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清官,窮的連皇帝都看不下去,皇帝:你就不能貪點?

2021-02-26 古見其談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古見其談」,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為官,最重要的品質之一應該就是清廉了吧,可是從古到今,歷史上喜愛貪汙的官員可真的是不少見,隨便一抓就是一大把。可是在這些泛泛的貪汙之人中,也會有一些清廉的好官,比如說,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提到的清官——包拯,想必他的故事我們對此都是耳熟能詳吧。但是,歷史上的清官也絕非僅僅只有他一人,而今天,我們要為大家介紹的這位官員,那可真是太清廉了,清廉到讓皇帝都忍不住告訴他,讓他貪汙點兒銀錢吧。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呢,這個人究竟是誰,為什麼還勞煩皇帝讓他多貪汙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好官吧!

說起我國歷史上的清官,大家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個人估計就是包拯。包拯為官數十載,從未有過貪汙舞弊的行為。一方面是因為包拯潔身自好,另一方面是因為宋朝官員的俸祿真的很高,包拯真的犯不著去貪汙。而筆者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清官,清廉到皇帝都看不下去了。親自下密旨對他說:「你多少貪點。」

這個人便是中唐時期的名相——陸贄。陸贄,字敬輿,是浙江嘉興人,他所在的陸氏一族原本是一個江南地區的名門望族,但很可惜的是,家族在他出生時已經十分衰敗了。但陸贄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反而更加刻苦努力的學習,他的父親曾經擔任過溧陽縣的縣令,是一個好官,但天妒英才,他的父親不幸英年早逝,只留下陸贄與母親韋氏孤兒寡母兩人,韋氏含辛茹苦的撫養陸贄長大,家教非常嚴格,一點也沒有因為自己是女人而放棄對兒子的管教,所以陸贄不僅學習成績優異,品行也非常端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唐德宗李适繼位後,他派出黜陟使:庾何等十一人,進行對天下的巡視,以選拔最優秀的民間人才。這時,陸贄聽聞了消息,自知不能放棄這次的機會,他便盡力遊說使者,請求他們用「五術」察風俗民情,「八計」考地方政績,「三科」選優秀人才,「四賦」理賦稅財政,「六德」定疲睏之人。這些想法在當時都是最先進的創新之舉,對於科考和選拔人才具有重大的意義。黜陟使聽後,便把陸贄的這些想法都告訴了唐德宗,唐德宗聽後,非常高興,便立刻提拔陸贄為翰林學士。由此,陸贄的晉升之路順風順水。

建中四年,涇原軍發生叛亂,陸贄隨德宗避難奉天,也就是今天的陝西省乾縣,在此期間,陸贄全力保護德宗,贏得了他的信任,便被提拔為考功司郎中。興元元年,朔方節度使李懷光叛亂,陸贄又隨德宗逃往到梁州,和之前一樣的是,他又因為自己的忠誠與足智多謀成為了諫議大夫。陸贄對德宗十分忠誠,德宗也對陸贄非常依賴,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抑或是生活中的瑣事,都一定交由陸贄處理。當然,陸贄每次也處理的非常優秀,讓人佩服。

在逃亡期間,還發生過這樣一件小事。因為逃亡時比較緊急,場面一度十分混亂,陸贄便走丟了,唐德宗在知道這件事後,立刻號啕大哭,並下令一定要找到陸贄,並且找到的人可以有一千金的賞錢。由此可以看出,德宗是多麼依賴陸贄啊!

逃亡結束,回到京城後,很多人都想要巴結陸贄,但陸贄卻全然不理,拒絕其他官員們的賀禮,不忘初心,過著依然很清貧的日子。在陸贄母親去世後,他回家守喪,寄居在嵩山的豐樂寺。很多地方官吏趁此機會,前來拜會陸贄,可是卻都被他都找各種理由推辭掉了。之後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將此事報告給了德宗,德宗讓他收下,陸贄才收下了這個禮物。唐德宗看見陸贄的日子過非常苦,便悄悄派了一名太監口傳密旨:「太過清廉也不接受其他人的饋贈,那你與同僚的關係該怎麼相處?如果你不願意收財物,但像靴子、鞭子這一類小物件收了也便是無妨。」

陸贄的正直與清廉為他贏得了在德宗面前的好感,但最終,他卻也並沒有落得一個好的結局。他因為屢屢直諫而得罪了德宗,被貶忠州,直到病逝也沒能官復原位,這樣一個清廉的官員,竟落得 如此下場,真是讓人無奈與惋惜啊。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部分文章為轉載,並不用於任何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的對作者和來源進行了通告,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造成漏登,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立即更正或者刪除有關內容。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END-

感謝大家的閱讀,你的閱讀是對小編的鼓勵,如果覺得文章還不錯的話,小手輕移點一下右下角,點「 好 看 」,謝謝對小編的支持,小編一定每天給你們帶來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老爹是清朝第一清官,兒子是清朝第一貪官,皇帝:你怎麼教的?
    說到清朝的第一貪官,我們腦海中可能浮現的名字都是和申的名字。和申是貪官這件事大家都知道,自從古典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播出後,他的知名度就更高了,但是小編今天要說的,其實和申"第一貪官"的名字,是民間裝上去的,清代被皇帝蓋印認證的第一貪官,另有其人。
  • 大唐皇帝與劍門蜀道
    而其後的兩位大唐天子——唐玄宗和唐僖宗,更是在國難之時沿劍門蜀道倉皇逃蜀,雖然他們的長途旅行並無半點光彩可言,可是卻帶來了蜀文化在歷史上的一次高峰,使蜀都成都以「南京」之名而成為唐代最繁華的名都之一。  晉人張載《劍閣銘》中寫道:「惟蜀之門,作固作鎮,是曰劍閣,壁立千仞;窮地之險,極路之峻,世濁則逆,道清斯順。」這篇曾勒銘於劍門關口的奇文,一語道破了蜀道千古興廢的秘密。
  • 大唐歷代皇帝簡介,強盛的大唐帝國,後期皇帝個個是慫包
    在高宗李治晚期,借著李治的疾病、不能治理朝政之際,逐步把控朝政。經中宗、睿宗的過渡,終於在公元690年登上皇位,改大唐為大周。武則天在位期間,大肆屠殺李唐宗室,重用酷吏將忠於大唐的老臣幾乎屠戮殆盡,而且開啟了女主天下的先例,導致後來幾十年都有人效仿她。
  • 清官難斷家務事《暴走皇帝》神仙不善哄老婆
    古語有云:清官難斷家務事,可見這內院起火,比那斷案還麻煩,那麼神仙在處理家務事的時候又會是怎樣呢?就讓我們一起穿越到首款「QTE仙俠戰鬥手遊」《暴走皇帝》世界,桃花源張仙人家裡去看看吧。
  • 這個人是有名的清官,但是他做事卻不過腦子,皇帝對他是又愛又恨
    文/半人馬這個人是非常有名的清官,但是他做事卻不過腦子,皇帝對他是又愛又恨大家應該都看過包青天吧?包黑子很有才學,和公孫策鬥智鬥勇,最後走在了一起。他們三人一路上遇到的離奇怪事,每次辦過的驚悚案件,至今都讓人回味無窮。尤其是包黑炭為了追窮真相和真理,不惜犧牲一切都要去拆穿。這種勁也讓八賢王又愛又恨。今天要說的一件故事,也是一個愣頭青的官員故事。明朝有一個官員,這個官員讓皇上百般怨恨,卻又疼愛有加。他是一個清官,在他身上發生過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後人更為他的事跡編寫成了一本書,有些內容就如同神話故事般精彩。
  • 皇帝下旨讓官員貪點,算不算最奇葩的聖旨
    贄不納,唯受新茶一串而已…」02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德宗李适即位,為大唐第九位皇帝。德宗繼位不久,便派出庾何等黜陟使巡視天下,選拔民間優秀人才。於是,陸贄迎來了仕途的春天。庾何大為吃驚,別看陸贄年紀不大,水平不低,了不得呀。於是,庾何急向德宗皇帝匯報,發現人才了。德宗龍顏大悅:「陸贄這人,我在東宮時就聽聞其官聲不錯,得重用。」隨後,一道聖旨飛出大明宮,遷陸贄為京官,實補監察御史。
  • 大唐國力強盛,皇帝卻命不好,21個皇帝13個不得好死
    武則天迫不得已退位,由於她樹敵過多,連親生兒子都對她又恨又怕,所以武則天遜位後極少有人關心她,最後於悽風冷雨中去世。唐中宗李顯性格軟弱,受制於皇后韋氏。韋氏一心效仿武則天,想要玩女主專政。她先是架空中宗,政由己出。後來嫌不過癮,一不做二不休毒死了唐中宗,立了個小皇帝,自己臨朝稱制。
  • 李茂貞稱雄關中,大唐皇帝成傀儡
    總而言之,不給李茂貞點顏色看看,我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注4]  杜讓能對皇帝說。  當年漢景帝一心削藩,結果讓諸王打得,只有把晁錯的人頭交出去。我現在只是害怕,等李茂貞失控時,你即使把我的人頭交出去,也無法讓長安城遠離兵火啊。不過,既然您一心要圍剿李茂貞,我也就不找理由推脫了。[注5]  結果呢?
  • 此人為柳宗元的父親,剛正不阿秉公執法,皇帝都贊其美名
    此人為柳宗元的父親,剛正不阿秉公執法,皇帝都贊其美名文/球球話歷史有句古話說得好: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古往今來,中國歷史的朝堂上,不乏流傳千古剛、正不阿的名士,為政為民的清官。雖然皇帝的權威至高無上。
  • 清朝皇帝的作息時間表,皇帝一天都做什麼,看以後你還想當皇帝嗎
    做皇帝聽起來是一件很美的事情,每天只要批奏摺,看看書,想吃什麼山珍海味都有。那麼在清朝當皇帝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一個字——累,兩個字——無聊,三個字——不自在。其實在清朝當皇帝是一件很沒有自由的事情。身為帝王,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被人注意著,一言一行都需要幾經斟酌之後再說出來。
  • 大唐帝國二百八十九年,二十一位皇帝順序總覽
    現將大唐帝國二十二位帝王給列位看官一一介紹大唐疆域圖1、唐高祖 大唐帝國的奠基人李淵(566-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隴西成紀人,唐朝開國皇帝生於開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隨父親李淵進軍長安於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徵戰天下,為大唐統一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秦王、天策上將。
  • 皇帝總說誅你九族,那麼被連誅十族的方孝孺,到底對皇帝做了什麼
    在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後,被任命為詩講學士,也就和現代的顧問差不多,皇帝有不懂的都會向他詢問,所以方孝孺就成了建文帝最信任的重臣之一。但你看看他都做了什麼!朱棣原以為拿住了方孝孺的弱點,便可以左右他做事,這本是任何一個人都要猶豫的問題,可結果讓人意外,方孝孺大叫道:」你就是誅我十族又如何「!
  • 皇帝萬歲
    我只需要弄明白,質量不光有大小,質量還有好壞,質量好則官大,官大則能量大,他們說能量有正有負,那就肯定錯不了。正能量就都是好的,負能量就都是壞的,如此而已。   前蘇聯是一個特別講究正能量的國家,負能量的人,不管你是誰都會被揪出來。
  • 古代嬪妃身上有一特殊部位,就連皇帝也不能看,是什麼部位呢
    雖然說在當時女人都想成為皇帝的妃子,過著衣食無憂,錦衣玉食的生活,但其實並不是每一位嬪妃都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的,甚至有一些嬪妃進宮之後,連皇帝的面都沒有見過,且還很有可能會成為皇帝所陪葬的人。同時還有一些後宮中的妃子,會為了能夠奪得皇帝的寵愛而進行著你爭我鬥,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成為宮鬥中的犧牲品,可以說是生活在皇宮中的妃子是非常的小心謹慎的。
  • 明朝最有爭議的皇帝——正德皇帝
    從表面上看,好像確實不對,但仔細想想也不是那麼回事,下放政權,抓住軍權,這是相當英明的一個行為啊!畢竟掌握軍事實力的皇帝才是真正的皇帝啊!而且明武宗他也不是瞎胡鬧,正德12年,蒙古小王子犯邊,正德皇帝就親自帶著部隊上了,然後取得了應州大捷,從此之後,蒙古幾十年不敢再犯,所以說人家還是有一定水平的。但是可惜的是,明武宗的這場戰果被人家黑了。
  • 崇禎皇帝有堯舜之志還勤政,為何丟掉江山,兩個細節預示明朝命運
    皇帝隨意更改法律規定首先,就是政治和法律這些硬核的規定被皇帝隨意更改,到了晚期,就連宦官都能隨意更改,這兩個玩意是一個國家立身之本,另一個是發展的保障,如果這些都得不到保障,也意味著國家命運就快到了終點。
  • 皇帝為省錢,吩咐以後只吃兩個窩頭,一連七天,御膳房:快吃窮了
    皇帝為省錢,吩咐以後只吃兩個窩頭,連吃七天,御膳房:快吃窮了自古以來,朝代更迭,中國上下五千年,皇帝更是有百十位。小編今天要講的這位皇帝是清朝的一位特別有能力的一位明君。他提倡節儉,並且親民啊,能夠去辦成小老百姓體驗他們的日子。
  • 大唐帝國立國之初,也就是李爾必太祖武皇帝時期
    大唐帝國立國之初,也就是李爾必太祖武皇帝時期,可是沒有什麼發展工商業的國策的,哪怕是太祖武皇帝駕崩後,聖天子李軒繼位的頭幾年,也是談不上什麼發展工商業,頂多就是搞工業而已,而工業也局限在武器製造方面。而等到定都金陵之後,大唐帝國的國策,基本上已經是建立起來了,以農業為骨,工業為肉,商業為血的三位一體的國內發展策略。 其中,農業無疑是最為重要的,在糧食產量不高的時代裡,一個大國不發展農業,而是一頭搞什麼工商業,那無疑是自尋死路。 讓廣大的帝國子民填飽肚子,這才是大唐帝國現行的核心國策,而其他的政策,大多都是圍繞著這一條來進行的。
  • 皇帝怒問清官:怎麼才來?清官隨意說了兩字,皇帝捧腹大笑
    除此之外,這位宋朝的開國皇帝還做了一系列創舉,諸如「杯酒釋兵權」等典故,輕鬆的鞏固了自己的皇權,用今天的話來說,宋太祖應該是一個智商和情商雙高的人。趙匡胤從一個前朝武將,經陳橋一兵變,立即建立了趙宋,一個武將對於中央朝廷,對於皇帝來說意味著什麼?他自己太清楚了,一百個文官貪汙,都比不上一個武將造反。正是因為宋朝得權的種種原因,自宋朝太祖時期開始,就養成了「重文輕武功」的統治傳統,所以宋朝的文人大家輩出,造就了中華文化的一個巔峰。除此之外,有關文人的軼事也是流傳甚多。
  • 古今第一大表弟:你三個姑姑的兒子都當了皇帝,你啥時候當啊?
    隋唐年間,皇室貴族的關係都比較亂,如大家「喜聞樂見」的「六位帝皇」和「六位帝皇丸」。前者是隋朝的蕭皇后,她先後跟過隋煬帝楊廣、許國皇帝宇文化及、夏國皇帝竇建德、突厥處羅可汗、頡利可汗,最後淪落唐太宗李世民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