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陰影下的北京醫院:預約患者不來,有呼吸科停止接收病人

2020-12-18 騰訊網

在北京一家三甲醫院腫瘤科,患者需要保證最近沒有去過疫區,沒有發熱症狀等。對來自武漢的患者,北京多家醫院會建議患者返回當地就診。即便患者保證所述如實,也必須先在京隔離14天。

本文為《財經》與騰訊新聞獨家合作內容,謝絕轉載

文|《財經》記者 辛穎 實習記者 朱賀

編輯|王小

2月10日,北京市迎來復工第一天,上百萬人從全國各地陸續返京,給北京市的疫情防控帶來新的挑戰。同時,由於醫療資源豐富,北京也一直是全國各地患者求醫的聚集地,在今年春節後,北京各大醫院如何協調疫情防控和日常接診,壓力倍增。

據了解,近期從外地來京就醫的患者,要先籤署一個保證書。在北京一家三甲醫院腫瘤科,患者需要保證最近沒有去過疫區,沒有發熱症狀等。對來自武漢的患者,北京多家醫院會建議患者返回當地就診。

即便患者保證所述如實,也必須先在京隔離14天。但目前,北京各大醫院並沒有多餘的床位接待需要隔離的患者,醫生們得儘量減少門診轉住院的病人數量,必須住院的外地患者,只能讓他們登記後先自行在院外隔離。

如此嚴苛的篩查也是防疫形勢所迫。就在一周前,北京市公布第一例醫護人員聚集性感染新冠肺炎,當事醫院正是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復興醫院(下稱「復興醫院」)。

有消息稱,復興醫院發熱門診收治一位老年病人,疑似新冠肺炎,可老人和家屬隱瞞了接觸史,託關係轉到心內科重症監護室CCU治療,導致醫護人員感染。

2月10日,一位復興醫院門診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財經》記者,目前沒有聽說醫院主要負責人有任何變動。相關部門調查發現,復興醫院的這例聚集性感染,是由首發病例與外部感染者發病後接觸造成了醫院科室局部範圍傳播。

「復興醫院的首發病例並不是老年患者,無武漢旅居史,是接觸了有武漢旅居史者後感染的。」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向《財經》記者解釋。

作為北京首例聚集性醫護感染事件,這引起了北京各醫院足夠的重視。多位業內人士向《財經》記者證實,北京多家醫院在內部傳達了復興醫院感染案例,並強調控制疫情的關鍵時期,接診發熱等新冠肺炎疑似症狀病人,一定嚴格按規範流程辦理。

截至2月10日24時,北京市累計確診病例342例,出院48例,死亡3例。其中,共有73例聚集性案例,而家庭聚集性有66例,佔比約90%,涉及197例確診患者。

儘管疫情之下,專業人士每日連篇累牘地警示,可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吳疆仍指出,就北京目前疫情看,需要居家進行醫學觀察的對象,並沒有都落實好相關措施。

自2月10日,來自全國各地的復工人員陸續大批返京。北京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建議,疫情高發區計劃返京人員暫不返京,各地進京看病的暫時儘量不要來。

各醫院分批次復工

「復興醫院住院部現在不開診,何時開放尚不可知。」上述復興醫院工作人員稱。截止2月7日6時,復興醫院6名醫務人員、護工4人皆感染,已轉至定點醫院救治。

近期各地返京人員大增,醫院又是患者交叉感染的重要聚集地。血液透析室原本就是醫院內感染控制的重中之重,自從疫情發生,其防控措施更是全面升級。

血液透析室也是醫院中少數全年無休的科室之一。因為每周進行三次血液透析的患者,一次都不能停。

記者在現場看到,靜靜等候在北大人民醫院血透室外的患者家屬全部戴著口罩,沒有人說話。就是在過年期間,北大人民醫院血透室的所有儀器都是滿員工作狀態。

關卡從進入醫院就開始,除了醫院入口設置的體溫檢測,進入血透室前還必須再次測量體溫。北大人民醫院血透室負責人甘良英告訴《財經》記者,第一關預檢分診,就要了解每個病人的流行病學史,近期是否去過疫區等,檢測體溫。一切正常,才能上機透析。

在疫情期間,血透室的常規消毒從原本每日兩次增加到每日四次,兩批患者之間,必需保證30分鐘以上的通風時間。選擇的消毒液濃度也由500mg/L,提升到1000-2000mg/L。

每個病人的單次血透時間在4小時左右。平日裡,家屬可以陪護病人,還可以送食物進入透析室,現在,這些都停止了,家屬只能在外等候。

控制醫院人員流動的方案之一,便是分批次放開診療。

春節後,各醫院陸續複診。北京天壇醫院在2月3日已恢復日常出診,北京協和醫院臨時調整2月3日至2月9日開放半天門診,至10日全面複診。

「我們到目前仍只開半天門診,何時恢復還未通知。」上述三甲醫院腫瘤科醫生介紹。

復興醫院的門診已恢復日常接診。復興醫院是一家三級綜合醫院,在北京木樨地附近共有兩個院區,以及下轄的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三者在地理位置上互相隔離。2月10日,復興醫院工作人員告訴《財經》記者,月壇院區門診和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開放,市民戴口罩去就診即可,但木樨地院區住院部以及門急診仍關閉,何時開放未知。

2月3日北京市曾通告,復興醫院出現醫護人員聚集性感染情況,當時初步確診9例,其中醫護人員5例,住院患者4例,以輕症為主。

此感染事件發生後,《財經》記者了解到,復興醫院CCU所在的南病房樓,最先被全封閉隔離。2月4日,北樓急診停診,藥房仍然開放,血透室維持工作,樓內全面消毒。進入復興醫院需做詳細登記,測量體溫。

一位知情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此次事件,復興醫院心內科是主要受影響科室,急診科未受大影響。

2月5日起,該院區進出人員排查再升級,入院檢查點從醫院門口向外移動約30米,血透室關閉,非工作人員、車輛不得進入,醫院門口原本開放的慶豐包子鋪也關閉。

在此期間,對木樨地院區南樓、北樓,月壇院區門診部等所有的醫護人員、患者、護工及行政後勤人員進行檢測排查。停止復興醫院住院部與門診部、月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護人員工作交流,對未在崗醫護人員進行居家隔離觀察。

龐星火介紹,排查後,認為此起疫情波及範圍局限,目前沒有造成進一步擴散。

此外,雖然復興醫院已經嚴格隔離,但周邊社區居民的活動並未受影響,與復興醫院僅一牆之隔的木樨地北裡小區的居民介紹出入正常,小區也一如此前進行體溫檢測等進出人員排查。

患者數量尚未驟增

全面復工第一天,2月10日清晨八點的早高峰,北京地鐵七號線一節車廂只有5個人;下午5點,昔日擁擠不堪的10號線,也僅寥寥數人。到2月11日,早上7點40分,乘坐地鐵10號線的人才明顯多了起來。

儘管對重點工業企業,北京開復工率預計可達95%,然而,北京的街道一片空寂,往日的擁堵不復存在,大多可選擇的企業,仍然要求員工在家遠程辦公。北京市交通委第二次推遲了恢復機動車尾號限行措施。

籠罩在疫情中的北京尚未甦醒,醫院更是人們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在孕產婦平日需要排隊建檔的一家婦產醫院,一位產科主治醫生2月10日下午的門診,有20%的預約患者沒來。

「預約號來與不來,醫生沒辦法控制,也不可能逐一電話通知。針對低風險的孕婦,我們適當延長了產檢的間隔,但對於高風險者,還是需要如期產檢,畢竟孕產婦及胎兒的安全也很重要。」上述產科主治醫生對《財經》記者說。

在疫情期間,需要定期產檢的孕產婦也一直是各家醫院關注的重點。在北京復興醫院聚集性感染事件中,也有孕產婦因醫院停診受到影響。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北京復興醫院受到影響的孕產婦已經安排妥當轉院。

在接受孕產婦轉院之一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財經》記者,由上級指定轉診名單,安排過來的我們都接收。轉診孕產婦都是嚴格按照診療流程,入院先進行體溫檢測排查,後續診療與正常孕婦一樣。

北京豐臺醫院產科門診工作人員介紹,「之前有一個復興醫院的孕婦來做過檢查,孕婦都可以正常入院檢查。不過現在疫情緊張,如果身體沒什麼問題可以推遲幾周再來。」

為防止潛在的感染擴散,各醫院對診療、收治患者都有所限制。《新京報》報導,中日友好醫院的一位武漢來京的發熱肺炎患者,曾以「重症甲流」收入院,2月5日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後,醫院立刻採取了隔離措施。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四部醫務人員告訴《財經》記者,該科室從5號開始已不收病人,何時再收需要等通知。該科室一部護士站也介紹,停止接收病人後,「目前科室就剩五個病人」。

「此前部分醫護人員感染的案例提示,感染往往發生在不是重點防控的普通病區,來了一個非發熱的潛伏期病人,由於沒有做好基本個人防護,造成感染。」上海瑞金醫院感控科主任倪語星向《財經》記者分析。

隨著第一代輸入性病例逐步控制,第二代沒有去過武漢,但是接觸過武漢人的病例,以及第三代本地人傳人的病例,將要成為節後復工的防控重點。

倪語星指出,節後醫院正常的門急診開放,使院感防控工作面臨雙重巨大壓力,既要做好發熱門急診、隔離留觀病人的重點防控工作,又要做好日常醫療中的防控工作。

(《財經》記者孫愛民對此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呼吸科專家張燕萍掛號
    張燕萍是一名呼吸道的專家,具有多年的臨床經驗,為很多患者解除了痛苦,所以受到了很多患者的歡迎。那麼,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呼吸科專家張燕萍掛號怎麼掛?一、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呼吸科專家張燕萍掛號1、網站掛號網絡掛號平臺中有很多醫院,可以方便患者在網上掛號。用這個方法預約掛號非常簡單。
  • 7月7日起北京中醫醫院延慶醫院三伏貼開始預約(附預約入口)
    7月7日起北京中醫醫院延慶醫院三伏貼開始預約(附預約入口)  什麼是三伏貼?  答: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陽氣最盛的日子,在此期間人體腠理疏鬆,經絡通暢,藥物更容易透達肌膚,滲入經絡。  可通過114電話預約、114微信公眾號、延慶健康通微信公眾號、69177091、門診自助機等方式進行呼吸科門診預約掛號  掛號後,到呼吸科開具三伏貼敷治療項目;  繳費成功後,回到呼吸科可預約貼敷日期及貼敷時間。
  • 北京一家10口9人感染!最有效治療方法出現!各醫院停止現場掛號!
    本周日起各醫院停止現場掛號小編今早在潞河醫院官方看到通知,2月16日起醫院開始實行「非急診患者全面預約掛號」:全國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到了關鍵時刻。特此通知如下:1,普通患者可通過潞河醫院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北京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114電話預約掛號。2,按照「急診分級預檢分診」相關規定,符合急診急症標準的患者,可在急診掛號就醫,不符合標準的急診急症患者不發放急診號。
  • 霧霾天氣呼吸科病人猛增 醫生建議戴KN90口罩(圖)
    連續的霧、霾天氣,與呼吸道疾病發病率成正比,是幾乎所有呼吸科醫生的共識。    「一般來說,醫院的呼吸科到了11月份以後,就診人數會有增加,床位也基本滿員。在連續的霧、霾天氣下,呼吸科的就診病人立刻出現明顯增長,這一點已經被反覆驗證了。」
  • 肺炎疫情期間北京同仁醫院門診時間安排一覽
    新型肺炎疫情期間北京同仁醫院門診時間安排一覽  2.建議您來院前先通過京醫通、114掛號平臺預約掛號,按照建議候診時間來院就診,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縮短您的在院等候時間;已經預約掛號但選擇暫時不到醫院就診的患者,可以通過預約掛號平臺或醫院諮詢電話辦理取消預約,醫院將全額退返費用。  3. 我院暫停正常人群的健康體檢工作,恢復工作時間醫院另行通知。  4.
  • 北京兒童醫院可以線上看病了,想預約看這裡→
    北京兒童醫院表示,疫情結束後,這項服務會繼續推廣,方便患者就醫。從面對面就醫、到隔著手機屏幕看病,究竟效果如何?李豫川:「線上和線下診療活動是相結合的,有一些病人只適合來醫院,除了急危重症之外,還有需要一些複雜查體的功能評估的,在線上暫時都是沒有辦法完成的,所以我們是為各種不同的患者,讓他有一個能保證醫療安全,又能方便的診療方式,是一個多元化的就診模式。
  • 北京協和醫院官方APP預約掛號使用指南及特別提醒(圖解)
    9月16日上午,北京協和醫院在第94個生日當天,正式發布醫院官方APP。這款由協和醫院主導研發的APP,在方便預約掛號、保障患者信息安全方面功能強大,「協和+網際網路」使協和醫院服務能力再次升級提速。
  • 95後二胎媽媽去醫院路上生下寶寶,疫情期間這些手術拖不得!
    疫情當下,去醫院看病不僅不方便,還存在一定風險。所以有些人身體稍有不適,總想著先熬一熬,拖一拖,等過陣子再看也不遲。但有的毛病,拖不得。生下的寶寶邢靜靜和同事趕緊通知產科醫生來接診,又叫來保安、急診醫生、婦科醫生一起推著搶救設備衝出去,醫院一路開通綠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將孕婦和嬰兒轉入產科。產科護士長裴金霞檢查發現,寶寶出生時羊水糞染,媽媽還未娩出胎盤。
  • 讓看病不用排長隊——北京市醫院預約掛號發展歷程
    (1993年5月21日《北京日報》6版,《同仁醫院實現計算機掛號》)當年5月28日,一位看白內障的老人正為當天的號已掛完而嘆氣,忽然看到電腦預約掛號,馬上高興地掛了周五的預約號。他說:「這下就放心了,醫院讓星期五9點半到,不著急了。」另一位來自河北固安的患者,認準了眼科主任醫師張文華,他對掛號員小謝說:「我想掛張大夫的號,中不?」
  • 影像力|淄博泰安德州三市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轉院至山東省胸科醫院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2日訊為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集中救治工作,山東省委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通知,確定山東省胸科醫院等10家醫院作為全省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集中收治定點醫院,用於集中收治服務區域內確診患者。
  • 河北多地中小學停課,北京醫院不再接收河北來的病人,家長還心慌嗎?
    隨著冬季氣溫的下降,全國多地都出現了疫情反撲的態勢,北京、遼寧、河北多地都發現了多起確診病例,很多局部地區也恢復為中、高級風險防控區域,人員外出受到限制。 在北京和遼寧之後,河北省最近的疫情也突然緊張了起來,石家莊、邢臺等地的單日確診病例激增,現在已經啟動了應急方案,進入全面防控狀態。
  • 河北多地中小學停課,北京醫院不再接收河北來的病人,家長還心慌嗎
    隨著冬季氣溫的下降,全國多地都出現了疫情反撲的態勢,北京、遼寧、河北多地都發現了多起確診病例,很多局部地區也恢復為中、高級風險防控區域,人員外出受到限制。在北京和遼寧之後,河北省最近的疫情也突然緊張了起來,石家莊、邢臺等地的單日確診病例激增,現在已經啟動了應急方案,進入全面防控狀態。一、中小學停課對廣大家長來說,最關心的還是孩子的健康問題了,尤其學校是人員相對集中密集的場所。不過,在疫情出現反彈後,河北多地也宣布了中小學停課的消息。
  • 北京醫療隊醫生:「聽說由我們負責 患者情緒平穩多了」
    關注肺炎疫情昨日是北京醫療隊進駐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的第二天,截至當天下午3點,已接收確診患者24人。據了解,目前有4名患者病情較重,包括一名年過八旬的老人。在隔離病房內,首個班次接診的世紀壇醫院領隊丁新民將一句「有事找我」寫在了自己的防護裝備上。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對話了這位「找事」的醫生。此外,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近期將新開設一個病區,專門收治疑似病人。由於疑似病人需要單間隔離,該病區預計最多收住20人,如果確診,將會轉至其他樓層的病區。
  • 海河醫院停接這類患者,第二人民醫院結核病門診開診……
    海河醫院停接這類患者,第二人民醫院結核病門診開診…… 2020-12-18 0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月至7月「中國好人榜」發布 青島市市立醫院呼吸科護士長孫文欣上榜
    在本次評選中,青島市市立醫院呼吸科護士長、主管護師孫文欣上榜。人物故事孫文欣,女,44歲,中共黨員,青島市市立醫院呼吸科護士長、主管護師。孫文欣多次出色完成非典、甲流、禽流感等防疫救治工作。在萬家團圓的時刻,她卻緊張有序的做著出徵的準備,一面是親情,一面是責任,離別的話怎麼都說不出口。家人給予了她最大的支持和理解,老父親說:「每次疫情發生時,你都有任務,我們都習慣了。我們能照顧好自己,你不用牽掛,一定自己要做好防護。」愛人說:「家裡交給我,你放心!一定平安回來!」正是家人的支持理解成全了她的醫者擔當,給了她逆流而上的勇氣!越是艱難越向前。
  • 緩解「一床難求」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接收首批確診患者
    2 月 10 日中午,30 多名新冠肺炎患者陸續抵達泰康同濟 ( 武漢 ) 醫院。據悉,這是繼 2 月 8 日該院被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確定為確診病例治療點後,接收的首批確診患者。預計醫院今天將一共接收由該指揮部統一安排的 100 名左右確診患者。
  • 醫生「候」患者時間看診 這家醫院推全預約門診為病人省半小時
    「全預約把候診的時間還給了我自己,讓我可以合理安排看病時間,不再受排隊的困擾。」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老百姓親切地稱之為「紅房子」醫院,據該院門診辦公室主任黃健介紹,在這家全國聞名的婦產科專科醫院,每天慕名而來的病人有3千餘人次,就診人數居高不下。由於病人多,門診面積和坐診醫生有限,醫院門診人流密度大、擁擠、候診時間長等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就醫感受。
  • 探訪鼓樓醫院的周末:解決患者就醫痛點,看病多了選擇
    11月29日,鼓樓醫院門診部副主任潘濤接受採訪時表示,讓專家雙休日抽出上午的時間來坐診,可以進一步滿足患者的就醫需求,方便患者利用雙休日時間就診。 胸悶和心臟、情緒等等都有很大的關係。吳女士可能還有點心臟上的問題,這個建議找專科醫生再看看。 當天上午10點多,他已看了30多個病人,其中有20多個病人,都是來看肺部結節的。 新冠疫情出現後,疾病譜也發生了變化。
  • 深圳預約掛號看病每月達38萬人次 檢查結果郵箱接收
    昨日,記者從深圳市公立醫院預約診療服務創新應用推廣會上獲悉,今後市民可在手機上通過APP用戶終端進行語音掛號,門診病人在就診結束後可直接跟醫生預約複診的時間,且可通過手機話費支付掛號費和診金,足不出戶便可通過郵箱收取體檢報告、收費帳單等信息。
  • 瑞金醫院成功救治肺栓塞英國患者,病人送上英文錦旗
    國內患者向醫生贈送錦旗表達感激之情並不新鮮,沒想到,一名外籍患者也給醫生送來錦旗。錦旗上頗有哲理的話是這名外籍患者自己想的。為此,他在病床上琢磨了兩天。日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成功救治來自英國的患者克裡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