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最棒的工作,也是最難的工作;它雖能帶給你莫大的喜樂,卻也能引發你最深的痛苦。沒有任何事情能令人如此滿足喜樂,更沒有任何事情能叫人如此精疲力竭。當事事順利時,你會感到自己站在成功的巔峰,而當事情出岔時,你便會立時覺得自己一敗塗地。
為人父母!這句話本身就已經突顯出矛盾的情緒。我們很想盡力養育我們的孩子,然而,就在我們以為已經把為人父母的局勢搞清楚的時候,卻突然發現新的年齡和新的階段已帶來新的挑戰,我們又一次置身在前所未有的戰場中。有時我們航行得很平穩,有時也會遇上風暴海嘯,不但如此,更有些時候,我們疲憊地真想放棄――就任憑風暴來吹襲我們吧!
可是我有好的消息。我們不必被這些捉摸不定的狂風吹得團團轉;我們孩子的生命不必是一場冒險。
我們不必焦躁地來回踱步、啃指甲、擰關節、煩惱那些叫人頭痛的兩歲小孩或折磨人的青少年,也不必驚恐懼怕每個新階段會發生什麼事,或每個角落後頭可能潛伏的危險,更不必做完美無瑕的父母親。我們可以現在就開始――現在,就是此刻!使孩子們的未來能夠有一個大轉變。這時機絕不會過早、也不會太遲,更不會在乎我們的孩子只是個3天大的純真嬰孩,還是有酗酒問題而準備第三次離婚的30歲成人。
在生命的每個階段裡,他們都需要我們的禱告,也都從我們的禱告中蒙受了莫大的祝福與益處。關鍵就在於不要全然靠著自己的力量去做,而要隨時求助於那位最有經驗的父母――我們的父神。然後,一次一小步地在禱告中涵蓋孩子生命的每一項細節。這種做法會產生極大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則是許多人無法想像的。因此,絕不要低估"禱告的父母"所發揮的能力。
在為人父母方面,我從來不是個堪稱楷模的榜樣,因為我是由一個患有精神病又非常暴虐的母親養大的。我曾在"史多美"(Stormie,豐收之家出版社出版)一書中寫過那些被虐的經歷、以及我從後遺症中獲得奇妙康復的經過。在書中,我也談到生了第一個孩子――我們的兒子克理斯多福之後,才了解到自己很可能也是個會虐待孩子的母親。我發現如果沒有神,我們註定要重蹈覆轍,也註定會模仿所見過的事物。童年的情景會閃過你的心思,也會在你最脆弱的時刻――甚至你還未搞清楚是怎麼回事之前,就在你生命的舞臺上重演。這些事發生得很快,使你覺得無力控制,更會使你對孩子說出並做出毀滅性的事情。這混雜了愧疚感的感受難免會生根成長,最後令你喪失一切的思考能力。令人欣慰的是,我擁有很好的顧問和扶助,使我在孩子還沒有遭受任何傷害之前就克服了這些問題,然而很多人卻沒有這麼幸運。
我為著自己沒有良好的親職經驗可以仿效而感到痛苦,所以當第一個孩子出生時,我非常緊張焦慮,深怕會把自己的經歷加諸於孩子身上。我遍讀了坊間所有養育子女的書,也參加每個我所知道的基督教團體所舉辦的、有關養育孩童的座談會。我試著盡力吸收一切有益的資訊,卻總是感到不夠。我不斷地為兒子在社交、靈性、情緒、智力方面的成長憂慮煩惱,然而最令我不安的就是:我很怕他會遭遇不測。綁架、溺水、意外受傷、無法彌補的傷害、疾病、性侵犯、凌虐、強暴、死亡……等等,就好像都要臨到似的在我心中晃動。
點擊播放 GIF 0.0M
我儘量試著不要反應過度,但是每一個報導犯罪事件的報紙新聞、雜誌文章、電視媒體等,都使我更加擔憂兒子的幸福。此外,我還意識到我們是住在洛杉磯這種犯罪猖獗的城市裡。這一切都不是我能掌握的。
有一次,我在禱告中向神哭求說:"主啊,我承受不了。我無法一天24小時每分每秒看住我的兒子。我如何能感到平安呢?"接下來幾個星期,神向我的心說話,他要我把克理斯多福交託給他。我和丈夫――邁可過去已經在聚會中把兒子獻給神,但神要的卻不僅如此。他要我們每一天都繼續把克理斯多福獻給他。這並不是說我們現在就可以卸下做父母的責任,說得更確切一些,我們是在宣告自己將完全與神同工。他將會承擔一切的勞苦重擔,供應我們所不能及的各種智慧、權能、保護和能力。我們要盡本分地管教、教導、養育並"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並知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 22:6)。我們需要仰賴神幫助我們正確地教養孩子,因為他會照顧並使孩子的生命蒙福。
在我們本分中有一項極重要的工作,就是為孩子生命中每一項細節巨細靡遺地禱告。當我這樣做時,我便學會辨認聖靈在我心中的提醒,並特別為某一件令人擔憂、懼怕、或可能發生的事情禱告。當我在禱告中記念克理斯多福、並放手把他交在神手中時,神就釋放我的心,使我不再為那件事擔憂。這並不是說,一旦我為某件事禱告了,就永遠不必再為那件事禱告,但是更少有一陣子,我感到自己的重擔卸下了。當這事又再度浮現時,我就再為他禱告。神並沒有應許我們的孩子不會遇見災禍,但是禱告會釋放神的能力,使這能力在孩子的生命中動工,我則可以在過程中享受更多的平安。
點擊播放 GIF 0.1M
我也學會不應該在禱告中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做只會使我對所有的掛慮感到更加沮喪、失望。你一定知道我所指的那種禱告,因為我們都很容易會這樣說:"神哪,求你讓克理斯多福長大成人,並娶我最好朋友的女兒"(她的父母會是很棒的親家),或是說:"主啊,求你讓這個學校接受雅曼蒂(然後我會對自己的感覺更好)。"當然,我們也許根本不會真的意識到括弧中的想法,但是這些想法就在我們的心思後面,狡詐地驅使我們,並強迫神聽從我們的意願。我發現禱告時這樣說會比較好:"主啊,指示我該如何為這孩子禱告。幫助我依照你的方法養育他,願你的旨意成就在他的生命中。"
當女兒在兒子出生四年半之後也相繼出生時,神教導我什麼是更深切的禱告、以及真正為孩子生命代求的意義。這12年來,神以各種奇妙的方式應允我的禱告;而今天,我看見了結果。
邁可和我都看出神在我們孩子生命中的作為,而孩子們也欣然承認這一點。因為當父母親為孩子禱告時,神的能力就會貫穿孩子的生命。
何謂禱告?禱告如何產生果效
禱告不僅是向神提出一大堆的意願,好像他是天上的甜心老爸和聖誕老公公;禱告是承認並經歷神的同在,並把他的同在帶入我們的生命與環境中。它是在尋求神的同在、釋放神的能力,並以這種能力克服一切的困難。
聖經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 18:18)神讓我們在地上有權柄,當我們使用這權柄時,他便從天上釋放能力給我們。那是神的能力,不是我們的,所以我們便成為他能力流通的器皿。
當我們禱告時,神的能力便彰顯在我們所代求的事物上,並借著我們的軟弱做事。我們需要在神的面前謙卑自己說:"主啊,我需要你的同在和你的大能,沒有你,我就做不成這件事。"若不禱告,就表示除了自己我們便一無所需了。
耶穌的名是使禱告能通往神能力的主要關鍵。"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若向父求什麼,他必因我的名賜給你們。"(約 16:23)奉耶穌的名禱告能使我們有權柄制服仇敵,並證明我們相信神能夠實現他的應許。神知道我們的心思和需求,但是他卻回應我們的禱告。因為,他總是在凡事上給我們選擇權,包括我們是否信賴順服他、並奉耶穌的聖名禱告。
禱告不僅會影響我們,也會向外觸及我們代禱的對象。當我們為孩子禱告時,我們祈求神的同在能進入孩子的生命中,並有力地在他們的行為上動工。這並不表示禱告一定會有立即的回應,有時候需要等上幾天、幾星期、幾個月、甚至幾年,但是我們的禱告絕不會徒然或失去意義。一旦我們禱告了,不管看得見與否,都會產生一些事情。聖經說:"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 5:16)孩子和我們生命中的一切需求,都不能在沒有神同在和神能力的情況下發生。然而禱告卻可以引發並點燃這二者。
從個人的需求著手在懷兒女的當時,我就開始為他們禱告,因為聖經說:"他堅固了你的門閂,賜福給你中間的兒女。"(詩 147:13)我相信禱告的能力,但當時卻不明白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細節對他都是那麼重要。
只為暫時關心的事情禱告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為將來禱告,要為對抗過去的影響力禱告。當大衛王因著過去的遭遇沮喪、又恐懼未來的結局時(參詩143),他並沒有說:"好吧,聽天由命吧!"他為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向神哭求,他為"每一件事情"禱告,而那也正是我們必須做的事。
為了更有效地做到這一點,我發現我必須為孩子個別列出廣泛的需求項目。這並非一種講求法規的偏執觀念,認為:"如果我不詳細地逐項禱告,神就照顧不到。"而是當我知道神已經聽見我所關心的每件事,我就自然會更加平安。
每當我們全家一年一度到海濱度假時,我都會利用清晨其他人未起床前的那段珍貴時光,與神一同擬定最重要的禱告項目。我會坐著靜靜地凝視大海,手裡拿著紙筆,求神指示我在未來12個月裡如何為每一個孩子禱告。畢竟只有他才真正知道每個孩子個別的需求、以及他們未來將面臨的挑戰。聖經說:"耶和華與敬畏他的人親密;他必將自己的約指示他們。"(詩 25:14)當我們向他祈求,他便將事情啟示我們。神總是在那裡與我相會,賜下美好的指示,以便我能帶著每個孩子的代禱項目回家。然後,在一整年中,只要隨時有需要,我都會再添加項目。
我保存了很多這種代禱事項,當我重新回顧,並看見每一個禱告都蒙應允時,便深深懾服於神的信實,因為當我們禱告時,他便開始在孩子們的身上動工了。
(本文轉自:24小時全球守望禱告中心)
歡迎弟兄姊妹在下方留言討論!
聲明:本文圖片及影音內容轉自網絡,本訂閱號所轉發文章內容僅用於基督福音的傳播。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