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回家」網站引外媒關注 登記失蹤兒童大幅減少

2021-01-12 環球網

據央視新聞2016年2月21日報導,1991年,張雪霞3歲的兒子宋彥智在爺爺家門口玩雪時被一個黑衣男子強行抱走。人販三個月後被警方抓獲,但直至被槍斃都沒交代宋彥智的具體下落。而後,張雪霞的愛人宋懷南踏上了漫長的尋子之路。圖為張雪霞與兒子。

港媒稱,2009年與公安部合作以來,「寶貝回家」近乎成為內地失蹤兒童的晴雨表,寶貝回家尋子網創辦者張寶豔表示,網站登記的失蹤人口近幾年已大幅減少,每天新發案從最多時的七八例減少到一兩例,甚至沒有。

據香港《文匯報》網站3月1日報導,一份站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發稿,在登記的4萬多個尋親消息中,尋找寶貝的佔24457人,而在2014年「寶貝回家」 登記信息中近期失蹤孩子已減少到550個,惡意登記27個,2015年為892個,惡意登記79個。根據地域劃分,雲貴川已成為兒童被拐、失蹤的重災區。

報導稱,在「寶貝回家」登記案例中,還有孩子尋家的19201人,這其中除了被拐還有的是棄嬰、送養到福利院的,也包括了不少海外尋親。2009年,轟動一時的美國母親收養中國男孩靳家成11年後與親生父母團聚,就是由「寶貝回家」志願者極盡努力促成的,引發了包括美國NBC、CNN等媒體的高度關注。至今,「寶貝回家」海外尋親的成功案例已有近30例。

張寶豔同時希望喚起民眾對海外尋親的重視,「我們做的過程中發現當年有很多孩子是走失了之後,被送到福利院後送養到國外的,如果大家在國外遇到這樣的收養家庭,可以聯繫我們,讓這些孩子找到家,至少讓正在尋找他們的父母親人知道現在他們生活得很好。」

另據香港《明報》網站1月20日報導,四川警方1月份破獲一個跨省特大拐賣嬰兒集團,救出15名嬰兒,拘捕疑犯78名。法醫對疑犯和嬰兒作DNA鑑定;有疑犯在現場聲稱,其中年齡較大的孩子是自己的。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015年12月3日曾報導稱,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後,農村年輕人潮水般湧入不斷擴大的城市。這為人販子誘拐在半廢棄鄉村或城中村玩耍、但又無人照看的幼童帶來了機會。

報導稱,人販子從計生政策執行不嚴的地區——像中國西南部的農村——誘拐兒童,然後賣到曾因嚴格執行獨生子女政策導致男性子嗣和新娘短缺的地區。在某些省份,買一個孩子的價錢比當時生育第二或第三個孩子所繳納的罰款都低。中國城市以及發達國家中日益增多的不孕不育現象製造了更多需求。

相關焦點

  • 寶貝回家網站為173個家庭找到失蹤孩子
    2007年,張寶豔和在吉林省通遼師範學院網絡技術部門工作的丈夫籌建了一個公益性的尋子網站——寶貝回家尋子網。  「寶貝回家尋子網」是國內第一個幫助走失、被拐、被遺棄兒童尋找親人,同時幫助因各種原因流浪、乞討、賣藝兒童回歸正常生活的公益網站。  剛開始,網站的設想非常簡單,只是供被拐兒童的家長將自己孩子的照片、特徵描述等信息發布到網上。
  • 寶貝回家:歷年失蹤兒童數據分析
    公益網站「寶貝回家」收集了歷年來失蹤人員的信息,提取截止2019年的2萬餘條有效信息,繪製一組關於兒童失蹤的信息。在此將這組信息圖表分享給諸位,希望有更多的人關註失蹤兒童,讓每個寶貝都有家可回。一,失蹤省份和失蹤年代按省份按失蹤年代統計,每三個省繪製在一起,效果如下:安徽省在1960年代有近百失蹤人口出現在此公益網站上,哪怕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你們的親人仍然沒有放棄你們。
  • 寶貝回家:7萬條數據解讀兒童拐賣與遺棄
    這是寶貝回家網站上父母們在尋找孩子時留下的描述。截止至2018年7月16日,在寶貝回家網站上還有超過四萬個家庭在尋找自己的孩子。寶貝回家尋子網是隸屬於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的公益性尋人網站,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專門提供未成年人尋人信息的的公益網站。
  • 「寶貝回家」礦泉水實現了「寶貝回家」
    大眾網·海報新聞青島11月28日訊(記者 劉宇昕)2016年11月份,大眾網連續刊發《「寶貝回家」礦泉水現身青島 上市4月收集線索了了》《青島"寶貝回家"礦泉水引熱議 人民日報轉發6萬人 "點讚"》等報導,引發全網熱議。
  • 「寶貝回家」尋子網創始人來石家莊招募志願者
    燕趙都市報記者甄智力 張寧    近年來,媒體多次報導「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幫助丟失兒童家庭尋找和解救被拐兒童的事跡。8月12日,由民革吉林省委和民革河北省委聯合開展的「寶貝回家」志願者招募宣講活動在石家莊舉行,同時「寶貝回家」尋子網站創始人張寶豔來到石家莊,講述網站的故事。
  • 聚焦公益打拐:寶貝回家尋子網9年助1379孩子回家
    同為父母的吉林省通化市民秦豔友、張寶豔夫婦對此感同身受,於2007年創辦了國內第一家也是最大一家針對被拐、失蹤兒童的公益網站——「寶貝回家」。9年來,網站與公安部及各地打拐辦深度合作,凝聚全國各地17萬名志願者的力量,藉助媒體和新技術,成功幫助藍明秀的兒子李偉等1379個孩子回家。截至記者發稿時,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
  • 7萬條數據解讀兒童拐賣!別等到身邊有孩子失蹤時,才悔恨沒看
    兒童被拐,是每個家庭最害怕發生的事,也是社會不能容忍的事。但拐賣事件仍時有發生。知名公益網站——寶貝回家尋子網,自2007年10月24日起,平均每天有11個尋找孩子的家庭註冊,單日註冊量最高時達到了一天193個家庭。
  • 全國公安首家公益性打拐網站「三秦回家網」上線運行
    央廣網西安4月1日消息(記者雷愷 溫超)由陝西省公安廳主辦的公益性網站「三秦回家網」( huijia.shxga.gov.cn)今天(1日)正式開通運行。該網站將面向全國,為廣大群眾提供免費服務和幫助。這也是全國公安機關首家打拐反拐公益性網站。  「三秦回家網」立足陝西,面向全國,依託網際網路,免費向群眾提供服務和幫助。
  • 重慶最美網紅 昨日攜手120萬粉絲點亮失蹤寶貝回家路
    10名網紅主播面對熙熙攘攘的人群,奮力傳遞著為寶貝照亮回家之路的信念……重慶晚報訊 昨天下午2時,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聯手重慶晚報,推出「公益我最紅,請你記住我」大型公益網紅海選活動決賽階段「紅人幫PK」啟動,入圍決賽的10名公益網紅使出渾身解數,宣傳公益理念,呼籲全社會關註失蹤兒童問題。
  • 「寶貝回家」創建人:盼天下無拐 網站儘早關門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春節是中國人最看重的節日,即便遠隔千裡,也要回家團圓。不過,幾家歡喜幾家愁,對那些孩子被拐、走失的家庭來說,春節難團圓。這樣的節日更是讓心裡的傷疤又撕開了一角。近年來,尋子尋親牽動社會各方關注:網上微博打拐興起;連續幾部影視劇以打拐、尋子為主題;今年初,由民政部開發的全國救助尋親網上線……民間尋子網站「寶貝回家」見證了許多尋子家庭的故事。
  • 被謊報走失女孩家長要追究責任 「寶貝回家」處境兩難
    救助走失兒童的公益組織「寶貝回家」負責人張寶豔今天上午告訴人民網記者,南京警方已找到求助信息中照片上小女孩的家人,確認走失信息為謊報,小女孩一直安全地待在家人身邊,並未走失,女孩的照片也從未外傳過。     記者了解到,目前警方現在正在調查偽報信息者的身份。據媒體報導,女孩家長表示保留追究「寶貝回家」責任的權利。
  • 被拐賣失蹤的中國兒童,最終都去哪了?
    這是最近一個月裡,警方破獲的幾起拐賣兒童案。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拐賣者不是別人,正是孩子的親生父母。骨肉情深,孩子失蹤後,最心痛的肯定是父母。然而,相當多的兒童失蹤事件,家長都難辭其咎。中國有多少孩子失蹤了?那些失蹤的孩子去了哪裡?又有什麼規律可循?失蹤兒童有多少?
  • 張寶豔家庭(創建寶貝回家尋子網)
    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理事長張寶豔、副理事長秦豔友到醫院看望寶貝回家救助的患兒聰聰。  張寶豔家庭,吉林省通化市東昌區東昌街道清真委,家庭成員3人。一次兒子的走失,讓張寶豔、秦豔友夫婦體會到了走失孩子後的焦急。
  • 十年來「中二少年」失蹤最多
    在寶貝回家論壇上廣東近十年的尋親網帖中,有不少走失兒童年齡在12-16歲之間的「中二少年」,他們大多因與父母發生矛盾,或通過網絡等各種途徑認識了一些陌生人,隨後自行出門,之後再也沒有回家。該報告顯示,我國兒童保護和救助工作進一步加強。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打拐D N A資料庫已為4000多名失蹤兒童找到親生父母。報告說,刑法修正案(九)加大了對拐賣婦女兒童犯罪收買方的刑事處罰力度,收買被拐婦女兒童的行為一律追究刑事責任。2014年至2015年期間,全國共破獲拐賣兒童案件2216起。    自公安部於2009年組織開展打拐專項行動以來,廣東一直高度重視打拐工作。
  • 寶貝回家之萬家團圓入圍行動者聯盟2019公益盛典「年度公益項目」
    一、 項目名稱:寶貝回家之萬家團圓二、關注的公益領域:兒童尋親和打拐目前,寶貝回家負責管理著「寶貝回家尋子網」、「民政尋親網」和「等著我官網」三大尋人信息平臺,匯集了40多萬條尋人信息,這40萬的尋人信息就是40萬個尋人訴求,這些訴求就是促成本項目實施的動力。《萬家團圓》項目就是為了幫助這些破碎的家庭圓夢,希望通過項目的實施,幫助找到更多的失蹤被拐兒童,促成更多失散家庭的團圓。
  • 為愛轉發助力寶貝回家,黑河人請行動起來!
    在此請網站給予幫助。腰部右側有一胎記尋親者自述    若夕整理跟進: 在大約十歲左右無意中聽鄰居說起,我是爸爸媽媽當年從黑龍江省北安市慶華醫院抱回家的(鄰居一家因為這個事情也搬家了,不知道搬到哪裡去了)。養父母很不支持我尋親,所以每每都說什麼都不記得了。聽說我親生母親20年前還來找過我,不過沒找到,血型----A
  • 商家賣拖鞋 標籤印上失蹤兒童信息 費用由商家自掏腰包
    此後,蔡磊越來越多地關注起「找孩子」的消息,逐漸成為尋找失蹤兒童的志願者。  成為志願者之後,蔡磊時常幫著丟了孩子的家庭尋找失蹤的孩子。蔡磊發現,這些孩子的父母、親人,在全國各地找孩子的過程中,會把孩子的照片、信息印成海報或做成很大的卡片。「我就突發奇想,我是不是可以把這些失蹤孩子的信息印成商品標籤,掛在商品上,讓更多的人留意到這些失蹤孩子的信息。」
  • 外賣店主印發「尋人餐墊」引熱議 兩月發出6000份
    外賣店主印發「尋人餐墊」引熱議餐墊印刷「走失兒童」信息 兩月已發出6000份楊劍波印的都是成都周邊的尋人內容成都的一家外賣送餐店,近日因獨特的餐桌墊紙引發關注。與其他商戶在餐墊上印上餐飲店的廣告不同,他家的餐墊上印著「尋找走失兒童」的信息。
  • 為什麼提倡做兒童基因身份證?兒童基因身份證有哪些作用?
    在公益性尋子網站「寶貝回家」中了解到,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成立十多年來,已成功幫助2400多名走失及被拐的孩子找到親人。然而,還有4萬多個家庭仍在等待。對於那些和親人分離的失散兒童來說,找到自己的親人是他們一生最大的願望。而對於父母來說,孩子走失、被拐後的那種切膚之痛更是一輩子的夢魘。
  • 守護者APP:如何藉助科技的力量幫助失蹤兒童回家
    由陳可辛導演執導,黃渤、趙薇、張譯等人主演的打拐題材影片《親愛的》自上線以來就備受社會關注,這部影片除了是一部非常棒的電影外,它帶來的社會意義也非比尋常。這部以真實人物原型改編的電影,讓社會再度聚焦在拐賣兒童這一問題上。電影雖然早已放映結束,但是該電影中原型人物孫海洋的故事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