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消息 (記者高家龍)昨天上午,一節題為《當代大學生標準》的情商課,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開講,吸引了來自武漢8所部委屬高校的400多名大學生。高校聯手為大學生開設情商課,這是頭一回。
緣起:
不少學生「鬱悶」掛嘴邊
《當代大學生標準》的主講人,是華中師範大學素質教育研究中心的陶宏開教授。他是開設情商課的發起人之一。
今年初,一直從事學生素質教育研究的陶宏開教授發現,很多大學新生入校後感到很迷茫,不知做什麼好,大學校園裡最流行的一個詞是「鬱悶」。空虛中,有的學生談起了戀愛,有的學生沉迷網絡不能自拔,課業荒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王玉寶副教授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說,不少大學生因為交際能力差而自卑,有的大學生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普遍不自信。對此,武大、華中科大等高校的老師也有同感。
高校心理課主要傳授心理學知識,而心理諮詢室少有大學生光顧。大學生迫切需要一門情商課,教他們學會人際溝通、自信心培養和自我潛力開發等技巧。
今年9月,在漢的武大、華中科大、華中師大、武漢理工大、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地大、華中農大、中南民大等8所部委屬高校達成共識,同時開設了情商課。
教學:
《情商決定命運》當教材
情商課採取選修課的形式,每周一次,8所高校老師共同探討,選用同一種臨時教材《情商決定命運》。據稱,以後教材將由8所高校老師聯合編寫。
情商課計入學分考核,主要看學生平時的表現,比如筆記、發言、討論以及考勤等。
王玉寶副教授將情商課的具體內容概括為5個方面:認識情商概念;認識自己並掌控自己的情緒;自我激勵;認識他人;人際關係和諧的技巧。課堂採取互動、遊戲、活動、交流等多種形式,擯棄老師上面講、學生下面聽的灌輸式教學。
為了促進校際更加廣泛的交流,8所高校的30多名老師組成了素質教育講師團,每學期將在一所高校講3至4次大型情商課,每次由兩名教師講一天,8所高校的學生都可以來旁聽。昨天,第一場「大課」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開講。
目的:
引導大學生「自我矯正」
昨日現場,陶宏開教授讓大學生自己討論「什麼是當代大學生的標準」,學生們發言非常熱烈。
武漢大學一名男生提了6條標準:想到什麼事情馬上行動;制定具體的計劃;計劃要有針對性;狠抓落實;不急於求成;抵禦不良風氣的影響。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一名女生認為當代大學生要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她說,不少同學每天也很忙,但是不知道為了什麼,對前途沒有想過,時常覺得很無聊。
最後,在場的大學生討論認為,當代大學生的標準有三個,分別是有理想、有責任感和有高尚的人格。
陶宏開教授解釋,情商課要解決的根本問題,就是提高學生的「自我矯正能力」,包括思辨能力、自控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等,快樂陽光地面對每一天。
來源:楚天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