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動畫是極具傳統特色的動畫類型,它吸收中國傳統的木偶戲,表現出了極強的立體感。
大蘿蔔,拍攝於1960年
上世紀60年代,上海美術電影廠拍攝了很多木偶動畫。有些作品,在八九十年代還在電視臺播放,成為八零後童年一段美好的回憶。
大名府,拍攝於1962年
60年代製作的木偶動畫,雖然都是彩色電影,但八零後記憶中更多的是黑白片。電視剛剛普及之時,先進入普通家庭的是黑白電視。而這些「黑白片」,給八零後的童年也帶來了無盡的樂趣。
讓我們一起回憶下那些曾看過的60年代的「木偶動畫片」,回憶那段美好的童年歲月。
《牧童與公主》,根據白族民間故事改編。編導嶽路,拍攝於1960年。講的是一位公主在牧童幫助下出逃王宮,並與樵夫喜結連理的故事。
《大獎章》,章超群導演兼攝影,拍攝於1960年。講的是森林運動會上的越野跑比賽中,阿豬和阿熊戰勝驕傲的驢冠軍的故事。
《孔雀公主》,拍攝於1963年,根據傣族敘事詩《召樹屯》改編,由靳夕導演。這是我國第一部木偶動畫長片,片長73分鐘。
《長髮妹》,根據蕭幹牛整理的侗族民間故事改編,嶽路導演,拍攝於1963年。講的是侗族小女孩長髮妹,幫助寨子裡的人喝上山泉水的故事。
《半夜雞叫》,改編自高玉寶同名小說,尤磊導演,拍攝於1964年。這個故事也被選進了學校課本中。講的是童工小寶智鬥地主周扒皮的故事。
60年代中國深處特殊年代,有些動畫片過於偏重時代色彩,到了改革開放之後已不適宜播出。
由於進入特殊的時代,中國的動畫產業進入停滯期。六十年代下半段,基本沒有動畫作品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