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貞稱雄關中,大唐皇帝成傀儡

2021-02-07 淚痕悅讀史
在李昌符叛亂時,李茂貞率軍平定,撈足了第一桶金。當時的李茂貞實際上已軍閥化。

  大太監楊復恭擁兵抗命後,李茂貞又馬上自告奮勇打擊楊復恭。

  皇帝雖然知道,李茂貞滅掉楊復恭後,就有可能會失控,但是他已無力阻止李茂貞這樣做了。

  李茂貞滅掉楊復恭後,就向皇帝提出申請,要接管楊復恭不久前佔據的地盤。

  皇帝對此的態度很簡單。總而言之,你想接管楊復恭不久前佔據的地盤,就得交出你從前佔據的地盤。換而言之,你只能佔據一塊地盤。[注1]

  問題是,李茂貞就是要大小吞吃,皇帝也沒有辦法。

  事情發展到這種地步,皇帝對關中的控制權,已受到了空前的挑戰。因為這意味著關中的軍閥化,已經失控了。

  李茂貞進一步軍閥化後,就開始不斷把手伸進中央政府了。總而言之,動不動就給皇帝上大課,並且教皇帝怎麼做事。

  唐昭宗一看李茂貞這樣囂張,氣得只想發兵討伐李茂貞。

宰相杜讓能對皇帝說,李茂貞所佔的地盤,據長安城太近了,我們跟他火併,如果能打敗他,自然什麼也好說,如果讓他打敗了,那可壞事了。[注3]

  皇帝告訴杜讓能,你是宰相,你只管做好後勤工作就可以了,至於怎麼打仗,這是軍事主管負責的事。總而言之,不給李茂貞點顏色看看,我實在咽不下這口氣![注4]

  杜讓能對皇帝說。

  當年漢景帝一心削藩,結果讓諸王打得,只有把晁錯的人頭交出去。我現在只是害怕,等李茂貞失控時,你即使把我的人頭交出去,也無法讓長安城遠離兵火啊。不過,既然您一心要圍剿李茂貞,我也就不找理由推脫了。[注5]

  結果呢?皇帝的軍隊剛出門,就讓李茂貞打得潰不成軍了,於是李茂貞的軍隊,很快逼近長安城,整個長安城一片混亂。[注6]

  事情發展到這一點,李茂貞的態度很簡單,那就是讓皇帝殺宰相杜讓能以贖罪。

  皇帝希望宰相杜讓能可以逃過一死,但是李茂貞絲毫不讓步,總而言之,你不殺宰相杜讓能,咱們就繼續打。

  在這種背景下,皇帝終於只能把宰相杜讓能讓殺了。[注7]

  李茂貞這樣做的意思非常簡單,那就是希望中央政府的高級官員認清形勢。總而言之,以後千萬不幫著皇帝和我作對,甚至皇帝想和我作對,你們也必須得想辦法阻止。否則,惹得我翻了臉,你們肯定沒有好果子吃的。[注8]

  更主要的是,李茂貞還給中央政府派了兩個政治委員,總而言之,中央政府有什麼決定,必須得到他們的同意。否則,李茂貞因此一生氣,後果很嚴重。[注9]

到此為止,關中的第一大實力派,就不再是皇帝為代表的軍政集團了,而是李茂貞為代表的軍閥集團。

  如果事情到此為止,中央政府還能保持著一點點基本的體面。問題是,幾年以後,皇帝與李茂貞又起衝突,李茂貞再次率軍進攻長安城,讓中央政府的權威再次受到打擊。

  皇帝忍無可忍,想離開關中到李克用那裡謀求機會。

  當皇帝率眾快出關中時,陝州韓建就告訴皇帝,李茂貞不是東西?李克用就是東西?總而言之,天下烏鴉一般黑,您就忍了吧。如果實在不行,就在陝州呆著吧。

  其實,站在皇帝的角度應該是這樣的。

  鳳翔李茂貞不是東西;河東李克用也不是東西;陝州的韓建呢,其實也不是東西。

  所以,沒有過多久,陝州韓建就把皇帝揪過來,左右耳光來回的扇。皇帝最後只能捂著腫脹的雙臉,再次退回長安城。因為陝州韓建一個不高興,直接對皇族來了個大屠殺。皇帝只能眼睜睜看著,卻是啥辦法也沒有。

  關中軍閥圖

此時的大唐皇帝,雖然依然不是漢獻帝。問題是,和漢獻帝比起來,恐怕也真強不到哪裡去了。

總的來說,處於皇帝為代表的中央政府角度,皇帝、宦官、朝臣、中央軍精誠團結,才最符合他們的利益。問題是,這種道理很簡單,具體操作卻複雜極了,尤其是皇帝並不是太極高手,而硬橋硬馬想破局,結果把事情弄得越來越糟糕。

  更可怕的還在於,朝臣系統、宦官系統的爭鬥,並不會因此結束。

  最後的結果,大家得急紅了眼,宦官系統倒向李茂貞一邊,朝臣系統倒向朱溫一邊。開始朱溫大敗李茂貞,於是宦官系統殺了個一塌糊塗;到此為止,似乎是朝臣系統取得了勝利。

  然後呢?朱溫掉過頭來,又把朝臣系統殺了個一塌糊塗。

  到此為止,皇帝那就是標準的傀儡了。

  如果時光可以重回,皇帝會怎麼做呢?宦官首腦、朝臣首腦會怎麼做呢?這個太難說了。

  許多時候,我們總喜歡說,人們無法在歷史中吸取到任何經驗教訓。

  是的,在利益面前,實在沒有什麼溫情可言。關鍵是,囚徒的困境永遠難以去除。所以不要說旁觀者了,就是當事人重新回去,恐怕也是繼續沿著舊路再走一遍。總而言之,上次翻車,只是因為左拐時,彎子拐得大了一點。我這次,只要左拐時,彎子拐的小些,就可以越過這個坎了。

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劍拔弩張,一心要火併之時。難免會有人給他們上大課。總而言之,兄弟如手足;手足相殘,人就廢了。再總而言之,歷史上因此亡國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再總而言之,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所以,你們兄弟二人都退一步,就可以如何如之何了。問題是,他們兄弟二人,誰會退那一步呢?

  更主要的是,李世民不信邪,更用實際行動告訴後人一個真理,內部火併,只要火併的好,就是可以火併出一個強大的帝國來。換而言之,你們內部火併,把帝國火併的崩了盤,那是因為你們手藝不夠好。

  兄弟之間火併尚且如此,宦官系統、朝臣系統之間火併就更不用說了。

  而且在冠冕堂皇的理論中,只有把宦官系統火併出局,帝國才有機會中興,既然如此,朝臣系統能隨便妥協嗎?如果中間再有皇帝的支持,就更不用說了。

  在黃巢之亂結束後,皇帝擁有的基本盤,雖然看起來還是很大,但是因為內部矛盾重重,所以折騰的越來越弱,最後大唐終於成為歷史了。

相關焦點

  • 大唐遷都洛陽後便氣數已盡,後期的皇帝,更是將無能演繹到了極點
    這一事件,使得當時的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找到了攻打大唐理由,他立刻集結關中幾個藩鎮,以討逆為名消滅了楊復恭。立下戰功的李茂貞自然是心高氣傲,當著眾人的面批評唐昭宗「只看強弱,不計是非」。唐昭宗自然看不慣如此跋扈的李茂貞,於是,便想出了「先削藩後用兵」的計策。 宰相杜讓能覺得,李茂貞的軍隊可能就在附近,所以,勸唐昭宗要謹慎決策。
  • 成為傀儡皇帝的唐昭宗
    討伐李克用的失敗使藩鎮對朝廷更加藐視,最直接和最可怕的對手就是李茂貞。此時的李茂貞已經加封為隴西郡王,勢力有了大的發展,他開始對朝政關心起來,有了當皇帝的意思。李茂貞不肯服軟,立即修書一封反擊。朝中一些大臣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也和李茂貞聯合,對抗其他大臣,這使李茂貞更加驕橫,言語當中經常有不恭敬之詞,這使剛繼位的唐昭宗非常生氣,下詔命李茂貞調任山南西道節度使,鳳翔節度使由宰相徐彥若來接替。李茂貞拒絕上任,還上奏章說:「我怕將來軍情有變,軍隊難以控制,只會使百姓遭難。到時陛下車駕遠行,又到哪裡前去避難!」
  • 興衰存亡管窺:晚唐五代李茂貞的秦岐割據政權
    相比這兩位被歷史承認的皇帝,李茂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無疑要小得多。這位與朱溫、李克用齊名的大唐鳳翔、隴右節度使、隴西郡王,既做出過與唐昭宗刀兵相見,並陰謀想挾持唐昭宗的舉動,又在唐亡後拒絕向後梁稱臣,仍然沿用唐哀帝的年號,並準備聯合其他藩鎮出兵討伐朱溫的舉動。他在唐朝滅亡後,建立了自己的秦岐政權,與後梁、後晉形成鼎足之勢,在晚唐的歷史大潮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 陝西寶雞 | 李茂貞墓
    李茂貞墓在它的省保碑和宣傳冊頁上依舊叫著「大唐秦王陵」,此秦王非唐初李世民之秦王,而是晚唐至五代的李茂貞。李本名宋文通,唐僖宗時賜皇家李姓,昭宗時封為秦王,五代後唐時再次加封其為秦王,大唐秦王由此而來。  李茂貞以鎮壓黃巢起義起家,兼勤王護駕有功,後任鳳翔節度使,威震秦嶺、渭水領域。
  • 輝煌的唐朝,有過5個皇帝曾逃跑,首都也被攻陷了5次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令人驕傲的「盛世」,它不僅在疆土、經濟上領先,在文化領域也空前包容,「天可汗」就是用來表達唐朝的皇帝,是天下的主人,無論民族與種族。然而,即便再輝煌,終究也有它不盡如人意的一面,這是萬事萬物不變的定律。
  • 不愧是大唐,宦官專政都是「獨一檔」的存在
    大唐、盛唐、巨唐、「當世時地表最強國度」……概括起來就一個字「強」,大唐是真的強,方方面面都很強,以至於連宦官專政起來都比其他朝代強()。那時的宦官只是皇帝的奴僕,基本上毫無權力,宦官專權更加無從談起。自唐玄宗天寶之後,隨著國家的繁榮昌盛,四方拜服,唐玄宗逐漸喪失進取意識,而且自從楊貴妃進宮以後,他更是開始沉迷於淫樂而倦於政事,於是朝中事務都假手於宦官高力士和姦相李林甫。於是高力士便趁機開始參與國家的行政事務,成了皇帝與外廷官員聯繫的紐帶。
  • 大唐歷代皇帝簡介,強盛的大唐帝國,後期皇帝個個是慫包
    唐朝從公元618年高祖李淵建立大唐起,到公元907年後梁太祖朱溫廢唐哀宗李柷終結,大唐共傳289年曆21帝,此篇來簡單介紹下曾經強盛的大唐帝國的歷代皇帝。1:唐高祖李淵(566-635年)大唐開國皇帝,公元618年-626年在位。
  • 「畫江湖之不良人」女帝李茂貞美若天仙, 還原歷史李茂貞原型
    光啟三年(公元887年),唐僖宗由鳳翔回來長安,遭受藩鎮李昌符阻攔,護駕部隊與李昌符的戎行發作劇烈衝突,李昌符兵敗逃走,僖宗命李茂貞追擊,李茂貞不負僖宗所託將李昌符打敗斬殺。僖宗進步李茂貞為鳳翔、隴右節度使,(公元890年)封隴西郡王。往後身經百戰展開了大片地盤,並初步對朝政指手畫腳。使得嗣位的昭宗李曄非常不滿。
  • 大唐國力強盛,皇帝卻命不好,21個皇帝13個不得好死
    大唐國力之強盛,為歷代封建王朝之冠。秦、隋不如唐朝國運綿長,兩漢不如大唐疆域廣大,宋朝乏其雄武,大明無其文治燦然,清朝又絕無唐的開放氣魄。然而弔詭的是,這個強盛帝國的歷代皇帝們,命運卻出奇的慘。大唐共有21位皇帝(包括武則天),但竟有13位皇帝死於非命,頗是令人嘆息。
  • 朱溫「三屠」:終結大唐的精心布局,開啟五代亂世的血腥之路
    特別是隨著軍事勢力逐步壯大後,為實現篡唐自立,朱溫精心布局,先後實施了三次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既暴露了他的政治野心和殘忍無道,又瞄準了導致大唐衰亡的主要弊政,彰顯了他的政治智慧,為自己開啟了一條充滿血腥的上位之路。
  • 朱溫荒淫成性,就連將領的妻女以及兒媳都不放過,學者:死有餘辜
    還是跟著大唐靠譜!於是朱溫斬殺監軍,向王重榮投降了。之前被黃巢起義軍打得難以招架,只能逃難在蜀地的唐僖宗接到王重榮關於朱溫「棄暗投明」的投降奏章後,十分高興,認為是天助大唐也!於是立即詔封朱溫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充河中行營招討使,並賜名「朱全忠」。此後,朱溫為唐朝所用,並且用實際行動展現了自己對唐王朝的「全忠」。
  • 宋家泰:皇帝再出奔
    皇帝李曄自華州回長安後,一直悶悶不樂,國事爛成這個樣子,被韓建殺了11個親王,李曄怎麼高興得起來?不高興,李曄就酗酒,喜怒無常,宦官集團再無法忍受,左神策軍中尉劉季述、右神策軍中尉王仲先、樞密使王彥範、薛齊偓等大宦官密謀,決定擁立太子李裕當皇帝,讓李曄當太上皇,爭取關中軍頭韓建、李茂貞的支持,這樣 「誰能害我哉?」
  • 史上很慘的傀儡皇帝,被大臣指責謀反,皇帝說:那我禪位給你吧
    任何國家的歷史上都會有傀儡般的人物。傀儡這兩個字本來指洋娃娃,但歷史上這兩個字常用來形容被操縱而無法實現自己意志的人。我國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傀儡大部分是皇帝,他們經常被權臣操縱。後來,高歡好不容易走了,他的兒子高成又出來了,他從正室出來,從小受的教育並不淺薄,所以,他的心不像他的父親那樣只靠拳頭講道理,反而有策略,政治上有手段。此後,他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官職,比高歡更無所顧忌,這位高成更輕率於是他開始在皇帝面前插上自己的線人,每天都注視著皇帝的一舉一動。皇帝一直看到他死了,支撐不住自己的勢力,而且這個高高的解釋確實有兩把刷子。
  • 不良人3:龍泉寶藏開啟,李茂貞蠱死人亡為他人做嫁衣
    每周一更的不良人第三季目前也更到了第37集,劇情也從李茂貞出現變得更加精彩有趣,尤其是第37集《了結》,還沒看到劇情覺得信息量十足。為了阻止李茂貞得到龍泉寶藏,李星雲和姬如雪不得不將李茂貞引入沼澤地。而且李星雲也十分的聰明,利用自己擅長的醫術,成功地將李茂貞迷暈了。之後毅然打算取出李茂貞體內的隕生蠱,但李星雲卻意外發現李茂貞的蠱蟲根本不在體內,反被李茂貞狂虐,姬如雪面懸一線之時還好女帝等人即使出現。女帝在確認李茂貞的蠱蟲就在自己體內之後,毅然選擇了幫助李星雲,於是自斷心脈選擇與王兄李茂貞同歸於盡。
  • 大唐帝國二百八十九年,二十一位皇帝順序總覽
    現將大唐帝國二十二位帝王給列位看官一一介紹大唐疆域圖1、唐高祖 大唐帝國的奠基人李淵(566-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隴西成紀人,唐朝開國皇帝生於開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隨父親李淵進軍長安於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徵戰天下,為大唐統一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秦王、天策上將。
  • 止戰之殤,他是唐末一代梟雄,當上皇帝之後為一件事被兒子所殺
    (這是後話)朱溫清楚要想稱霸天下最大的障礙就是李克用和李茂貞。李茂貞,布衣出生,因平定黃巢有功,後被分為岐王,挾天子以令諸侯,朱溫不滿,以救駕之名派兵攻打,李茂貞打不過朱溫於是派人請李克用幫忙,朱溫說「都來吧,省的我一個個找你們」於是朱溫親自率軍隊迎擊李克用
  • 大唐皇帝與劍門蜀道
    這是大唐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政治最清明、人民生活最安定、思想文化最為活躍的著名時期之一。而到了唐玄宗幸蜀,則是大唐帝國由開元全盛急轉衰落的時期,此時中原戰亂忽起,民不聊生,蜀中成了帝國君臣乃至中國文化的避難所。到了僖宗逃蜀的時代,大唐帝國的氣數已盡,回天乏術,二十多年之後,便被後梁朱溫取代。
  • 好皇帝也是個糊塗皇帝的大涼李軌終究在歷史長河中曇花一現
    除了以上兩個和西秦薛舉政權相類似的原因外,還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從大唐李淵政權和河西大涼政權的地理位置對比來看大唐李淵政權雄踞關中地區。關中地區或說關中平原,是指中國陝西秦嶺北麓渭河衝積平原,平均海拔約500米,又稱關中盆地,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山地、秦巴山脈,為陝西工農業發達,人口稠密地區、富庶之地,號稱「八百裡秦川」。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不僅有古代文明的輝煌歷史,而且也是現代文明比較發達的地區之一。所以說,當時大唐李淵政權所在地關中地區,經濟力量、經濟發展的基礎都是非常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