一級類、106種二級類及39種三級類,關注公眾號後臺回復0101,即可直接獲取。一般城市總規、控規等用地分類配色方案是基於CAD、湘源等工具生成以獨立色塊為主要樣式,土規的土地用途配色方案是基於ArcGIS等軟體符號系統功能設置生成,一般樣式為點線符號疊加顏色填充符號(該樣式已經標準化,網絡上很容易就能找到該三調圖示符號庫,後臺回復0101,也可獲取)。
  • 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空間格局_2020年國土空間規劃城鎮空間格局資料...
    內容簡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城鎮開發邊界的劃定傳導研究——以天津為例 摘要:自然資源部下發的《關於做好市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的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