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丨大揭秘!那些好看、逼真的標本是如何製作的?

2020-12-19 北京科學中心

相信很多朋友都去過博物館,看到櫥窗裡展示的栩栩如生的標本,大家是不是都會忍不住發出感嘆:簡直就像活的一樣!

同時也不免產生疑問:這些仿佛下一秒就會動起來的標本,究竟是如何製作的呢?

標本一直是博物館展櫃中的重要角色,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小編就帶大家學習一下如何製作標本。(不只是活物標本,還有一些是我們平時在家就能製作的標本哦~)

家裡也能做的「植物標本」

對於熱愛植物的小夥伴而言,製作植物乾燥標本絕對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製作植物標本不僅可以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保存下來,還能收穫一個高顏值的裝飾品。

植物乾燥標本的製作過程比較簡單,想嘗試的小夥伴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植物葉子,比如常見的楓葉、銀杏葉、桉葉等。

新鮮的植物通常含有較多的水分,所以需要對它們進行乾燥處理。

用吸水的紙張或紗布將植物夾在中間,放到平整的重物之下,大概5~6天後取出。

為了避免標本被蟲子蛀蝕破壞,還需要對乾燥的植物進行消毒:將經過乾燥處理的標本放在消毒室內,利用氣燻法殺蟲。

最後將植物固定到臺紙上根據需要做好標註,或者直接將植物的葉片塑封成型,也可以將標本置於裱框內,方便展示。

除了最基本的植物乾燥標本之外,還有一種可以完整保留樹葉脈絡的葉脈標本,這種葉脈標本不僅可以觀察葉脈走形,還能將做好的葉脈標本製成高顏值的工藝品。

製作葉脈標本需要選擇葉片較厚、葉脈較粗的葉片。

將葉片放到10%的氫氧化鈉溶液中煮到水的顏色變深,在水流下用牙刷輕刷,葉脈周圍的葉肉會變得容易脫落,而強韌的葉脈部分可以得到保留。

之後,將松香、顏料和調漆水調勻後塗到葉脈上,晾乾後就可以得到一個好看的葉脈標本了。

將自己親手製作的標本用作書籤或者裝飾,絕對獨特又顏值爆表。

日本的藝術家還把葉脈標本做成各種碗形的藝術品,為原本普通的器具賦予了「生命」。

簡單又漂亮的「昆蟲針插標本」

自然科學課上,大家都在老師的指導下製作過昆蟲標本,針插法是昆蟲標本中最常用的製作方法。

製作好的昆蟲標本還可以與植物乾燥標本一起組成昆蟲生態景箱,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用針插法製作昆蟲標本,首先要根據昆蟲的大小選擇合適的昆蟲針,常見的蝴蝶一般選用3號針,小型的昆蟲如蚊子只要0號針就可以了。

插針的位置一般選在昆蟲中胸右側,插入深度一般以針長的1/3穿過蟲身為宜。

插針固定完成後,還要對昆蟲進行展翅或者姿勢調整。將翅膀和身體各部位調整到理想位置之後,再用展翅板或整姿板進行壓制固定。

上述操作完成後,將標本放入50℃的定溫箱中烘1個星期左右就可以了。想在家中嘗試製作的朋友如果沒有定溫箱也可以用日曬法或者烘衣機代替。

把做好的標本放入標本盒中,在通風乾燥的環境下保存,就能長時間地欣賞了。

最受研究者歡迎的「浸制標本」

浸制標本是利用保存液來進行防腐的標本,它能夠清晰地顯示生物體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被廣泛應用於醫學和生物學領域。

製作標本時,為了避免器官因保存液不能及時滲入而腐敗,可以先用注射器注入10%的福馬林進行防腐處理。

然後注射乙酸乙酯,排空血管中的血液。在水中向器官內注射自凝的粉劑,借用水的浮力使器官保持自然形狀。

接下來可以用強酸腐蝕掉不需要的組織,只保留需要部分的鑄型標本。

最後,將標本的各部用細線固定並放到合適的標本瓶中,再導入保存液(通常為5%的工業甲醛)就完成啦!

經過處理的胎盤血管標本

栩栩如生的「剝製標本」

我們經常在各種動物博物館中看到這樣的動物標本,動物死後,標本製作師將它們的皮剝下,並進行處理,最後讓它們重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要製作剝製標本,首先要對剛剛死去的小動物進行仔細的清潔。

接下來要對動物的屍體進行解剖,將皮膚與軀體分離。然後用鞣製液浸泡皮膚,同時塗抹防腐劑。

最後用石膏或雕塑土重塑動物的軀體,將鞣製好的動物皮膚套到重塑的動物模型上,乾燥一段時間後,再對標本的形態進行最後的調整。

剝製標本的製作過程看似簡單,但對標本製作師的要求極高,他們必須對動物生前的生活狀態十分了解,才能把一塊塊皮膚還原成我們看到的那些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否則一不小心就可能會變成標本界的「泥石流」。

圖為1731年一名從未見過活獅子的標本師為瑞典國王製作的獅子標本

神秘的「骨骼染色標本」

動物的透明骨骼標本中,骨骼會因為成分的不同而呈現出紅藍兩色,它原本是生物學領域用來研究動物骨骼構造、功能形態、親緣關係和演化過程的工具。

近年來,骨骼染色標本所具有的那份神秘又特殊的美感使它們越來越受到普通大眾的歡迎。那麼,這種兼具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的標本是如何製作的呢?

透明骨骼標本只能用動物的胚胎、幼體或者亞成體製作,已經成年的動物骨骼無法染色或者非常難染色,肌肉也很難進行透明處理,製作成功率非常低。

圖片來源於書籍《透視·魚》

首先,用10%的福馬林將動物屍體浸泡約1周的時間,再對其進行脫水固定。洗掉福馬林之後,用0.1%的雙氧水對屍體進行脫色處理。

然後用亞裡西安藍染劑浸泡標本,對軟骨進行染色。接下來,用胰蛋白酶將標本處理至稍見骨骼後,加入硬骨染劑,此時標本呈現紅藍交替的半透明感。

染色完成後,還需要用氫氧化鉀甘油溶液對標本進行染劑脫色和肌肉透明化處理。

最後,將標本浸泡在純甘油中進行長期保存。

美到逆天的「玻璃標本模型」

最後要向大家介紹的,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能算是標本,因為它們全都是用玻璃製作的。

但是它們卻憑藉著準確的細節在歷史上發揮了生物學教具的功能,而且每一件都是絕美的藝術品。

早在1887-1936年間,一對從事精細玻璃製品加工的德國父子Leopold Blaschka與Rudolf Blaschka就開始製造玻璃仿真生物了,它們還受邀為當地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愛好植物學的貴族製造了植物和海洋生物的仿真模型。

玻璃標本模型的製作需要人工吹制,然後在透明的玻璃模型上用顏料上色,這樣做不僅可以很好地呈現生物的三維形態,顏色和形態也比實物標本保持得更久。

圖為丹麥藝術家Steffen Dam製作的玻璃

直到現在,也依然有藝術家偏愛玻璃的質感,熱衷於用玻璃製作各種海洋生物的仿真模型,只不過這些作品的生物學教具作用已經逐漸淡化,更像是借用玻璃體現生命之美的藝術品了。

溝迎風海葵玻璃仿真模

在我們的前期文章中,還為大家介紹過樹脂標本的製作,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翻閱往期文章。

看了這篇文章之後,你是不是對各類標本的製作過程有了更多的了解呢?如果你不能親手製作標本,不如就去附近的博物館和它們來個美麗的「約會」吧!

相關焦點

  • 國際博物館日丨徐匯專業博物館變身網課「外景地」,邀你一起雲觀...
    國際博物館日丨徐匯專業博物館變身網課「外景地」,邀你一起雲觀典藏~ 2020-05-19 0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際博物館日,帶你認識杭州臨安那些有趣的博物館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 讓我們一起認識臨安那些有趣的博物館 臨安博物館 金凱華 攝 臨安的「網紅博物館」——臨安博物館,由著名建築設計師王澍設計打造,建築外部形象和內部裝飾追求鄉土建築語言與當代建築語言的完美結合,建築用材貼近自然鄉土,體現生態建築理念。
  • 國際博物館日丨「聲遊徐匯」玩不夠,「身有體會」更精彩!
    一年一度的「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徐匯各大文博場館都準備好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這個周末,就請隨我們一起走進徐匯的博物館,開啟一場全感官驚喜之旅。、徐家匯藏書樓館員徐錦華,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青年作家沈辛成,暢談我們該怎麼逛博物館,從哪些維度衡量一座博物館的優劣,以及作為公共文化機構,博物館如何實現與城市的共振,並與更多市民產生聯繫。
  • 福州竟然有這麼大的動物標本動物博物館
    山海標本藝術博物館2020年9月10日福建省山海標本藝術博物館通過福建省文物局備案,由福建省民政廳批准正式成立!山海標本藝術博物館2020年7月16日上午,福建省文物局組織省文物鑑定中心等單位專家對申請非國有博物館設立備案的「福建省山海標本藝術博物館」開展了現場評估
  • 自然博物館「熱河生物群」大展明日開幕,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
    今年度最值得期待的北京自然博物館大展「熱河生物群——揭秘中生代的龐貝城」來了!先讓我們見識幾位將在這次大展上露面的「明星」們:這是有胎盤動物的祖先類型攀援始祖獸。這具標本不但保存了完整骨骼,甚至保留了部分毛髮和軟骨組織。
  • 活動回顧丨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回顧
    活動回顧丨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回顧 2020-05-22 0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什麼樣的方法製作出來的植物標本是最好看的?
    答|百度派 @1187345369最近網上很多人迷上了植物標本,我也曾經是植物標本愛好者中的一員。很多人向我求助,今天,我將對如何製作植物標本做一下簡單的介紹。要想製作出最漂亮的植物標本,必須有專業的步驟規範。Step 1 整形與消毒。採集新鮮的植物,修去爛葉、黃葉及部分小枝以避免重疊,去掉殘缺不全的花朵。修剪時注意儘可能保留植株的完整性、保留其原始特徵。
  • 後續丨新誕生的千島湖魚王將被製作成標本!
    杭州頻道網友的評論數百名網友對魚王的命運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大部分都支持將魚王放生,那麼魚王的最終命運到底如何呢?記者剛剛從捕獲魚王的杭州千島湖發展集團了解到:175釐米長、近180斤重的千島湖魚王將被製作成標本!為什麼要製作成標本而不是放生?千島湖發展集團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捕撈上來的千島湖魚王有175釐米長、近180斤重,在捕撈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損傷,如果此刻將它放生,死亡的機率非常高。」
  •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盤點福州那些好玩的博物館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你知道嗎?你有多久沒去博物館了?2020年5月18日,我們迎來了第44個「5.18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為「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這個主題聚焦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多元化需求,倡導博物館充分發揮其社會教育傳播功能,在當今世界多元一體,文化平等、相互尊重、彼此借鑑、和諧共存的文明發展大格局的背景與新形勢下,不斷拓展延伸、深入到文化、社會、經濟、國際交往等各個領域。今天,就借這個機會跟大家聊聊,在福州,有哪些值得去的博物館吧!
  • 揭秘水族館鯨魚標本:埋地下腐爛2年 挖骨拼裝
    如今這枚「龍牙」被放在青島水族館即青島海產博物館一個胡桃木展櫃裡,這裡還有1978年在唐島灣擱淺的抹香鯨標本和來自北極的神秘客人獨角鯨標本等,這些寶貝是這座亞洲最早的海產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記者來到這座有兩萬多件藏品的博物館中,探尋那些展品背後的故事。
  • 如何製作非展翅昆蟲標本
    鑑於此我把昆蟲標本製作收藏的事情這裡介紹一下,大家可以參考。歡迎大家轉載,也可下載做教材使用,希望更多喜歡昆蟲的孩子學到。只要不去我圖片水印就行,都是我自己版權的圖片。在提標本製作之前,我先說說昆蟲標本採集的問題。有些朋友可能厭惡殺生或者是環保或動物保護者。對於此,我想說的是對於鳥類,獸類等繁殖力小的動物我是堅決反對濫捕濫殺,尤其是吃野味。
  • 國際博物館日:時光中的琥珀
    2020年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1992年以來,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都會為每年的國際博物館日確定主題,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在逆全球化浪潮湧起的當下,這個主題極具現實關懷:作為人類文明共同瑰寶的博物館,理應為平等與包容做出更大貢獻。
  • 浙江自然博物館恐龍標本在日展出
    展覽現場 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金幸生提供3月18日,名古屋科學館裡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恐龍。當日起,恐龍大移居特別展在這裡開展,現在人頭攢動,甚是熱鬧,其中也有來自浙江自然博物館館藏展品的身影。記者從仍在日本展覽現場的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金幸生處了解到,恐龍大移居是2016年由中日美三國博物館和研究所聯合推出的原創性恐龍特別展,合作單位包括中國中科院古脊椎所、浙江自然博物館和山東諸城恐龍博物館,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和讀賣新聞社,以及美國新墨西哥州自然博物館等。
  • 標本製作方法
    一 、為甚麼要製作標本  每一次去採集,總會帶回很多珍貴的昆蟲標本,這些都是心血的結晶,如果不趕快作成標本
  • 國際博物館日|解鎖全球20個最美博物館
    我想,博物館也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是5月18日,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份博物館「觀賞指南」,除了那些「正兒八經」的博物館,還有哪些有趣的博物館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每年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這是一個由國際博物館協會發起並創立的節日。
  • 當周末撞上國際博物館日 x 中國旅遊日,去哪裡打...
    本文原標題:《當周末撞上國際博物館日 x 中國旅遊日,去哪裡打卡最好玩?》點擊上方藍字關注蘭州晨報有人說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辦法就是走進那裡大大小小的博物館真真切切地去感受那一磚一瓦與歲月的痕跡2019年是第25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為「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MuseumsasCulturalHubs:TheFutureofTradition)」。
  • 上海自然博物館——標本世界的奇妙之旅
    上海自然博物館擁有29萬餘件藏品,包括來自華東地區乃至全國及世界各地的自然界和人類歷史遺物,分別隸屬於植物、動物、古生物、地質及人文五大類,其中植物標本15萬餘件,哺乳動物標本4千餘件,魚類、鳥類、兩棲爬行類各1萬餘件,昆蟲標本近3.3萬件,其他無脊椎標本5萬餘件,地質標本5千餘件,古生物8千餘件,人文民俗類3500餘件。
  • 攝影師痴迷制蝴蝶標本 家裡放不下想建博物館
    魏華展示他的蝴蝶標本  記者 竇翊明 攝  「我想辦個蝴蝶博物館,一來解決了存放問題,二來能讓孩子們見到他們平時看不到的蝴蝶品種。」家住南郊恆瑞家園小區的魏華從小喜歡蝴蝶,20多年前他開始收集蝴蝶標本,如今他家儼然成了一個小型博物館。36歲的魏華說,他希望能給孩子們保留一個純美的自然世界,讓更多人分享自己的快樂。  魏華喜歡蝴蝶,親朋好友都知道。而喜歡的原因是小時候和夥伴們一起捕蝴蝶的經歷,「那時候只覺得蝴蝶好看,抓到了之後就直接夾在字典裡。」魏華說,那時候只覺得漂亮,並沒有標本的概念。
  • 學生專欄|如何製作植物標本
    其實不然,標本的製作成本可以縮減到無。那麼,筆者在此就要為諸君講述如何製作標本。     在講述之前,煩請諸君再應允筆者多說     幾句個人觀點。筆者十分反對以生靈來     作標本。為何?原因有三。
  • ...這部比電影還好看的紀錄片,終於被我發現了 一次帶娃逛22個博物館
    但最近因為在家帶二寶,有一段時間都沒法帶娃去博物館了。好在,我發現了一部BBC拍攝的以博物館主題的紀錄片——《博物館的秘密》,特別好看。一共3集,豆瓣評分8.7。紀錄片揭秘了全世界最知名的22家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Vatican Museum)法國巴黎羅浮宮 (Louvre Museum)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Royal Ontar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