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清廉裴子野,如何謹記父親教誨,精忠報國效忠皇帝

2020-12-12 發翠說文化

裴子野,南朝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他是當朝太中大夫裴松之的孫子,更是著名文學家裴昭明的兒子。在這樣一個文學氣息濃厚的家族中長大,裴子野自幼就勤奮好學,尤其擅長寫文章。

引言:

在成年之後,他便在南齊任職,曾經擔任過右軍參軍等官職,後來因為父親去世為父親奔喪為由辭去官職。梁朝建立之後,他便順應時事發展,在梁朝朝堂任職,也因為政績突出得到了吏部尚書的提拔,專門負責國史的編輯和皇帝的起居注,在官場上已經小有名氣

但他最為出名的還是廉潔奉公,無論是在何官職他都能夠一心一意地為百姓解憂,從不貪汙腐敗,生活十分困苦,是一位難得的清官,因此在當時頗得民心,百姓們非常敬重他。

幼時聰慧,出仕梁朝

裴子野出生在一個世家大族之中,但他也是不幸的,在他出生之後母親就去世了,他是由祖母撫養長大的。他的祖母與其他封建背景下的女子不同,她頗有才華,性格溫和,在她的教導下裴子野度過了一個幸福的童年。奈何在他九歲的時候,祖母也撒手人寰,裴子野十分的悲痛,常常悲傷的不能自己。

他從小就聰慧,勤奮好學,在少年時期就憑藉著能夠寫出好文章而聞名。成年之後,他便開始進入官場,最開始擔任南齊武陵王身邊的小官職,後來也憑藉著才華逐步得到升遷,無奈在父親去世之後,他只得辭官回到家鄉為父親守孝。正是在這期間,南齊王朝被蕭衍所推翻了,憑藉著守孝的名義他躲過一劫。

裴子野的品德和修養,在祖母的教堂下也十分的好,從不為了小事斤斤計較。例如在他進入梁朝為官之後,曾經擔任了一個司法方面的官職。當時的案情必須要三個官員都籤署字才管用,有一次趁著他不在,他的同事就將他的名字寫來報了上去,卻在之後沒有通過,他也因此被貶官。其他的人對這種情況都很生氣,只有他一人不以為然。

不慕虛名,得貴人相助

在梁朝建立之初,當時的尚書僕射範雲很是欣賞裴子野的才華,不忍心這樣的人才就這樣碌碌無為的度過一生,便準備向皇帝推薦他。可惜還沒有來得及行動,他就不幸暴病身亡了。

當時的文學家任昉很有名氣,皇帝也十分欣賞他,很多文人便投靠在他的門下,想要通過他來進入朝堂為官。面對眾人都趨之若鶩的事情,裴子野卻不願意就這條捷徑不勞而獲。卻不想間接的得罪了任昉,使任昉非常惱火,不在皇帝面前為他說好話。結果他便一直閒賦在家,始終不得重用,但他絲毫不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

但是在他的為官生涯中,他多次遇到貴人。當時的哲學家在朝中擔任國子博士一職,雖然與裴子野從來沒有交流過,但卻佩服他的才華與為人處事,便請求皇帝將自己的官職讓給裴子野。但皇帝卻認為裴子野資質尚淺,不適合,因此沒有採納,過了很久他才被任命為紀事參軍。在任職期間,每次遇到事情,他總是能夠以理服眾,得到了百姓們的稱讚。多年之後,他的才華被吏部尚書所看重,他便推薦他為掌管國史的官員,逐漸在朝堂中站穩了腳跟。

生活節儉,為官清廉

在裴子野為官期間,他從不接受別人的賄賂,為官清廉,是中國古代歷史上一位難得的清官。除了不貪汙之外,他還將朝廷給的俸祿分給了身邊生活困難的親戚朋友,自己和妻子過著貧苦的生活,居住在茅草屋內。哪怕是在之後他成為了皇帝身邊的官員,他也仍然沒有改變這種作風,仍然以嚴格的要求來規範自己。

在吏部尚書推薦裴子野的時候,其實梁武帝對於裴子野的名聲也是早有耳聞,他便想要給裴子野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破格提拔了他。最開始裴子野表現得也如眾人一樣,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慢慢地他在工作中顯露了淵博的學識,非凡的才能,得到了梁武帝的刮目相看。

結語: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貪官汙吏屢屢出現,而真正的清官卻為之甚少。但這裴子野顯然便是數量極少的清官中的一人,他始終謹記家族的教誨,一心一意為君分憂,從不為了一己自私而損害國家百姓的利益。這樣的官員怎麼能不值得眾人尊重呢?

參考資料

《宋略》

相關焦點

  • 裴氏名人——裴子野,裴家人速看!
    從上面的傳記中可以知道,裴子野是裴康的八世孫。裴康是裴徽的二兒子,大哥是裴黎,三弟是裴楷,四弟是裴綽。裴徽是裴茂的三子(註:據《三國志》記載)。裴茂是裴曄的次子。裴曄是選擇山西聞喜縣裴柏村作為定居地的第一人。他以裴姓為首,以柏樹為名,「裴柏村」由此誕生了。裴子野的曾祖父裴松之,據《宋書卷六十四 列傳第二十四》記載:裴松之字世期,河東聞喜人也。祖昧,光祿大夫。
  • 為什麼海瑞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卻不被朝廷重視?
    為什麼海瑞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卻不被朝廷重視?海瑞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清官,他一生為民愛民,廉潔奉公,但他的官場生涯並不順利,最高官至右參議、監察御史,相當於中央派來的地方紀檢組長。海瑞在仕途之初就被任命為淳安知府,以其一心為民、廉潔奉公、不徇私情,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海瑞寫的《公安通緝令》因為批評明世宗無能而名聲大噪,他也因此被捕入獄。按常理說,海瑞是個正直的官員,為什麼不被朝廷使用呢?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海瑞自身的性格,二是當時官僚環境的影響。
  • 【重陽節】謹記家訓教誨,銘記家風教育
    【重陽節】謹記家訓教誨,銘記家風教育 2020-10-25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歷史名人陶侃:為官清廉一生,為國鞠躬盡瘁
    陶侃(259年-334年),字士行,本為鄱陽郡梟陽縣(今江西都昌)人,後徙居廬江潯陽(今江西九江)。他為官四十餘年,曾任荊州刺史、侍中、太尉等職。原來,陶侃的父親陶丹是三國時孫吳名將,但很早就去世了。陶侃全靠母親紡紗織布撫養長大,後來在潯陽縣城謀得一個小官職。有一次,潯陽縣衙舉行宴會,陶侃喝得酩酊大醉。他醒後,母親垂淚責備說:「飲酒無度,怎能指望你刻苦自勵,為國家建功立業呢?」陶侃羞愧難當。母親要他保證:從此嚴於律己,飲酒不過三杯。陶母的教導對陶侃影響很大,他在四十餘年戎馬生涯中,一直保持著清廉作風。
  • 《一個人戰爭》董旭峰拜祭白龍王 稱謹記教誨
    董旭峰赴泰拜祭白龍王 稱謹記教誨  搜狐娛樂訊 資深影視製作人董旭峰擔任製片人,金牌導演王小康擔綱執導,任天野、張曦文、吳曉敏身為資深影視製作人的董旭峰,曾經拜訪過白龍王並受其點化,謹記白龍王教誨的他從此開始熱心公益慈善事業,並且創辦了「守護基金」。  白龍王病逝,製片人董旭峰曾受其點化  8月17日,泰國白龍王周欽南在泰國家中病逝,享年76歲。
  • 東漢的大臣楊震聰敏有才,大半生隱居,出山後清廉為官卻遭污衊
    楊震的清廉是出了名的,一個暮夜卻金的故事,被許多人所熟知。在楊震小的時候楊震的父親都死了,所以楊震的童年其實是很悽苦和艱難的。但即就算是這樣,楊震對於自己熱愛的學習從來沒有放鬆過。他嚴格要求自己,從小就刻苦鑽研,並且身拜名師,學得了很多知識。
  • 為官正直清廉的海瑞,明朝一代清官,極具借鑑意義的官員
    小時候的海瑞是很不幸的,在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離開了人世,就只剩下了一個母親把他養大,也正是因為海瑞小時候痛苦的遭遇,在性格上留下了偏執的成分,這也就是為什麼海瑞在之後做官的時候,做到十分清廉。但是,在與人相處之上,卻十分的難。水至清則無魚,似乎就是對海瑞在官場上的表現的總的概括。但是在審理事務,處理案件的時候,海瑞的剛正不阿得到縣城所有百姓的愛戴。
  • 嶽飛精忠報國是來源於什麼?母親的教誨才是我們走向成功的指標
    自古代就有很多知名的英雄,為報效國家而久經戰場,抵抗再來進攻,保衛國家的安寧。這些人堪稱民族的英雄,值得每一個人去祭奠。也因為報效國家而亡於敵方的陷害,從此也便忠古留名。這樣的英雄為報效國家而付出了很多,而且還勇敢無畏,在敵人面前從不屈服。
  • 明朝頂級大臣,歷經五個皇帝,堪稱官場不倒翁,只因優秀家風
    如果我們選擇明朝能打得最多的皇帝,應該是太祖皇帝和明朝成祖皇帝;如果我們選擇關心民生的皇帝,應該是明宣宗和明孝宗;如果我們選擇最懶的皇帝,應該是萬曆和嘉靖;如果我們選擇誰最苦,應該是崇禎皇帝。 但如果命運選擇的人最曲折離奇,那絕對是明英宗。 明朝有許多腐敗官員,也有許多誠實的官員。
  • 「精忠報國」如何從美談變成了禁忌
    儒雖然起於巫,但早就高冷地以理性思維為發展方向,摒棄了巫術的遺存。看《論語》中的「不語怪力亂神」,「不知生,焉知死」,就可知這種堅定的理性基調。但禁忌還是存在的,不是以原始人懼怕神明的方式,而是微妙的現實禁忌。唐段成式《酉陽雜俎·黥》一章,講當時的紋身,同樣的紋身,有無礙的,有觸忌的。其中最有名,最引以為笑談的就是「白舍人行詩圖」了。
  • 他是西晉時期的政治家為官清廉,心繫天下百姓
    導讀;他是西晉時期的政治家為官清廉,心繫天下百姓在我國歷史上,也有許多的朝代出現,晉朝就是我國眾多朝代中的一個。這個朝代當中也有數不盡的有才華的人出現過。他也是這個時期的文人,同時他也是一個為官十分清廉的人。他也出生在一個名門之後,但是他從小過的日子去不是那麼的富貴,反而是十分的貧窮,他就是張華。張華的祖上是西漢時期的張良,這也讓許多的人,會認為他從小的生活過得十分的優越,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在他剛剛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還是當地的掌管者,但是在後來沒過多久。
  • 廉潔故事 | 一生為官剛正清廉——雍泰
    廉潔故事 | 一生為官剛正清廉——雍泰 2020-12-10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廉世家,一門兩宰相!看劉墉的一生,談家庭環境的重要性!
    就像詩中所描繪的,山東第一高門第劉氏家族,是清朝時期的名門望族,家族成員時代為官,清廉是他們的標籤。劉墉和他的父親劉統勳同朝為官,最後都官至宰相。90年代一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火遍全國。其中,讓還是小孩子的我記憶猶新的是,那個駝背的老頭劉墉,整天與和珅各種爭鬥。
  • 父親,兒投筆於文字,期望得到您的教誨
    親愛的父親:敬上!兒本庸人,愁於事業無為之際,恰逢華潤燃氣華中大區,招錄才俊,培養公司級法務專員,幸得天降大運,僥倖入圍,兢業於武漢。人生之苦,莫過於離鄉。而今,已至四月之際,本應與父促膝長談,卻奈路途遙遠,車程不便,加之學習任務艱巨,兒唯有投筆於文字,向您敘述參加工作以來的感想,既是悔悟亦是釋懷,不僅僅期望您能了解於兒,少許擔憂,更期望得到您的教誨與支持。昨日一則「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國家衛健委專家抵武檢測」的新聞,傳遍了朋友圈,您和母親不必擔心,我一切安好,自然是會防範於未然,做好個人防護,保證平平安安。
  • 大唐第一清官,窮的連皇帝都看不下去,皇帝:你就不能貪點?
    為官,最重要的品質之一應該就是清廉了吧,可是從古到今,歷史上喜愛貪汙的官員可真的是不少見,隨便一抓就是一大把。可是在這些泛泛的貪汙之人中,也會有一些清廉的好官,比如說,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提到的清官——包拯,想必他的故事我們對此都是耳熟能詳吧。但是,歷史上的清官也絕非僅僅只有他一人,而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位官員,那可真是太清廉了,清廉到讓皇帝都忍不住告訴他,讓他貪汙點兒銀錢吧。
  • 2015高考材料作文預測:為官清廉 百姓愛戴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常講常新的話題,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用自己終生的人生實踐來回答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古今中外很多仁人志士、聖賢先哲都有著豐富而深刻的見解,如古人講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君子為政之道以修身為本」、「先修身而後求能」等等。  對上述問題,你是如何看的,請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 嶽母刺字,其實嶽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
    嶽母刺字,其實嶽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宋朝末年,歷史上有名的奸臣秦檜把持著朝政,皇帝昏庸無能,相信秦檜的讒言,親小人,遠賢臣。嶽母刺字,其實嶽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嶽飛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在他年幼的時候,父親就已經去世,他一直和母親相依為命。嶽飛小時候,宋朝綜合實力就已經大大減弱,他看到百姓生活的如此痛苦,小小的他心裡就有一個願望,一定要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要把敵人趕出自己的國家,使百姓們安居樂業。
  • 老爹是清朝第一清官,兒子是清朝第一貪官,皇帝:你怎麼教的?
    和申是貪官這件事大家都知道,自從古典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播出後,他的知名度就更高了,但是小編今天要說的,其實和申"第一貪官"的名字,是民間裝上去的,清代被皇帝蓋印認證的第一貪官,另有其人。這個人就是趙鳳昭,有意思的是,趙鳳昭的父親趙申橋,當時號稱清朝第一清官。
  • 您的教誨,我們時時謹記 - 寶雞網 - 本地新聞門戶網站
    我已按照您生前的囑託,將它分贈相關機構和各大圖書館,為人們學習和研究提供一份可資參考的史料。 至今我的書櫃裡,還珍藏著您在我16歲生日時書贈的條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泛愛眾而親人」,我把它們視作日常對照的座右銘,與人為善,篤實行事。在我上小學時您就讓我背誦並臨寫的《朱子家訓》,至今仍讓我受益匪淺,「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