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眼鏡店受到同行排擠?一場官司讓人思慮

2020-12-24 浙江新聞

平價眼鏡店受到同行排擠?一場官司讓人思慮

www.zjol.com.cn 2007年03月14日 13:07:04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開業以來就新聞不斷的菲狐平價眼鏡超市有限公司昨天上了法庭,告的是杭州眼鏡行業協會,理由為名譽侵權。

  開庭前,菲狐代理人朱律師說:「2006年底,杭州眼鏡行業協會舉辦年會,邀請所有會員參加,獨獨漏掉了同為會員的菲狐;在年會上,會長說菲狐平價賣眼鏡是噱頭,實際上不平價,而且部分眼鏡還有質量問題,要求會員對這種銷售行為予以抵制……」

  既然菲狐沒有到會,這個消息是怎麼知道的?朱律師說,是業內朋友給菲狐透的口風。菲狐遂起訴協會,要求其在本行業內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

  朱律師入席,被告代理王律師走過去打招呼:「你們是不是作秀、炒作?」

  朱律師笑而不答。庭上,他還說,菲狐開業以來,頻繁被稅務、工商、公安部門檢查,「在行業中,這是一種不公正的待遇。」

  王律師應辯:「協會開年會,給菲狐寄過邀請函;菲狐認為會長發言侵權完全是道聽途說,沒有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據能夠證明會長確實說過那些話;被政府部門多次檢查,怎麼不想想自己內部出了什麼問題?」

  9點55分,法官宣判:菲狐的訴稱缺乏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駁回其訴訟請求。

  前來旁聽的菲狐代表表示,因為售價低廉,他們開業以來就不斷被傳統眼鏡企業欺負,貨源商不供貨,店鋪被人砸,這個官司他們一定要打到底,「這是一個行業規則問題,我們堅決抵制行業暴利」。


來源:杭州網-杭州日報 作者:尚法 孫磊 編輯:馮潔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_F/22.91.1.161

相關焦點

  • 第一關注:平價眼鏡店被砸風波
    第一關注:平價眼鏡店被砸風波 商家:不會阻擋擴張步伐  第一時間第一關注。前一段時間,我們曾報導過北京出現了首家平價眼鏡店,深受消費者的歡迎。然而開張不久,就有供貨商迫於壓力停止向他們供貨,甚至還出現了惡意收購的情況,最近,這家眼鏡店更是遭遇了「惡意」砸店事件。
  • 大學生創業遭「潛規則」 開平價眼鏡店同行抵制
    本報記者 王進軍 攝  同行抵制,供貨商撤貨,房東也不讓賣眼鏡  大學生開平價店遭「潛規則」  本報濱州6月17日訊(記者王進軍)大學畢業生小梁自主創業開平價眼鏡超市,雖然得到市民歡迎,但卻波折不斷,直至被關門。
  • 揭開春城平價眼鏡店的神秘面紗
    近日,在網絡上包括許多市民中間,有一家討論度很高的眼鏡店,原因是如今眼鏡價格居高不下,但這家眼鏡店卻走起了平價銷售的路線,這實在令人費解。網絡上有這樣一句流行的行業秘語,「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您是講人情,300元賣給您是講交情,400元賣給您是講行情。」
  • 武漢最大平價眼鏡店遭行業內「致命封殺」
    >  這幾天,在武漢已有11家連鎖眼鏡店的童連水,又在忙於註冊一家全新的眼鏡店品牌。  低價攪局  平價店被供貨商集體封殺  選擇平價銷售的經營模式,早期是童連水以差異化求生存的必然選擇,後來被顧客廣泛認同。  1998年,童連水開了第一家中際眼鏡店,主要銷售中低端眼鏡。「別的商家賣55、65元一瓶的隱形眼鏡藥水,我賣35元,每瓶只賺3元錢。」
  • 2006年10月13日平價眼鏡超市 遭遇同行打壓
    導語:我們最近一直關注的京城首家平價眼鏡超市大場面眼鏡直通車自開業以後吸引了不少消費者,但這也招來了同行的不滿,就像當初的平價藥店,大場面開張半個月就已經開始感受到同行的壓力,目前已有兩家知名品牌的供貨商停止了對這裡供貨。
  • 「平價」眼鏡衝擊市場 在山東淄博被同行告上法庭
    傳統的眼鏡店採用旺街旺鋪的經營模式,「一間50平米的旺鋪,每天的費用為5000元到7000元,若按每天賣20副計,每副眼鏡需均攤成本費用約300元。眼鏡直通車超市租用樓上閒置場所,節省租金成本約90%。」  姜玉坤認為,「直通車」進行了虛假的誤導宣傳。
  • 平價眼鏡店曝內幕 眼鏡行業暴利驚人
    「京城眼鏡業暴利驚人,眼鏡利潤少則百分之一兩百,售價甚至比進價翻10倍!」自稱為眼鏡業「沃爾瑪」的全視角平價連鎖眼鏡店,昨天自曝業內暴利內幕。  該店的董經理告訴記者,眼鏡業多年來一直屬於暴利行業,最終的銷售價格比當初進貨價高個二三倍都還算少的,最終售價翻個10倍也不稀奇。
  • 長沙眼鏡市場三足鼎立 平價眼鏡與品牌眼鏡差別曝光
    現在配一副稍微好一點的品牌眼鏡,沒有幾千塊錢下不來。目前長沙眼鏡市場形成了平價眼鏡超市、品牌連鎖眼鏡店和醫院視光中心三足鼎立的格局。原標題:價高未必物美,對一副眼鏡來說,最重要的是……目前長沙眼鏡市場形成平價眼鏡超市、品牌連鎖眼鏡店和醫院視光中心三足鼎立的格局。
  • 央視揭眼鏡行業黑幕 武漢「寶島」眼鏡店多是山寨
    新聞背景  層層加價 利潤驚人  同業衝突背後隱藏著行業暴利真相  央視的這期節目也報導了武漢一家平價眼鏡店被同行封殺的遭遇(詳見《楚天金報》8月2日報導)。30分鐘的節目幾乎用一半時間揭開了同業衝突背後,保護行業暴利的真相。
  • 眼鏡市場競爭激烈 眼鏡店驗光也開始收費了
    原標題:眼鏡市場競爭激烈 眼鏡店驗光也開始收費了目前,廈門的實體眼鏡市場形成了平價眼鏡超市、品牌連鎖眼鏡店和醫院眼科三分天下的格局。與此同時,價格低廉的網購眼鏡也正在分食這一市場。在激烈的競爭中,有廈門的眼鏡店開始要求顧客為驗光買單。
  • 平價和品牌眼鏡價差3倍 高價未必好驗光精準最重要
    目前長沙眼鏡市場形成平價眼鏡超市、品牌連鎖眼鏡店和醫院視光中心三足鼎立的格局。 ■記者 蔡平 卜嵐 很多市民注意到,現在配一副稍微好一點的品牌眼鏡,沒有幾千塊錢下不來,而店鋪開在樓內,二三百元一副的平價眼鏡也有不少,目前長沙眼鏡市場形成了平價眼鏡超市、品牌連鎖眼鏡店和醫院視光中心三足鼎立的格局。 那麼,平價眼鏡究竟是否如老話所說「便宜無好貨」?幾百元的平價眼鏡和動輒數千元的品牌眼鏡究竟差在哪?配鏡過程又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 鏡架成本20賣400 中國有1/4的人受眼鏡暴利侵擾
    眼鏡行業——用鐵絲把兩片小玻璃架在人臉上的買賣——竟然已經連續兩年名列「中國十大暴利行業排行榜」。眼鏡行當裡流傳著一句大實話:「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有人估計,中國約有3億近視眼,也就是說,全國有1/4的人受到眼鏡暴利的侵擾。    高額的利潤必然吸引新的加盟者。不久前,北京首家平價眼鏡超市正式開業。
  • 武漢寶島眼鏡店多半是山寨 層加價利潤驚人
    新聞背景  層層加價利潤驚人  同業衝突背後隱藏著行業暴利真相  央視的這期節目也報導了武漢一家平價眼鏡店被同行封殺的遭遇(詳見《楚天金報》8月2日報導)。30分鐘的節目幾乎用一半時間揭開了同業衝突背後,保護行業暴利的真相。
  • 網上眼鏡店崛起 實體眼鏡店何去何從?
    網絡眼鏡店,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物,近年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網上眼鏡店的數量和規模有較大增長。電子商務的大趨勢下,網上眼鏡店必將吃掉大塊的市場,實體眼鏡店何去何從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如果你關注過眼鏡網購,一定會發現網上眼鏡店在中國的發展非常迅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可得眼鏡網」。
  • 眼鏡怎麼配?在這家眼鏡店驗完光,感覺十來年的眼鏡白配了!
    (本文由不懂二次元的老Q首發百家號)前兩天,老Q不小心把眼鏡丟了,忍受不了「睜眼瞎」的痛苦,只好儘快重新配一副眼鏡,之前常去的一家眼鏡店搬走了,便在某團就近找了一家口碑不錯的眼鏡店——米希眼鏡ME SEE,未曾想,這竟是一家寶藏小店。
  • 號稱全國最大的眼鏡連鎖超市低價殺入廣州
    2005年,「眼鏡直通車」在廣州出現,平價眼鏡超市低廉的價格、全新的經營模式曾引來同行的抵制甚至是報復;現在,廣州眼鏡行業多了個更狠的角色:在號稱全國最大眼鏡連鎖的某眼鏡超市裡,部分鏡框的價格號稱要比「眼鏡直通車」便宜30%。記者在該眼鏡超市裡看到,店裡最便宜的一副眼鏡,只要30元。這麼低價的眼鏡質量是否有保障?
  • 一場訴訟揭開了南京吳良材眼鏡身世之謎
    張晶,南京吳良材眼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近日為商標權訴訟忙忙碌碌。這場被普通市民稱為「上海吳良材和南京吳良材打起(官司)來了」的訴訟,立刻引起了南京和上海市民的圍觀。紛爭:名稱中都帶有「吳良材」,卻不是一家人「吳良材」是眼鏡行業家喻戶曉的百年老字號,很多消費者就是衝著這塊金字招牌到店面配眼鏡的。
  • 賣眼鏡的高舉道德大旗
    老總感言  在眼鏡行業裡打拼的二十幾年裡,使我對這個行業的認識越來越清晰,眼鏡行業是一個可以賺到錢的行業,但賺到錢了我們還應該做什麼?專業是道德,我常對員工們說:做眼鏡,要從道德做起。關乎百姓眼睛健康的事業不可怠慢,不可心浮氣躁,要用關愛的心、道德的心去做,我相信,我的選擇是正確的。全視線眼鏡直通超市也會一如既往地努力下去!
  • 為什麼眼鏡店的眼鏡要賣這麼貴?
    稍微好一點的眼鏡,價格都近千甚至幾千元的。網上經常看到相關的爆料,說是即便千元的眼鏡,成本最多也就100元,而且大多數的鏡框成本也就10元左右,所以大多數人認為眼鏡店真的是太暴利了。有句話是這麼評價眼鏡店的「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然而真的是這樣的嗎?一、從博士眼鏡看整個眼鏡行業1. 眼鏡賣的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