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治療鼻塞頭痛的女大學生

2021-03-05 經方人

經方思維:經方辨證依據症狀反應。臨床先辨六經八綱,繼辨方證。辨方證是六經八綱的延續,辨方證是辨證論治的尖端。

八綱就是:表、裡、陰、陽、寒、熱、虛、實。

依據「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熱」與「無熱」乃辨六經發病的陰與陽,非單為表證(加上惡寒,則單為表證立綱,所謂「有一分惡寒、便有一分表證」)或發熱性疾病立綱,乃是為六經八綱所統的百病立綱。

以寒熱辨陰陽,所謂:「寒熱有常,虛實無常」。

又需要注意,「發熱與無熱」不單指的是發熱與不發熱,凡是表現為明顯的陽性症狀,都是「發熱」範疇,表現為明顯的陰性症狀,都是「無熱」範疇。比如汗出,如果粘、臭,就算不發熱,也屬於「發熱」的陽性病範疇,如果汗出多、但摸著是涼的,那就是「無熱」的陰性病範疇。

六經就是:
表陽證太陽病

表陰證少陰病

裡陽證陽明病

裡陰證太陰病

半表半裡陽證少陽病

半表半裡陰證厥陰病

臨床依據症狀反應,先辨六經(病位+病性)八綱(表裡陰陽寒熱虛實)——(更高的是病機層面對六經的辨別),再辨方證(將仲景方歸六經,很難,馮世綸馮老在推廣,我們需要認真學習並結合臨床實踐進行體悟。包括方證的鑑別)。

胡希恕胡老說:「經方辨證施治的實質是於患病人體一般的規律反應的基礎上,而適應整體,講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結合仲景醫學,臨床始終理會,起於「六經八綱方證」而終於「六經八綱方證」,足矣。

試著學用以上思維,開啟經方學用新曆程

簡要醫案:

陳某,女,大學生。

初診日期:2019年11月5日。

鼻塞、頭痛半月。

鼻塞、鼻子堵得厲害,鼻涕不多,頭痛,咽部不適,咳嗽,有痰不易咳出,口乾、口渴,口不苦,汗出可,不怕冷,大便2-3日一行。

舌淡苔白,舌底蒼白。

脈沉滑有力。

腹診:腹力3/5,腹直肌痙攣(裡急),黃瓜樣悸動,肚臍以下壓痛。

腹診圖:

辨六經為:太陽陽明合病伴瘀血

辨方證為:桂枝加芍藥湯加生石膏、蒼朮、茯苓、薏苡仁、桔梗

處方:

桂枝12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

生薑15克,炙甘草10克,大棗12克

生石膏60克,蒼朮10克,茯苓20克

生薏苡仁30克,桔梗10克

5劑,10袋,顆粒劑,

1袋,水衝服,每日3次。

2019年11月8日複診:

頭痛已(消失),鼻塞、咳嗽減,咽部不適消失,口乾、口渴,不苦。

脈浮取雙寸滑、沉取緊有力

舌淡苔白水滑、舌底蒼白

腹診:腹力3/5,腹直肌痙攣。黃瓜樣悸動、中脘穴周圍明顯,胃脘部壓痛,肚臍以下壓痛。

腹診圖:

辨六經為:太陽陽明合病伴瘀血

辨方證為:桂枝加芍藥湯合桂枝茯苓丸加蒼朮、薏苡仁、桔梗

處方:

桂枝12克,赤芍25克,生薑15克

炙甘草10克,大棗12克,蒼朮10克

茯苓20克,生薏苡仁30克,桔梗10克

桃仁12克,牡丹皮10克

14劑,顆粒劑,1袋

水衝服,每日2次。

簡要解析:

1、六經八綱的識別:

頭痛、鼻塞為表證,無明顯的虛寒除外少陰;口乾、口渴為上熱,上熱考慮陽明、少陽與厥陰,無下寒,則除外厥陰,無口苦等除外少陽;辨為太陽陽明合病。

2、方證藥證的識別:

方證:太陽表證,有汗用桂枝湯,又有腹診的裡急,加芍藥用量,成桂枝加芍藥湯,芍藥大劑量利於大便幹;陽明用石膏。

藥證:薏苡仁、桔梗,利於膿性或者炎性病變,也就是利於堵塞偏於熱性症狀。

3、胡希恕病因學(食毒、水毒、瘀毒):

水飲的治療:茯苓與蒼朮,利水藥,加在解表劑中,有分消體表、肌表水溼之功(水之排洩,最重要的就是汗、尿,仲景醫學發汗不能大汗出,胡老體悟,解表劑加利尿劑,為解表之微汗法)。

瘀血的治療,仲景血水同治三方:當歸芍藥散、桂枝茯苓丸、桃仁承氣湯,酌情選用。當然還有其他方劑。

4、腹診的價值:

識別桂枝加芍藥湯證——腹直肌痙攣(裡急);識別瘀血——肚臍以下壓痛(本患者舌脈,無瘀血徵象);識別水氣——按之搏動即悸動。

後記:

本患者在石家莊上大學,因為鼻塞、頭痛返回滄州家鄉,一下車就經同事介紹到我處來開中藥治療,今日複診家長陪同一起前來,說有效:「頭不痛了,鼻塞好轉」。今日複診後返校。

體質說明:以前在夏天或者變季節的時候經常出現鼻塞、頭痛、打噴嚏、流鼻涕,本次沒有打噴嚏和流鼻涕。

讓我們共同努力,實事求是,始終理會《傷寒論》,深研仲景醫學,做一代經方傳人。

馬培鋒

副主任中醫師 副教授。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三層次人才,中國農工民主黨員,中國卒中學會會員,中國針灸學會會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會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身醫學分會第二屆委員會青年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心身醫學分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

河北省中醫藥學會內科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河北省中醫藥學會張錫純學術思想研究委員會常務委員,河北省中醫藥學會溫熱病分會常務委員,河北省中醫藥學會王清任學術思想研究會常務委員,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一屆濁毒症專業委員會青年學組副組長,河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第一屆眩暈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滄州市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滄州市針灸學會常務理事,滄州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胡希恕經方醫學滄州傳承基地負責人。

滄州市中醫藥學會張仲景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建立「經方人」微信公眾號、「胡希恕經方醫學傳承群」,多次為學生、鄉村醫生講解經方,傳播仲景醫學,推廣經方應用。中醫師承指導老師,滄州市首屆名老中醫學術繼承人。 

獲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河北省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三等獎各一項,在研河北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一項,國家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70餘篇,主編著作2部,發明專利1項。 

專業特長:應用經方、針灸及中西醫結合方法診療神經系統常見病、多發病及疑難雜病,中風、失眠、頭痛、癲癇、面癱、帕金森病、腦脊髓病變、周圍神經系統疾病、胃腸道疾病、咳嗽、婦科疾病等。

聯繫電話:18031783310(微信號同)

免責聲明:部分內容來自網絡或相關書籍,文章中已有說明,為了交流,不涉及任何商業利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原創聲明:本文系筆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經方治療腦挫裂傷後頭痛
    試著學用以上思維,開啟經方學用新曆程簡要醫案:於某,男,31歲,初診日期:2019年11月7日。外傷後短暫意識喪失,頭痛、腹痛3天。3天前跌倒後出現短暫意識喪失,未在意,現每日晨起頭痛,腹痛。脈弦,舌淡苔白膩,舌底蒼白。
  • 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128)桂枝半夏厚樸湯治療咳嗽
    我自己反覆咳嗽咳痰2周2周前感冒後出現咳嗽,咳痰,出差北京後,症狀未見好轉,依咳嗽,咳痰,每讀書的時候加重,惡風,怕冷,鼻塞流鼻涕,無口乾口苦,無腹痛腹瀉,二便可,飲食正常,舌淡紅苔白,脈弦細。咳嗽—太陽太陰合病,夾痰飲太陽表不解,流連忘返,加之疲勞,身體未見恢復,惡風,怕冷,鼻塞流涕,為太陽中風證,可知有時表證不解,會纏留日久,也是要注意表證的識別,表證分為表陽證(太陽病),表陰證(少陰病)。
  • 【聽馮老講經方】經方治療面痤(之四)
    【按語】馮世綸經方醫學傳承學院將組織在線系統、系列研討胡希恕經方醫學活動,其中一項就是「聽馮老講經方」。本次與大家一起學習的是「經方治療面痤」這一專題,這是馮老2015年10月22日應邀在南陽參加中華中醫藥學會2015年中醫美容學術年會所作的學術報告。【2.柴胡桂枝幹薑湯合當歸芍藥散方證】【病案1】李某,女,23歲,2013年11月21日初診。面痤2年,今年加重,月經前加重。
  • 準確用經方的「捷徑」:以吳茱萸湯治頭痛為例
    導言:餘老師治療頭痛伴噁心、嘔吐清水或稀涎之患者,不論其是否具備肝胃虛寒、濁陰上逆之全身證候和舌脈,均首選並獨投吳茱萸湯,屢用不爽,從未僨事。以吳茱萸湯治頭痛這一例,向我們傳達了一些學習經方的經驗體會:防止思維定勢;重視方證相對;提倡運用原方。
  • 經方治療心下緊結
    簡要醫案:郭某,女,63歲,初診日期:2020年1月9日。心下、胸脅部發滿、發緊,遇涼和夜間症狀加重,熱敷2-3個小時後則汗出,滿、緊減,夜間不發緊則腹中雷鳴,不吐、不瀉,口乾,口渴,口苦,大便每日2-3次。脈沉滑,舌淡邊有水苔膩舌底蒼白瘀血。腹診:腹部平,上滿,腹力3/5,右側胸脅部抵抗,肚臍下壓痛,肚臍旁悸動。
  • 發燒、愛睡覺的經方治療
    仲景傳承了經方,那麼什麼是經方?仔細研讀一下內容,深深體悟,便會慢慢明了。《漢書 藝文志》:「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物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曰:有病不治,常得中醫」(馬培鋒備註:標紅部分,可以幫助大家參悟經方醫學的八綱)。
  • 鼻塞的原因 鼻塞應該這樣治療
    鼻塞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的一種症狀,大部分人都有過鼻塞的症狀,鼻塞並不會傷害到大家的身體,不過卻會讓人感到不舒服,那麼請問鼻塞的原因是什麼?鼻塞怎麼辦?治療鼻塞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4、及時就醫急性鼻竇炎表現是鼻塞、流膿鼻涕、張口呼吸、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煩躁不安等症狀。若寶寶患了上感,家長首先應積極進行治療。及時帶寶寶到耳鼻喉科看醫生,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選用抗菌素,以徹底治癒,防止復發。
  • 眩暈的經方治療
    動,振振欲擗地者,或頭暈,頭痛,全身乏力,怕冷,足手麻,腰膝酸軟,脈沉緊,舌淡苔白滑。治法:溫腎陽利水。   方藥:真武湯。咳嗽明顯加五味子、乾薑、細辛;小便利者去茯苓;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嘔吐劇者去附子加生薑、法夏;頭暈明顯加龍骨、牡蠣;小便不利合五苓散。據報導用真武湯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腎炎,尿毒症取得滿意療效。
  • 鼻塞、頭痛,可能是鼻咽癌?4大早期症狀,趁早自查
    鼻咽癌在發病早期身體會發出警告,相關的信號產生不可掉以輕心,要在發現身體的異常症狀之後採取治療措施。因為大部分的癌症在早期幹預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如果忽略了疾病的危害,早期信號出現置之不理,甚至跟其他疾病混淆,會因為局部病灶持續發展,癌細胞轉移和擴散增加治療難度。
  • 耳悶、鼻塞、頭痛可能不是「小毛病」,或許與這個癌症有關
    像鼻塞、耳悶、頭痛等症狀常常被忽視,或者當成普通的鼻炎、鼻竇炎沒有引起重視,以致於大多數患者確診時,腫瘤已為局部晚期。。。那麼,鼻咽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1、回縮性血涕、鼻塞很多鼻咽癌患者都會出現涕血、鼻塞的現象,和鼻炎的症狀很像,很容易混淆,延誤治療。
  • 耳、頸、肝血管瘤的經方治療經驗
    舉凡運用經方之高手,無一不是將病名暫且懸置而全神貫注細察見證。訣竅昭然,成功正等待著我們頓悟那一刻的到來。 廣義經方治療血管瘤 作者/王三虎 經方主要是指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的方劑,經宋代擴大增補,《近效方》《千金方》《外臺秘要》等所含方劑也算入其中。
  • 治鼻塞一分鐘速效辦法 這樣治療鼻塞比較好
    在日常生活中,鼻塞是一種經常出現的症狀,有許多人都有過鼻塞,鼻塞的原因有許多,既可能是疾病導致的,也可能是生活中的不當舉動導致,那麼請問治鼻塞一分鐘速效辦法是什麼?鼻塞的原因是什麼?治療鼻塞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 風熱感冒、鼻塞頭痛、鼻炎?不妨試試它,簡單又有效
    相傳古時有一位姓秦的秀才得了鼻病,經常鼻塞不通,濁涕常流,腥臭難聞,連妻女都迴避他。求過不少名醫,用過不少藥物,但病情總是不見好轉,為此他非常苦惱,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有一天,秦秀才來到一棵古樹下,準備自縊,被一個過路的樵夫救下。
  • 中醫教授牛小培主任:經常鼻塞頭痛警惕鼻咽癌?四大症狀不要不當一...
    鼻咽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這種腫瘤無法通過普通的消炎治療使其癒合。很多患者的淋巴結腫塊腫大的速度非常快,所以一旦發現淋巴結異常就要儘快去醫院檢查,以免出現判斷錯誤,導致錯過鼻咽癌的最佳治療時間。 2、經常性耳鳴 鼻咽癌是一種生長於鼻咽頂前壁和咽隱窩的腫瘤,比較靠近咽鼓管。
  • 【經方之路】馮老教會茯苓飲,多年清涕合方除
    在京學習期間,馮老系統講述了經方的起源及方證理論,方證對應的臨床應用,講了許多經方的臨床運用方法及病案分析,使我豁然開朗受益終身。回家後運用「六經八綱,方證對應」理論,用茯苓飲治療多例慢性凝難患者都取得了好的療效。現介紹用茯苓飲合方治療一例慢性鼻炎患者,三年清涕不止,經五次診治療效甚佳,現將此患者治療經過整理報告如下:患者羅XX,女,44歲,梅仙鎮三和村人,2016年4月30日就診。
  • 張仲景用於補陽氣的經方!四味藥,補胃陽、肝陽、腎陽
    一說起張仲景的經方,很多讀者可能覺得深奧難懂。 其實,只要你稍微認真一點去琢磨,就會發現,它其實很簡單,而且特別有意思。 應廣大中醫愛好者的要求,我再給你科普一張常用的經方。 閒言少敘,我還是給你講個故事。
  • 鼻塞怎麼辦?鼻塞速效治療辦法。
    那麼鼻塞也使得病人在白天的時候精神不能集中,感覺呼吸不到空氣,有些病人會產生焦慮或是頭痛的症狀。同時長時間用口呼吸,還會引發呼吸道的炎症。新鮮橘子皮:    用新鮮橘子皮對準鼻孔猛然一擠,把擠出的汁液噴入鼻腔,鼻子很快就會通氣。還有就是把維生素C碾成粉末,然後吸少量入鼻,鼻子就會通氣了。
  • 經方:中醫的靈魂
    通過經方的學習,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一、常用經方的應用體會 1. 排膿散組成:枳實芍藥 桔梗用法:三味藥打成粉,衝服,泡服治療支氣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此方非外科排膿液的方,而是排痰方。
  • 孕婦感冒鼻塞怎麼辦 可以這樣治療
    孕婦是女人的一種特殊的狀態,懷孕後的女子的身體很是脆弱,一不小心就會影響到胎兒,孕婦經常會生病,而孕婦生病治療與正常人不同,那麼請問孕婦感冒鼻塞怎麼辦?孕婦感冒鼻塞的偏方是什麼?孕婦感冒鼻塞吃什麼好?下面小編為您一一講解。
  • 經方探源:太陽中風主證主方
    (《傷寒論》12條)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傷寒論》13條)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主溫中,利肝肺氣,心腹寒熱,冷疾,霍亂,轉筋,頭痛,腰痛,出汗,止煩,止唾咳嗽鼻齆,能墮胎,堅骨節,通血脈。理疏不足,宣導百藥。又,牡桂,《別錄》:無毒。主治心痛,脅風,脅痛,溫筋通脈,止煩,出汗。綜合本草記載和傷寒用藥規律,桂枝具有解表祛邪、調和營衛、溫中降逆、散寒止痛之功效。《本經》:味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