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孩子都會遭遇「夜驚症」,盲目叫醒危害大,這樣做效果更佳

2020-12-19 CiCi媽媽說育兒

最近在和朋友依依(化名)聊天時,說道她家孩子這兩天會突然在睡眠中驚醒,然後放聲大哭,然後一會又睡著了。以至於現在一到孩子睡覺的時候,依依就特別心慌,害怕孩子又出現這種情況。

大多數新手爸媽都遭遇過孩子「睡眠問題」,入睡困難、頻繁夜醒、愛哭鬧是常有的事。還有一種也是很多孩子都會遇到的睡眠問題「夜驚症」,像依依的孩子一樣,孩子在出現「夜驚」時,會出現突然的驚醒,伴隨著號啕大哭、尖叫、出汗甚至是亂跑等現象。在媽媽們的眼裡,孩子的「夜驚」的確很嚇人。

什麼是「夜驚」?媽媽們需了解

「夜驚」正如這個名字一樣,孩子出現夜驚時會讓家長被嚇到。因為孩子在出現夜驚症狀時會顯得非常害怕的樣子,瞳孔放大、渾身是汗。當抱起夜驚的孩子時,會感覺到孩子的心臟砰砰地跳,像是被惡魔抓住了孩子一樣。

「夜驚」的定義

「夜驚」不同於噩夢,不管是在白天的小睡和夜間睡眠期都會發生「夜驚」。主要的表現是突然地從睡眠中驚醒,並伴有異常的行為以及焦慮驚恐的情緒等。「夜驚症」通常發生在孩子4~12歲之間,和做噩夢不一樣的事,孩子在醒來後不會記得自己「夜驚」時的行為和相關記憶。

「夜驚」時孩子的感受

實際上,在發生「夜驚」時孩子並未感到恐懼或是害怕,也並沒有清醒過來或是在做夢。整個夜驚的過程中,孩子都是在睡眠中發生的。出現夜驚的緣由是孩子在2個睡眠循環周期中突然卡住,無法繼續睡眠所導致。當夜驚結束後,孩子又會急著睡眠。對於「夜驚」,事實上受驚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

多數孩子的「夜驚」不是病,無需特別的治療

夜驚、夢遊、說夢話,都發生在非快動眼睡眠期間,通常在入睡後2小時之內發生。夜驚出現得最多的情況是在孩子生病或睡眠環境改變的狀態下,如長途旅行、變換陌生環境等。多數孩子發生的「夜驚」情況較輕微,且發生的頻率不高,家長無需特別的治療,只需要注意安全即可。

孩子出現「夜驚」,盲目安撫效果差,這樣處理對孩子更好

多半孩子都會出現夜驚,面對孩子夜驚時,很多家長都會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好。盲目地抱起孩子安撫,反而還會讓孩子醒來,一臉茫然,因為孩子不知道自己剛剛「夜驚」了。面對孩子夜驚,不妨試試這樣的處理方法。

孩子輕微的夜驚,家長可以冷處理

孩子出現輕微的夜驚,比如僅僅是坐起來或大喊、大哭,隔幾秒就停止了。家長無需緊張地叫醒孩子安撫,只需要等待孩子自己平靜後再次入睡。因為孩子的夜驚是發生在睡眠中的,他們根本沒有醒來,如果這時候家長慌亂地安撫反而會嚇到孩子,讓情況越變越糟

孩子出現輕微夜驚症,家長只需要保證孩子安全即可

孩子在出現夜驚時,如果有跳下床的症狀,家長需要保證孩子的安全性,將孩子慢慢地帶回去床上。如果孩子突然地坐起來,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慢慢地躺下,不要去叫醒孩子。總而言之,家長需要做的就是保護孩子的安全,不要讓孩子發生意外即可。

孩子出現夜驚,事後無需告訴孩子

孩子的夜驚是無意識的,也就是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發生的。在事後家長無需告訴孩子夜驚的過程及恐懼性,因為告訴孩子後可能會讓孩子覺得心理恐懼甚至是不高興,容易產生牴觸睡覺的結果。找出孩子夜驚的原因後,家長只需要儘量消除這些夜驚因素即可。

CiCi媽小貼士之:預防孩子夜驚的小方法

從孩子的生理性機制來說,無法從根源上徹底制止孩子發生夜驚或是做噩夢。不過作為家長可以做的是:儘量避免生活中會導致孩子出現夜驚的因素,以下幾個預防孩子夜驚的小方法供參考。

避免刺激性/恐懼性畫面在孩子面前上演

家長平時不要讓孩子看過於暴力、刺激性、恐懼性的動畫或電視節目。特別是當孩子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是要避免此類場景。如果孩子不小心看到這類電視/畫面,家長需要及時給孩子作出正常化的解釋,消除孩子的心理陰影。

不要讓孩子玩得太累或缺乏睡眠

在孩子白天玩得過於興奮的時候或是孩子缺乏睡眠的時候,容易導致孩子在晚上出現夜驚或是做噩夢。對於這種情況,家長要讓孩子保持規律的作息習慣,每晚安排一個睡前活動很重要,而且睡前活動的節奏要保持舒緩平和。不要讓孩子在玩得過於疲勞的情況下去睡覺。

生活環境中發生的巨變,家長要及時對孩子進行疏通

家長帶著孩子去陌生的地方居住或是帶著孩子出門旅遊時,一開始的不適應性也會導致孩子出現夜驚。或是家中某個親人的離世、寵物的離去、弟弟妹妹的出生、父母離婚吵架等也都會讓孩子出現夜驚。如果孩子生活中出現了這些巨變,家長要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以免孩子把現實的情緒帶到睡眠中。

CiCi媽寄語:孩子出現夜驚並不可怕,家長也不要過於驚慌。保證孩子睡眠環境的安全性、找到孩子發生夜驚的原因才是對孩子出現夜驚症最好的幫助。

相關焦點

  • 孩子半夜睡醒大哭,原來是兒童夜驚症作祟,家長應該這樣做
    白天和爺爺說到這事,他說別擔心,這是小兒夜驚症,白天玩太興奮了才會這樣。我半信半疑,上網一查,還真有這說法。什麼叫「夜驚症」呢?兒童夜驚症屬於一種睡眠障礙,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都可能是導致小兒夜驚出現的原因。
  • 是什麼引起孩子夜驚症的?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偶爾會突然大哭起來,哭個不停,哄也哄不好,餵奶也不喝,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如果孩子經常發生這種情況,極有可能是夜驚症。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夜驚?這又會有什麼影響呢?兒童時期的神經、大腦發育尚未健全,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部分,尤其是控制睡眠覺醒的大腦皮質發育的不成熟,容易導致孩子夜驚,除此之外還有其它因素會導致孩子夜驚。夜驚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會導致孩子休息不好,當孩子休息不好時,會對其身體激素水平產生影響,可能會導致孩子身體和智力的發育不良。
  • 孩子夜驚這樣做 幫你擺脫熊貓眼
    2017-05-20 18:38:21 來源: 育兒小專家 舉報   文章簡介:孩子夜驚這樣做
  • 孩子驚厥,睡夢中哭鬧,可能是患有「兒童夜驚症」,別大意
    結果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姥姥卻發現,孩子每天夜裡都會半夜被驚醒,然後大哭起來,並且孩子大聲呼喊"媽媽"。每次姥姥都要哄小鵬半天,等到小鵬的哭聲漸漸地停止了,才會緩緩地睡著。小鵬的姥姥原先以為只是孩子做了噩夢而已。
  • 警惕兒童夜驚症
    但經常有家長訴說孩子入睡後會突然哭鬧,說夢話,還伴有動作等,一夜有時發作數次,鬧得全家不得安寧,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焦慮不安,總是懷疑孩子受到驚嚇了,要不就是孩子缺鈣或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導致的,一趟趟往醫院跑,也沒查出啥毛病。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兒童睡覺突然驚醒 可能是兒童夜驚症
    原標題:兒童睡覺突然驚醒 可能是兒童夜驚症   原標題:兒童睡覺突然驚醒 可能是兒童夜驚症   兒童夜驚症屬於一種睡眠障礙,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都可能是導致夜驚出現的原因。兒童在入睡後突然坐起、尖叫、哭喊、雙目睜大直視,有的還自言自語,別人卻聽不懂他在說什麼,有的孩子會用手摸著嘴,或者手到處亂指,有的孩子甚至下床行走,神情十分緊張、恐懼,而且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面色蒼白、出汗,但對周遭事物毫無反應,數分鐘後緩解,繼續入睡。這種發作即夜驚,若經常出現又稱夜驚症。兒童夜驚症如何治療?
  • 夜哭,驚醒,睡不熟,警惕寶寶患有「夜驚症」,別大意
    很多父母一開始認為孩子只是做噩夢了,但是後來慢慢的發現,這和做噩夢的哭還不一樣。其實對於孩子的這種情況,在醫學上是有一個專業的名詞的,叫做「夜驚症」。可能有很多父母問,「夜驚症」是什麼?和做噩夢的哭有什麼區別呢?
  • 孩子夜驚和做噩夢有什麼區別?和「鬼怪」沒關係,該關心的是睡眠
    等到第二天,孩子卻有什麼都不記得了。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時,這位寶媽覺得自己比孩子受到的驚嚇還要大,一方面懷疑孩子是做了什麼噩夢,一方面也在心裡嘀咕,會不會真有什麼離奇的事情發生。像她描述的突然驚醒、伴隨尖叫等異常行為,是典型的夜驚症的表現,在4-7歲孩子身上比較常見,也就是孩子上學前和上學早期這個階段,尤其是男孩子。
  • 孩子睡得好好的突然大哭大叫?不是噩夢,是夜驚!需科學應對
    一開始奶奶以為是孩子做噩夢導致的,可是孩子每一個晚上都做這麼嚇人的夢好像有些不太可能,曉雯就將孩子送到醫院去檢查,醫生說這樣的情形其實是孩子有夜驚症。一、夜驚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現?一般而言,孩子在四至十歲之間是有夜驚症的高發時間,男孩相對女孩概率會更高一些,夜驚症與做噩夢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這其實算是一種睡眠疾病,與夢遊症類似,屬於孩子睡眠出現障礙。有夜驚症的孩子一般會在熟睡的前兩小時容易醒來再大聲啼哭,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大聲的說一些話,但是是非常含糊不清的。
  • 龍齒二陰煎治療夜驚症
    夜驚症,又稱睡驚、夢驚、夢惕、夢寐驚惕等,是臨床常見的睡眠疾病之一,筆者運用龍齒二陰煎為主方治療本病取得較好的療效,茲介紹如下。   1.臨床表現   睡眠中發作性騷動、叫喊,兒童患者則主要突然尖叫、哭鬧、聲音怪異恐怖、表情驚恐、眼真視或緊閉、手足亂動,伴見植物神經徵象。
  • 兒童夜驚症是否是精神上的問題?
    夜驚症又稱夢恐症或夜間驚悸,常常發生在夜間入睡30分鐘至2個小時之內,多見於3到7歲兒童。發作頻率不定有一月或數月一次。患兒常被噩夢驚醒,有時突然坐起,雙眼睜大直視或緊閉,常伴有大聲吼叫或自言自語,成年人往往無法分辨其內容。
  • 睡眠幹擾問題 孩子夢遊夜驚做噩夢怎麼辦?
    夢遊和夜驚症:深睡期中斷的半甦醒狀態  從第一章的圖1–5中,你可以看到一個至少6個月大的嬰兒的睡眠過程。我們當時解釋過:入睡後3個小時內,所有的孩子都會從深睡期經歷一次甚至兩次半甦醒狀態,這在圖表中是以箭頭標示(我們的案例是晚上9點半和10點半)。
  • 怎麼解決小孩夜驚的問題?
    有些家長發現自家孩子總會大半夜忽然驚叫出聲,旋即開始哭鬧,怎麼都哄不住,只能等孩子自己哭累了才能消停,又會自行進入睡夢。一開始家長們還以為是孩子做噩夢所致,可總這麼「做噩夢」好像也不大可能,打聽之後才明白,原來這是孩子得了夜驚症。
  • 孩子為什麼會夜驚
    孩子為什麼會夜驚?夜驚症為發育成熟過程中的某些因素所致,發生率約佔正常兒童的1%--3%,成年後可自行消失。研究發現,夜驚發作的原因可有以下幾點:遺傳因素:約有一半的夜驚症兒童有家族史,其父母某一方也有過這種情況,因而推測可能與大腦發育缺陷有關。這樣的兒童在心理因素作用下比較容易發作。心理因素:一些心理刺激因素也會成為夜驚症患病原因,比如孩子受到驚嚇,突然與父母分離,父母爭吵,發生意外事故,受到嚴厲的批評或聽到看到一些恐怖的事情等,均可引起夜驚症。
  • 孩子夜驚,可以自己治癒嗎?
    孩子夜驚睡不好,影響發育也讓家長們頭疼。許多父母都不明白孩子為什麼會夜驚,明明有細心照料可是怎麼還是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下面讓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小兒夜驚的成因。生理因素如果孩子只是偶爾夜驚,或者夜驚情況不明顯,這屬於正常的生理髮育現象。孩子在出生後,神經和大腦尚未發育完全。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部分,特別是控制睡眠的大腦皮質發育不成熟,所以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父母們不需要過於緊張,隨著孩子成長,身體各器官發育成熟,夜驚就會自然消失。
  • 孩子夜驚、夢魘、磨牙、打呼嚕……這些你遇到過嗎?
    擅長領域包括兒童保健、兒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嬰幼兒心理、矮小症、青春期發育評估。睡不好可能真的會容易生病+長不高常爸:民以食為天,我們中國人特別講究吃,對孩子的營養往往特別重視,但對睡覺就差點意思,身邊不少熬到夜裡10點、11點,爸媽都呵欠連天,自己還折騰不止的孩子。睡得不好真有那麼大影響嗎?牛傑:當然。
  • 孩子好動只是調皮?多動症危害大,千萬別大意
    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在跟孩子相處的過程,發現有些孩子非常好動,甚至停不下來,他們上竄下跳,或翻箱倒櫃,甚至做很危險的事情,也不怕,這另一些孩子家長很頭疼,很無奈。在這個時候,很多家長對於比較活躍的孩子會問:「你有多動症啊?」對於孩子多動症,我們不能盲目下結論,下面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多動症!
  • 寶寶晚上突然大哭,是夜驚嗎?知道原因,媽媽應對更輕鬆
    寶寶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夜驚。寶寶晚上突然大哭,是夜驚嗎?知道原因,媽媽應對更輕鬆。夜驚寶寶夜驚往往比較嚇人,表現很突出,寶寶可能會突然眼睛睜開,大哭,出汗,心跳加快,很恐懼的感覺,還可能會劇烈掙扎。夜驚的時候,雖然寶寶有時眼睛會睜開,可卻還是處於睡眠狀態,不能盲目把寶寶叫醒。寶寶夜驚雖然表現嚇人,但卻並不是病,主要是因為寶寶的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全,隨著寶寶逐漸長大,這種情況會慢慢消失,但如果寶寶經常出現這種情況,也說明寶寶睡眠可能出現了問題,需要向醫生諮詢。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要注意讓寶寶按時睡覺,白天儘量不要讓寶寶太過興奮或勞累。
  • 孩子出現「夜驚」,家長應該如何正確處理?
    首先夜驚,比起惡夢,夜驚要少見得多,大多數孩子從不曾有過夜驚,少數孩子也只是偶爾有之。夜驚給你的最初警示和惡夢是一樣的,由於驚嚇而哭喊尖叫,而你來到孩子跟前的時候,你會發現他既沒睡著也沒醒著,而是處於一種近似譜安的狀態,並且伴有高燒。
  • 夜驚
    夜   驚   董廣進  精神科主治醫師  主治心理治療師        睡驚症或夜驚症是出現於夜間的極度恐懼和驚恐的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