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該如何禱告

2020-12-19 天路上的擎光者

教我們禱告(上)

福吉谷戰役期間,華盛頓帶領的革命軍在戰場上挖壕固守,饑寒交迫。一天,一個住在附近的農夫給部隊送來急需的食物。在返回的路上,他聽到有人在說話,於是順著聲音來到一片林間空地。在那裡,他看見有個人跪在雪中祈禱。農夫匆忙跑回家,激動地對妻子說:「美國人肯定會贏得獨立戰爭!」「你怎麼知道?」妻子問。農夫回答說:「我今天聽見喬治華盛頓在林子裡大聲禱告,上帝肯定會垂聽他的禱告,一定會!你可以放心,上帝一定會垂聽!」當然,我們都知道戰爭的結果。

若說美國有一個堅實的建國基礎,那無疑便是祈禱。歷史修正主義者或許會讓你相信,籤署《獨立宣言》的人要麼是泛神論者,要麼是自然神論者,要麼是沒太多時間尋求上帝的不可知論者。如果真是這樣,那麼當時不可知論者的禱告,一定比今日基督徒的禱告時間還長。例如,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每天早晚都要跪在一本打開的聖經前,祈求上帝的引領。或許美國的道德滑坡之所以會日趨嚴重,原因之一就是上帝的百姓為國家祈禱的時間太少了。

[註:歷史修正主義:是指蓄意修改歷史的思想和行為。泛神論:是一種將自然界與神等同起來,以強調自然界的至高無上的哲學觀點。認為神就存在於自然界一切事物之中,並沒有另外的超自然的主宰或精神力量。自然神論:今日的自然神論和最初的自然神論有些不同,今日的自然神思想認為,雖然上帝創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規則,但是在此之後上帝並不再對這個世界的發展產生影響。不可知論:否認認識世界或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他們對基督教神學教義表示懷疑,但又拒絕無神論,從而主張把上帝是否存在這一類問題擱置起來的人。]

然而,我驚訝地發現,就連耶穌也需要禱告。我們很自然地認為耶穌堅定的信心是與生俱來的。但聖經告訴我們,祂總是清晨起來獨自禱告。有時祂會徹夜祈禱,如揀選門徒的前一夜。

讀完這個故事,我認識到自己禱告得不夠,也不好。但祈禱卻是至關重要的。實際上,每次的奮興都源於祈禱。例如,早期教會的門徒同心禱告十天之後,上帝在五旬節賜下了充沛的聖靈。後來,「禱告完了,聚會的地方震動,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放膽講論上帝的道。」(徒4:31)不論是教會還是個人的生活,我們都需要多方祈禱。

第一要務

司布真曾說:「基督徒所有的美德都藏在『禱告』一詞中。」祈禱是基督徒的主要任務之一,以便與上帝有直接的交通。威廉嘉利是一名布道士,他曾前往緬甸、印度和西印度群島布道,但他也是個補鞋匠。有時人們批評他花費過多的時間禱告、懇求和感恩,以致「荒廢」了正業。嘉利回答說:「修鞋是我的副業;只是為了維持生計的手段而已。禱告才是我真正的事業。」上帝大大地使用嘉利,引領多人悔改。馬丁路德也曾說:「裁縫以製衣為業,基督徒以祈禱為業。」

但我們該如何祈禱呢?很多人問我這個問題,事實上連我本人都要懇求:「主啊,求袮教我禱告。」門徒們看到耶穌從祂禱告的地方回來,就問了同樣的問題。耶穌臉上煥發著天上的榮光,整個人也因聖靈的澆灌而精神飽滿。難怪門徒們懇求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路11:1)然而,這些求問的人一直都在參加會堂和聖殿的敬拜。他們背誦了數以百計的禱告文,又多次聽到祭司們大聲祈禱。但當他們看見基督之後,深覺自己一定是缺少了什麼。不知何故,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他們在自己的「主業」上失敗了。

不幸的是,沒有多少人知道禱告意味著什麼。因此,祈禱或許是最受忽視的機會與特權。但每個基督徒都需要禱告的恩賜,因為那是屬靈生命的呼吸。耶穌說:「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雅4:2)祂並不是說我們從不禱告,而是指我們求的太少。那麼我們該如何求呢?

我想找到答案的最好方法,是查考救主留給我們的禱告範文,就是我們常說的「主禱文」。當然,這其實是用詞不當,因為實際上那並不是耶穌的禱告。耶穌說:「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太6:9)這是我們禱告的範本,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講,這應是「門徒禱文」。我們來簡單地看一看這個禱告模板,以便曉得上帝願意我們如何就近祂。

禱告文的構成

主禱文由七個懇求句構成,其劃分與十條誡命頗為相似。前三句懇求是朝向上帝的,屬於上下垂直關係;後四句涉及我們與他人的水平關係。同樣,第一條最大的誡命就是愛上帝,第二條最大的誡命是愛你的鄰舍。上帝在我們的祈禱中應居首位;祂的忠告與旨意在我們的生活中應具有絕對的優先權。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人際關係,所以主禱文涉及到這一點。

本課我們先重點來看前三句懇求,下一講我們將學習為朋友、家人、和鄰舍禱告,之後再針對關於禱告的常見問題,尋找符合聖經且實際的答案。

首先,我們來想一想,頭三句對上帝的懇求與三一真神的一種特殊的關係。第一句是關於天父的,「我們在天上的父,願…袮的名。」第二句和「國」有關,其實就是聖子。耶穌設了很多比喻,說明祂將來要作為萬王之王得國降臨。若不靠著基督,我們根本無法就近天父。第三句是關於「袮的旨意,」是誰引導我們曉得上帝的旨意呢?是聖靈,是祂將上帝的旨意和基督的愛印刻在我們心中;是聖靈賜我們遵從上帝誡命的力量。所以在主禱文的頭三句懇求中體現出了聖父、聖子和聖靈。

「我們…的父」

上帝為父,這一主題貫穿整本聖經。祂是一切生命的創造者,是祂兒女的保護者。舊約聖經中記載了祂諸多的名字,其中就包括「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賽9:6)祂大有能力且無所不能,祂還是充充足足的供應者。總而言之,祂確實是位居高天統管宇宙的上帝,但我們卻能像就近自己的父親一樣親近祂。

更令人欣慰的是,「我們…的父」宣告說,我們已被接納為祂的兒女。「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使我們得稱為上帝的兒女;我們也真是祂的兒女。世人所以不認識我們,是因未曾認識祂。」(約一3:1)上帝願意接納我們成為祂家中的一員。多麼美好的真理啊!天父說我們可以分享祂通過基督而賜下的產業,成為天上家庭的一員。聖經上說:「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祂的人嗎?」(太7:11)我們可以來到天父腳前,向祂懇求,曉得祂為我們存留了最好的禮物。

「我們…的父」這個稱謂充滿了愛。我們可以本著愛坦然無懼地就近祂,即便在祂管教我們之時也當如此。箴言3章12節記載:「因為耶和華所愛的,祂必責備,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詩篇103篇13節補充道:「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祂的人。」這還意味著我們是一家人,同是弟兄姐妹,共同祈求我們的天父。祂不僅是我的父,也是你的父。

這也讓我想起這個禱告文可以作為範文的另一個原因。請注意,整篇主禱文中都沒有出現「我」字。在我們的禱告中會頻繁使用「我」。但這個禱告中用的是集體代詞。在我們的文化中,順序被顛倒了;先是你,再是你的朋友,最後是上帝。但聖經中的順序卻與此恰恰相反。愛主為至上,其次是你的鄰舍,最後才是你。(為了便於記憶,只要想想「J-O-Y」(快樂)一詞就行了。即,耶穌(J),他人(O),你(Y)!

「在天上」

禱告文還告訴我們主離我們究竟有多遠。「我們…的父」傳達了一種非常親密的、緊緊相依的概念,但是「在天上」又讓我們感覺祂離我們很遙遠。我們與上帝分離了,有時我們會說:「主啊,問題就在於:我們在這兒,袮卻在那兒。」看來我們都意識到了這一點,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分離呢?以賽亞說:「你們的罪孽使你們與上帝隔絕。」(賽59:2)

在伊甸園中,上帝問亞當:「你在哪裡?」我們在禱告時要向上帝承認,自己像亞當一樣逃避了上帝,以致與祂相離甚遠。我們雖已失去樂園,但仍有希望。你知道嗎,聖經的前三章講述了罪如何通過蛇進入世界,以及人類如何與天庭和樂園分離;然而,聖經最後三章告訴我們,蛇被毀滅,樂園恢復,我們要重新和上帝在一起。

我們需要分辨地上肉身的父親與天父之間的區別,這是聖經稱「在天上」的另一個原因。地上的父親是軟弱的、屬肉體的、有罪性的人;但天上的上帝卻是完全的。我們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潛意識的傾向,易於把和生父的關係與天父的關係混為一談。例如,某些被地上的父親過於溺愛的人認為天父上帝也會一樣縱容他們的罪行。而那些父親過於嚴厲的人,通常會認為天父是一位嚴厲苛刻的法官。

這應該引發我們思考。我們需要花大量時間祈禱,祈求上帝糾正我們錯誤的教育方法。當聖經說「我們在天上的父」時,乃是吩咐我們要審視自己有瑕疵的屬世關係,並曉得上帝是我們完全的榜樣,我們可以坦然無懼的就近祂。你無需透過自己如破碎眼鏡一般的家庭經驗去看上帝。

「願人都尊袮的名為聖」

所以,我們就近上帝乃因祂是我們在天上的父。我們對上帝的第一個懇求就是「願人都尊袮的名為聖。」在善惡大鬥爭中,上帝的名是個焦點問題。救贖計劃的全部目的旨在維護上帝的榮耀。魔鬼詆毀了上帝的名。你知道嗎,有人說:「如果上帝就是愛,那為什麼無辜的兒童會死?」保險公司稱地震、洪水和其它自然災害為「上帝的作為。」這對上帝的名譽會造成何等影響呢?魔鬼是污衊天父品格的高手。他將這位良善、奇妙、慈愛、長久忍耐、充滿憐憫的上帝形容為殘酷、冷漠、專制、懲罰祂所造之物的暴君。上帝的名被魔鬼褻瀆了。

因此,基督徒的宗旨乃是靠著上帝的恩典,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維護上帝的名,彰顯祂的本像。不幸的是,我們需要祈求「願人都尊袮的名為聖,」因為我們並不擅長於此。甚至在聖經中,我們看到上帝的百姓比那些徹徹底底的異教徒羞辱上帝的名更甚。從古到今,這一事實並未隨著時間的流逝有多少改善。請記住,主禱文在某種程度上是在反照十條誡命。第三誡吩咐我們:「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出20:7)以不敬的言辭使用上帝的名只是違反這條誡命的一小部分。使用上帝的名就像妻子採用丈夫的姓。你受洗成為基督徒時就取了基督的名。倘若採用了基督的名之後,你的行為卻像魔鬼,這就是妄用祂的名。誰對基督教的危害更大?是異教徒,還是那些自稱是基督徒,卻像世人一樣生活的人呢?

基督徒應該見證上帝的良善,但在很多情況下,他們比異教徒對上帝名譽的損害更大。在全世界範圍內,我們看到一些自稱為基督徒之人在攻擊或殺害他人,例如在愛爾蘭、非洲和克羅埃西亞。這對上帝的名會造成何等影響呢?耶穌說:「要愛你們的仇敵…要以善勝惡。」(太5:44;羅12:21)基督被誹謗乃是因為那些妄稱祂名之人的惡劣行為。所以,「願人都尊袮的名為聖」是在求上帝幫助我們,在言語和行為上尊榮祂寶貴之名。

「願袮的國降臨」

我們處於兩個王國的爭戰之中。起初,上帝將地球的管轄權交給了亞當和夏娃,但當他們將其拱手相讓之後,仇敵就轄制了這個世界。從那時起,上帝百姓的第一要務就是「先求祂的國。」(太6:33)當然,說到上帝的國,我們必須做以區分:屬靈的國和真實的國。我們知道上帝屬靈的國在當今世界久已存在,因為路加福音17章21節說:「上帝的國就在你們心裡。」耶穌受洗後開始傳道,祂說:「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可1:15)這個屬靈的國今日就可獲得。只要你把基督接進心裡,祂就會開始在你心中作王。保羅說:「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而是讓耶穌作你的王,管轄你的所言所行。(羅6:12)這是我們應首先尋求的國:我們心中的上帝的屬靈之國。

但有朝一日,溫柔的人將要承受地土,上帝現實中的國將會以一個非常真實、具體的王國來統治這個世界。如果上帝的國已經在地建立,你認為我們需要祈求「願袮的國降臨」嗎?在使徒行傳第一章耶穌即將升天之時,門徒問:「袮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耶穌回答說:「所定的時候、日期,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徒1:6,7)

但以理書的中心信息就是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王國和偶像,不論它們是金、銀、銅、鐵、還是泥,都要在萬古磐石——上帝的國面前瓦解。「當那列王在位的時候,天上的上帝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但2:44)

我們現在是另一個王國的大使,要見證那即將充滿全地的國。基督說:「我將國賜給你們,正如我父賜給我一樣。」(路22:29)十字架上的強盜轉向基督並說:「主啊,袮得國降臨的時候,求袮紀念我!」(路23:42)他接受了基督作他的王。所以他能進入天國,因為屬靈的國已經在他心裡了。

在新約聖經中,「上帝的國」總共出現過七十次。為什麼?因為有兩王在爭戰,耶穌和魔鬼,魔鬼自稱是這世界的王。所以我們依然需要祈求「上帝的國」降臨:先降於我們的心,後終有一天我們將身居其中。

「願袮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與流行的看法不同,上帝的旨意並非總能「行在地上」。恕我不能同意這樣的觀點:所有事情的發生都符合創造主的旨意。當某些糟糕的事情發生時,比如龍捲風,你難免會聽到有人說:「哦,這一定是上帝的旨意。」我不相信這是聖經的教訓,如果是真的,為什麼上帝還要我們祈禱祂的旨意能成全呢?

相反,並不是所有看似好的事情都出於上帝。有時魔鬼也會使一個人順利富足,但這是為了使其渴慕上帝的心冷淡或偏離正軌。你我都不曉得屬靈幕布後的實情,所以我們必須要祈求:「願袮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肉體的欲望自然會歪曲或混淆我們的意志。我們需要祈求上帝的恩典和祂的靈引導我們的意志與祂的意志相和諧。並且,我們還需要認識到,祂的旨意都是為了我們的益處,上帝的道就是祂旨意最好的表達。對於初信的人來說,上帝旨意最簡單的形式就是十條誡命。「我的上帝啊,我樂意照袮的旨意行,袮的律法在我心裡。」(詩40:8)所以,當我們禱告「願袮的旨意行(成全)」時,其實是在懇求祂的旨意通過我們的降服與順從而成就在我們身上。

當然,耶穌是這世上遵行上帝旨意的最完美榜樣。祂在約翰福音6章38節宣稱:「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在客西馬尼園,基督面臨與天父分離,祂三次懇求天父說:「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袮的意思。」(路22:42)行上帝的旨意總是很容易嗎?不。倘若那對於耶穌都是一個巨大的掙扎,我們也需要祈求:「願袮的旨意成全。」

一個更加偉大的旨意

上帝創造萬物時,祂說有就有。但創造亞當時,祂卻從地上取土,親手塑造成型,並將生氣吹在他裡面。祂從塵土中造人。所以當我們禱告:「願袮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時,也是在承認自己不過是塵土。「在地上(原文也可譯為:在塵土中)」也表示在我們裡面。我們在上帝面前自卑,承認自己的意志因為反叛而墮落了。當我們祈求「願袮的旨意成全」時,就是允許上帝按照祂的意思使用我們。

主決不會將祂的旨意強加給你,因為祂賜給人以「自由」這份寶貴的禮物。祂不會強迫你去向祂祈求:「願袮的旨意成就。」你必須主動祈求,將你的意志降服於祂,作祂的僕人,允許祂在你的生活中彰顯其大能並實行祂的計劃。明白這個秘密之後,你便會打開天上能力的寶庫。

但我意識到通過另一條途徑也可奏效。我們當中有許多人被魔鬼所困擾,因為我們將自己的意志交給了他。你必須選擇自己的主人。當我們不斷屈從魔鬼擺在人生道路上的試探時,便是增加他在我們生活中施行其願望的能力。奇怪的是,當我們運用自由去屈從魔鬼時,便是在逐漸喪失自由。魔鬼佔據了我們的本性,而我們變成了他的奴隸。

然而我們完全有可能被上帝的靈充滿。你願意有那樣的經驗嗎?大多數人總在順從聖靈和軟弱的肉體之間掙扎,但當你理解了這一點並選擇說:「主啊,我願袮作我的上帝,作我的主。我將自己的意志降服於袮,將自己獻給袮。我自己無能為力。」這時上帝便可將祂的旨意「行在地上」,行在你的生活之中了。上帝在等待,但祂不會強迫你。所以在祈禱時,別忘了說:「願袮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教我們禱告(下)

二戰期間,有人發現一名英國士兵從前線陣地悄悄撤回來。他所在的部隊抓住他,並控告他通敵,因為他未經允許就擅離職守。這名士兵坦承:「我一直在林子裡禱告。」戰友們開始嘲笑他,並要求他立刻提供證據。他說他是獨自去禱告,除了祈禱,什麼都沒做。抓他的人威脅要以叛國罪控告他:「除非你現在就用禱告說服我們你真的只是去禱告,否則將被處死。」這名士兵隨即跪下禱告,他的禱詞真誠且頗具說服力,仿佛要去拜見自己的創造主一般。禱告結束時,司令說這個人可以無罪釋放了。「我相信你說的話,若是不曾花大量時間操練,你絕不會在檢閱中表現得如此出色。」又補充道:「從祈禱的方式上看,你平時一定有與上帝傾談的習慣。」

我們應當常常禱告,且養成習慣。但更重要的是,禱告內容不應以自我為中心。我發現自己禱告時常以「給我」開頭:「親愛的主啊,給我這,給我那,」將近結束再會加上一句:「上帝啊,我稱頌袮的名。」與主禱文的模板相對照,完全是本末倒置了。上一課已經強調過這一點,但有必要再重複一遍。上帝使我認識到我的禱告太自私了,祈禱時,上帝和他人應居首位,而非自己。

儘管下文要重點講述為自己禱告,但在探究這些祈禱的必要方面之前,我們需要確保頭腦中有正確的祈禱順序。顯然,我們應該為自己的需要禱告,但根據耶穌的教導,禱告時當首先承認上帝的聖名、旨意和祂的國,這一點要高於一切。我們要依照上帝的旨意來審視自己一切的需要。有了這個提醒,我們才可繼續學習,並且當我們求問:「主啊,教我們禱告」時,其結果也會顯明。

「今日賜給我們」

餅(飲食)在聖經中代表很多東西。首先,「日用的飲食(餅)」意味著每天維持生命的必需品。當然,這是一個禱告範文,所以它並不意味著你不能為水、衣服或其它的需用禱告。當我們為日用的飲食禱告時,實際上是在求上帝滿足我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一個人衣滿櫃、糧滿倉還用祈求「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嗎?當然用。不要把上帝賜給你的任何東西看作是理所當然的。請記得,約伯的財物一日之內全喪失了。)

上帝指示我們當滿懷信心來到祂面前,求祂滿足我們的需要。當然,在祈求之前祂就已曉得你的需要,但祂想讓我們明白是祂提供了我們一切的所需。例如,當以色列人在曠野行走時,他們祈求糧食,上帝就從天上降下嗎哪,這顯明了祂持續不斷的、慈愛的供應。不要害怕,也不要羞愧,只管去求,上帝希望你尋求祂!

請記住,儘管我們祈求「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但那並不意味著上帝希望我們不勞而獲。有些人認為他們只要背誦主禱文,然後無所事事地在家坐等上帝的回答就夠了。主從天上降下嗎哪,但以色列人必須要出去收集。他們並不是躺在床上張著嘴,等嗎哪掉入口中。再者,請注意嗎哪是降在營地之外,而不是降在他們的帳篷上面。

猶太人為要獲得日用的飲食,必須出去收集。之後,還須把嗎哪揉捏成某種形狀,烘烤成餅;他們必須工作才能享用日用的飲食。同樣,我們也必須儘自己的本分,不能因有主的賜福就變得懶惰。不要忘記,賜給我們日用的飲食還包含一個告誡:「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

「我們日用的飲食」

「日用的飲食」僅僅包含食物嗎?正如聖經中許多教訓所講的,「我們日用的飲食」有著非常重要的屬靈含義。耶穌在馬太福音4章4節教訓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祂用「食物」一詞來代表人類在世上的一切需要。

最重要的是,耶穌後來說:「我就是生命的糧,」(約6:35)基督並不是單指我們肉體的需要,而是在教導我們每天邀請上帝住在心裡。糧代表耶穌——屬靈的食物要比世上滿足肉體的糧食遠為重要,也更能使我們飽足。

我們多久需要一次靈糧的餵養呢?聖經中的聖言屢屢提及每日的祈禱。「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聲悲嘆[原文作:禱告]。」(詩55:17)日用的飲食——與主每日的交通——應為我們的當務之急。我們為什麼不說:「主啊,給我一口吃的?」大多數人不會因為冰箱一天天變空而感到煩惱,所以我們往往不能理解每天祈求日用飲食的意義。儘管那些經歷過大蕭條的人或許能理解這個概念,但今天生活在物質極為豐富之社會的美國人,卻少有人真正每天為尋找一點食物而奮鬥。實際上,有些人的儲藏室裡存放著數月的食物。

但我們許多人內心所儲備的靈糧,還不夠幾分鐘的消耗。哪種糧食更重要,肉體的還是屬靈的?我們中間有多少人儲備了一個月的靈糧?我們需要每天都收集一些。明天不能只靠今天收集的這點食物過活。有人儲存了少量的「卡路裡」,記住一些經文,很快就會派上用場。然而,倘若你想讓自己的基督徒經驗充滿活力,就必須每天有靈修的生活,必須出去收集屬靈的嗎哪。

最後一點:聖經並沒有說:「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耶穌乃是教我們這樣禱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那是我們的飲食,不是我的飲食。我們應像關注自己的需要那樣去關心別人的需要,甚至要超過對自己的關心。經上教訓說:「你們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加6:2)我們應該「互相擔當」肉體的需要,供給貧乏之人日用的飲食,用我們的力量去幫助軟弱的人。在屬靈的事上也當如此行,我們要藉著祈禱「互相擔當」,將彼此的懇求呈到天父面前,且須日日如此,堅持不懈。「上帝的選民晝夜呼籲祂,祂縱然為他們忍了多時,豈不終久給他們伸冤嗎?」(路18:7)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你知道嗎?關於主禱文,耶穌只做過一次直接的評註。在馬太福音,耶穌教門徒禱告之後,祂補充道:「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太6:14, 15)恰好在主禱文的中間,基督用這句話顯示出垂直和水平兩種關係之間的聯繫。或許我們應該聽一聽!

上帝是不是在說:「我和你們做個交易:你們全都彼此饒恕,不再有苦毒,不再有怨恨,不再談論彼此之間的傷害,這樣,我就饒恕你們」呢?這是上帝的意思嗎?是福音嗎?不,這並不是我們得蒙上帝饒恕的原因。

我們並不是靠自己的行為得救。相反,福音告訴我們要按自己目前的狀況就近上帝,祂會赦免我們。然而,上帝說:「既然你們蒙了赦免,願你們也能彼此饒恕。」儘管你並非靠自己的行為得救,但若繼續生活在不敬之中,就會滅亡,因為你已顯明自己並沒有真正跟從耶穌。

一個懷抱苦毒和不饒恕之精神的心靈,無法培養上帝的憐憫與仁慈。你曾被朋友出賣過嗎?有人誹謗過你嗎?我們全都受過傷害。我們往往會變得充滿戒備並開始以狹隘的眼光去看待那個人,甚至想設法揭露對方的醜聞,以圖報復,讓「雙方扯平」。耶穌「被罵並不還口,」以惡報惡是耶穌的精神嗎?

聖經說,當我們認識到基督為赦免我們而付上的巨大代價時,就比較容易彼此饒恕了。「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太18:35)我們需要甘心樂意地彼此饒恕,上帝反覆在聖經中指出這一點,「你們站著禱告的時候,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若不饒恕人,你們在天上的父,也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可11:25, 26)

你能從理智上饒恕一個人嗎?儘管你可能並不想這樣做。是的,這就好比你能接受饒恕,卻或許感覺自己並沒有得到饒恕一樣。這是靠信心達成的。你可以選擇去饒恕那些傷害過你的人。儘管你還不能忘卻曾經發生的事,卻可以說:「主啊,靠著袮的恩典,我要饒恕他們。」先主動做出這樣的選擇,上帝的恩典便會隨之而來。

當你接受上帝的赦免時,祂的恩典會隨之而來。你必須先相信上帝會幫助你饒恕別人。「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太5:7)如果我們不肯彼此饒恕,上帝也不能赦免我們。因為我們不肯打開心門去饒恕或接受饒恕。這很嚴肅,不是嗎?要想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恩典,需要奇蹟。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這是最容易被誤解的一句懇求。乍看上去,仿佛是在說:我們要懇求上帝不要試探我們。似乎是在說:「哦,主啊,求袮了,我們知道袮不想試探我們。但是如果我不求袮別試探我,袮就會試探我。」這真是一個荒唐的解釋。事實上,雅各書1章13節說:「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上帝試探』;因為上帝不能被惡試探,祂也不試探人。」

我們並不是在求:「主啊,請不要試探我。」那麼這句話究竟是在說什麼呢?因為人生來就容易走向試探,我們是在求上帝引導我們遠離試探。更準確地說,這句懇求應該是:「主啊,求你領我們遠離自己屈從試探的本性。」

我們需要這樣禱告嗎?當然了!我們太容易與試探周旋了。有一位牧師曾說:「當主說迅速遠離試探時,我們往往慢騰騰地向前爬行,似乎是希望能被試探追上抓住。仿佛是心中的引力牽引著我們朝罪惡駛去一般。」因此,我們必須懇求上帝幫助抵擋這股力量。

魔鬼喜歡看到我們慢騰騰地爬行,這樣他就可以用小小的妥協抓住我們。間諜奧德李奇埃姆斯被判刑之後說,一天,他還沒有起床就心想:「我要做一名間諜,把自己掌握的情報賣給俄羅斯人。」結果某天,他遇見一個俄羅斯人,這人問他:「能給我一個電話簿嗎?我會付給你一大筆錢。」開始只是一本電話目錄而已,但一點一點地,埃姆斯給他們的東西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把核機密賣給了他們。這就是魔鬼運用試探的特點,一點一點地妥協。大衛王與拔士巴犯了姦淫的罪,殺了烏利亞,還欺騙百姓。但這一切都源於一個小小的駐足和色慾的一瞥。我們應該祈求:「主啊,引領我遠離試探,哪怕只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因為千裡之堤,潰於蟻穴。」

「救我們脫離兇惡」

我非常喜歡第七句懇求:「救我們脫離兇惡。」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陰暗與邪惡的世界。唯一能夠給予基督徒長久希望的,就是上帝應許事情必不永遠如此。我們期待最終的拯救,當求「救我們」的時候,其實是在談論基督騎著白馬降臨,作為萬王之王、萬主之主來建立祂的國,並除盡世上一切罪惡的痕跡。

「救我們」乃是帶我們遠離邪惡,與其永遠分離。這句話也可以這樣講:「救我們脫離那惡者。」我們不僅要求上帝救我們脫離試探,也要求祂救我們的弟兄,因為魔鬼奸詐狡猾且有能力,我們靠自己的力量遠不是他的對手。這便是我們極需上帝引領的原因。

基督論到祂的第二次降臨說:「常常祈求。」(路21:36)我並不確定這個「常常」是多高的頻率,但要檢查自己的禱告生活是否符合標準。這節經文說:「常常祈求,使你們能逃避這一切要來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你常常禱告嗎?耶穌還說:「你們應當祈求,叫你們逃走的時候,不遇見冬天或是安息日。」(太24:20)你為此禱告了嗎?每一天,每一時,我們都應該祈求能脫離兇惡,好逃脫將要臨到世界的事。祈求主使我們最終能得救,得以脫離心中以及身邊的罪惡。要先求主救你脫離內心的罪惡,否則決不能蒙救脫離這個邪惡的世界。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袮的,直到永遠。」

只有馬太福音中記載了這個動人的高潮,這句話備受人的關注。我們正處於善惡的大鬥爭之中。魔鬼自稱是世界合法的王,且他也有能力。然而基督在升天之前奠定了自己崇高的地位,「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太28:18)這句禱辭強調了我們決不應忘記誰在掌管這個宇宙。它並不是指:「國度將是袮的,」而是說:「國度是袮的。」的確,主禱文中所有的懇求都能實現,因為基督有權柄。如今是祂掌管著萬有。

魔鬼度著一種驕傲的、榮耀自己的生活。而基督徒的動機是要將榮耀歸於上帝,使祂得尊榮。撒但之所以渴望成為神,是因為他想獲得本不屬於自己的榮耀。主禱文的末句向我們清晰地闡明了這一切,當向上帝陳明,我們曉得祂的品格和良善很快就要得到維護與辯白。

「阿們」

耶穌說:「禱告要這樣說。」這不是祂的禱告,而是我們的,也是那些想要跟從祂之人的禱告。這也是為什麼禱告必須要出自一顆真誠悔改之心。「阿們」應成為你精神與態度的一個定義。一位作家這樣說:

「如果我只是為自己活著,就不能說『我們』;

如果我不是每天努力讓自己的行為像祂的孩子,就不能稱呼祂為『天父』;

如果我沒有積存財寶在天上,就不能說『在天上的』;

如果不努力追求聖潔,就不能說『願人都尊袮的名為聖』;

如果我不催促這有福的盼望——基督再臨,就不能說『願袮的國降臨』;

如果我不順從,我就不能說『願袮的旨意成全』;如果沒有在此時此刻事奉祂,我就不能說『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如果我自私地為自己積攢財寶,就不能說『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如果我心中懷存對別人的敵意,就不能說『免我們的債』;

如果我故意招惹試探,就不能說『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如果我不渴望聖潔,就不能說『救我們脫離兇惡』;

如果我不讓耶穌在我心中作王,就不能說『國度…是袮的』;

如果我害怕人的作為,就不能將『權柄』歸給袮;

如果我尋求自己的榮耀,就不能將『榮耀』歸給袮;

如果我只為地上這暫時的報賞而生活,就不能說『直到永遠』。」

當我們照著主禱文祈求之時,必須懷著完全順服的精神。倘若我們要預備好自己迎接耶穌的再臨,就需要學習照著耶穌所教導的樣式祈禱。禱告的實質就是全心全意愛上帝,倘若我們還未認識祂,就不能真正地愛祂。如果不與祂交流,不將自己的憂傷與歡樂,甚至心底最深處的秘密告訴祂,我們怎能愛祂呢?

我懇勸你花更多的時間跪下禱告,如果無法跪下,也要禱告。要知道認真對待個人或集體的禱告以及靈修生活,珍惜與基督在一起的時光尤為重要。如此你的生命便會發生改變,從而榮耀上帝。要利用上帝的話語這「日用的飲食,」也當向上帝傾訴你的願望,求主將你的自私變為無私。願我們將彼此代禱視為當務之急!願我們聯合起來,揚聲呼求,上達於天,好使我們在基督裡聯結為更加親密的弟兄姐妹。

就像那個英國士兵的禱告使他獲得自由一樣,我們很快要接受天上元帥的檢閱。我們需要花時間練習禱告,為最後的大事做準備。當說:「主啊,教我們禱告。」祂已教導我們如何祈禱,願我們務必以此為範本。我希望你每次看到這篇主禱文都能悟出新的道理。

相關焦點

  • 2012高考基督徒父母如何為孩子禱告?
    「用禱告託住的孩子,永遠不會迷失。」面對人生重要的轉折點高考,有多少考生會迷失呢?不管高考成功還是失敗,我們的人生路有太多的選擇要做,不可能一帆風順。究竟怎樣的孩子才不會迷失人生的方向,唯有用禱告託住的孩子。智慧的父母是會禱告的父母,2012高考,基督徒父母當如何為孩子禱告?
  • 全球基督徒為林書豪禱告七大題目
    但要知道的是不能忘記的是林書豪背後的屬靈徵戰,最近網上不斷出現為林書豪禱告呼聲,他亟需全球基督徒為他代禱,讓他能夠勝過試探、時刻把主放在首位。聖經中說: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徵戰。因著林書豪,耶穌基督的名被更多人所熟知,甚至有一些處於低谷的基督徒因他而願意重新追求神,當下,我們要看到林書豪所面臨的看不見的徵戰。
  • 牧者分享 | 基督徒的禱告應當是進入內室的禱告
    而今作為基督徒我們可否在進入內室好好的等候神呢?給神空間也可以給我空間。神給我的特權你曾否想到這是一個何等奇妙的特權,就是一個人能夠每天每刻自由的要求神在內室中和他相遇,並靜聽他所要說的話!我們料想每一個基督徒都要歡喜而且忠心的使用這個特權。主耶穌說:「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室,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
  • 十句經文教導基督徒常常禱告 做禱告的勇士
    配圖:pixabay.com/ 無論是舊約聖經還是新約聖經裡,都有很多經文是教導人應該如何禱告的禱告是基督徒每日的常態,雖然很多時候我們的禱告並不好,甚至連自己禱告的內容是否蒙神悅納也不知道,然而聖經如此說:「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羅8:26)」。聖經裡很多偉人、先知,都是禱告上的勇士。
  • 世基聯以基督徒合一禱告周迎接五旬節
    基督徒合一禱告周——有些人在五旬節期間舉行,有些人則在一月份舉行——顯示了不斷促進基督徒合一的持續努力。在一個分裂的世界裡,禱告周將世界各地不同的基督徒傳統集合在一起,使基督徒睜開眼睛、堅固信心,加強共同的基督教信仰根基信念。 最近幾周,基督教團體,包括基督徒合一禱告周的全球組織者:世基聯和羅馬天主教已經反覆提到:一起禱告不要求人們實體聚集在同一個地點。
  • 【禱告須知】如何禱告?
    點擊下面↓聽語音【很多基督徒覺得禱告很困難】「我成為基督徒已經很多年了,但是我覺得禱告很乏味。讀過一些有關禱告的書,也沒有什麼用──我需要一些技巧上的幫助,讓我也能和其他基督徒一樣享有禱告的樂趣。」說話的人名叫馬可,是一位中年的教師。他說,他成為基督徒之後,本能地知道他應該禱告,但是他每一次跪下來,想跟神說話時,腦子裡就是一片空白,以致他在禱告的操練上,愈來愈感到挫折。
  • 從聖經學習 基督徒如何正確的禱告
    基督徒的禱告基督徒從信主第一天起便經常向神禱告。基督教強調虔誠禱告,自從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以來,教會便非常注重聖經真理教導。著名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約翰加爾文,他們不是單單躲在修道院研究神學,而是親自牧養信眾的牧者。
  • 以馬內利丨基督徒為什麼要在聖靈裡禱告?
    安靜禱告基督徒在聖靈裡禱告,表明是在一個很深的安靜裡面,完全浸在神的同在中!當肢體用靈向天父禱告,而不是用悟性禱告的時候,整個人進入跟天父的相交當中!在會中禱告基督徒禱告需要聖靈浸透,只要浸透在與神相交的裡面,即是在聖靈裡禱告!聖徒可以藉以享受在聖靈裡面的禱告,聖徒也可以在屬靈生命的聯合裡面來經歷聖靈的禱告。
  • 從主的教導看:基督徒禱告的七個要點
    很多基督徒不知道該怎樣禱告,連信主很長時間的人,也說不會禱告。是真的不會禱告嗎?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禱告,說不會禱告很多因為是擔心自己的禱告不符合神的心意,不得祝福,反招咒詛。怎樣的禱告是正確的禱告呢?門徒們也有這樣的疑問,所以去問耶穌。
  • 關于禁食禱告基督徒應當了解的知識
    」前兩天一個姊妹說她看到自己的軟弱,對神的信靠不夠,所以想要禁食禱告,求神幫助她建立信心。但是關于禁食禱告,了解的比較少,所以諮詢我一下。在我跟她有一些簡單的分享之後,我想到這個可能不是她一個人的疑惑,很多的人弟兄姊妹信主幾年了,卻沒有一次的禁食禱告。
  •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 教會與基督徒同心合意做禁食禱告
    這天到來之前,全美各地教會和基督徒將同心合意地聚在一起為大選做禁食禱告。據基督郵報報導,保守機構美國家庭協會(American Family Association,以下簡稱AFA)周日在臉書上引用歷代志下7章14節的經文寫到,現在基督徒認識到需要悔改自己的邪惡,這也是呼求耶和華饒恕的時候——或許他會醫治這地。
  • 北朝鮮基督徒為在西方受誘惑的信徒禱告 錢和自由不能帶來根本幸福
    韓國「靈魂殉道者之聲」表示,北朝鮮的基督徒並非是為了自由禱告,而是為了在西方受物質錢財誘惑的弟兄姐妹而祈禱。
  • 耶穌教導我們,如何正確禱告
    之前寫了一篇關於禱告的文章,有位肢體留言問具體該如何禱告。筆者沒有辦法給出一個具體的禱告文,畢竟禱告是很經驗化的東西,不是套一個萬能模板就能完事兒了。那麼禱告是需要學習的嗎?所有的宗教都有祈禱,但不是都會教導禱告。這其中,基督教應該是教導禱告最多的宗教了。我們一起看看,有哪些可以學習,又有哪些應該規避呢。
  • 緊急呼籲:全國基督徒起來為疫情禁食禱告請轉發更多主內家人
    呼籲 全國基督徒禁食禱告肺炎疫情從武漢蔓延到了全國,這是一個急不容緩的時刻,這不僅僅關乎於湖北武漢,更是關乎於全中國人民!所有屬神的子民,我們呼籲全國基督徒,起來回應禱告的呼召!上帝要我們回歸到他的面前,為我們國家民族及我們基督徒、教會來認罪悔改禱告!我們不是為了吃吃喝喝,享受恩典,免去災害而生存的,我們是為神國而生,也是為帶著福音的使命,為拯救我們的國家而生!災難當前,基督徒們不能呆在家裡,只顧著吃吃喝喝,娛樂消閒度過時艱!
  • 如何鼓勵我們的孩子更多禱告?
    家長提問:我和妻子意識到為家人的禱告太少了。我們也發現,如果不提醒,我們的孩子真的不禱告。今天,禱告甚至被一些全國媒體嘲笑。我們如何鼓勵孩子更多的禱告,而不是向不斷加大的社會壓力妥協?媽媽說:耶穌在他地上的短暫時間,教導了許多關於禱告的事。
  • 撒旦是如何阻擋我們禱告的
    寫在前面的話本篇文章為轉載,意在提醒大家有屬靈的世界,有屬靈的爭戰,禱告非常重要。許多時候邪靈的僕役會注意到我們的禱告正在變化並且非常接近點火狀態,然後他們將會與地上的其他邪靈溝通,並且告訴他們「分散那人的心,讓他不再禱告。結束他們的禱告。把他們拉出來。」許多時候基督徒們就屈服於這些分散行為。他們的禱告正在突破,他們正在懺悔,他們正在接納神的道檢驗他們的心靈,信心逐漸建立起來。他們的禱告越來越集中。
  • 百名基督徒乘坐大巴繞城禁食禱告 為中國祝福為深圳祈禱
    這是耶和華,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要高興歡喜······10月22日上午,深圳百名基督徒第三次繞城禱告會在這首讚美詩中拉開了序幕。
  • 【話題】教會如何幫助和關懷單身基督徒?單身基督徒的婚姻是靠自己...
    很多的基督徒也面臨著各樣的問題:期待結婚、交往期間面臨的壓力、如果家人不信主即使結婚後仍遭遇壓力,看似日常,卻也能擾亂一個人的心與靈命。一:教會如何才能有效的幫助、輔導單身的基督徒面臨婚姻、家庭和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與攪擾呢?
  • 基督徒父母如何更好的為孩子禱告
    雅億跟她喝咖啡,請她示範如何祈禱。她的禱告圍繞「主啊,求你醫治!」、「魔鬼,奉主耶穌的名命令你離開」、「主啊,拯救他的靈魂啊!」、「主啊,幫助他在打遊戲上可以節制啊」……吧啦吧啦。我說,親,如果針對這個娃,你為娘的禱告跟你牧者(或是娃的主日學老師)的禱告一模一樣,那你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
  • 貴州村民扎堆離婚 一名基督徒為當今混亂婚姻禱告
    一名基督徒網友看到當今混亂的婚姻觀心裡焦急萬分,懇切禱告求神拯救每個破碎的家庭。據貴州都市報消息,春運期間買火車票擁擠的場景,近日出現在貴陽雲巖區婚姻登記處。雲巖區數百村民扎堆前來辦理離婚手續。排不上隊的大吵大鬧,內心不想離的憂心忡忡,拿到離婚證的內心亢奮。排隊的人中,下有剛結婚兩三個月的青年夫婦,上有坐在輪椅上的八九十歲老人。不少村民表示,離婚就是為了增加農房確權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