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唱法是「流行歌曲唱法」的簡稱,又稱通俗唱法。其風格多樣,沒有固定的模式,追求自然、隨意的風格,強調最真實的聲音,從而體現聲音的個性化與特色,感情自然流露,表演有很強的即興性和煽動性,主要利用話筒等音響設備擴大製造聲音效果,並且經常藉助舞蹈、和聲、電子樂隊伴奏和一些高科技手段渲染舞臺氣氛。是一門集音樂、形體、舞蹈、表演等於一體的綜合表演藝術。也由於它的這些有別於美聲、民族唱法的現代時尚、貼近人們生活的表演風格,使流行唱法比起其他唱法具有更強的娛樂性和商業性,再加上流行唱法入門比較容易,一些簡單的流行歌曲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也可以自如演唱,所以流行演唱受到大眾尤其是青年人的喜愛,具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
但這並不代表流行演唱就缺乏專業性和藝術性。
◎兩個常識
歐美流行唱法自身具有一套專業並且完善的歌唱方法,它不僅有著豐富的表現形式,更有一套科學的用聲技術和評判標準;
走流行唱法的道路,一定不要完全以美聲或民族唱法為基礎開始學習,雖然它們在技術層面有一些科學相關性,但從身體狀態、氣息使用、腔體運用、聲音位置、風格展現等方面來說,三種唱法有著絕然不同的要求,有些甚至相矛盾,一旦你建立了美聲、民族的演唱習慣,可能就再難與流行唱法有所碰撞。
一本正經地說「流行唱法」
◎什麼是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源於歐美,具有大眾性、通俗性、時尚型、自娛性等藝術特色,擅長抒發以個人為主體的內心情感。流行唱法是藉助音響擴大效果,以閃耀變化的舞美燈光渲染氣氛,用各異的演唱方法,集舞蹈表演、伴唱、伴舞、電聲樂器伴奏於一體的綜合演唱藝術。流行唱法是全世界目前還在不斷相互交融發展、感染性最強、普及性最大的一種演唱方法。也由於它現代時尚、貼近生活的表現風格,使得流行唱法比起其他唱法具有更強的娛樂性和商業性,再加上流行唱法入門比較容易,一些簡單的流行歌曲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也可以自如演唱,所以流行演唱受到大眾尤其是青年人的喜愛,具有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
但這並不代表流行演唱就缺乏專業性和藝術性。例如流行演唱中的真假聲轉換,連續跨越八度音區的聲音展現,以及高音華彩部分的跳躍技巧,如果不進行系統的、專業的訓練,是根本無法完成達到的。流行唱法入門容易,使得它具有普及性和大眾性的一面。隨著作品難度的增加,技巧難度的增加,又體現出了它很強的專業性和藝術性。
◎流行唱法的氣息運用
我國早在唐代的《樂府雜錄》中,就有「善歌者必先調其氣」的說法,此言道出了呼吸和氣息的運用的重要性。歌唱中的常用的呼吸一般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聯合式呼吸。聲樂業界人士普遍認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都有自己的缺點和片面性,因而美聲、民族唱法等傳統唱法多主張胸腹聯合呼吸法。而對於流行唱法而言,單一的限定使用哪種呼吸方法都是不可取的。
對於流行唱法來說,起決定作用的不是呼吸量的大小,而是呼吸系統的靈活性,也就是要保持呼吸器官的興奮狀態並充滿活力。比如:人們的大笑、哭泣,小販的叫賣聲,操練的口令聲等,這些都能捕捉到這種感覺。
而在氣息運用方面,流行唱法一般分為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和快吸慢呼。這三種換氣方法是針對歌曲不同風格、節奏來交換使用的。
◎流行唱法的共鳴腔體
共鳴腔體對於發聲方法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共鳴腔使用的多少直接影響聲音的音質和音量。在傳統唱法的發聲體系中,頭腔、口腔和胸腔這三大共鳴腔體會經常用到。而針對不同音區的歌曲,這三大共鳴腔體運用的比例也有所不同。例如,唱低音時多使用胸腔共鳴,唱中音時口腔共使用較多,而唱高音時主要是靠頭腔共鳴鳴發揮作用。演唱時,我們如果能正確、合理地運用好這些共鳴腔體,並相互協調配合好,解決不同音區聲音的統一性,就能展示出優美動聽的聲音。而流行唱法在使用共鳴腔體時則可以說是「必要時再用」。一般在演唱流行歌曲時,低音區和中音區儘量使用自然聲,也就是俗話說的「大白嗓子」。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光用嗓子乾唱。氣息與聲音的結合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唱到高音時,由於音高已經超過自然音域,必要的使用共鳴腔體也是理所當然的。但這時用到的共鳴只有頭腔共鳴的鼻腔、額竇等靠前的區域。這樣,唱出來的聲音不會像美聲、民族唱法聽起來過於立體,但同樣又不乏精彩。
◎流行唱法的聲音位置
流行唱法與美聲、民族唱法在聲音位置上也有所不同。簡單說來,流行唱法講究「高音低唱」,而美聲、民族唱法則多運用「低音高唱」。演唱流行歌曲,往往採用以真聲為主的演唱方式,從而表達出歌曲內容的真實感,更貼切我們生活的現實。所謂「高音低唱」,越高的音越往下邊唱,與氣息結合起來。這樣的聲音聽起來更實,具有很強的穿透力。而美聲、民族唱法則多以假聲或混聲為主要演唱技巧,以抒發內心豐富的情緒變化。其所謂「低音高唱」就是指無論中音還是低音,都儘量與高音的聲音位置統一起來,達到優雅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