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馬路天使
本文原載於《新周刊》APP,歡迎下載使用
前陣子,周冬雨憑藉電影《少年的你》拿下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這邊人們卻把郝蕾多年前說的一句話挖了出來。
3年前,看完電影《七月與安生》的郝蕾,興奮地發了一條微博:「周冬雨的表演非常驚豔,小姑娘已經完全明白表演是怎麼回事了!」仿佛神預言般,當年的周冬雨果然拿下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對周冬雨和許多觀眾來說,郝蕾的誇讚,「含金量」也是極高的。
被偶像翻牌的周冬雨激動得語無倫次。/@周冬雨
畢竟,郝蕾「教科書式演技」的傳說仍在江湖上迴響,而周冬雨也公開表達過郝蕾是她的偶像。
只不過,有很多年輕觀眾不可避免地發出了黑人問號臉:郝蕾是誰?憑什麼點評周冬雨的演技?
陸毅的老婆都比郝蕾有名氣多了。/@耳帝
論作品,出道二十多年來,郝蕾的影視作品滿打滿算也就30部,何況近乎一半的作品,她都只是出演配角。
論演技,除去2010年曾憑藉電影《第四張畫》拿過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郝蕾似乎並沒有多餘的獎項來證明演技。
郝蕾飾演一位從大陸赴臺打工的母親。/《第四張畫》
甚至,去年被觀眾和影評人報以厚望的先鋒電影《春潮》,也沒能給她帶來影后殊榮。
當同年代女演員要麼獲獎無數成為老藝術家,要麼逐一出演大女主戲掙得一波關注,要麼開始走上綜藝「乘風破浪」時,郝蕾卻始終沒有出現。
乘風破浪的姐姐,沒有郝蕾。/@院之月
江湖仍有她的傳說,她卻不在江湖。
郝蕾去哪兒了?
不想當明星的演員
除了影視作品,郝蕾確實很少露面,但每一次出現總有驚喜。
上一次,她因批判「炸裂式」演技而出圈。
最近一次出現,是為電影《春潮》在直播間雲路演。
許久不見,郝蕾的臉上多了柔和與從容。/《春潮》雲路演
第一次上直播間的郝蕾,顯然有些不適應,設備有回音,屏幕不清晰。
但聊起電影來,這些設備問題馬上被拋到了腦後,面對編劇史航的提問,她耐心地解答,溫和地回應。
他們聊電影中祖孫三代的「隔代親」,聊電影中超現實意象的意義,聊大家最關注的那場10分鐘的獨白戲......這樣的郝蕾,和媒體報導中那位「桀驁、難搞」的郝蕾判若兩人。
一張海報,就能感受到母女間的關係。郝蕾低頭含笑,金燕玲高傲地微微抬頭。/《春潮》
可當聊到大家對電影的評價,郝蕾又變成了桀驁的「老鷹」。她對某位男性評審評價電影「很矯情」感到憤憤不平。
「不是不接受批評,這樣的評論有失水準。你可以說這個技術不好,完成得不行.....」,隨後她變得更加鋒利,「那你敢不敢說是女的都很矯情」。
就像對「演技」的嚴苛,郝蕾對電影也充滿敬畏,她無法忍受專業影評人如此不負責任的評價。
最終,這場有回聲、畫面並不清晰的直播,在線人數達到了12.1萬人,有不少觀眾評論道:「聽郝蕾講電影太舒服了」、「郝蕾去開個表演綜藝吧」。
但恐怕影迷們還得失望,因為一直以來,郝蕾只想專心當個演員。
1998年,堪稱大陸青春片鼻祖都電視劇《十七歲不哭》播出,郝蕾在其中飾演了一位盛氣凌人、愛打抱不平,卻又因為暗戀班長而滿懷心事的少女楊宇凌。
這部電視劇成了多少人的17歲情結啊。/《十七歲不哭》
當時已經19歲的郝蕾,將17歲少女的靈氣和青澀表現得恰到好處,一掃導演當初「怕郝蕾年紀稍大駕馭不好」的擔憂。
因為楊宇凌一角,郝蕾一炮而紅。但「紅」給她帶來的不是快樂,而是困擾。
走在街上別人喊她,她不知道怎麼反應。有記者偷拍她,她覺得很煩,「為什麼我要紅」?
這並不是郝蕾一時的年少輕狂,在她之後的演繹道路上,觀眾們幾乎親眼見證了她一步步遠離喧鬧的星光之路。
25歲的時候,剛剛拍完《少年天子》的郝蕾,以靜妃一角,成了當年大家公認的「最讓人討厭不起來的反派」,再加上一出道就為人所好評的《十七歲不哭》,星途一片璀璨。
《少年天子》裡,郝蕾美得不可方物。
但轉眼,她便任性地投入了舞臺劇,以《戀愛的犀牛》中明明一角,結實有力地覆蓋了自己在《十七歲不哭》裡的青澀,從此在觀眾和她個人的心目中,確定了一條犀牛般旁若無人地前進的演員道路。
郝蕾不是最美版本的明明,卻是最攝人心魄的明明。/《戀愛的犀牛》
對於一個少年成名的演員來說,這個選擇既奢侈又莽撞。相比起收入高、影響力大的影視劇,收入少,受眾窄的話劇對一個處於黃金年齡的演員來說,幾乎是一種「浪費」。
在這之後,她遇見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角色:餘虹。
可以說,郝蕾憑藉直覺般的演繹撐起了整部電影。影評人程青松說,這部電影之後,看到所有的青春片都會感覺「宿舍門一打開就是餘虹從裡面跑出來」。
那個「為了欲望和爛漫的天性,不得不付出代價」的餘虹,成了影迷心中的一團鬱結的迷霧。
也正因為她演得太好了,在「明明「和」餘虹「之後,郝蕾被划進了文藝片陣營,隨之而來的是被標籤化,被「神經質」,被小眾化。
在當前的影視行業裡,這對一個演員來說並不是好事。被標籤化,意味著可選擇的越來越少。更何況在國內,女演員的最佳「賞味期限」不過十幾年,過了黃金年紀,可選擇的角色就只有煩人的婆婆,嘮叨的媽媽......
即便後來她又拍了賈樟柯的《河上的愛情》、婁燁的《浮城謎事》,甚至是陳可辛的商業電影《親愛的》,在這些作品裡,郝蕾貢獻出了超凡的表演,但關注度顯然不如從前了。
2012年,郝蕾在《浮城謎事》裡飾演了一位被出軌的妻子。
在同樣處境之下,參加綜藝,上熱搜、製造熱門事件以獲得曝光,似乎是很多同類演員的唯一選擇,可「老思想」的郝蕾還是一根筋。
她堅持不上綜藝,不炒作,演戲之外的工作幾乎不接。每次跟歷任經紀人合作之前,郝蕾必定會先說清楚,「有作品,我們可以宣傳,沒事的話別瞎弄這些東西」。
除了演戲,她不想浪費任何精力在其他事情上。
有人說,郝蕾是內地唯一一個有演技,不會營銷的演員。/《非常靜距離》
中央戲劇學院博士餘露兒在文章裡如此評價郝蕾:
「郝蕾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她有兩層皮膚,一個是作為她自己,一個是作為演員,她得以保護住自己.....沒有丟掉她自己。正是後者,創造了她塑造更好角色的可能,這就是郝蕾最難能可貴的地方。」
沒有名氣的負累,「不過度消耗自己」,保持絕對的專注,這拖累了明星郝蕾,卻成就了演員郝蕾。
永遠的餘虹,永遠的郝蕾。
你必須是你自己
1999年,《戀愛的犀牛》的編劇廖一梅第一次見到郝蕾,就覺得這個女孩不一樣。
「她身上有股特任性的勁兒。那個勁兒特別像《犀牛》,是控制不了身體裡的能量、欲望、荷爾蒙。所有一切對世界的企圖都要從身體裡噴出來的感覺。」
廖一梅的直覺很準,郝蕾和段奕宏主演的2003年版《戀愛的犀牛》,成了眾多版本中最經典的一版。
舞臺上,郝蕾一襲紅裙,時而歇斯底裡,時而冷漠無情,時而在破碎中哀哀呢喃:「人是可以以二氧化碳為生的,只要有——愛情。」
《戀愛的犀牛》至今已經演出了19個版本,可郝蕾版本的明明仍舊在人們心中難以抹去。
對觀眾而言,郝蕾的紅裙版「明明」就是那朵獨一無二的破碎之花,鮮豔決絕又迷人。
也許很少人知道的是,當年郝蕾還在《戀愛的犀牛》的舞臺上唱了一首叫做《氧氣》的歌。
有人說,郝蕾的唱法,是窮盡樂評人的詞彙都無法概括的,因為那是不按照套路的「戲劇性」唱法。
所有的光芒都向我湧來
所有的氧氣都被我吸光
所有的物體都失去重量
我都快已經走到了所有路的盡頭
可惜郝蕾只想當演員。
這首《氧氣》,郝蕾唱得「冶豔、頹喪、濃烈」——我們聽到過女歌手或甜美或高亢或溫暖或蒼涼遼闊到歌聲,卻鮮有人會像郝蕾這樣,表達更為複雜的情緒。
樂評人耳帝驚喜地評價道:「她憑藉的不是聲樂上的技能,而是飽含靈氣的聲音表情、聲音性情與聲音氣質,語感可以說比很多職業歌手都要更具有內容與信息量。這顯然是歌手本身天性裡帶來的。」
如果說敏感、情感豐富與呼之欲出的欲望是郝蕾的天賦,那在角色詮釋上的收放自如,則是她教科書式演技的加成。
郝蕾的表演總是給觀眾某種感覺——找不出任何用心設計的東西,但所有的處理卻都無比精準。
在《情滿四合院》裡,郝蕾飾演一位穿著臃腫,土得掉渣的寡婦秦淮如。
裡面非常著名的一場戲,足見郝蕾的分寸感。
在與情敵爭論何冰飾演的「傻根」愛的究竟是誰的時候,秦淮如不服輸,但郝蕾的表演卻不「用力」,而是「松」。
在郝蕾步步緊逼,又步步後退的演繹下,這個人物心底裡的那股忍耐的、莊重的力量被完整勾勒出來了。這種力量,」蘊含著秦淮茹在歲月中和傻根結盟的紐帶之深,又流露出一個寡婦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在電影《親愛的》裡,她飾演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
在戲中大多數時間,郝蕾都顯得有些「游離」,但這不正是一個「丟了魂兒」的母親該有的樣子嗎?
《親愛的》劇照
直到孩子被找到之後,主動拉住了她的手,她的表情和身體,才突然有了一連串想哭和想笑擠在一起的反應,她的魂兒回來了。
就算是演反派,郝蕾也能將其演繹得有血有肉,我見猶憐。
在《少年天子》裡,郝蕾飾演了靜妃,一個被欲望摧毀而怨憤的後宮女人。
當年這部劇由鄧超、霍思燕和郝蕾主演,沒想到飾演反派的郝蕾人氣卻高於霍思燕。/《少年天子》
她深愛著皇帝福臨,因這份愛,她變得神經質、癲狂不羈。可她身上同時又有更為複雜的特質:恍惚又決斷,心狠手辣又情感真摯。以至於有觀眾在豆瓣評價,「這是我第一次這麼喜歡反派」。
這麼多年來,郝蕾沒有禁忌,肆無忌憚將自己的生命力釋放在每一個角色身上。可每演一個角色,就在那個角色身上留下強烈的個人風格。
好演員不僅可以演角色,也可以塑造角色。/@梅子湯湯
如果你要問郝蕾什麼樣的演技才是真正高級的,她會告訴你,像莫妮卡·貝魯奇那樣自然,像於·佩爾那樣不動聲色。
如何做到這些?她說:「你自己的人生得有很多層次,很豐富,你首先得是你自己,不然你誰也演不成。」
真實比什麼都重要
2006年,導演婁燁攜郝蕾以及影片男主角郭曉東來到坎城。
在酒店,婁燁親自敲門告知郝蕾:「我們沒得獎,還去閉幕式嗎?」
婁燁本想安慰一下郝蕾,沒想到郝蕾說了一句:「當然要去了,我們又沒有做什麼丟人的事情。」
2006年郝蕾在坎城。/@停雲
後來,在某次採訪中,當記者問起郝蕾對於與坎城影后擦肩而過有什麼感想,郝蕾也是這般坦然:
「對於我無法控制的東西,我是不思考的。我們惟一能控制的是用什麼態度去對待電影,對待這個世界。」
在東北人郝蕾的身上,確實流淌著一種東北特質:敢做敢當,坦坦蕩蕩。
以前,郝蕾經常在公開博客裡寫東西,在面對很多事情上,郝蕾的態度相當直率。
當有人說她是「文藝女神」時,郝蕾寫道——
「什麼叫『文藝』?以及後綴的其它名詞?這些個被什麼人組合的名詞詞組能殺死人!我想對這些對中文做貢獻的人說:你才文藝呢!你文藝去吧!」
當被問了太多「關於沒得獎」的事情——
「娘的!別再問我想不想拿獎了,我想拿好嗎?很簡單,一個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如若你像瞎子一樣問來問去,我就不客氣了。」
當有人評價她身材時——
「別你妹再說我胖了瘦了,我一個東北姑娘直來直往的!胖了瘦了也聯繫不到誰!」
來到了社交網絡時代,別人忙著用這個虛擬工具塑造各種各樣迷人的人設,郝蕾卻用它來釋放激烈的自己。
她上微博,有時一連發十幾條微博罵人,毫不顧忌。
受到不公平對待,她也會把劇組告上法庭。因為「真實跟謊言一起洗澡,謊言披著真實的衣服出去了,真實自己走不出去了。」
2012年,郝蕾剃光頭髮,參與「如是」攝影項目的拍攝,她想表達的,就是「真實」。/@叄門
但是,這種「直率」也很快惹來了麻煩。
2009年,郝蕾迎來了人生最艱難的低潮:情感破裂,朋友背叛。她在微博說氣話,面對記者也絲毫不做表情管理。
這樣的郝蕾,被人們和她所飾演的撕心裂肺的女人聯繫到一起,被眾人視作瘋子,被媒體拍了情緒不穩定的照片,然後被轉述成一個「神經質」的瘋女人。
餘虹一角,跟隨了郝蕾一輩子。
2014年,流量明星風頭正盛。她卻公開批評那些所謂「炸裂式」演技,她說,「那不過是一個表演系二三年級學生就應該做到的」。
@橘子電影
果然,輿論再次將郝蕾推向風口浪尖,「蹭流量」、「思想陳舊」、「矯情做作」等帽子一頂頂往她頭上扣。
面對如此種種,郝蕾並沒有示弱,她回應道:「觀眾的標準,可以更高一些。」
她從來不否認自己的「坦誠」會嚇到別人。但相比起用力營造精美的人設,她在意真實。她相信不假裝,不示弱,不迴避,不妥協地活著,才是生命的意義。
對她來說,當一個演員也是如此,「你必須不假裝、不迴避」地在熒幕上呈現生活。
《春潮》的劇本之所以打動了郝蕾,正是因為那種「樸素的真實感」。
這部電影讓很多人產生了共鳴。/@電影春潮
「跟外國電影相比,我們的電影中的女性形象很單一,談戀愛中的小姑娘、帶孩子的媽、職業女性,或是找媳婦毛病的婆婆」,她不喜歡這種戲劇性的刻板假設。
相比起刻意地製造衝突和戲劇性,她認為真實的生活永遠比戲劇更戲劇。據說《春潮》的劇本,正是導演楊荔鈉在心理療愈沙龍裡觀察了很多家庭後才寫下的。
在電影《春潮》裡,郝蕾扮演的是金燕玲的女兒。母女之間的關係,看似鬆弛冷漠,實際上冰火兩重天。
這是一場靜默的戰爭。/《春潮》
大多數時候,母親控制欲極強,嘮叨、嚴厲、精神充沛。而郝蕾則是被母親壓制下的那個失意的女兒。
當每次母親將對父親的不滿撒到她身上的時候,她只能躲避,把自己的憤怒和痛苦藏起來,自我消化。
偶爾反抗,也只是淘氣似的偷偷卸掉廚房的水管,讓水漫出來,或者是把菸頭直接掐在母親的餃子皮上。
最多的時候,她只能默默掐住仙人掌,用手的刺痛來分走一點心裡痛苦。
在生活風平浪靜的細節之下,隱藏著祖孫三代的細水流長的愛與矛盾、控制與被控制、埋怨與痛苦。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通通不是一瞬間的爆發,而是隱隱發作,偶爾抽痛一下,這就是生活最最真實的東西。
但畢竟,這樣反映真實的好劇本並不多,這是一個好演員真正的「高處不勝寒」。
當網友質問梁朝偉演爛片是缺錢花嗎?郝蕾替梁朝偉打抱不平。/@橘子電影
是的,郝蕾就在那裡,但是好的角色,始終太少。
在此次雲路演中,郝蕾多次喊著「不想再演了」,把影迷嚇得不輕。
她反覆提到對行業的失望,「我們沒有形成一個好的觀影習慣,大家不知道什麼是好演員」,她也承認自己早已被邊緣化了。
話雖如此,她對表演的熱愛依然是藏不住的。
當年郝蕾的雄心壯志,至今也沒有變。/《非常道》
就像她看到後輩周冬雨的表演,就眼睛放光、毫不吝嗇地稱讚;就像她偶爾還是忍不住跳出來提醒大家,「演員的自我要求不能降低啊」。
在最近的雲路演中,郝蕾透露,自己正忙著準備一個劇本。等不到好電影,就自己做吧。
此外,她也正在寫一本關於表演的理論書籍,不出意外,今年就能出版。
從不憚於把「我的夢想是要進入表演教科書」掛在嘴邊的郝蕾,如今正在創造自己的那本「教科書」。
參考資料
[1] 郝蕾:我不恥笑自己的選擇|人物周刊
[2] 易見:對話郝蕾,我的人生沒有秘密|鳳凰娛樂
[3] 非常道:郝蕾,靈與肉|鳳凰娛樂
[4] 名人面對面:郝蕾專訪|鳳凰娛樂
[5] 雙面女郎郝蕾|非常靜距離
[6] 郝蕾和屬於她的表達:一個能保護角色的好演員 |文匯報
[7] 消失的歌手 | 郝蕾:「地下搖滾女皇」的模擬人生
[8] 無論郝蕾變得有多胖,我依然愛她|每日人物
[9] 郝蕾,一個無需乘風破浪的「前浪」女演員|骨朵星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