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嵐公益大講堂—孩子為什麼不喜歡上學?

2021-02-20 河北沐嵐心理

為什麼對很多人來說,學習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信除了少數學霸以外,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回憶起自己上學、考試時的情景,多多少少都會覺得並不輕鬆,有壓力。

不過,要提醒你的是,如果你覺得學習,尤其是在吸收一些晦澀難懂的專業知識時,感到壓力和痛苦,其實,一點都不用感到愧疚和自責,因為這是人的天性決定的,絕大多數人都和你一樣。大量的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確生來就具有好奇心,但是,我們不是天生的思考者,相反,我們還會儘可能地避免思考。

當我們想要完成一項任務時,首先啟動的,並不是理性思考,而是之前的記憶。也就是說,大腦工作的一個特點,是依賴記憶的「自動駕駛」模式,而不是高度集中的思考。但學習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過程,這個過程會讓大腦保持超負荷狀態。尤其是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那種挫敗感和疲憊感會讓人感到深深的恐懼和壓力。

接下來,我將分成三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部分,我們重點說「記憶」,為什麼我們很難記住所學知識?什麼才是幫助記憶的有效方式?第二部分我們說「理解」,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我們理解抽象概念如此困難?第三部分說的是「練習」,重點回答一個問題:我們一直在否定卻又離不開的「題海戰術」,真的有用嗎?

為什麼記住知識這麼難?

這要從我們大腦的記憶機制說起。當你注意到了外部環境中的某個信息,可能是集中注意力聽老師講的某個知識點,也可能是無意間見聽到的一個陌生名詞,這些信息會先進入你的「感知記憶」,「感知記憶」中的信息,是你從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受器官接收來的,它們存在的時間非常短,一般只有不到1秒的時間。

記憶是思考的殘留物,有意義的思考,是能夠保證知識被記住的最重要因素。剛剛我們說了,工作記憶的存儲空間是很有限的,既然不能儲存所有的東西,那麼該如何取捨呢?大腦是這樣想的:如果你不經常思考一件事,那你可能就不會在需要它了,所以可以丟棄;如果你總是在想某件事,以後你可能還會從同一個角度去思考它,因此,這件事是有必要留下來的。

相信你也會有這樣的體會:從別處聽來的知識,一次很難記全。但是,如果讓你把相同的知識複述出來,甚至是講給別人聽,你往往會印象特別深刻。這是因為,你在輸出的過程中,大腦在不斷地思考和加工這個知識。只有經過你自己思考,完全消化和吸收了一個知識點,才能邏輯清晰地講出來。這個思考的過程,也是加強記憶的最佳過程。學校裡那些經常給別人講解題目的好學生,可不僅僅是在幫助他人,他自己對於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也自然會更加深入。所以,無論你正在學習還是已經工作,不妨把自己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心法分享給身邊的人。這不僅僅是在啟發和幫助別人,更多的是讓你對自己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有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認知,有助於你成為這個領域裡的高手。

之所以我們會更容易記住故事,是因為我們就是故事的一部分,我們就是在用這種方式思考。

那麼,我們該怎麼利用故事幫助我們在學習時記住知識點呢?答案是,首先要定義出一個清晰的問題,製造困境和衝突,然後想辦法解決這個困境。想要達到學習和記憶的最佳效果,直接記答案往往沒什麼意思。問題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這個思考過程,得出的答案才會有意義,學習才會更有效。

認知心理學給出的答案是:讓我們的思考變得有意義,而故事結構有助於我們思考和記憶。

說完了記憶,我們再來看一個在學習過程中同樣重要的環節,那就是理解。

學習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學會抽象思維,但這往往也是最難做到的。我們往往對那些能夠直觀感受到信息更為敏感,對於抽象的概念,則傾向於迴避。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理解抽象概念如此困難呢?

其中的原因,和我們固有的學習模式有很大關係。人類的學習模式無一例外,都是利用已知的事物來理解未知的事物,我們通過聯繫已知的概念,來理解新的概念。

只學到了表面知識,並不代表你很好地理解了某個知識點。想要做到完全理解,你必須學到關於某個知識的「深層結構」。一個擁有深層知識的人,在某個領域內知道得更多,知識點之間也連接得更加充分。

那麼,怎麼才能掌握深層知識呢?作者在書中給了我們兩個建議:第一,當我們接觸到一個全新的概念時,要儘可能多地找到能夠證實它的例子。如果只用一個熟悉的例子來理解新概念,那你的理解就可能存在偏差,可能只能浮於表面。但是,如果你通過大量的實例,去理解一個抽象概念,就會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有所體會,理解也就會更加深入。

第二,就是要接受現實,對深層知識抱有切實的期望。要知道,深層知識來之不易,是反覆訓練後的結果。在一個領域內,你可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夠掌握深層知識。普通人一時半會掌握不到,也很正常。表面知識比一無所知要好,表面知識也是通往更深層次知識的臺階,先了解表面知識,也沒什麼不好。但要記得時刻提醒自己,只有表面知識是遠遠不夠的。

學習知識也是如此。像是基本的公式、定理,學科內的基礎概念等等,是完全能夠通過反覆訓練,達到自動化程度的。而這些內容,是我們進一步掌握深層知識的基礎。只有當一個學科內的基礎知識在頭腦中達到自動化的程度,才能為加工高階的知識,提供充足的工作記憶空間,我們才能將自己的認知提高到下一個層次。這就是練習的第一個作用:強化基礎知識和技能,讓它們在自己的頭腦中達到自動化的程度,為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總結一下,學生之所以不喜歡上學,又或者說,學習之所以對覺得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原因是人類天生好奇,但並不是天生擅長思考。學習是需要思考的,但人類的行動更多依靠記憶。

抽象的概念理解起來困難,是因為我們通過已有的知識來理解新的知識,大腦傾向於選擇具體的知識。所以,想要理解地更好,就要去掌握深層知識。反覆練習,是掌握深層知識、加強記憶的一項最佳途徑。那些基礎的知識和技能,通過反覆練習,可以在我們的頭腦中達到自動化的程度,從而為更加深入和高階的學習做好準備。

沐嵐心理,我們一直在路上!

地址:保定市蓮池南大街564—2號

電話:15176350426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力?名校長公益大講堂支招
    你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如何培養孩子的健康力、感受力?今天下午,由團市委、市少工委主辦的「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好」名校長公益大講堂第六季第四講走進中交上海航道局。在大講堂裡,上海福山外國語小學校長錢芳向家長發問:孩子成長、成才,一定要考一所好學校,找一份好工作,有可觀的工資?
  • 西固區青少年公益大講堂開課啦!
    為進一步拓寬共青團組織、少年先鋒隊服務青少年成長發展的渠道,幫助貧困青少年搭建學業進步和興趣培養的優質平臺助力脫貧攻堅,團區委將在暑假期間集中開展青少年公益大講堂活動。☆ 青少年公益大講堂講授內容將立足助力青少年成長成才,圍繞團員青年所需和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學習,打造公益、專業、集中,學習氛圍濃、成長平臺優、家校共建式的課外實踐體制。
  • 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英語-去上學
    孩子為什麼不喜歡英語? 深層原因是學校的教法沒有遵循學習語言的規律。按照學校的方式,學得好的也就是應試好,而不是對這門語言掌握得好。但是那種教學方式,是很難讓一個孩子真心喜歡這門課的。
  • 「翻譯的青春」國際翻譯公益大講堂開講
    中國網北京7月13日訊 為應對疫情對翻譯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影響,響應國家「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由中國外文局翻譯資格考試項目管理中心主辦,翻譯考試國內外合作高校、機構共同參與組織的國際翻譯公益大講堂已於近日開講。
  • 保險知識公益大講堂「第二課」 周日開講
    原標題:保險知識公益大講堂「第二課」 周日開講本期保險知識公益大講堂,將分別為您講解市場上三類家財險:保障型、投資型、組合型的區別和優勢, 以及三種不同的家財險種側重的功能。有任何關於家財險的問題,您都可以在公益大講堂向家財險理財師提問, 從而購買到最適合自己的家財險。
  • 瀏陽名師 公益大講堂(29)‖學做智慧父母 成就卓越孩子
    瀏陽名師·公益大講堂」 瀏陽市教育局主辦——名師就在您身邊 弘揚志願服務精神,傳遞先進教育理念
  • 無棣縣圖書館公益大講堂開課了
    暑假期間,為豐富中小學生暑期生活,在全縣上下營造濃濃的學習文化氛圍,無棣縣積極開展&34;暑期系列公益文化活動,切實提高無棣縣中小學生綜合素質和語言文字能力。學生家長王建芹告訴記者:&34;據了解,此次暑期公益大講堂活動開設課程不僅有靜心有趣的書法課程
  • 深圳市航空業協會大講堂之公益教育講堂(一):如何讀懂孩子,做新時代智慧父母
    由深圳市航空業協會和上海勝者教育集團共同舉辦的《如何讀懂孩子,做新時代智慧父母》專題公益分享大講堂在深航協國際物流商會副會長單位:深圳市越航物流有限公司正式拉開帷幕。該活動將於每個周末持續舉辦,並面向協會會員單位開放。本次公益分享大講堂一天共舉辦兩場,由協會攜手上海勝者教育集團專家講師歐陽老師共同授課,來自協會及企業共計80餘名家長參加了本次大講堂。
  • 康寶萊社區健康大講堂第五期公益講座成功舉行
    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自需要怎樣的營養?把孩子養的白白胖胖就是保障了營養嗎?如何做好一日三餐讓孩子真正優質成長?12月15日,康寶萊社區健康大講堂第五期公益講座,在瑤海區方廟街道香格裡拉社居委成功舉行。本期講座的主題是《寶寶優質成長的秘密》,大量的科普知識不僅回答了以上問題,更為家長們推薦了日常可及的營養育兒食譜。
  • 法大在線 普法教育公益大講堂 | 王湧:商法視角解讀民法典
    法大在線 普法教育公益大講堂 | 王湧:商法視角解讀民法典 2020-06-11 0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亞市「百萬家庭共成長」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活動開始啦~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落實家庭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幫助廣大家庭樹立積極健康的教育理念,三亞市婦聯聯合市教育局於9月開展2020年三亞市百萬家庭共成長家庭教育社區鄉村行暨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活動
  • 解開情緒密碼 | 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做兒童情緒教養的導師
    解開情緒密碼 | 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做兒童情緒教養的導師 2020-12-17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陽光人壽重慶分公司開展公益大講堂關注兒童安全
    華龍網2月2日10時30分訊 2018年1月期間,陽光人壽重慶分公司在渝各地陸續開展主題為「安全守護陽光童行」的陽光公益大講堂活動,關注兒童安全與成長問題,向市民傳遞正確的育兒理念。
  • 注重兒童心理撫育 奠定一生幸福根基(三)|線上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
    注重兒童心理撫育 奠定一生幸福根基(三)|線上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 2020-06-14 04: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徽省鋼琴協會公益名師大講堂第四期圓滿結束
    2020年7月31日晚,為全面加強安徽鋼琴教育行業專業素養,加速安徽鋼琴優秀人才快速崛起,助力安徽鋼琴藝術蓬勃發展,提升安徽鋼琴人才整體水平,安徽省鋼琴協會「名家公益大講堂引人入勝的大師課講演…… 「安徽省鋼琴協會公益名師大講堂
  • 第五屆兩岸公益大講堂在京舉行
    人民網訊 12月10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臺灣張老師基金會共同主辦,《環球慈善》雜誌社承辦的「第五屆兩岸公益大講堂」在北京舉行。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兩岸志願服務都面臨新課題和創新發展新契機。作為兩岸公益論壇的後續活動,本屆大講堂以「疫情防控與志願服務」為主題,邀請來自兩岸的7名專家學者,30名公益機構、志願者代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交流經驗,探索研究,共謀志願服務形式的創新和發展。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港澳臺事務部部長陳愛民表示,基金會強調「志願者和基金會一起成長」,為志願者搭建交流和成長的平臺。
  • 泉州市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走進永春縣實驗幼兒園
    2020年11月10日下午,由泉州市婦聯、永春縣婦聯聯合舉辦的「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活動走進永春縣實驗幼兒園。黃曙陽老師為大家開設《兒童健康人格的培養》的家庭教育公益講座。 黃曙陽老師 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心理學副教授、國家職業認證心理諮詢師、福建省情商研究會常務理事。
  • 《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了解大腦的機制,讓孩子愛上主動學習
    有些人甚至不喜歡學習,對去學校上學的事情表現出較為強烈的牴觸情緒。這就好比很多菸民都知道&34;這個道理,身邊的很多人也都這樣勸過自己,但就是戒不掉菸癮一樣。同樣地,對於如今的很多孩子來說,上學成為了不得不完成但又苦不堪言的任務。每天面對的是堆積如山的作業和源源不斷的考試,可以說很難有屬於自己的時間。
  • 嗨公益|海圖公益英語大講堂旅遊主題完結,新的徵程即將開啟
    11月2日,嗨語言英語與海寧市圖書館聯合舉辦的公益英語大講堂第三期如期舉行。不少新老學員早早地就來到了沙龍室。鄒偉敏老先生也繼續來到了我們課堂,在課前聊天中老先生透露,目前他已完成本科的學業,來到我們英語大講堂也是為了繼續提升英語水平,從而備戰今年十二月份的研究生考試。
  • 太白湖新區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成功舉辦
    為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把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現代家庭教育知識傳播到每一個家庭,為孩子營造健康向上、溫馨幸福的成長環境,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近日,太白湖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舉辦了家庭教育公益大講堂,活動邀請市教育家協會秘書長、山東理工職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副教授王慎超作了題為《做學習型家長 勇擔家教責任》的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