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諸君有無耳聞過標本?
標本在字典中有雙層含義:
其一,經過加工,保持實物原貌,供展覽、研究的動物、礦物等的樣品;
其二,醫學上指供化驗或研究用的血液、痰液、糞便、組織切片等。
聽起來很高端,學生們貌似是無如此厚財購買奢侈藥品來製作標本的。
其實不然,標本的製作成本可以縮減到無。那麼,筆者在此就要為諸君講述如何製作標本。
在講述之前,煩請諸君再應允筆者多說
幾句個人觀點。筆者十分反對以生靈來
作標本。為何?原因有三。其一,動物
標本的製作過程極殘忍,若是只為平日
紀念欣賞用,還請手下留情,不輕易傷
害生命。其二,動物標本的製作需要大
量危險藥品,例如福馬林,氫氧化鈉
等等,無專業指導人員和儀器請及時懸
崖勒馬,以防危險發生。其三,動物標
本的製作不易成功。一旦失敗,生命連
同藥品都要浪費,還請諸君聽筆者勸誡。
製作過程簡單,零成本,效果好,可研究可作紀念可作禮品。
首先,諸君需選定一株適宜作標本的植物。怎麼判別這株植物就適宜作標本呢?有以下幾個要素:無破損腐蝕,柔韌,較薄,好定型。舉個例子,春天群芳爭放,桃花就不太適宜作標本。如果諸君去細觀桃花,桃花花瓣並不舒展,不易展開定型。而且花瓣較為嬌柔,容易出褶皺。銀杏葉則是一個好的標本選手,葉脈清晰舒展,定型便捷,效果上好。
選好植物後,諸君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邁開雙腿,走到書房,找出厚厚的幾本《康熙字典》,如果這還不夠,那麼就請把《辭海》也搬出來,再拿兩張可以吸水的紙,一捆足夠長的麻繩。植物定好形後夾在兩張吸水紙中間,然後上下分別用厚重的書壓住,最後用麻繩綁的越緊越好。隔兩日換一次吸水紙即可。
如果這樣實在是太費力氣,就請諸君找一本厚厚的書,定好植物的形態,然後夾住,隔兩天換一頁就好。
大約一個星期,毫無水分卻又保持著原樣的植物標本就做成了。
筆者在此建議將標本塑封或者裝入標本盒,失去了水分的植物較為脆弱,一定的保護措施很有必要。
感謝諸君挪用人生中寶貴的五分鐘來閱讀,植物標本的製作就介紹到這。
板塊 | 簡俊雅
撰稿 | 高晨
排版 | 簡俊雅
責編 | 蔡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