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布
父親出門拿快遞見到退役的兒子,一個驚喜表達了父子情。
父親表面淡定,但嘴角止不住地上揚,眼神裡寫滿溫柔,中國的父親大多都是這樣,很含蓄,雖然不善於表達,但是給子女的愛一點都不少。
一個敬禮,一個幸福的笑,父子間不需要太多言語,最簡單而真摯的親情莫過於此。
自己小的時候和長大後是不一樣的,跟爸爸半句就冷場。
小時候覺得父親是英雄,幹什麼事都需要他幫忙,長大後父親也會覺得兒子長大了,需要他的地方也越來越少,但是這份愛真的不會少。
10多年前,張正直寫的《窩囊父親》將父親那委婉卻又純粹的愛表現得淋漓盡致。
父親的&34;在村裡是出了名的,他不善言辭,膽小怕事,遇到困難只會默默流淚。
兒子上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期末考試,語文數學都不及格,班主任老師害怕拖了班裡的後腿,勸他退學,並讓家人前來辦理轉學手續。
兒子將這個消息告訴父親時,沉默寡言的父親頓時驚呆了,但是他沒說什麼,蹲在地上抽菸。
第二天,父親提著一籃子雞蛋領著兒子來到了校長家裡,懇請校長留下孩子,任憑父親磨破嘴唇,可校長還是堅持讓轉學,無奈的父親只好&34;一聲跪下。
這一跪換回了兒子的未來。
之後,兒子發了瘋似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並且順利考入大學,但是對於自己的&34;父親沒有辦法釋懷。
家裡土牆上的獎狀,成了窮得連一張年畫都沒有的屋子裡唯一的一道風景。
直到家裡發生的那一場火災,不僅燒光了家底,也燒上了兒子的心頭。
鄰家的孩子玩火,不小心點著了自家的房子,鄰家的房子也跟著遭殃。父親剛從外面回來,二話不說,便闖入了那間烈焰騰騰、濃煙滾滾的小草房裡。
幾分鐘後,父親滿身是火,拼命跑了出來,他緊緊地護著胸口,當母親小心翼翼地挪開父親的胳膊時,才發現是一摞發黃的獎狀,那是兒子從小學到今天獲得的全部榮譽。
兒子的成功就是父親的莫大榮譽,兒子的幸福也是父親的夢寐以求,因為兒子本身就是父親的作品。
用生命守護的親情來之不易,用愛鑄成的陪伴溫暖人心。
二戰期間,納粹對猶太人開始慘絕人寰的迫害,《美麗人生》卻在這裡射出穿越世紀的愛的光芒。
圭多父子被押上了開往集中營的卡車,這天是兒子喬舒亞的5歲生日。
在卡車上,兒子害怕地問圭多:&34;
圭多告訴兒子:&34;
規則很簡單,兇狠嚴厲的軍人主持遊戲,不遵守規則就要扣分。贏得1000分的孩子,可以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
兒子相信了,在人間煉獄般的集中營內,開始了一場生死遊戲。
雖然集中營內生活條件艱苦,圭多每天都要在極度高溫的環境下工作,如果完不成任務,就會喪命,但是他會把最好吃的白麵包留給兒子,即使自己體力不支,也會用盡全力去編織的這段美麗人生。
父親也不知道最後能否活下來,他只想在活著的時光裡,讓兒子儘可能的少一些憂傷,多一些快樂。
在他善意的謊言之下,喬舒亞忍受了痛苦與折磨,度過了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歲月,獲得生的希望。
後來,納粹瀕臨潰敗,決定在撤退前殺光集中營裡的猶太人。
幸運的是,兒子躲在垃圾桶內活了下來,但是圭多死在納粹的槍口下,他對生命的熱情永遠留給了兒子。
美麗人生基於殘酷的現實,反映的一種堅強,樂觀的人生態度,有父愛保駕護航。
樸實無華的父愛是每個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是他生命中最強壯、最不可分割的東西,是他一生都消磨不掉的底氣。
父子一場,能促膝交談的時刻少之又少;還有些人,對父親的印象停留在短暫的記憶中。
在周杰倫的記憶中,母親葉惠美有著一生的重要性,拿著一根棍子站在後面督促自己練琴的畫面會成為永恆的經典。
周杰倫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被酒鬼爸爸拋棄,和母親、外婆一同生活。
小時候的周杰倫展現了極高的音樂天賦,於是葉惠美花光所有積蓄給他買了一架鋼琴,這也是周杰倫夢想開始的地方。
只是,追逐夢想的路上,少了父親的身影。如果父親是一個家庭的標杆,那周杰倫無標杆可依。
他將自己關於父親的思考與表達都寫入作品之中。
《爸,我回來了》講述他的朋友遭受父親家暴的事情,表達了他對家庭暴力的控訴和批判,
希望對朋友的遭遇能夠感同身受。
《以父之名》就是電影《教父》的故事濃縮,教父是家庭觀的象徵,對周杰倫影響至深,也說明了他對父愛的渴求。
對周杰倫而言,父愛是一首最難譜曲的無詞的歌,只有合格的兒女才能唱全。
十幾年前,那個在媒體面前不知所措的大男生,如今已為人夫人父,少了幾分靦腆與羞澀,多了幾分成熟與穩重。
只有成為父親時,才體會到父愛的深邃與睿智,因為父愛是一種責任。
韓寒說過:痛苦來臨時,不要總問:&34;,因為快樂降臨時,你可沒有問過這個問題。
父愛同樣如此。
沒有母愛的細膩與溫柔,父愛莊重而深刻,樸實卻真摯,雖不善於表達,最孤獨卻又充滿力量,依舊光芒萬丈。
我是,專注研究情感基本面,以不同視角看問題,特立獨行的讀心人,有問題,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