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忠故事——《嶽母刺字》

2020-12-19 靈昧愛唱歌

親愛的小夥伴們,晚上好,靈昧曾經分享了關於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的感人美德故事,繼續分享一個關於孝順又忠誠的感人美德故事:相信很多夥伴對嶽飛都耳熟能詳,尤其是嶽母刺字精忠報國那一段!現在跟著我,再重溫一下這如此感人的經典故事吧!孝忠故事——《嶽母刺字》為了更好的重溫經典故事,文章特意配了精忠報國的經典旋律笛子版讓大家欣賞噢!

快樂 - 精忠報國 (笛子吹奏)

03:36來自靈昧傳遞正能量

嶽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是個孝順又知識淵博的軍事家,這都跟他的母親從小隊他的敦敦教誨和照顧離不開,兒時家裡歲窮,但母親是個賢淑有德的女子,常在地上用樹枝教他寫字認字,還鼓勵他好好鍛鍊身體,孝順的他也不負母親的眾望,勤奮好學,經過母親多年的教誨,長大後的嶽飛不但知識淵博,還練就了一生的好武藝,成為了一個文武雙全的人。

當時,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親鼓勵兒子報效國家,並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孝順的嶽飛不敢忘記母親的教誨,那四個字成為嶽飛終生遵奉的信條。每次作戰時,嶽飛都會想起「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由於他勇猛善戰,取得了很多戰役的勝利,立了不少功勞,名聲也傳遍了大江南北。

今天關於嶽母刺字的孝忠故事分享完了,不知道看到的小夥伴們,有沒有頓感熱血沸騰,渾身充滿力量呢歡迎評論留言,轉發噢!正能量需要大家共同傳遞,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見!靈昧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歷史愛好者,每日都會分享美德故事和歷史故事!記得關注我,精彩不會錯過!下期見!

相關焦點

  • 《孟母三遷》《嶽母刺字》《畫荻教子》哪位母親的故事讓你最感動
    《孟母三遷》《嶽母刺字》《畫荻教子》三個故事的母親都非常令我感動和喜歡,但是我最感動的還是《孟母三遷》,她跟現在社會的父母還是比較相像的,為了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寧願兩遷三地。也表示一個好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那麼最讓你感動的又是哪個故事呢?
  • 嶽母刺字的真偽及「精忠報國」的認知意義
    於是,在中國的歷史上,乃有孟母擇鄰、陶母退鮓、歐母畫荻、嶽母刺字……無庸置疑,嶽飛是值得歌頌的,嶽飛的母親也是了不起的賢德母親。只是,嶽母刺字真有其事嗎?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對事情的來龍去脈做些探究。一、嶽飛背上有無刺字據史料記載,嶽飛背上是有刺字的。
  • 張發財 | 媽媽再拿「嶽母刺字」的典故教育你,你就拿這篇文章來教育她
    記得是某個周六,心安理得地聽到嶽母刺字,關鍵時刻我娘一聲大喝:「還不上學!」嶽飛他媽還沒刺字,我媽先賜我後背一行字:MADE IN CHINA ,對,就是鞋印。而嶽母刺字,史學家推斷根本是子虛烏有。理由倒也說得過去——嶽母不識字。《宋史》《金佗稡編》說嶽家是世代為農「世力農」,在農耕社會,接受教育是一種很奢侈的行為,《兩宋科舉變革與民間社會結構》其中專門列舉了北宋民間私塾教育,農村教育的數據幾乎不到4個點。晴耕雨讀不過是一種詩意的嚮往,在宋朝,鄉下男子受教育的機會都少之又少,一個農婦能讀會寫幾乎是不可能的。
  • 嶽母刺字,其實嶽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
    嶽母刺字,其實嶽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宋朝末年,歷史上有名的奸臣秦檜把持著朝政,皇帝昏庸無能,相信秦檜的讒言,親小人,遠賢臣。嶽母刺字,其實嶽飛背上刺的不是「精忠報國」,而是這四個字!嶽飛出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在他年幼的時候,父親就已經去世,他一直和母親相依為命。嶽飛小時候,宋朝綜合實力就已經大大減弱,他看到百姓生活的如此痛苦,小小的他心裡就有一個願望,一定要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要把敵人趕出自己的國家,使百姓們安居樂業。
  • 「嶽母刺字」現代版!安師大附小這個孩子火了!
    古有嶽母在兒子後背刺字——「精忠報國」,今有蕪湖家長在孩子手背上寫字——「題目看兩遍」!都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 古有嶽母刺字,今有身上刻保證書,希望你不會再犯錯
    12、古有嶽母刺字,今有身上刻保證書,希望你不會再犯錯。13、你竟然用你家的鍋玩遊戲,太厲害了把!14、這車是怎麼回事,沒飛起來?
  • 中國古代偉大的四大賢母,除了嶽母與孟母,你還知道誰
    關於她的最有名的故事那就是"孟母三遷"。孟母為了能讓孟子有一個良好的教育與學習環境,就一連三次搬家,從丈夫的墓葬附近,遷到集市,最後遷到學宮附近。因為母親的教育與支持,孟子最終成為了儒家的傑出代表,後人稱之為"亞聖"。
  • 故事:這些歷史名人的事跡你聽過了嗎?
    嶽母刺字嶽母刺字的故事,宋人筆記和野史均無記載,包括嶽飛之孫嶽珂所著《金佗稡編》也沒有記錄。嶽母刺字故事始見於元人所編的《宋史》本傳,書云:「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但書中未註明此四字出自嶽母之手。
  • 養兒常憂九十九,古有「嶽母刺字」今有手背寫字「題目看兩遍」!
    作為家長,是孩子成長路上的指明燈,不管是嶽母「精忠報國」的刺字,還是小小的「題目看兩遍」其背後都是一顆操勞的母親的拳拳愛意。
  • 習近平敬老孝親的六個故事
    故事二 習近平陪母親齊心散步。新華社發  孝敬父母、重視親情,跟大家一樣,習近平有著深厚的家庭情結。  習近平還經常談起五六歲時隨母親買《嶽飛傳》《嶽母刺字》等小人書的故事。習近平說:「買回來之後,她就給我講精忠報國、嶽母刺字的故事。我說,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親說,是疼,但心裡銘記住了。『精忠報國』四個字,我從那個時候一直記到現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
  • 陝西白河縣圖書館開展繪本故事分享活動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岑春蓮) 陝西安康市白河縣圖書館8月22日上午舉辦「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繪本故事分享活動,眾多家長和小朋友共讀中華經典,傳承華夏文明。九位小朋友踴躍上臺,和大家分享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繪本故事,分別是《愚公移山》《魯班學藝》《精衛填海》《木蘭從軍》《嶽母刺字》《年的傳說》《老鼠嫁女》《鯉魚跳龍門》和《狐假虎威》。
  • 從「華盛頓的櫻桃樹」到「草船借箭」,聊聊那些大偽似真的故事
    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嶽飛的母親為了激勵兒子為國盡忠,留下了「嶽母刺字」的美談:Yue Fei stripped to the waist and going嶽母聽完心中欣慰,開始刺字。The tatoo done, the Chinese characters, &34;, were inscribed forever not only opon Yue Fei's back but even more so in his heart.
  • 嶽母八旬大壽,辛棄疾寫詞慶賀,兩個字點明嶽母出身,令人會心一笑
    在嶽母八旬大壽的時候,作為女婿的辛棄疾,自然要寫一首詞,表示祝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辛棄疾為嶽母的八旬之慶,寫下的這首詞作—— 鵲橋仙·為嶽母慶八十 八旬慶會,人間盛事,齊勸一杯春釀。胭脂小字點眉間,猶記得,舊時宮樣。 彩衣更著,功名富貴,直過太公以上。
  • 嶽母去世,妻子生產完坐月子,半夜臥室傳來嶽母的聲音,丈夫愣了
    嶽母去世,妻子生產完坐月子,半夜臥室傳來嶽母的聲音,丈夫愣了我是入贅到妻子小慧家的,小慧是個單親家庭,嶽父很早就得病去世了,小慧是由母親一個人帶大的,同時還打理著家裡的生意。第一次見到嶽母,她為人看起來很熱情,談吐大方很是客氣。她很小慧的感情很好,就像是兩個姐妹一樣,穿著打扮都不像是上了年紀的人。嶽母對我很是滿意,之後我和小慧也成了夫妻。婚後我和小慧跟嶽母一家住在一起,嶽母也開始讓我接手家裡的生意,有什麼不懂的嶽母就悉心地教我,可以說對我很尊重,從來沒有因為我是上門女婿這個身份就看不起我。
  • 文身:一種痛感與美感並存的中國故事
    從雕青天子到精忠報國到了唐朝以後,文身的形象逐漸好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文藝」抱以欣賞的眼光,文身也分成了刺字和刺圖案兩大方向。例如,五代十國時期的郭威就有對文身的審美偏好,他在後脖頸子文了一隻飛鳥。
  • 嶽母如母
    李濱芝  我的嶽母今年六十歲了,家住在聊城莘縣,是一個本本分分的農村婦女。嶽母勤勞能幹,棚裡的蔬菜瓜果長得好,家裡也收拾得一塵不染、井井有條。嶽母待我如同自己的親生兒子,她自己也打趣說我是她失散多年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