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為人所知的周總理乾兒子,謹記教誨幾十年,一生低調工作生活

2020-12-12 一軒旅行

對於周恩來總理,我們都知道他是個難得的偉人,他溫文爾雅,氣度非凡,為中國民族解放戰爭作出了重大貢獻。上幾期我們曾介紹過周恩來66年一直不回淮安老家的故事。在眾人眼裡,他是完美的,無論從事業上還是人格,他都是那麼優秀,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一輩子都沒有自己的孩子。

周恩來和鄧穎超結婚不到兩個月,鄧穎超發現自己懷孕了,但是她當時才剛剛入黨,工作才剛開始,周恩來又忙於國事,沒時間顧小家,於是瞞著周恩來將孩子打掉了,為此周恩來發了人生第一次火,其實他本人還是很喜愛小孩子的,他說工作是工作,孩子不是個人的,是屬於國家的社會的,你有什麼權利把他隨便扼殺了,而且還傷了自己的身體,太過輕率了。後來不到一年鄧穎超又懷了,剛生下來就夭折了,產後沒調養好後失去孕育生命的功能了,後來周恩來夫婦就一直未有過親生子女。

鮮為人知的是周恩來確實有個乾兒子,也是唯一的乾兒子,他叫王戍。那一年周恩來回紹興祭祖,17歲少年王戍陪同,他是周恩來的姑表侄兒,王戍很是崇拜周恩來,也想參軍,周恩來看他如此瘦小,對他說你還太小應該繼續讀書。王戍一聽不能參軍就哭了,周恩來看著有些心疼他,就對他說以後幹革命也不晚呀,要不你當我乾兒子吧。後來即使工作繁忙還抽空給乾兒子寄了自己穿軍裝的照片。

後來王戍就再也沒見過他的義父周恩來,他到永安的銀行當了僱員,後來又到福建高級工業學校工作,他給周恩來寫了很多信,周恩來一封都沒回,不是不想念,而是怕一回信就會影響王戍的工作。而王戍也一直在教育事業上兢兢業業的工作,他一直牢記周恩來十條《告親戚朋友》家規中的第九條:任何場合都不要講出與周恩來的關係,不要炫耀自己。他後來一直努力工作為人民無私奉獻直至退休。

相關焦點

  • 《一個人戰爭》董旭峰拜祭白龍王 稱謹記教誨
    董旭峰赴泰拜祭白龍王 稱謹記教誨  搜狐娛樂訊 資深影視製作人董旭峰擔任製片人,金牌導演王小康擔綱執導,任天野、張曦文、吳曉敏身為資深影視製作人的董旭峰,曾經拜訪過白龍王並受其點化,謹記白龍王教誨的他從此開始熱心公益慈善事業,並且創辦了「守護基金」。  白龍王病逝,製片人董旭峰曾受其點化  8月17日,泰國白龍王周欽南在泰國家中病逝,享年76歲。
  • 周總理的偉大人格魅力
    嚴於律己鞠躬盡瘁周總理日理萬機,夜以繼日地忘我工作,在鄧小平的回憶中,「周總理一天的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有時在16小時以上,一生如此聶榮臻寫到:「50多年來,我耳聞目睹,他的革命品德感人至深,他無限忠於革命事業,幾十年如一日,總是夜以繼日,不顧勞苦,不顧安危,兢兢業業地工作,真正做到鞠躬盡瘁。」周總理對於自己為什麼辛勤工作的原因有著這樣的解釋,「在漫長的中國革命戰爭中,許多同志都犧牲了,為了把犧牲了的同志的工作承擔起來,我們活著的人更要加倍的工作,我每天都以此激勵著自己。」
  • 【重陽節】謹記家訓教誨,銘記家風教育
    【重陽節】謹記家訓教誨,銘記家風教育 2020-10-25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官清廉裴子野,如何謹記父親教誨,精忠報國效忠皇帝
    但他最為出名的還是廉潔奉公,無論是在何官職他都能夠一心一意地為百姓解憂,從不貪汙腐敗,生活十分困苦,是一位難得的清官,因此在當時頗得民心,百姓們非常敬重他。裴子野的品德和修養,在祖母的教堂下也十分的好,從不為了小事斤斤計較。例如在他進入梁朝為官之後,曾經擔任了一個司法方面的官職。當時的案情必須要三個官員都籤署字才管用,有一次趁著他不在,他的同事就將他的名字寫來報了上去,卻在之後沒有通過,他也因此被貶官。其他的人對這種情況都很生氣,只有他一人不以為然。
  • 央視《經典詠流傳》講述周總理與東湖故事
    1月9日晚的央視《經典詠流傳》節目中,經典傳唱人、歌唱家廖昌永與女兒廖敏衝一起唱響了這首詩歌,緬懷周總理,並向大家講述了周總理與東湖櫻花園的故事。節目中,周總理的侄女周秉德作為嘉賓來到了現場,看到周秉德胸前的「為人民服務」徽章,廖昌永深受感動:「我想起了我的恩師周小燕老師。90歲的時候,人家採訪她,說你怎麼那麼拼命?
  • 57位開國上將中,他資歷最深比元帥還老,一生低調從不爭功!
    十大元帥中,資歷最老的是朱老總,他的入黨時間是1922年11月,十位大將中資歷最老的是陳賡,他的入黨時間是1922年的12月。那麼,在57位開國上將中,資歷最深的是誰呢? 傅鍾,他在1921年的冬天就已經是共產黨員了,而我黨成立的時間是1921年7月,可以說傅鍾在共產黨成立後沒多久就入黨了,資歷比我們的元帥還要老。
  • 父親,兒投筆於文字,期望得到您的教誨
    而今,已至四月之際,本應與父促膝長談,卻奈路途遙遠,車程不便,加之學習任務艱巨,兒唯有投筆於文字,向您敘述參加工作以來的感想,既是悔悟亦是釋懷,不僅僅期望您能了解於兒,少許擔憂,更期望得到您的教誨與支持。昨日一則「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國家衛健委專家抵武檢測」的新聞,傳遍了朋友圈,您和母親不必擔心,我一切安好,自然是會防範於未然,做好個人防護,保證平平安安。
  • 三個小夥子,耐心聽取中年大媽的教誨,深受啟迪,快樂生活
    因此,有的人一生中都沒一個知心朋友。殊不知,一些年輕的小夥子,通過網絡平臺,通過微信聊天,竟然輕而易舉地找到了自己信賴的知心朋友,而他們的這些知心朋友,多半是中年大媽。正是這些中年大媽,帶給他們很多關心與幫助,讓這些小夥子,輕鬆快樂地走好人生之路。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年大媽給了小夥子們什麼樣的關心幫助!
  • 周總理教我怎樣當好新聞記者
    當時我在新華社總社從事政治時事採訪,非常有幸能經常接近敬愛的周總理,不僅親身感受到了他那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和堪稱風範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情操,而且親耳聆聽了他對我們的採訪報導工作的許多深刻、親切、中肯的教誨。就拿這次在他招待胡主席的宴會上發生的這個小鏡頭來說,它在周總理日理萬機、辛勞繁忙的一生中,不過是非常普通的一件小事,而它卻難以磨滅地銘記在我的心上。
  • 周總理常說「領導者應該經常反省自己的缺點」
    一、爭取一分鐘時間,就多做一分鐘工作 周總理曾對身邊工作的人員說:「我們老了,為黨工作的時間不多了,爭取一分鐘時間,就多做一分鐘工作,要搶時間工作才行啊!」他不僅晚年在爭分奪秒、忘我工作中度過,而且一生都是這樣工作的。
  • 溥儀皇帝的親妹妹,生活很低調,活到了2004年,死後葬於八寶山
    她是溥儀皇帝的親妹妹,生活低調,活到了2004年,死後葬於八寶山 文│小先生金志堅這個名字聽上去好像是個威武大漢,不過實際上卻是個嬌滴滴的小姑娘,而且還是一個滿清的格格,大家一定想不到吧?作為一個女人,在歷史和政壇中的作用遠遠趕不上男子,因此韞歡的一生較為平凡和低調,不像是自己的哥哥溥儀一樣風生水起,但是她一生基本上過得都是平常人的生活,而且因此得享高齡,倒也算得上是善始善終。韞歡1921年生於醇親王府,因為在姐妹中排行老七,因此被王府內稱作七格格。等到她三歲那年,獨自完成了王府禮節,第二年奶奶劉佳氏去世,大姐韞媖因急性闌尾炎去世。
  • 《經典詠流傳》廖昌永講述周總理與東湖櫻花園的故事
    1月9日晚,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檔節目《經典詠流傳》中,經典傳唱人廖昌永和女兒廖敏衝一起,唱響了周恩來總理這首飽含對春光無限熱愛的詩歌,並向大家講述了周總理與東湖櫻花園的故事。經典傳唱人廖昌永和女兒廖敏衝唱響周恩來總理的《春日偶成》。
  • 母親的教誨改變我的一生
    作者:[日]稻盛和夫 譯者:鄧超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8年10月內容簡介:《母親的教誨改變我的一生》,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獻給所有父母的一堂「心法」教育課。
  • 周總理教我們怎樣當好記者【緬懷】
    導 語 2021年1月8日,是周恩來總理逝世四十五周年紀念日。 周總理是如何指導新聞工作的?當時我在新華社總社從事政治時事採訪,非常有幸能經常接近敬愛的周總理,不僅親身感受到了他那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和堪稱風範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情操,而且親耳聆聽了他對我們的採訪報導工作的許多深刻、親切、中肯的教誨。 就拿這次在他招待胡志明的宴會上發生的這個小鏡頭來說,它在周總理日理萬機、辛勞繁忙的一生中,不過是非常普通的一件小事,而它卻難以磨滅地銘記在我的心上。
  • 遵從樊錦詩教誨,安靜專注學習
    9月1日上午9時許,有著「考古女孩」之稱的鐘芳蓉來到了北京大學東南門,和她一同考上北大的高中同學一起前往體育館的迎新接待站排隊報到,正式成為北大考古文博學院的新生,開啟燕園的大學生活。然而,鍾芳蓉本人卻顯得十分低調,戴著口罩和帽子,在面對記者採訪時,她直言不想受到太多關注,「只想安安靜靜的」。
  • 她是首批海歸羽毛球運動員,繼承母親的夢想,曾被周總理接見3次
    1937年,梁小牧的外祖父帶著女兒——梁小牧的母親出走印尼,希望在那裡謀求一片立錐之地。1943年,梁小牧出生在印尼,她的童年過著無憂無慮地生活。60年代初,很多移民印尼的華僑選擇回國,梁小牧便是在這個時期和母親一起回到了廣東佛山。那一年,梁小牧15歲。
  • 遂寧:教誨如春風 師恩永難忘
    面對幾十雙迷惘而渴求的眼睛,您用自己如歌的聲音傳播愛的陽光,播灑智慧的甘霖。師恩難忘,難忘師恩,感恩老師,並不需要我們去做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我們內心深處的情、難以言表的愛、發自心底的祝福。「他常說,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就是看他的細節之處,比如進門要敲門、出門輕輕帶門、為人處事要低調溫和。雖然這些話很平常,但生活中真正能跟你這麼講的人卻是少數,所以,我記憶很深刻。」王蜀湘說。  在方老師的教導下,王蜀湘考上了理想大學,現在在北京從事音樂方面的工作。「現在我們還保持著聯繫,如果遇到音樂上的困難還會找他,感覺遇到對的老師,可以影響自己的一生。」
  • 一生廉潔低調的好書記張俊明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十九大報告,看到此內容,不僅使我想起了一生廉潔低調的好書記,我的老領導——張俊明同志。總想將他的故事分享給大家聽。       聽說他還在母親的襁褓之中,父親就離開了人世,所以,他沒有見過父親,是一個遺腹子,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出生在山西省萬榮縣一個貧苦的鄉村裡,靠母親及哥嫂把他養大成人,生活的艱辛使他十幾歲就放棄了學業,跟著大哥來到了陝西省同官縣(今陝西省銅川市)從相公娃到參加工作,到成長為人人稱其為「一生廉潔低調的好書記」的企業領導幹部。
  • 周總理父親:一生勞苦,月薪不足30元,兒子立業,喝熱酒淚流滿面
    男人表現感情的方式就是這樣,越在乎、越深刻,便越低調。周氏家族兵荒馬亂的年代確實不安穩,周總理的祖父本是淮安的一名地方知縣,生活不算富足但是一家人衣食無憂。總理的父親是其祖父的第二個兒子,名字喚作周邵綱。祖父仍想讓周邵綱走科舉及第之路,所以從小就對周邵綱的學業很上心,但是生性本分木訥的周邵綱,並沒有繼承父親的聰穎智慧。
  • 周總理的三次醉酒:一次新婚夜,一次外交勝利,一次慶祝抗美援朝
    周總理他從來不願意不開心的時候喝酒,認為這樣喝「悶酒」可謂誤國誤民,還糟蹋自己,這是周總理的「講究」;但周總理他與人喝酒時,卻又從不因人職位高低而計較,往往是一片真誠待人,這是周總理的「不講究」。那麼,有趣的問題來了,周總理這輩子喝醉過幾次酒呢?我想這個問題的準確答案大概只有周總理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