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母刺字,其實嶽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
宋朝末年,歷史上有名的奸臣秦檜把持著朝政,皇帝昏庸無能,相信秦檜的讒言,親小人,遠賢臣。長此以往,宋朝國力衰微,百姓民不聊生,在此期間,金兵大肆進攻宋朝領土,宋朝的百姓們整日生活在兵荒馬亂之中。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期,有一位名垂千古的英勇將領毅然決然奔赴戰場,立下報國雄心。他就是我們所熟悉的愛國大將軍嶽飛。嶽母刺字,其實嶽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
嶽飛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在他年幼的時候,父親就已經去世,他一直和母親相依為命。嶽飛小時候,宋朝綜合實力就已經大大減弱,他看到百姓生活的如此痛苦,小小的他心裡就有一個願望,一定要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要把敵人趕出自己的國家,使百姓們安居樂業。
嶽飛的母親雖然沒有讀過書,但是她深知男兒應該為保衛國家犧牲一切的道理。當她知道自己的孩子有這樣的理想時,非常支持嶽飛,並且在嶽飛出徵前還在他的背上用針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以此來勉勵嶽飛。而嶽飛並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他從上了戰場的那一刻開始,就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拼命的攻擊敵軍。後來嶽飛每一次帶兵打仗,總能夠取得勝利,嶽飛的名字使得金兵聞風喪膽。
而宋朝正是因為有嶽飛這樣的大將,才收復了許多已經被金兵奪去的領土。嶽飛為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宋朝之所以沒有滅亡全因嶽飛一人的功勞。這樣一位大將本該被朝廷所重用,可是宋朝皇帝聽信奸臣秦檜的讒言,認為嶽飛和金兵有所勾結,所以不僅把嶽飛從戰場上召回來,隨後還把嶽飛投入了監獄中,不久後就處死了。一代名將就這樣就此隕落了,實在是可惜。
嶽飛的故事一直被後世流傳,我們也一直以為嶽母刺的字是「精忠報國」,但是其實嶽母當時給嶽飛背上刺的四個字並不是「精忠報國」,實際上嶽飛背上寫的是盡忠報國,「精忠報國」是宋皇帝後來賜給嶽飛的字。於是後世一直流傳下來的是「精忠報國」,但是其實兩者之間的意思還是有差別。可惜這樣一位優秀的將領最後沒有得到一個好結果。你們對嶽飛有什麼樣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