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3月7日訊(通訊員 丁馳 饒雨夏 記者 郭蓓)「生在中國,我很幸運!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非常感謝老師的悉心講解,我對春招求職又有了信心。」
「無人送藥機器人不就是我們自動化專業的研究成果嗎?看來我還要在學習上更下功夫!」
......
日前,南京大學工程管理學院學工辦召開了主題為「為抗疫貢獻青春力量」的「雲上」班會。同學們滿屏的彈幕互動和發自肺腑的留言是對本次班會最大的肯定。
「跨界」當「主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開始我嘗試了錄播,那些曾經熟悉的班會模式好像也變得陌生了,我坐在電腦前錄卻總是不滿意。後來開始研究在線模式,擔心網速不好影響班會效果,擔心同學們隔著屏幕羞於表達,擔心自己不熟悉軟體突然斷線......直到通過攝像頭看到學生熟悉的面孔後才鬆一口氣。」工程管理學院輔導員李曉智寫下了自己第一次「觸網」的「內心獨白」。
「不同年級的學生在這樣的社會突發事件面前,面臨的學習生活困惑和心理健康壓力是顯然存在差異的。」為確保「雲上」班會開到學生的心坎兒裡去,工程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陳力立希望主題班會能不流於形式,做好分層定位、精準輔導。基於多年的學生工作經驗,輔導員們緊密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學業特點和心理狀態,為每個年級的主題班會分別設定了一個關鍵詞。大一:學習;大二:看齊;大三:擔當;大四:信心。「我的學生不僅有大三的,還有一個畢業班。疫情來勢洶洶,我很擔心同學們的畢業和就業問題。」作為一名資深的輔導員老師,李曉智深刻了解畢業季對於學生的重要性,她在班會中給同學們分析春招形勢,安排心理委員講解緩解壓力的方法,請同學分享通過數據分析得到的疫情對各個城市、各行各業的影響,聯繫專業老師提供學業和就業指導。而面對低年級的學生,工程管理學院新入職的輔導員丁馳則以一則好故事、一個好榜樣、一曲正能量為主線,理論聯繫實際,幫助同學們樹立抗疫信心。
「您的班會課就像是一顆定心丸,讓我擺脫了這些天來的焦慮。」最後一場班會結束後,一位2016級的學生對李曉智老師這樣說道。同學們在班會中表決心、樹信心,將用實際行動彰顯著青年的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