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電腦開機後不使用時,我們共有四種模式可以選擇,分別是休眠模式、睡眠模式、待機模式以及混合睡眠模式。對於這四種模式有什麼不同,相信不少用戶並不是很清楚,我們只有好好了解這四種模式,那麼在電腦不想關機時才能做出最合適的選擇。
第一、休眠模式
在休眠模式下,系統會自動將內存中的數據全部轉存到硬碟上一個休眠文件中,然後切斷對所有設備的供電。這樣當恢復的時候,系統會從硬碟上將休眠文件的內容直接讀入內存,並恢復到休眠之前的狀態。這種模式完全不耗電,因此不怕休眠後供電異常,但代價是需要一塊和物理內存一樣大小的硬碟空間(好在硬碟已經跨越TB級別了,大容量硬碟越來越便宜)。而這種模式的恢復速度較慢,取決於內存大小和硬碟速度,一般都要1分鐘左右,甚至更久。
第二、睡眠模式
在睡眠模式下,電腦會將系統沒有保存的文件自動保存到內存當中,但這也代表除了內存以外的所有軟體都會失去供電。所以在選擇睡眠模式的前提下,我們最好保存自己之前工作過的數據,防止出現意外。
第三、待機模式
在待機模式下,電腦電源的消耗是最低的,我們只需要按一下電源鍵,那麼就可以迅速激活系統,這樣也比較方便我們日常的工作。當電腦處於待機模式之後,系統就會自動把當前的狀態存在內存裡面,然後退出系統。
第四、混合睡眠模式
在混合睡眠模式下,電腦是有可能隨著自己設置的睡眠模式的變化而變化的,這是因為該模式主要是由第一種模式和第二種模式的結合,好處在於既可以防止因為斷電導致數據丟失,又可以減少重新啟動系統所需要的時間,更加方便我們正常工作。如果用戶選擇混合睡眠模式,那麼就需要先在菜單欄裡面對睡眠模式進行一定的設置,這樣就可以選擇最符合自己工作狀態的一種模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