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很多家長說,孩子剛上高一,第一次月考成績讓人大跌眼鏡,退步之快完全出乎意料,尤其是一些重點班學生,出現考不及格的情況!
從初中次次不低於90分到現在的不及格,咱們的孩子在高中怎麼了?對此,作為一名從教多年的高中班主任,我要說:很多高一學生都缺少這4個習慣,難怪月考成績越來越差,它們具體指的是——
1、學得不深,缺乏研究精神
即使進行過學段轉換,很多高一學生還是沒有認識到高中課程的抽象性,也沒有發現各科目知識的延展性,無形中降低了學習標準。一個典型表現是,覺得上課能聽懂,課後題目會做就感覺良好,似乎做到這一步就足夠了。其實,這只是高中學習的開始,漫漫長路還在後面。
就以考試來說,為何成績那麼差,根本原因是題目靈活度比課本高了很多,和這些題目對應的是教輔資料上的題。如果平時不做這些有難度的題目,學習效果簡直是浮光掠影的,根本應付不了考卷上的難題。
2、缺乏必要的自學精神,學習非常被動
在高中,課本知識已經不是所要學習的全部,因為高考命題的要求是:願意課本而高於課本。這「高於課本」一下子就把很多學生難住了,因為他們缺乏必要的自學精神。
由於缺乏自學精神,很多學生對一些類似搜題軟體、教材全解非常依賴。需要獨立思考的時候,他們難得動腦筋,需要自主總結概括的時候,他們照搬資料書上已經總結好的東西。這一切直接導致學習效果很差——看上去整天忙於學習,實際上沒啥效果,一次考試就把學習的虛假性暴露無遺,成績之差可想而知!
3、缺乏埋頭苦學的「傻瓜精神」
在我接觸過的很多高中生中,有一類需要特別說一下,他們很聰明,在小學初中都學得輕鬆,而且成績很高。這些同學以為高中也可以學得很輕鬆,加上畢竟高中了,學習上沒必要那麼規規矩矩,而應該有「個性」,比如上課沒必要那麼認真,作業感覺會就行,沒必要交上去,等等。
這些自認為聰明的學生,玩心很重,但第一次月考成績之低,退步也很嚴重。這足以說明,即使再聰明的人,在高中也要認真學,因為難度比你想的要大很多。
特別提醒:在高中,首先拼的是學習態度,是一開始就要保持的刻苦勤奮——別想著到了高三再衝刺,那時候就徹底遲了,這方面的慘痛教訓實在很多。
4、缺乏對各類問題的危機意識,導致學習上處處是陷阱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高中學習方法的老師,我一直提倡要做一名「問題學生」,即熱衷於思考,熱衷於向老師、同學請教問題的學生,這樣的學生必將成為高中學習的主人。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真正能成為「問題學生」的實在太少,相當多的學生在這方面乏善可陳:要麼壓根就沒有問題,自我感覺良好,可見學習基本上沒有深度,更沒有效果;要麼有問題也不及時解決,這類學生佔比最大。
其實道理很簡單,不解決問題,進步從哪裡來?那些問題,正是實現進步的地方——解決了問題才會有進步;不解決問題,水平原地踏步!為此,也別說沒時間,因為首先要把時間花在解決問題上。
最後,高中班主任再一次提醒:高一學生月考成績特別差?家長要關注孩子的這4個方面,如果及時解決了這些問題,孩子勢必會有那好的心態,出色的學習習慣,提高成績也就是必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