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劉家峽水電廠「立體式」全面「體檢」保安全

2020-12-13 每日甘肅網

12月初,百萬千瓦級水電廠劉家峽水電廠,用天車起吊機組檢修物資。高展 攝

  中新網蘭州12月3日電 (閆姣 高展)進入今年的冬季枯水期,中國百萬千瓦級水電廠劉家峽水電廠4號機組開展A級檢修及定子改造工程,該機組定子「服役」近46年,近年來出現定子鐵心老化、鬆動、斷片、過熱等問題,所以該廠推動了「全面體檢、康復修養」。

  近年來,劉家峽水電廠發生了定子絕緣擊穿故障,經負荷測算發現機組轉動部分機械強度不能滿足甩100%負荷要求。自2018年冬季枯水期開始,該廠開展發電機定子改造工程,至今已完成了3號、1號機組的定子改造任務。劉家峽水電廠4號機組於1974年投產發電,今年首次對定子全面改造。

圖為檢修人員檢查轉輪磨蝕情況。高展 攝

  劉家峽水電廠位於黃河上遊,甘肅省永靖縣境內,1958年9月開工建設,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防凌、養殖等綜合功能,是新中國第一座百萬千瓦級大型水電廠,開創了我國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先河。自1969年該廠第一臺機組投產發電以來,把陝西、青海、甘肅三省的電網聯結在一起,為西北地區工農業發展作出了貢獻。

  劉家峽水電廠廠長李永清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水電廠多年來持續進行設備更新改造,加強水輪發電機組和水工建築物維護工作,利用冬季防凌期,合理安排改造進度,從根本上消除設備重大安全隱患,為機組長時間滿負荷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圖為檢修人員分解定子,以便於分瓣吊出。高展 攝

  「安全第一位。」李永清介紹說,最近三年黃河上遊來水較多,防汛壓力大,該廠每年都會選定一臺機組進行大規模的A級檢修,同時也穿插開展其他機組的B級和C級檢修,以待來年設備大負荷長時間安全運行。截至12月1日,該廠連續安全生產天數已達7070天。

  12月初,記者走訪劉家峽水電廠時注意到,進入廠房安裝間,「咣咣」的敲打聲與「滋滋」的電鑽聲夾雜著傳出。維修工作「立體式」展開,從地表延伸至地下20米。最底層是水輪機檢修區,是該廠最辛苦,也最重要的工作。該廠機械分場副主任馮鐵成稱,水輪機是機組的「心臟」。

  沿階梯而下至最底層水輪機檢修,穿過不足一米的狹窄過道,便來到直徑僅一米的人孔門前。現年30歲的王東偉是機械分廠水輪機班的技術員,他介紹說,在大型水電站設備中,蝸殼是重要的導水設備,因外形似蝸牛殼而得名,其作用是使進入蝸殼的水在流入轉輪前形成環流。在水輪機計劃檢修或臨時檢修時,檢修人員必然會打開蝸殼檢查埋設部件、過流部件的磨蝕情況,制定修複方案。

  王東偉在此工作已有六年多時間,他稱,蝸殼裡邊陰暗溼冷,可供檢修人員作業的空間非常狹小,因此擦破碰傷是常事,不少年長的「老師傅」還患有關節炎等職業病。「工作雖然苦,但是能確保機組安全穩定運行,把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送去千家萬戶也是一種快樂。」

相關焦點

  • 劉家峽水電廠積極應對寒流降雪
    近日,受強冷空氣影響,劉家峽地區突降大雪。面對突如其來的寒流,國網甘肅劉家峽水電廠迅速採取措施積極應對,全力消除低溫寒流天氣給發電設備帶來的安全隱患,確保機組、開關站等設備穩定運行。目前,國網甘肅劉家峽水電廠發供電設備完好,全廠幹部職工嚴陣以待,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檢修部門正在積極做好各項應對措施,進一步排查設備防凍防寒保溫措施,排查戶外通水管路有無凍裂等情況,準備隨時消除設備缺陷和隱患,做好突發故障搶修的應急準備,最大限度防範雪水和低溫對線路和設備可能造成的影響。
  • 國網劉家峽水電廠積極應對寒流降雪
    國網劉家峽水電廠積極應對寒流降雪 發布時間: 2020-12-14 11:26:14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張贇
  • 「十三五」期間劉家峽水電廠建設美麗電廠側記
    文明生產 將美麗延伸  讓生產區環境「美」起來始終是劉家峽水電廠的一大目標。「生產區環境及工作現場文明程度折射了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更直接關係到企業的安全生產,只有生產區環境及工作現場文明了,劉電才算真正美起來。」在談到建設美麗電廠時,該廠廠長李永清如是說。
  • 河北新疆已落實保障性收購電量政策 甘肅卻在岔路上越走越遠
    這是自《關於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的通知》於5月27日下發以來,全國首個明確全面執行保障性收購電量的省份。對於河北的做法,必須點個「贊」。該省緊跟中央文件精神,及時制定具體行動措施,確保了可再生能源電力按照法律賦予的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已經為其他省份做出了表率。除了河北,新疆也在落實保障性收購電量政策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 甘肅劉家峽恐龍足印地質遺蹟遭遇多重威脅(圖)
    5月16日,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一號足印化石點足印清晰分明,大小深淺不一,立體感十足,足印的表面被刷上一層保護膜。 丁思 攝  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二號足印化石點,因資金匱乏,該地質公園內的大量恐龍足印遺蹟在揭露後只能採用沙土填埋、塑料薄膜覆蓋的「原始方式」進行保護,並遭受風吹日曬、雨淋雪蝕的「慘境」,使得該珍貴自然遺蹟  中新網甘肅永靖5月16日電  (記者 丁思 甄馥睿)甘肅劉家峽恐龍國家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韓高培15日接受記者採訪介紹,因資金匱乏,該地質公園內大量恐龍足印遺蹟在揭露後只能採用沙土填埋
  • 【中央媒體看甘肅】東鄉「平夥」 古老的「AA制」
    【中央媒體看甘肅】東鄉「平夥」 古老的「AA制」 甘肅日報客戶端每日甘肅網微信 1、凡注有
  • 劉家峽水電廠:水電檢修人的「戈壁」擔當
    在換流站調相機檢修現場,來自國網甘肅劉家峽水電廠的檢修人員從在這裡已經奮戰了2個多月,他們承擔著兩臺調相機的檢修任務,按照計劃,已進入了衝刺階段。遠赴千裡戈壁 微笑面對困難6月1日晚上8點,正在祁連換流站進行2號調相機碳刷清掃的石強,被不斷響起手機鈴聲再一次打斷,忙碌的他看了一眼屏幕後,不得不將手機拒接。
  •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環縣:大學生創業做電商 羊糞賣成「金蛋蛋」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環縣:大學生創業做電商 羊糞賣成「金蛋蛋」 甘肅日報客戶端每日甘肅網微信 1、凡注有
  •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民勤:深秋萬畝胡楊林 風景綺麗惹人醉
    【中央媒體看甘肅】甘肅民勤:深秋萬畝胡楊林 風景綺麗惹人醉 甘肅日報客戶端每日甘肅網微信 1、凡注有
  • 國網甘肅電力:黨旗飄揚,高原光明守護者衝鋒在戰「疫」一線
    在國家電網甘肅電力(甘南合作)連心橋共產黨員服務隊21人的隊伍裡,年紀最大的王文奎今年已經56歲,年紀最小的是「90後」的王兆龍。這支年輕的隊伍,多次主動請纓完成各類急難險重任務,在合作市重大保電活動中發揮作用,這一次也不例外。
  • 【中央媒體看甘肅】石頭當畫筆 盡述「戈壁情」
    【中央媒體看甘肅】石頭當畫筆 盡述「戈壁情」 2020-12-01 15: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甘肅一幹部落馬!3個月前被免職,今天被查了...
    看甘肅(kgansu)——走進甘肅
  • 黃河防汛「龍頭水庫」持續洩洪保護黃河流域安全
    地處黃河上遊的劉家峽水庫位於甘肅省永清縣境內的黃河幹流上,距離甘肅省會蘭州市約100公裡,總庫容57億立方米,是黃河防汛的龍頭水庫,對其下遊蘭州市、白銀市等地防洪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據甘肅省抗旱防汛指揮部介紹,今年受上遊地區連續降雨影響,黃河上遊來水持續偏多,劉家峽水庫水位持續上漲,超過海拔1727米的汛限水位。
  • 看!甘肅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
    看!甘肅恐龍家族再添新成員!2006年、2008年和2014年又分別發現了三個基幹巨龍形類蜥腳類:劉家峽黃河巨龍、炳靈大夏巨龍和大唐永靖龍。2013年,亞洲首個多刺甲龍類恐龍-金城洮河龍也發現於該地區;2016年,又發現了多小枝蛋科恐龍蛋化石。
  • 「中央媒體看甘肅」絲路夥伴同見證:綠水青山的甘肅氣質
    12月22日,在甘肅省委副書記孫偉的致辭中,由甘肅省政府聯合農業農村部、世界旅遊聯盟、法國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聯盟共同舉辦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在甘肅隴南市康縣拉開了帷幕。美麗鄉村建設催生美麗經濟新產業。
  • 【中新社記者一周關注·甘肅篇】
    黃河上遊來水由枯轉豐劉家峽安全發電甘肅高校一學生被「套路貸」逾20萬  【魅力隴原】  魯冰花盛放黃土塬引遊人徜徉花海端午時節官鵝溝瀑布美景引人入勝甘肅藏地扎尕那雲霧繚繞似仙境隴東麥收黃土塬似「金色地毯」1、天水「股份農民」致富經:多元入股增財產性收入
  • 甘肅餐飲業積極推廣「中央廚房+N」模式 - 經濟動態 - 甘肅經濟...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馬如娟  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讓整個餐飲業經營模式得到了改變。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主動適應疫情防控特殊要求,全省積極探索餐飲發展新模式,加快推進中央廚房建設。根據規劃,我省將全力推進中央廚房試點項目建設,創新模式,完善供應鏈體系,探索「雲餐廳」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