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這門課是從2017年春季開始上課,在胡曉倩老師的倡導下開設。
胡老師非常喜歡並擅長藝術壓花,2017年國內還沒任何一個高校開設有「生物藝術」類的課程,但在國外已經有了相關的課。再加上2017年生物標本館完成重建,胡老師認為我們可以利用標本館進行授課,從藝術的角度去闡釋生物之美,便號召了張泉、龍玉、孟世勇、辛廣偉這幾位老師。這幾位老師各有所長,大家從自己擅長的專業中挑選出「最美」的部分匯總成立這門課。所以這門課是融合了生物學中生態學、微生物學、動物學和植物學等多個領域的實驗操作,利用新建成的北大生物標本館為教學基地,集科學性、藝術性和實踐性為一體,為其他學院的同學們提供了跨學科的學習的機會。
大家從課程的內容中可以看到,課程難度適中,在藝術的「表象」下,其實更多的生物科學的「硬核」,都說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希望大家通過課程,能掌握一些生物學的常識,學會一些簡單的標本製作方法,為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些有趣的東西。
Q:平常的課堂內容是怎樣設計的?這樣的設計有怎樣的用意?
A:這門課的課堂內容由生態學拓印、植物展示標本製備、顯微鏡下微世界、藝術壓花、微生物繪畫和標本館參觀六部分組成,以下分別介紹一下:
石膏拓印是從自然環境中採集野生動物足跡的一種方法。所獲得的足跡模型可以進一步進行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在本課程中,同學們會通過植物葉脈的石膏拓印是學習石膏拓印的基本操作,在此過程中,要求同學們首先記錄拓印植物的名稱、採集時間與地點,掌握校園中常見植物的最基本的葉形特徵、葉序等知識,然後再進行拓印操作。成型後的葉脈拓印模型既能當作藝術品欣賞,也可以作為兼顧視覺與觸覺感官效果的教材用於辨識植物,還可以當作校園永久的生態紀錄。
在這一部分,我們會布置一份小組作業,即「校園動物足跡的採集及立體足跡模型的製作」。每一小組通過自行設計實驗方案(時間、地點、誘餌等)以獲得校園動物的足跡,利用石膏拓印技術獲取動物足跡模型,並根據足跡模型的特徵,初步識別動物種類。
迎春花拓印 來自生命學院 陳紀美
燕南園貓前足腳印的獲取過程及成品來自生命學院 李心怡小組
植物標本是保存植物形態,研究植物多樣性、保護生物學和生物學教育的一種特別的資料。長期以來植物標本特別強調科學性,一份標本上只保存一個個體的標本,具有採集地點、採集時間、生境和植物形態的詳細描述,而不注重藝術性,展示效果不強。展示標本將科學標本與壓花藝術相結合,形成一種既有科學性又有藝術性的作品,它將在教育、科學普及等方面具有很大應用。同學們將在課程上學習植物標本的製備,學習植物形態學描述和物種鑑定的方法,同時可在標本上用同一個個體的植物材料或畫筆等去進行相應的藝術創作。
銀杏展示 來自 生命學院 楊舒雅
秋菊展示 來自城市與環境學院李婧
顯微鏡通過透鏡組合,放大了細微的物體,大大拓展了人類視界。在本模塊中,同學們會學習顯微鏡的使用方法,並通過顯微鏡認識在我們日常生活尺度之下的一個「微世界」,能體會到「一沙一天堂、一花一世界」。顯微鏡下常能看到如從高空看廣袤大地看到的各種圖案。顯微鏡下的觀察,正如一場旅行。
本部分要求同學們在課前採集各種花粉,用於課上觀察,當我們把花粉放到顯微鏡下觀察時,能看到花粉外面精美的紋飾。老師同時會準備幾種鹽的溶液,在鹽結晶的過程中,在顯微鏡下能獲得一些不期而遇的「美景」。同學們同時可觀察任何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比如未名湖水中的微生物等。
花粉觀察 來自經濟學院 伏笠萱
來自政府管理學院的王維同學的淚水結晶,這麼漂亮,應該是幸福的眼淚吧!
壓花藝術(pressed flower art)是以乾燥的平面花材作為材料,設計製作成具有觀賞性和實用性製品的藝術形式。植物的花朵、葉片、果實、莖等都可以運用到壓花藝術作品中,構成一幅幅格調高雅、色彩豐富、形式多樣的壓花作品,小到書籤、賀卡、裝飾品和生活用品,大到裝飾畫,為生活增添美麗的色彩。本模塊的內容將分兩次完成。第一次的內容植物花材的製備、壓花書籤的設計與製作以及永生花的製備,第二次的內容為壓花裝飾畫的設計與製作。
紫花地丁的永生花 來自生命學院胡雪瑩
壓花畫 成品比想像更美(左為構思圖,來自18年春季同學作品)
在這部分,大家首先會學習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無菌操作,同時會檢測自己體表及環境中的微生物,並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的形態。不同的微生物克隆有不同的顏色和形態,通過充分發揮個人想像和創作力,利用微生物為「顏料」,並利用科學的無菌操作手段,可以在培養皿中創作出獨一無二的微生物藝術作品,從藝術的角度去認識科學之美。
大腦結構展示(微生物繪圖,來自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楊鑫躍)
螢光菌繪圖,紫外燈下點亮的驚喜
北京大學生物標本館的館藏量接近5萬份,包含植物、菌類、動物、化石等各大生物群類,我國著名蕨類學家秦仁昌院士曾評價「北大標本之真正價值不在於新種之多寡,而在所經地域之廣大,各類包羅宏富,實為研究生態分布最完善之材料雲」。
同學們可在標本館中學習大型動物標本的製作方法,學習動植物的演化和分類。偷偷告訴大家,標本館中有兩隻特別珍貴的大熊貓標本~
標本館一層近景
A:課程沒有考試,每一個主題需要大家交一份作品報告。最後的成績是根據小組報告+個人報告給出分數。
平時的課程籤到,也會佔一定的分數。因為課程是上午八點開始上課,如果不做籤到要求,有的同學真的會睡到半晌,所以不得不「強制」籤到了……
Q:除了平常的課堂內容外,有什麼特別的一些安排嘛??
A:課程的內容並不僅限於課堂,比如生態拓印部分就需要小組到校園中尋找合適的環境去採集動物腳印。友情提醒大家,燕南園的貓主子們可是不太好伺候,想要採集腳印還要好好動一番腦筋~。同時要求大家平時學習或出去遊玩時,可以採集一些植物的花粉,撿拾一些落葉做成花材,這些平時點滴的收集都可以在課程中用到。
課程最後一次課為課程展示,每個小組需要整理出本學期本小組所有的作品,做一個集中展示。在最後一次課前,每位同學可以提交1-2幅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我們會發一篇公眾號文章,展示大家的作品,並進行最佳人氣作品評選。所有參與的同學都有獎品,最佳人氣的前三名會有額外的獎品!最後一次課是最歡樂的環節,大家可能會突然發現,周圍的小夥伴原來這麼有才。
最後一次課上的小組pre:我們是wonder four,請給我們組投票!
開課對象:全校本科生
課程學分和學時:1學分,32學時
課程編號:01131560
選課方式:校內門戶網站選課系統
上課地點:老生物樓實驗室及標本館
上課時間:3-11周,周五1-4節
開課單位: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基礎教學實驗中心
歡迎選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