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Pixabay
一個姐妹為青春期抑鬱的孩子苦惱。雅億跟她喝咖啡,請她示範如何祈禱。她的禱告圍繞「主啊,求你醫治!」、「魔鬼,奉主耶穌的名命令你離開」、「主啊,拯救他的靈魂啊!」、「主啊,幫助他在打遊戲上可以節制啊」……吧啦吧啦。
我說,親,如果針對這個娃,你為娘的禱告跟你牧者(或是娃的主日學老師)的禱告一模一樣,那你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牧養型的禱告,與你習慣的禱告天壤之別,雲泥之別,懂嗎?
她還是不懂。於是雅億跟她仔細了解這個娃的興趣、愛好、懟人之處、厭學的曲折經歷、各種難搞的地方。問了十幾個問題之後,我讓她詳細描述了最近一次親子衝突的場景。
這個娃仿佛活生生出現在我面前。令姐妹最崩潰的一幕如下:姐妹問娃,你不好好學習,不上學,將來怎麼謀生呢?怎麼給你愛的妻子孩子以供應呢?吧啦吧啦。娃說,我不能養活自己,那到時候就不活了唄。誰說人一定要結婚,我自殺也可以啊。
姐妹內心波濤起伏,娃為什麼如此沒有責任感?對自己的生命這麼不負責,於是開始說教。兩個人的氣氛無比緊張,娃繼續抑鬱,姐妹也差點抑鬱了。我說,不想活這類話,金先生也動不動跟我說一說。我開始跟你一樣也會腦海中勾勒出自己孤零零的晚年,陷入自憐的狀態。後來,我終於明白一個真理:他說出來,就是一種醫治。我把他的話當真,我就是一個shabi。
姐妹問:那你怎麼辦?我說,他說不想活,我就說你走了我養一隻跟你同名同姓的狗,每天陪著我。我再找個全職阿姨給我燒飯,出去交一個怎樣怎樣的男朋友……一臉花痴相,讓金先生哭笑不得。
這還不算,等到他改天心情爆好,忽然想拉我去逛個超市啊,去吃個什麼大餐啊,我就會提點他一句:「幾天前的某時某分,某人好像說不想活了。怎麼今天又活得如此起勁啊……」
對!抑鬱情緒的人,你陪他抑鬱、說教、憤怒、抱怨是沒用的。你不為所動,該貧嘴貧嘴,該熱愛生活就狠狠熱愛,該忽視就當他是空氣……這些招數是最基本的。對啦,整個過程我內心深處一直在讚美主:主啊,我讚美你,因為你揀選了我……我感謝你讓金先生有安全感跟我說這些,我面前這個人,一定折磨我到百歲啊!
你越輕鬆,就越得勝。雲淡風輕,是高手的境界,跟丈夫跟孩子,都一樣。靈巧像蛇,是外面不動聲色,該吃吃該睡睡該玩玩。給你講個真實故事吧?故事來自於《人民日報》的微信版:
從20歲到31歲,鄭宇寧因患罕見的龐貝病,在ICU病房裡度過了11年。醫生叮囑宇寧多曬太陽可以減少感染機率。以宇寧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允許她下樓曬太陽。父親鄭洋動手做了一面反光鏡,用鏡子將陽光折射到女兒身上,讓女兒能每天多曬太陽。
龐貝病是一種罕見病,目前所知在世患者約200人。一年藥費至少需要60萬元。且患者體重越大,費用支出越高。在無法足量用藥的情況下,鄭宇寧苦苦撐了11年。因為病情發展,她的脊柱側彎明顯,身體呈S型。
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每隔 5分鐘,鄭洋就去調整一次鏡子的角度。 這個時候,宇寧會閉上眼睛,感受陽光沐浴。鄭洋說:「這是大自然給宇寧的特效藥。」
宇寧一家三口面對鏡頭,總伸出大拇指,這個時候,鄭洋會帶頭高喊一句「寧寧加油,早日回家過年」。
看到沒?多麼偉大的父愛母愛。借一縷陽光。
你我的孩子可能沒身體的病,但有情緒的病。你以為自己可以解決嗎?那你是神經病。改變人的是神,不是神經病。同樣,光,是耶穌的光,光是反射而來的。
你的禱告,就是那一面反射的鏡子。你的屬靈功課,是做一面乾乾淨淨,五分鐘調整一次的鏡子。因為光在動,聖靈的感動在變,而你卻總陷在自憐的淤泥中動不了。最好的父母祈禱,不應該是苦哈哈在哀求,不訴苦,而應該是細緻入微,是只有親媽才能禱告出的林林總總。
我給姐妹示範:我睜著眼睛,開始說,主耶穌,三方面的事兒,我託你辦一下,因為我辦不了,一做就搞砸,一說就捉急,親爹啊,我打這個天國熱線給你,也是專線跟你溝通。
首先,求你激活這個孩子的熱情,調動各種資源讓他有進步的可能性。
這個娃現在只對動漫感興趣,我讚美你。你讓他在這個圈子裡遇到良師益友,他上社群的時候有他崇拜羨慕的前輩願意來欣賞指教他。他去參加活動的時候,遇到的都是品德與才華兼有的好人。他試著創作的時候,不管多爛,都有人欣賞,有人買單。
主啊,你讓他看到此刻文化課學習與這方面的技能提高並不衝突,求你借著人事物(不是我)來幫助他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主啊,我一講他就叛逆,求你讓更適合的人講出更智慧的話語來。比如:張三李四,比如某班花,某老師,我統統祝福他們品學兼優、心情大好,一遇到我孩子就說造就他的話。
主啊,孩子現在好迷茫,動不動說喪氣話。我不接這些pi話,這都是假的。真的是你愛這娃,求你引導他,讓我看到在一段時間(要具體)之後,他能夠說出夢想、以及實現夢想的途徑。
其次,求你給我智慧,立界限,但是絕對不焦慮,不生氣,心平氣和,像一個交警般給孩子開罰單。
主啊,我準備給他一個各方面的預算,讓他自己管理每年自己的開銷。如果他不誠實,或是違背規則的話,求你讓我用某種方式(比如斷網、扣錢、罰伏地挺身等)來給他貼黃牌。求你保守我管教的時候,他接收到的是愛、規則、接納,讓他不懷疑我們的關係,反而更愛我。
再次,求你讓我調頻與聖靈同步,不要整天接收負面消極、自我定罪的信息。讓我每天發現自己三個進步,再發現孩子的三個進步。寫下來,錄下來,一遍遍重溫,以此鼓勵自己「帶上救恩的頭盔,拒絕灰心沮喪的火箭。」
主啊,我準備改變自己誇獎孩子的方式。我要開始尋找具體細微的進步之處。比如他遛狗帶著塑膠袋、襪子放進髒衣簍等細節,我要大做文章,狠狠鼓勵表揚。
主啊,我習慣於自我否認,總覺得這個家長沒當好!其實,不是的,沒有人比我更適合做某某的娘,也沒有人比我更能祝福他。我奉主耶穌的名稱讚自己,表揚自己。然後,我做錯的,求你善後;我亂罵的,求你寶血遮蓋;我無法監控兒子的時刻,求你坐著為王。
主啊,我愛人不怎麼肯定鼓勵我,我代替他來向我自己的靈魂說,賢妻你辛苦了,我好欣賞你的付出。我們全家都好感恩你的賢惠、才德、美貌與性感,吧啦吧啦。
……
聽我碎碎念禱告完,姐妹恍然大悟:原來親媽的禱告應該是這樣的,不是牧師那樣的。
沒錯,牧師又不是你娃的家長,你才是。牧師又不是你丈夫的媳婦,你才是。真正娃(丈夫)需求的點位,資源,不是你更清楚嗎?你不竭力為方方面面、點點滴滴禱告,那這項工作就沒人可以做啊!
牧養,魅力就是發現你的能力、經驗,必須歸零。你必須禱告入微,然後看聖靈的工作結果。如果祈禱只是假大空的套話,那何必瞎耽誤工夫呢?
禱告,不是改變你娃,是改變你。
再說一次,禱告不是你發光.
禱告是借一縷上帝的光芒給娃!
改變你娃的是神,你硬要按著你的計劃表來改變,你就是神經病。
你可以接納自己的本相嗎?接納自己做家長的失敗之處嗎?可以對自己說,主啊,我如此美好,我是一個好母親!我配得母親的尊榮,我不糾結,不焦慮,我靠著你恩典做家長。
雅億給你一個擁抱,你也抱抱自己吧。擁抱在養娃過程中精疲力盡的自己——雅億目睹無數叛逆的青春期少男少女,成長為社會的棟梁之才。你為什麼不相信會發生在你骨肉的身上?整天拿那些不真實的心思意念自己嚇唬自己?
為什麼不在信心中去看10年後的娃,多麼健康快樂,多麼出息孝順?為什麼整天死磕又屬靈,搞得娃見你就沒話說?其實,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一定接地氣,一定說人話。一定是反光,而不是發光。一定要示弱,而不是逞強。一定是牧養,而不是說教。
前幾天雅億專訪蔣佩蓉,問到這個問題。佩蓉老師說:醫師所給的抑鬱症等藥物,是模仿大腦給一個孩子提供某種化學成分的分泌物,這些東西原本是幸福溫暖的原生家庭與驚喜的快樂瞬間所提供給孩子的。所以,最好的解藥在父母婚姻中。這話,雅億深以為然。佩蓉、為千老師的教育理念太豐富,雅億會逐條翻譯成咱普通中年婦女聽得懂的話,發表為為十餘篇系列的文章。
祝福你,雅億愛你們!
原文刊載於「耶雅億的後花園」微信公眾號,原標題為《借一縷陽光,是智慧人;自認能發光,是神經病》。本平臺蒙允轉載,不擁有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