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全國卷一英語書面表達難度不大易拿高分

2020-12-11 中國教育在線

    

  

天利考試信息網特邀名師:山西省古縣一中 高繼英

  今年全國卷一的書面表達屬於提綱類作文,要求學生就所給內容寫一張留言條,是學生比較熟悉的題材,體現了英語學習應該注意實用性,生活型的原則,也就是學以致用的原則。因為是提綱類作文,所以考生在寫這篇書面表達時一般而言不會跑題,不會落到要點,因此與圖畫類、表格類文章相比較,考生容易得分。但在寫這篇文章時,考生應注意下面幾點,也就是考生容易失誤的地方:1)注意人稱,應該用第一人稱的形式給房東(第二人稱)寫便條;2)注意時態的正確使用:從試題的內容上可以看出在表達要點1和2時應用將來時;而要點3中的幾個方面則需要注意時態的替換,會用到一般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所以考生不能只顧句意而忽略時態的正確使用,可能這是許多考生在這次考試中丟分的主要原因。3)注意恰當使用邏輯詞語,是各個要點間邏輯連貫,行文通順。提綱類書面表達不是簡單的逐條翻譯,而是要求考生將所給的幾個要點合理的組成比較通順的語句,因此考生要仔細組織語言,合理安排結構。當然了,要想在如此眾多、內容大致相同的作文中引起閱卷老師的注意,從而獲得高分,基礎好的考生就要在書寫卷面以及遣詞造句中下功夫,儘可能的使用幾個比較高級的句式,如原因狀語從句、定語從句、強調句等,在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思時儘量避免使用相同的詞或句式,而要用同義詞、近義詞或一些短語來代替,這樣才能體現出一個考生的水平,才能寫出英語書面表達的「彩」來,才能吸引閱卷老師,打動閱卷老師,從而獲得高分。總之,今年的全國卷一的書面表達難度不大,大部分英語基礎相對較好的考生也能獲得比較滿意的分數,而平常英語成績好的考生,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會得較高的分數的。

掌上高招服務號

中國教育在線高考訂閱號

相關焦點

  • 高考英語全國卷和江蘇卷究竟哪個難度大?
    很多人一提到高考英語,自然就會想到全國卷和江蘇卷進行比較。大多數人認為,只有江蘇卷才有與全國卷的可比性。其實,高考英語全國卷和江蘇卷各有千秋。在小編看來,高考英語全國卷和江蘇卷之間的差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 高考英語全國卷「書面表達」彙編,附英語作文萬能模板,穩拿高分
    高考英語卷中包括了四部分,聽力、閱讀、語言知識運用及寫作,其中寫作又包括了短文改錯和書面表達,分值總共35分,書面表達佔了25分。很多同學都覺得英語的學習非常難,作為一門從小學到大的外語,卻很難學好,很難拿高分,尤其是在英語寫作上,你很用心寫的分數往往很低,你似乎隨便寫寫分數卻出乎意料的好。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 2010年高考英語作文試題點評:全國卷I及評分標準
    把握高考(論壇)評分標準 寫好英語(論壇)書面表達  ——2010年高考英語作文試題點評(全國卷I)  天利考試信息網特邀點評專家:河南省安陽市虹橋中學 馬國民  英語作文即英語書面表達主要是考查考生綜合運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的能力,是一項主觀性試題。
  • 宿遷名師評析2019江蘇高考英語卷:書面表達有「全國卷」的味道
    穩中求變,逐步向全國卷靠攏,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有利於高校科學選拔人才,同時,也對今後的高中英語教學起到了明確的導向作用,是一份高質量的試卷。根據大部分考生反應,英語試卷較簡單、平穩,遠低於月考和模擬考試的難度,估計平均分要略高於去年。
  • 2020高考英語全國卷+北京上海等書面表達!附點評+範文
    每年高考都是全面關注的焦點,高考的每一門科目都牽動人心,幾乎考完一門上一次熱搜,作為高考的必考科目,往年,與英語相關的話題「高考英語作文釘子戶」登上熱搜,該話題指的是年年都能遇到的「李華」。 點評:全國I卷書面表達要求學生以身邊值得尊敬和愛戴的人為題寫一篇短文,引導學生關注身邊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物。
  • 2020高考英語書面表達-寫作範文及點評
    高考英語各地書面表達及命題點評高考英語寫作命題本身映射的是英語學科的發展方向,考試測評的發展導向
  • 2019年高考英語全國8套試卷難度排行榜!
    :★★★★任務型閱讀難度:★★★書面表達:★★★★點評:2019江蘇卷高考英語的試題緊跟時代變化,同時又貼切學生的生活。>語法填空難度★★寫作難度:★★點評:2019年高考英語全國I卷所採用篇章材料的難度水平呈階梯分布,材料難度與往年基本持平。
  • 教育部考試中心專家點評高考英語卷
    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7月8日,全國高考英語學科考試結束。教育部考試中心專家第一時間點評了英語卷。全國I卷短文改錯語篇講述作者第一次做西紅柿炒雞蛋的經歷;全國II卷書面表達設置和同學一起去農場參加採摘活動的情境;新高考卷閱讀B篇講述女主人公年輕時邊工作邊上學,畢業後又資助弟妹完成學業的經歷。這些語篇和情境引導學生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感受勞動的辛苦和榮耀,尊重勞動,認同勞動,並且願意學習和參與勞動。
  • 高考英語書面表達:2019全國卷公開課+書面表達策略,絕對精華
    書面表達是高考英語試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查學生能否「準確使用語法和詞彙」以及「使用一定的句型、詞彙,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分析《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中的「評分原則」可知,寫作時需要注意的內容有:1.
  • 2015-2017年高考英語安徽卷名師解析點評
    》》》推薦閱讀:2015年-2017年高考全國卷一卷二語文作文題一覽2017年:名師評析高考英語全國I卷試卷評析(一)合肥九中 王敬東2017年高考已圓滿結束。就英語科目而言,今年高考安徽省依然使用全國卷。
  • 2020高考英語全國III卷書面表達範文
    2020高考英語全國III卷書面表達難度較大,內容涉及要求同學們寫關於「根據英語課文改編的一個短劇」,我給大家推薦【指環王】,你中意的課文又是那一篇呢
  • 2018全國卷1卷英語:整體難度適中,設題思路新穎
    現讓立尚教育高中部總監陳智超、高中部教學總監林曉東搶先為你點評今日開考的英語,盤點其中考察的重難點!今年全國高考英語試題(筆試部分)難度適中,注重創新,從題型分配、素材選擇到命題思路都保持了往年全國卷的一貫特點。語篇是考核的重點。
  • 英語書面表達之考前安眠藥篇
    英語書面表達題型猜想     今年的全國卷高考語文作文題型讓很多「專家」都大跌了眼鏡。
  • 2010高考英語書面表達命題規律探究
    一、體裁:交際應用文是主打  今年的高考書面表達處處體現了新課改對高考「體現英語教學的交際性、實用性和應用性,提高考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要求。這依然沿襲以往的風格,強調寫作的目的性和實用性。書面表達情景實用性程度高,每一份試卷都符合同學們認知水平和日常生活經歷;題目設計關注同學們成長,注意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全的人格(如江西和北京卷等);另外,所涉及話題關注社會,富有新時代特色,能喚起同學們強烈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如福建卷的節水、廣東卷基礎寫作的戒菸問題)。這種貼近生活、立足基礎、發揚個性、關注環境的設題理念仍將是近幾年高考書面表達的基本思路。
  • 2018全國卷1卷英語|整體難度有所增加,設題思路新穎
    2018全國卷1卷數學:穩中有變,難度較去年下降(點擊上方連結查看數學分析)為期2天的廣東高考終於落下帷幕。
  • 林瑤點評2017高考英語北京卷:難度與去年持平
    林瑤:前面的聽力非常常規,你會發現做到完形和單選最後一題時,很多同學覺得題目難度開始增加了,他平時備考時可能沒有涉及到相關的,比如今年特別明顯的一個變化,我發現完形填空中每題設空是一句話,每句話中設兩空,沒有這種情況發生,但今年北京卷完形中就會出現這樣的題目。
  • 老師點評山東卷作文:立意比較清晰審題難度不大
    老師點評山東卷作文:立意比較清晰審題難度不大 知名作家王海鴒在其博客中點評認為,這個題目立意有些俗套。山東省實驗中學的王岱老師則認為,今年的作文題難度不大,審題難度適中,立意比較好把握。  昨天,王海鴒在對全國各地作文的點評中提到,今年山東的作文題目「實在有些俗套」。她說,以人為鏡應該是學生時代接觸最濫的論調之一,再度在高考作文中看到此類題目令人遺憾。  那麼,對於這個題目,考生是怎麼看的呢?
  • 掌握這幾個高考英語書面表達的技巧,得高分就是這麼簡單!
    在英語學習中,書面表達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一塊讓英語學習者感到非常難啃的「硬骨頭」。一批又一批的同學在書面表達上栽了跟頭,導致英語成績怎麼都無法提高,最終在高考中處於劣勢,從而與心儀的大學失之交臂。為了幫助同學們攻下英語書面表達這一難關,小天總結了幾個小技巧,希望能幫助同學們提升英語能力,衝刺高分,「贏」戰高考。
  • 全國卷一英語難度不高,但有學生才估分50多?老師:後悔也來不及
    而在今年的高考當中,今年全國卷一整體試題難度有所降低,但是不少學生卻反饋說自己估分比較低。今年的高考英語全國卷一難度不大,但是仍然有高考學生估分50多分,要知道英語滿分就有150分,學生才估分50多分,這成績該有多差。作為老師認為學生高考英語估分50多分,在高考中太吃虧,沒有優勢,後悔也來不及。
  • 2020高考英語6套卷書面表達匯總
    、福建全國Ⅱ卷適用地區: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寧夏、新疆、陝西、重慶全國Ⅲ卷適用地區:雲南、廣西、貴州、四川、西藏全國新高考Ⅰ卷適用地區:山東全國新高考Ⅱ卷適用地區:海南點評:全國I卷書面表達要求學生以身邊值得尊敬和愛戴的人為題寫一篇短文,引導學生關注身邊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物。We have a lot of respectable people around us. They may be our teachers, parents or one of our e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