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掙人民幣已成為臺灣年輕人的嚮往

2020-12-25 環球網

近日,島內輿論展開了對於臺灣年輕人嚮往大陸發展的討論。臺灣《旺報》發表文章指出,隨著大陸經濟快速崛起,臺灣的經濟優勢與優越感已經蕩然無存,即使在被民進黨定義為「天然獨」的20至29歲的臺灣年輕人中,也有高達59.5%的受訪者表示想去大陸進一步發展。

《旺報》文章如下:

硬實力臺灣不如大陸,軟實力臺灣似乎也逐漸落居下風,2018年跨年晚會,臺灣幾乎所有炙手可熱一線明星都到對岸演出;林心如對被舉報「臺獨」事件的第一時間反應,兩件事都顯示了大陸市場的「致命誘惑」。媒體報導,臺灣明星在大陸酬勞和在臺灣金額相近,但賺人民幣換算新臺幣,收入足足增加5倍!難怪到大陸掙人民幣成為臺灣當紅藝人首選,擋也擋不住。

臺灣藝人林志炫

以大陸演藝市場之大,財力之厚,何止當紅藝人一心想賺人民幣,許多「餘韻猶存」的明星也在大陸煥發出第二春。林志炫在獲得《我是歌手》第一季亞軍賽後,商演邀約超過30場,唱酬從人民幣38萬餘元飆升至110萬元。如果加上趁熱打鐵的巡迴演唱會,用日入鬥金形容也不為過。

1990年臺灣GDP為1700億美元,對岸是3878億美元,小小一個臺灣的經濟體量佔整個大陸的44%。如果跟大陸省分比較,當時廣東省的GDP不過188億美元,只佔臺灣的1/10左右,人均GDP大陸更是望塵莫及,「臺胞」就是有錢人的同義詞。即便一些人在臺灣生活艱辛,回到大陸絕對是衣錦還鄉,掙新臺幣,花人民幣是人生一大快事。

臺灣高雄港

然而,隨著大陸經濟快速崛起,除了人均GDP,臺灣的經濟優勢與優越感已經蕩然無存,2007年廣東省的GDP便首度超越臺灣,到2016年,臺灣GDP約為5560億美元,連廣東省的一半都不到。假如把臺灣跟大陸各省一起排名,臺灣目前只能屈居第6,落後於河南。緊隨臺灣的四川與湖北,也有望在不久的未來趕超臺灣。如果說GDP或人均GDP還是太抽象,那麼從民眾最有感的薪資來看,臺灣已經10多年停滯不前,年輕人對22K怨聲載道,大陸的薪資則水漲船高。去年第3季,北京市平均薪酬達到9900元人民幣,已超過臺北的4.35萬元新臺幣(約9600元人民幣)。若是再考慮物價因素,「賺人民幣花新臺幣」漸成王道。

到大陸掙人民幣不再只是藝人的專屬,而是越來越多臺灣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據報導,近年來,臺灣平均每年約有12-13萬人應徵境外工作,其中選擇到大陸就業的比例最高,約佔76%。即使在被民進黨定義為「天然獨」的20至29歲的臺灣年輕人中,也有高達59.5%的受訪者表示想去大陸進一步發展。

在加快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大陸也為臺灣人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近來兩岸媒體熱議的臺師「西進熱潮」便是鮮活的案例。據悉,與臺灣一海之隔的福建省計劃未來3年引進3千名臺灣博士,對於臺灣頂尖大學副教授以上專才更是開出了50萬元人民幣起跳的年薪。財大氣粗的上海高校則直接到臺北招聘,承諾採取與國際接軌的年薪制,讓新進的臺籍年輕教師不用大量授課,也能坐擁30-40萬元人民幣的穩定底薪。

與臺灣一海之隔的福建省會福州

除了高薪,大陸提供的工作環境和發展空間也讓臺灣公私立大學都自嘆弗如。一些大陸高校開出的優惠條件還包括安家費、住房、研究室、社會保險,甚至育兒補貼。隨著中共十九大提出的「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的承諾逐步落地,大陸對臺灣人才的「磁吸效應」已經開始發酵。告別臺灣「小確幸」到大陸打拚,將成為新一代臺灣人常態。

客觀而言,「薪情」長期低迷的臺灣人紛紛西進,是經濟和人才流動的規律,情有可原,但也是對民進黨基本政策的嚴峻挑戰。面對人們用腳投票的現象,綠營不但不加反思,反而發表各種奇談怪論。比如,指控大陸延攬臺灣人才是「統戰陰謀」,是為了竊取臺灣的技術。甚至於有人聲稱,大陸追求統一是為了分臺灣的錢,更是令人啼笑皆非。蔡當局雖然沒有如此荒腔走板,但其力推的「新南向」在本質上還是疏遠大陸市場,與臺灣人的西進熱潮背道而馳。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是大陸領導人反覆強調的執政理念。臺灣人到大陸掙人民幣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蔡當局不應無視人民這一嚮往,更不應選擇逃避。不如一方面直面兩岸情勢大趨勢,真正改善兩岸關係;另一方面認真發展21世紀新經濟,提升軟實力。

相關焦點

  • 臺媒:掙人民幣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綠營不要背道而馳
    體量遠不是臺灣還可以比擬的。加上同文同種和巨大的市場規模,這都對臺灣年輕人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相反,臺灣正一步步淪為「反面教材」,內部的政治鬥爭導致社會撕裂,經濟停滯不前。這一切也讓臺灣內部人士思考臺灣到底如何面對一個在全球不斷崛起的中國大陸。 社評坦誠,現在對於臺灣年輕人來說,掙人民幣已經成為大家共同的嚮往。
  • 臺灣年輕人愛掙人民幣 勸當局不要背道而馳
    體量遠不是臺灣還可以比擬的。加上同文同種和巨大的市場規模,這都對臺灣年輕人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相反,臺灣正一步步淪為「反面教材」,內部的政治鬥爭導致社會撕裂,經濟停滯不前。這一切也讓臺灣內部人士思考臺灣到底如何面對一個在全球不斷崛起的中國大陸。  社評坦誠,現在對於臺灣年輕人來說,掙人民幣已經成為大家共同的嚮往。
  • 臺灣薪資長期凍漲 臺學者:年輕人越來越嚮往到大陸工作
    (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月3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薪資長期凍漲,工時又長,不少年輕人畢業後就想離開臺灣,遠赴海外工作,期望能擁有更好的生活質量。臺灣「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許秉瑜表示,臺灣年輕人越來越嚮往到大陸工作,有人博士畢業後就到大陸教書,他們在大陸看臺灣,最多的疑惑是「大陸進步這麼快,臺灣為何還在鬧?」根據臺當局「行政院」統計,2015年臺灣赴大陸工作人數共42萬人,在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上臺之後,兩岸冰凍,臺灣經濟停滯不前,赴陸工作的人數恐還更多。
  • 臺媒:低薪"悶了"多年 臺灣年輕人越來越反感民進黨
    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導 臺媒稱,每四年一次的世足賽(世界盃),剛好都和縣市長大選「撞期」,四年前大家對於剛崛起的柯文哲感到新奇,四年後的今天,選民大概也都把柯文哲看成老練的政治人物之一,那也就代表大家又回到寧願看世界盃也不願意看政論節目的常態。
  • 臺灣幼託太貴 年輕人不敢生
    臺灣年輕爸媽也受「幼託難」困擾。目前臺灣公立幼託僅佔三成,私立收費是公立3倍。據臺媒披露,臺灣2~5歲幼兒入託率為57.77%,年輕人希望當局多辦性價比高的非營利幼託中心,同時加大幼託費補助。  私立是公立收費3倍  據臺灣媒體披露,臺灣的幼兒園每月收費從平均7500元新臺幣(約1525元人民幣)到4.5萬新臺幣(約9149元人民幣)不等,私立收費是公立的3倍。相較之下,公立的性價比最高。但只有三成幼童能念公立幼託。  據了解,目前臺灣6000多所幼兒園當中,公立約2000所,近七成幼兒讀私立幼兒園。
  • 大陸黑客揚言「血染臺灣」?臺媒:人已抓到來自高雄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2020年年底,臺灣網絡論壇上出現了以「2020最後1天末日上演,血染臺灣各處」為標題的網貼,恐嚇要「血染臺灣各處」跨年舞臺並安放炸彈。1月3日晚,發帖的洪姓男子被臺灣高雄檢警拘捕,4日早上已按照恐嚇公眾等罪名移送臺北地檢署復訊。
  • 臺媒喊話香港年輕人:清醒一點,不要被蔡英文當槍使!
    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10日發表題為《莫對香港煽風點火》的文章稱,無論從修復兩岸關係還是穩定香港局勢著眼,蔡英文當局都應當收斂其煽動港人暴亂的行為,停止幹涉香港事務。▲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截圖文章稱,香港街頭暴力行為愈演愈烈,北京已明確定性其為「暴亂」。與此同時,董建華公開點名臺灣和美國是暴亂的幕後黑手。
  • 賴清德稱臺灣年輕人平均工資上萬 柯文哲:怎麼可能
    據臺媒9月30日報導,臺北市長柯文哲今早趕赴新竹,合體民國黨(臺灣一個政黨)新竹縣長參選人徐欣瑩開直播,會中談到青年就業薪資的問題,「行政院長」賴清德提到「平均工資5萬元新臺幣(約合1.1萬人民幣)」讓年輕人反彈。
  • 大陸產偉哥年銷量破7億人民幣 臺媒:賣贏正版
    參考消息網11月16日報導 臺媒稱,中國版威而鋼、由廣州白雲山醫藥集團所生產的「金戈」上市一年來,銷售額突破人民幣7億元。據稱,若以銷售量來看,金戈已經賣贏正版威而鋼,未來更將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1月16日援引大陸媒體報導,勃起功能障礙是男性生殖系統發病率最高的四大疾病之一,中國40歲以上男性存在勃起功能障礙問題的比率約46%,亦即有高達1.27億的中國男人有此困擾,但過去大陸治療此一症狀的藥物基本上被輝瑞、禮來和拜耳等三大外資藥企所壟斷。
  • 臺媒:大陸95後畢業生不急找工作 過半嚮往當網紅
    參考消息網7月14日報導 臺媒稱,2016年畢業季後,大陸將有高達1500萬人準備找工作,但年輕人的就業觀念正在轉變。一份網絡調查顯示,這些年輕人有48%的人選擇暫時不就業,過半數人的理想新興職業是當網紅。
  • 臺灣擬每月補貼兩千鼓勵高職學生不上大學 臺媒怒斥政策愚昧
    【觀察者網綜合】據臺媒報導,臺灣教育部門和勞動部門在去年10月13日表示,要花72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5億)來鼓勵臺高中職(觀察者網註:臺灣高中和高職的合稱,高職相當於大陸方面的中專)應屆畢業生先進行就業體驗,不要急於上大學。但近日傳出消息稱,臺當局能提供給高中職生的工作多為夜班、輪班的艱苦工作,對此臺「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進行了澄清。
  • 臺媒:蔡英文上任首年民調一落千丈島內年輕人最感失望
    參考消息網5月3日報導臺媒稱,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將滿一周年,美麗島電子報最新發布的民調顯示,蔡英文推動的政策滿意度多數低於三成,連泛綠支持者也認為不及格;選前最挺蔡英文的年輕人更是翻轉,成為最不滿的一群人;認為島內整體經濟狀況「不好」的人已突破八成。
  • 臺媒:大陸電視劇產量世界第一 高片酬吸引臺灣藝人
    臺媒:大陸電視劇產量世界第一 高片酬吸引臺灣藝人 2013年05月26日 16:3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深圳財政總收入超臺灣 臺媒:巨龍崛起 臺灣人卻無感
    然而這些還不夠,23日,臺媒又在蔡英文的傷口上撒了一把鹽,稱大陸深圳一個城市的財政總收入早已超越臺灣的財政收入。臺灣「中時電子報」23日發表題為「深圳財政收入竟超臺灣巨龍崛起臺灣人最無感」的文章,文中稱,根據大陸《每日經濟新聞》報導,2016年深圳市的公共財政收入超過7900億人民幣,比2015年增長9.1%;其中,中央級收入實現4765億人民幣,增長5.6%;深圳市地方級收入實現3136億人民幣,增長15%。
  • 臺媒:蔡英文已不是「臺灣老大」
    來源:環球時報蔡英文(臺媒)【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人間四月天」,不過今年的4月對民進黨來說並不美好。民進黨中執會確定延長初選時間,被猜測是蔡英文「以拖待變」。蔡英文(臺媒)賴清德稱「參選到底」民進黨的決定引發賴清德和「獨派」的不滿。賴清德通過臉書表示「深感遺憾」,這已是中執會第二次修正、第三次公告,此舉是對民進黨的嚴重傷害,他聲稱「不畏橫逆、不改初衷、參選到底」。
  • 在大陸打拼10年臺灣人建議年輕人來大陸闖:這裡能創造奇蹟
    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導臺媒稱,10年前開始在大陸從事美容美髮教育與培訓李黛豔說,大陸對時尚的追求正快步向前。「對整體造型設計的概念已大不相同,很懂得營造自己的風格。」李黛豔認為,「在這裡能創造很多在臺灣創造不了的奇蹟。」
  • 臺媒這樣報導《流浪地球》 臺灣網友不幹了
    原標題:臺媒這樣報導《流浪地球》,臺灣網友不幹了[環球網綜合報導]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自春節上映後票房和話題度持續走高,也吸引了臺媒的關注。在臺媒中,不僅包含這類關於電影票房的報導↓
  • 臺媒:春節過後王金平將宣布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
    (圖片來自臺媒)原標題:臺媒:春節過後王金平將宣布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中國臺灣網1月10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前「立法院長」王金平角逐2020年大選的動作漸趨明朗,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立委」昨日中午餐敘,據與會者轉述,王將在農曆年後宣布參選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
  • 臺媒:大陸銀髮海淘族最敢花錢 一單常超5000元
    臺媒:大陸"銀髮海淘族"最敢花錢 一單常超5000元  責任編輯:王惜夢  核心提示:以海淘進口地區來看,日本、美國、南韓、德國、澳大利亞成為大陸進口消費最熱門國家,在天貓國際年度成交中分別佔比19%、18%、14%、8%、8%。
  • 臺媒:臺灣已「大破」,「大立」在哪?
    臺媒:臺灣已「大破」,「大立」在哪?即使有太陽花衝擊,「立法院」依舊是藍綠對立,密室協商分贓,擋案本事一流,成案能力闕如,勉強可以讓「立法院長」王金平說得出來的成績,就是亡羊補牢的食管法修正案,還是必然要再修再議的法案,對於臺灣何去何從,「政院」無心管,「立院」無法管,兩黨忙添亂,就讓這個臺灣空轉。  問題是,臺灣關起門來虛耗,這個世界可沒空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