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你之姓,冠我之名:為何古代東西方都非常重視一個人的姓氏?

2021-01-08 史海殘雲

一個人從出生之時就已經被確定了姓氏,這是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在現代人看來,這只是區分人的稱呼,一個人不能缺少它,但也不需要爭搶便能得到,屬於普通而又簡單的事情。但在古代東西方,人們都極為重視姓氏,「以你之姓,冠我之名」這是東西方女性都要經歷的事情。

為什麼人們對這件稀鬆平常的事情如此重視呢,這是因為它所關乎的不只是對一個人稱呼,更有其他重要的物質包含在其中。

姓氏裡面蘊含一個人的血緣與家族

1.古人重視繼承,因為注重姓氏

人類社會的文明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其間需要依靠血緣來進行社會資源的整合。資源和財富不斷積累,促進了社會的發展,為了更好地佔有社會資源,古人越來越看重一個人的姓氏。

在古代社會,一個姓氏的出現,代表著一定的寓意,它不僅僅是一個人,而是背後有無數的宗親。血緣上的親密給人們帶來了安全感,被賦予姓氏,讓人們在社會中找到生存的落腳點。在這一點上,東西方人們有一致的看法。封建時代,人們更加注重血緣的純淨性,一個開創者的姓氏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其他人以宗親的身份可以享受一定的地位。

東漢末年,儘管劉姓的江山已經名存實亡,但是冠之劉姓的人依然保持著最後的尊嚴,他們身上依然有著匡扶大廈的擔當和責任。

蜀國的建立者就是把姓氏看得很重的人,首先他利用了劉氏形成的光芒效應,即使政權已經殘破,但是依然能用宗親的身份做一些工作,並且取得不錯的效果。他擁有這種特殊的姓氏,有著很大的責任心。他以姓氏出發建立的計劃和夢想,讓其他姓氏的人為之動容,並願意支持他。

這就是姓氏的力量,他能給人帶來榮譽和地位,能吸引到更多的社會資源,所以古人非常重視他。呂布同樣是這個時期的人物,由於擁有無敵的能力,並且得到了諸多英雄們的認可,但是當時的人們打心眼裡確沒有給與他足夠的尊重,就是因為他的姓氏問題。

在古人看來,姓氏一旦確定,就伴隨著人們的一生,這不僅關係著一個人的血緣,還關乎一個人對宗室的認可和守護。

但是這個人幾度改姓氏,沒有堅持住古人所認為的底線,所以他即使擁有別人難以企及的本領,依然沒有被人正眼看待。從這方面來看,古人將姓氏放到了第一位,並且把它和一個人的榮辱聯繫在一起。

2.姓氏可幫助家族更加強盛

如果家族中有一個人犯了錯誤,其他人的名聲以及前途都會受到牽連,因為古人注重家族和血緣的純淨,把同一個姓氏中的人聯繫到一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家族中出現了一位傑出的人物,那麼其他人都跟著沾光。

古代的男性如果獲得了比較高的職位,那麼他的家人也會受到很大的恩惠,特別是自己的父母親,品級也會跟著升高。在一些朝代,一個人如果犯了致命的錯誤,全家人都要跟著買單,只要是同姓氏的人,即使之間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都會受到處罰。古人相信,家族的信仰和精神在不斷傳承。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如果不斬草除根,被滅掉的勢力會重新燃燒。這些觀念已經形成了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一直到現在人們依然非常重視宗族的力量,有根的存在,枝葉才能越來越繁盛。

古代的西方貴族同樣把姓氏看得很重,這個階級擁有著其他人難以得到的金錢和權利,如果不把姓氏的獨特性運用到其中,社會資源可能會被更多的人分割,直接損害到大部分貴族的利益。所以他們極力維護姓氏的傳遞,將殊榮附加在自己的後代身上。

姓氏為身份象徵,所以要牢牢地維護

1.國家和封地需要姓氏來完成傳承

古時的國家在形成的時候,需要家族中的人們幫忙鎮守。對於土地面積廣闊的國家來說,那些偏遠的地方,自身的實力沒法達到,為了維護統一和穩定,必須派出值得信任的人前往鎮守。

同姓氏的人,同血緣的人自然成為了最好的人選。從古代的各個封國的名字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掌權者姓氏的影子。

周,衛等名字均來自一個人的姓氏。封建大國剛剛形成的時候,姓氏並不是很多,人們在相互介紹的時候會先把自己的姓氏亮出來,他的身份自然被大家知曉,這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他在人群中應該得到怎樣的地位,獲得多少幫助,一大部分需要他的姓氏來幫忙完成。封地相對於國家領土來說,面積有限,但是在這片天地裡,人們可以擁有相對自由的管理。如何驗證自己是否屬於封地當中的人,需要明確自己的姓氏,它超過一個人的財富,外貌等外在條件,是古人的第一個標籤。

古代的男性都希望自己在政治領域有所成就,在最初的官場隊伍當中,查看一個人的姓氏就能知道他有怎樣的職位。司馬,司空等可以作為姓氏存在,還可以當作職位的代表。

有一些官職有世襲的特性,一旦某一姓氏的人佔據,那麼他的後代就會自動傳承,久而久之,他們的姓氏已經成為了這一職位的代名詞。從這些字眼當中,人們根本領悟不到它的職能,但是它卻能代表一定的權利和地位。

這些家族中的人們,即使沒有在真正的崗位上任職,在外出社交的時候,報上自己的姓氏,其他人自然能感受到姓氏主人的身家和地位。

2.姓氏代表人們所扮演的社會角色

現代人的名片上可能要添加諸多信息和標籤,對於古人來說,出門在外,自己的姓氏就是一張很好的信息表。傳承的文化讓大眾重視姓氏的使用,姓氏給社會帶來了一定的貢獻。

古代女性同樣非常注重女性,雖然她們沒有機會在社會上承擔一定的職能,但是她的為一個家族的繁衍和維護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古代女子嫁人是一生中重要的轉折,她的姓氏從此發生了變化。她和夫家的榮辱已經形成了一體,姓氏的更替,代表著古代社會對女性的嚴苛要求。

姓氏的轉變,讓女子深深地認識到責任的厚重,她婚後的一言一行都必須為夫家負責,一切行為標準需要按照新的家族要求來進行。

同時新的姓氏對女性來說是一種新的身份認可,被封建秩序壓迫的女性,需要得到這份認可,否則自身的價值很難在當時的社會中體現出來,這是人生的重要一項功課,如果沒有得到新的姓氏,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是失敗的。

所以姓氏不僅對於權力爭奪戰中的男性重要,女性也需要重視這一問題,這點對於古代東西方人群是一樣的。

古代姓氏包含著職業分類

1.認清姓氏,更能認清自己的價值

古代社會的職業有著高低貴賤之分,官員們和從事手工業勞動的人姓氏有著明顯的區別。社會是一個大機器,如果沒有那些各個行業的勞動者,生產力低下的古代社會無法運轉。

工匠,屠夫等人為保障了民生的發展,但是他們的地位卻不高。這些行業當中的人擁有著特有的姓氏,一般和自己所從事的勞動有著直接的關係。他們的子孫也要繼續幹這一行,由此大眾給他們創造了固定的關鍵詞,比如低下。

古代的西方有很多製作麵包的人,也有很多穿梭在叢林裡面的獵人,他們的職業可能在家族裡面世代流傳,他們的姓氏也逐漸被職業名稱所代替。

2.重視姓氏就是重視自己的人生

有的後代即使沒有從事這個行業,也擺脫不了固有的姓氏,需要忍受著社會上的偏見。為了彰顯自己的地位,或者讓社會能接受自己,古人必須重視自己的姓氏。

古代的姓氏當中蘊含著太多的社會信息,每一個人從出生之後最先要確認的是自己的宗族和姓氏,這影響著他們日後在社會中所要承擔的職能。

結語:

從古代東西方人們對姓氏的重視程度來看,人類社會始終把血緣當作個體與社會維繫的重要紐帶。這種觀念促進了人們的團結,促進了人們創造的才能,有利於社會進步。

並且從當時的社會來看,姓氏裡面蘊含著社會諸多不公平的一面,好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姓氏的意義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不再被它們的表面意思所束縛,而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個人價值。

參考資料:

《古代姓氏淺談》

《風俗通姓氏》

《古代姓氏文化》

《歐洲歷史文化》

相關焦點

  • 以君之姓,冠吾之名,你的姓氏又是什麼呢?
    以君之姓,冠吾之名,你的姓氏又是什麼呢?。兩姓聯姻,一堂締約,良緣永結,匹配同稱。這樣的愛情誰又能不期盼呢。說到日本人的姓氏,很多人都覺得一頭霧水, 什麼山本、推邊,大排等, 也太五花八門了些吧,當然我記憶最深的是菅田將暉和羽生結弦。哦,對。還有抗日劇裡的龜田大佐。那麼這些姓氏難道都像中國的姓氏一樣有著自己獨特的淵源歷史嗎?並不是,這些姓民根本就沒有歷史湖源。我們學的歷史裡日本就是鑑真東渡過去的,只不過他們自己不承認罷了?
  • 50張百家姓微信情侶頭像,以我之名,冠你之姓!
    本期百家姓微信頭像的主題是以我之名,冠你之姓!這是一期愛情頭像,可以用來替換成微信頭像,最好是2個人都換掉哦,畢竟是情侶頭像。本次頭像的背景是一隻大型的玫瑰花,花下是一對情侶,男生在向女生表白,像不像你們學生時代的愛情呢?
  • 這些姓氏竟是古代的皇室之姓,裡面有你的姓氏嗎
    這些姓氏竟是古代的皇室之姓,裡面有你的姓氏嗎我們都知道有一本書叫做百家姓,但絕對不是僅僅只有幾百個姓氏,少說也得有幾千個開外,有一些姓氏是有來歷的,也就意味著他們可能出自於一些王貴家族,還有一些是皇室用的姓。
  • 古代姓氏有妻從夫姓的習俗,姓氏與家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經過數千年的發展,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姓氏已有上萬多種,姓氏隨著中華民族的血脈代代相傳,成為的血緣紐帶,那麼國外姓氏與中國有何不同,下面講一下中國姓氏的趣事。一、古代姓氏習俗妻從夫姓中國古代姓名文化的普遍現象:已婚婦女都有兩個姓氏,也就是人們所熟悉的妻從夫姓。
  • 人為什麼要有姓氏?古代最尊貴的姓又是哪一個?
    在現在文明的今天,在第一次見到一個人的時候彼此會禮貌地問一句,您貴姓。姓大概是一個人一生唯一永遠的標誌,雖然我們知道貴姓只是禮貌用語,但在古代姓確實有貴賤之分,比如明朝皇帝姓朱朱性自然就成為了國慶也就是高貴的姓氏,一些文臣武將甚至把被賜姓為朱是為榮耀。
  • 古代「姓」與「 氏 」的有什麼區別?「名」字「號」是什麼意思?
    「 姓 」與 「氏」到底有什麼區別?在古代其實是兩樣東西,一個是姓,一個是氏,最先有的是性,姓是一個部落群的族號,一般取之於地名,原始社會的人類都住在河邊,所以多用江河命名。比如說黃帝姓姬,因為住在姬水,炎帝姓姜,因為住在姜水。如果那個時候有松花江,肯定會有很多人姓「松花」了。
  • 東西方,各種奇怪的姓氏到底是怎麼來的?
    名字這個事兒,看似很簡單,每個人都有。但是也很複雜,因為名字裡藏著你的過去,你的現在,還有你的未來。姓氏是你的過去,名字是你父母期許的未來,而對於很多女孩子來說,特別是婚後要隨姓的西方女孩子來說,那個姓氏代表著你的現在。關於「現在」,中國人的家族輩分,往往也有這個意思,第一個字是姓,第二個字是輩,只有第三個字才是自己。
  • 日本人的姓名歷史:天皇為何沒有姓?在古代有姓都是貴族的象徵
    就這樣,日本的姓氏就慢慢形成了,姓從無到有,也是起的,所以這起的姓,就千奇百怪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一點,都想自己特殊一點,所以在取姓氏這方面,就更加是獨特,這也就導致到目前來看日本的姓氏有13萬之多,或許比13萬還多!
  • 歷史文化常識之古代姓氏​
    所以「氏」可以說是姓的分支。《通籤·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就很能說明二者的關係。「姓」是不變的,「氏「是可變的。顧炎武也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秦漢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場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嚴格規定,漢代以後,姓氏不加區分,姓氏合一,統稱為姓。
  • 古代的這3個姓,自我介紹不用說「免貴」,有你的姓嗎?
    第一、當被人問「貴姓」時,為何要說「免貴」很顯然「免貴」是一個謙詞,「免」有免掉、免了的意思,而「貴」則是貴重、貴氣的意思。可見「免貴」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只不過是一個比較客套的謙詞而已。自古以來人們都以謙虛為美德,以張揚、跋扈為恥辱。所以當兩個陌生人想要了解彼此的時候,一般都有一個人先開口,而問題一般都是「請問您貴姓?
  • 姓,氏,名,字,號,說說名字文化
    前言:我國的姓氏發展 ,至今已有四千年的歷史,姓名的形成發展具有其複雜的歷程 。然而現在與先古時期姓和氏的意義並不相同 ,那麼在古代姓,氏,名,字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聯繫呢?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姓氏文化。
  • 日本有14萬個姓氏,為何唯獨天皇家族沒有姓氏?原因讓人意想不到
    日本也是一個有著比較悠久歷史的國家,他們十分重視家族的傳承,因此姓氏在日本貴族階級當中顯得非常的重要,如今日本也是世界上姓氏最多的國家之一,其姓氏數目有14萬之多。最為著名的一個就是「我孫子」這個姓了,聽上去怎麼都像是在罵人,日本有一位跳高女選手就叫做我孫子智美,實際上這個姓名在日本是一個大姓了,而且還傳承了一千多年。日本還有叫做「正月一日」的姓,不得不說,這個姓氏起得太隨意了,用日期當作姓氏,是因為發明這個姓氏的人實在是想不起別的文字了嗎?又或者是有著什麼特殊的紀念意義?
  • 律師說姻緣之冠夫姓
    中國人的姓名,包括「姓」和「名」兩個部分。說起姓,我們通常又稱其為「姓氏」。但其實「姓」和「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中國古代婦女的姓氏主要採取的是「冠夫姓」。大致在漢魏之際構成雛形,到南朝末期蔚成風氣。
  • 此姓起源於軒轅黃帝,被譽為貴族之姓,今全國姓氏排名第428名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為世人所驚嘆,我們常常發現,我們的行為,習慣,甚至是習俗都蘊含著濃厚的中國文化的浸染,比如中國的姓氏,中華文明注重姓氏名字要比其他國家尤甚,這是因為中華民族尤其看中祖先,家庭。說到中國的姓氏,常見的大多都是單姓,複姓相對來說較少,甚至很多複姓已經基本沒有了,只有在文學作品中還被人使用,這些姓氏都特別引人注目,說起中國複姓,倒是有一個姓氏被稱為貴族之姓:此姓起源於軒轅黃帝,被譽為貴族之姓,今全國姓氏排名第428名。
  • 日本人姓氏的起源?為何日本人的姓氏,有山口,松下,井上這些?
    姓名是一個人,區分於他人的標誌之一。那麼,日本人的姓氏起源於何時,為何有山口,松下,井上這些「怪異」的姓氏?日本姓氏的來源古代日本人沒有姓,只有名。到了明治八年,從來沒有姓的人在取自己的姓的時候,也想沾點「藤」字的光,於是「藤田」、「藤本」、「藤井」、「藤山」、「藤川」、「藤條」等等姓氏就誕生了。姓和苗字是權勢的象徵,因此在名前面冠以這些稱號是當時日本統治階級的特權。而廣大勞動人民一直沒有姓,只有名。
  • 姓、氏、名、字你分的清嗎?
    下面的這些中國歷史冷知識,你知道嗎?本期的這些知識,都是小編總結出來大家的迷惑點,大家耐心往下看吧!有很多同學說,在閱讀古文時,尤其是在看人物傳的時候,人物之間一會兒稱其名,一會兒稱其字,分不清誰到底是誰。那麼古人的姓、氏、名、字、號都有什麼區別呢?稱呼的時候又該注意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了解一下。
  • 日本貴族有10大姓氏,可天皇卻為何無姓無氏?3字揭開真相
    日本貴族有10大姓氏,可天皇卻為何無姓無氏?3字揭開真相大家好,今天阿素要為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日本姓氏的故事。 姓氏代表著一個家族的血緣關係,是一個人的符號。同一個祖先所繁衍下來的後代,通常都擁有相同的姓氏。在人類最初階段,姓氏取自部落或者落首領的名字。而姓氏的產生也標誌著人類邁進了文明時代。 在日本,卻存在著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日本貴族有10大姓氏,可是,至高無上的天皇家族卻偏偏無姓無氏。這是為什麼呢?
  • 「屍」姓看著不吉利,卻是古代貴族姓氏,背後到底有何玄機?
    對於一個中國人而言,簡簡單單的姓氏就能反映不少的內容,因此中國人對于姓氏往往看得極重。作為代代相傳的最明顯標誌,姓氏代表了一個人祖宗的由來。一般來說,現在的大部分人都是比較普通的姓氏,比如《百家姓》裡面的「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就是最普遍的。不過也有一些很小眾的姓氏,往往讓人驚奇。其中,有一個特別小眾的姓氏「屍」姓,一般人都不會覺得這也是一種姓氏。
  • 日本非常奇葩的3個姓氏,中國網友:起什麼名字都好像在罵人
    日本非常奇葩的3個姓氏,中國網友:起什麼名字都好像在罵人文/細雨吟唱歷史咱們中國的姓氏數量眾多,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姓氏歷來有」百家姓「之說,例如:「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見於文獻的姓氏有5662個。而且在古代,諸先賢都道出了姓名對人的重要性。「有其名必有其實,名為實之賓也」。在《說》一書中,訓義「名」為「命」,「名自命也」。姓是先天的,是傳承祖上基因與香火的,名是後天的,與祖上有所區別的代號。但這個代號所發揮的作用和蓄藏的能量是巨大的,不可忽視的。
  • 古代按照姓氏區別出身劃分等級,來看看你的姓氏在古代是貴族嗎?
    ,在商朝的時候,古代的家族還有過家徽的存在,公卿諸侯們想要以此把自己和百姓區分出個高低,不過到了周王朝的時候,家徽消失,於是姓氏就成了古代區別出身的標誌。中國人的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時代。當時出於族際間識別的需要,每個氏族都會有一個本氏族的專用名稱,而這個名稱事實上就是全體氏族成員的共同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