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後悔過去,別展望未來,活好當下
文:我是素顏
暑假兩個月後,到了九月一號,孩子們再次回歸校園,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啊。有的同學滿臉的喜悅,又可以見到久違的老師和同學了。修飾一新的校園塑膠跑道帶給孩子們的,也是大大的驚喜。還有班上新轉來的同學,孩子們也充滿了好奇,他是什麼樣的人,學習好不好,性格好不好,容不容易相處。這些問題在孩子腦子裡盤旋。帶著疑惑、好奇的心走進學校課堂的孩子,對學校的生活是充滿期待和向望的。
有孩子搖搖頭,一臉的沮喪表情。唉!又要上學。早上睡不成懶覺了,去了學校又要挨老師的批評。又要寫那麼多作業。想一想動不動考試就頭疼。考不好怎麼交待家長。上學的煩惱有一大堆。
每天早晨做花樣營養早餐的時候,會見縫插針聽小說和一些教人上進的雞湯文,最願意聽的一個讀書平臺叫《讀書有範》,育人、婚姻、為人處事類的雞湯文日日都有,不乏可以實際操作的案例,受益匪淺。
九月一日的一篇《孩子,為什麼我寧願放棄五十萬,也要逼你讀書》,當日連著聽了四次,一邊聽一邊思忖,這個星期的作文課,我就給孩子們講講學習的重要性。
五十萬是怎麼回事呢?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到大,不上學不花錢讀書,再到外面上班賺錢,裡裡外外相加就會給家中連省帶賺五十萬元錢。我們別細究這個數字的含水量是多少,因為事實上這個理論根本站不住腳,童工沒人會僱傭。我們站在另一個學習的層面想這個問題,不花錢還賺錢,相加的總和有五十萬,每一個做父母的都不會眼紅這個五十萬,讓自己的孩子不去上學識字,省這筆投資。再無知的父母也不願自己的孩子當個睜眼瞎,大字不識一個,只知道一味賣苦力賺錢。
文中的一個案例引人深思。作者本科畢業後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在電腦上工作、寫作、出國、成家、育子,過著簡單幸福的小日子。過年回家鄉探望母親。那一日家中大掃除,請了一位保潔,一進門,居然是作者初中相處極好的同學。兩人邊聊天邊幹活,同學羨慕她擁有的一切生活狀態。她在電腦上工作,到國外出差這些極為平常稀鬆的事,在初中同學眼中都如同天外來客般稀罕。作者感嘆:不是我太高,而是她太低。
造成她們同班同學之間,格局層次相差如此之大的原委,就是因為學習的緣固,一個初中畢業就放棄了學業,一個拼命努力,考上了高中、大學,或者碩博連讀,往更高的學府深造,才擁有財富自由,不用被迫生存,可以選擇自己想做的工作。
當我把這個音頻連接上手機,播放給孩子們聽的對候,有孩子在認真地聽,有孩子在打著哈欠,有孩子在竊竊私語,嘰哩咕嚕地閒聊。馬上關掉音頻,讓孩子們做個選擇題:如果是你,你願意做給同學家當保潔的初中畢業生呢?還是願意做僱同學當保潔的作者呢?
無二選擇,所有孩子選擇的自然都是後者了。我拷問他們:問題在選擇後寺,要靠學習改變命運的你們,此時上課的時候,你們在做些什麼?老師要把一身的「財富&34;拱手讓人,聊天的聊天,打哈欠的在打哈欠,一個人的學習態度,註定了他明天的結局,照你們現在上課的樣子來看,你們也只能做被僱傭的初中生,被迫謀生。如果你們真的想改變命運,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從這第一堂課開始,全身心關注當下的學習,再不要左顧右盼做其它與學習無關的事。
在作文中,有孩子寫道:早知道學習這麼重要,幾年前我就好好學習了。以後,我要努力學習,考上清華、北大。
他就是那個上課嘻嘻哈哈玩樂聊天的孩子。我告訴他:過去的已經過去,沒地買後悔藥去。未來的還不知道會怎樣,重要的是活好現在,今天都不努力,明天能好到哪裡去?美好的願望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望月,永遠可望而不可及。
但願孩子們能聽懂。好好活在當下,擁有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