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春風來叫大家製作樹木的標本,學會了自己在家製作好看的標本收藏喲。還可以當書籤。製作的標本可以區分為蠟葉標本、塑封蠟葉標本、葉脈標本、種子標本、浸泡標本和植物資源樣品等。
一、樹木的蠟葉標本製作方法
採集樹木標本,要儘可能剪取帶有花或果實的枝條,長度約為35釐米,枝葉上不要帶有病蟲斑。樹幹基部萌生的枝條上葉片肥大,一般不宜採集;棕櫚類葉片、花序很大,通常只能裁取其中一部分壓製成標本。採集標本要注意安全,對有刺的樹木要防止扎傷;不要亂吃亂嘗,僅防中毒;採集樹木高處枝條製作標本最好使用高枝剪,如要人上樹,則樹下需有人保護,以防摔傷。採集的標本可以進採集箱,也可以放在標本夾或大塑料口袋內。
標本採集後,回到住處壓制標本,使用吸水性較強的草紙或舊報紙,放在標本夾上,將一份份標本夾在紙中間,層層積累起來,最後把標本夾的另一面壓上,用繩子捆好。相隔5~12個小時,再翻壓一次,翻壓時,將葉片展平,使多數葉片葉面向上,留1~2個葉片葉背向上,花瓣小心地擺好,最好解剖1~2朵花,使露出子房。較大的果實可以沿縱、橫兩個方向切開,不宜切開的可單獨晾乾。較粗的枝條可以沿中間剖開,留下一半壓成標本。翻壓時,要換幹紙,溼紙可以曬乾或烘乾後再用。翻壓後,標本夾要用繩子綁緊,使用整個身體壓力,約100多斤,將標本夾捆牢。相隔12小時左右換幹紙一次,每換一次紙都要捆緊,換4~5次後可改成24小時左右換一次幹紙,大約一星期左右,標本可以乾燥。
已經乾燥的標本,可以分別固定在臺紙上(2-3層卡片紙粘成的硬紙片),在左上角貼上野外記錄,右下角貼上鑑定名籤。右上角還可以貼一個紙口袋,以便存放植物碎片,有條件時,在臺紙上面罩一層較為透明的薄紙,這樣就成了一份完整的蠟葉標本。
二、塑封蠟葉標本的製作方法
採集標本的方法與前面蠟葉標本的方法相同。在壓制標本時須將標本中較厚的枝條、花序、果實等修削成1毫米厚,枝條可保留橫切面的薄片,果實保留橫切面和縱切畫薄片,枝條上需要保留的部分如果不便於修削,可用鐵錘或鉗子壓扁。壓幹後修剪成長約25釐米的標本,夾在塑封塑料中間。在塑封蠟葉標本上端塑料的膠面還要夾5-7毫米的卡片紙的紙邊,以便使卡片紙和塑料片連在一起,而反折在塑料片的下邊。準備好以後,將夾有蠟葉標本的塑料放入塑封機內塑封,這樣就成了一份塑封蠟葉標本。這種標本的特點是能長期保存樹木蠟葉標木最初的色彩,如果經過一些保色處理,則會使塑封標本長期保存鮮豔而美麗的色彩同時這種標本已隔絕空氣,不會再發生蟲害或病害,避免了在保存標本時防蟲、防黴的紫瑣工序和有毒藥品對人體的危害。
三、葉脈標本的製作方法
槭樹、玉蘭、榕樹、楊樹等葉脈粗而密,網眼細,葉肉組織容易和葉脈離解,比較容易做出好的脈絡標本。採得葉片後,先用水浸泡,然後煮沸10~20分鐘左右。水煮後用10~20%氫氧化鈉溶液(70~80℃)浸池20~30分鐘,使表皮、葉肉和葉脈離析。如果處理得好,輕輕地用毛筆就可以刷去表皮及葉肉組織。鹼液處理時間可以看離析效果而適當縮短或延長,以能除淨表皮及葉肉組織為準。
離析以後,用流水(或多次換水)衝洗6~12小時,把殘存在葉脈中的鹼洗淨。這時的標本呈褐紅色或黑褐色,為了漂白,可以放進10%的過氧化氫水溶液中,浸泡8~24小時,直至標本呈乳白色為止。漂白後的標本經過水洗,可以用甲基綠等染料染色(0.5%甲基綠水溶液100毫升,加冰醋酸2毫升)30分鐘或更長一些時間。染色後用流水洗去多餘染料,然後用吸水紙壓平、吸乾水分。這種葉脈標本平整清晰,又便於保存。製作得好,可以作為葉脈書籤使用。
四、用乳膠製作蠟葉標本的方法
乳膠是木工用來粘合家具的一種膠料。經多次試驗證明,它也是一種製作和保存植物標本的好材料。用乳膠製作標本的方法很簡單。首先對新鮮的植物標本進行整形,放在標本臺紙上進行美的藝術構圖,確定好適宜的位置。然後倒一些乳膠在碗內,加一些水攪勻,以便於塗刷,並用排筆刷在標本背面和臺紙的貼放標本的位置處,過後,將標本依次粘附在臺紙上。對於花、芽和細小的果實等,有時需要用鑷子一點一點地粘到臺紙上。要注意的是,操作過程中應保持手、用具,標本及臺紙的整潔,避免髒汙而影響美觀。
標本固定後,在標本表面再均勻地刷一層乳膠,但膠水不宜多,多了會使標本變皺。這樣就能在標本表面形成保護膜,減少空氣、水分、黴菌等環境因子對標本的影響。這種膜,經乾燥後,無色、透明、無味、無毒,能較長期地保持標本原有的結構和色彩。塗膠以後,在通鳳處涼幹或在陽光下暴曬幾分鐘,在膠面沒有粘著感時,可以將標本一張一張地夾在草紙中(如膠面不幹,會粘住草紙),用標本夾壓平,每天換一至二次紙。由於乳膠能不斷地吸收植物體的水分,並轉移到吸水的草紙上,三、四天後,標本就會變幹,表面也會顯現出特有的光澤,平整、舒展並牢牢地粘貼在臺紙上。經過這些工序,用乳膠直接粘貼的蠟葉標本就形成了。
五、浸制標本的製作
浸制標本因能保持植物的自然姿態,立體感強,完整無缺,又可著色,看上去既真實又美觀,所以常用於有花植物、苔蘚植物、大型真菌和藻類植物的整體浸制以及一些不便壓制的植物組織如蘋果、梨、桃、葡萄、土豆、白薯、人參及花、果實的解剖標本等。常用的方法是:
1.酒精固定和保存液:用70-75%的酒精浸制。優點製作簡單,而且酒精的滲透力和脫水力很強,標本不易收縮。缺點是酒精價格貴,易揮發,保存時間短。
2.福馬林浸制液:即4~10%的甲醛水溶液漫制標本。可臨時保存植物的顏色,價格也便宜。缺點是滲透力較差,易使標本收縮、脆化,而且藥液本身易變色,所以常和甘油、酒精混合使用。
這些製作標本的方法大家學會了嗎?趕緊自己動手操作一下,製作屬於自己的各種標本收藏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