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林東生 記者羅勉報導 12月11日,中國僑聯主席萬立駿為廣東省汕頭市僑批文物館授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牌匾,這是繼汕頭市潮陽區耀明書院之後汕頭市第二個「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
據了解,「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是僑聯組織對承載中華文化、富有僑的特色、廣大僑胞嚮往、社會廣泛好評,旨在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各類文化場所等予以確認的展示窗口,是僑聯組織整合社會資源、推進優勢互補、合力開展海內外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平臺。
汕頭僑批文物館創建於2004年4月,館藏約12萬封僑批文物,是國內首家以僑批為主題的文物館。文物館通過搜集、整理、展覽大量僑批文物,揭示了僑批產生發展的過程,見證了潮汕人分布在東南亞的廣泛性,彰顯誠實守信、艱苦奮鬥、勇於開拓、心系桑梓的僑批文化。展廳設有「潮汕僑批文物展」,按「特定的背景(漂洋過海、異國打拼、情系故裡)」「特別的運作(水客遞送、批局承辦、銀行統管)」「特殊的紐帶(贍養眷屬、投資興業、公益慈善)」分述。
汕頭僑批文物館館長林慶熙表示,僑務工作是黨的一貫的工作重點,也體現了為人民的宗旨,在獲得『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這塊牌子以後,汕頭僑批文物館將更好發揮僑批文化在華僑交流工作中的作用,更好的講好僑批故事,講好汕頭故事,講好華僑故事,講好中國故事,為中華文化的傳播交流,為聯繫海內外的華僑做出不懈的努力,更好完成黨交付我們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