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4日21時,2020年度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ITA)隧道工程頒獎典禮落下帷幕,由中國中鐵二院勘察設計、中國中鐵五局施工、中國中鐵科研院四川鐵科監理的「成貴高鐵玉京山隧道跨越巨型溶廳暗河工程(Tunnel Crossing Giant Karst Cav)」以小組第一的優異成績,榮獲2020 ITA「攻堅克難」獎,摘得國際隧道行業最高殊榮。
什麼是全球隧道行業「奧斯卡獎」?
國際隧道與地下空間協會(ITA)成立於1974年,總部設在瑞士洛桑,是一個非營利性非政府國際組織,是隧道與地下工程專業的國際性學術組織,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學術組織之一。
從2015年開始,為了表彰每一年為全球隧道和地下空間的發展帶來突破與創新的傑出項目與個人,國際隧協在全球的隧道工程和傑出工程師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工程項目和個人提名名單,最終由數十名頂級專家集中評選並頒發年度大獎,也被公認為是全球隧道行業的「奧斯卡獎」。據了解,全球每年提名總數為30項左右,最終獲獎數量為8項左右。
今年除了傳統6個獎項外,新增了包括「攻堅克難」在內的2個獎項。其中,「攻堅克難」獎主要是頒給建造過程中克服了可預見或不可預見的極端挑戰的項目。
▲繼前五屆國際隧協大獎頒獎典禮分別於瑞士、新加坡、法國、中國和美國成功舉辦後,今年的頒獎典禮由於疫情原因改為線上舉辦。
成貴高鐵玉京山隧道跨越巨型溶廳暗河工程
▲工程示意圖
成貴高鐵玉京山隧道位於雲貴高原雲南省威信縣境內,設計時速250公裡,隧道長6306米,途經區域生態環境敏感,建設難度大。2016年7月,施工至隧道中部,揭示了一座巨型溶洞,溶洞位於地面以下60米,高50米至120米,順線路長95米,橫向寬230米,其面積相當於3個標準足球場,其規模在鐵路領域是最大的,被國內媒體評價為「高鐵第一溶洞」,在世界範圍也是極其罕見的。此外,溶洞底部堆積物厚30至90米,橫坡30至40度,橫坡低側發育一大型暗河,寬5至15米,長18公裡,雨季流量每秒70立方米。隧道高懸於溶洞頂板附近,距溶洞底40米,與暗河水面垂直高度110米。
▲溶洞底部暗河
工程建設中,中國中鐵二院設計研究團隊深入現場,與施工單位緊密合作,反覆論證方案,共同克服了施工安全風險高、工期短、高鐵軌道沉降要求嚴格、環保要求高等挑戰,巧妙利用了100萬方隧道棄碴回填溶洞,成功實現了在棄渣體內修建432平方米的超大斷面隧道,並在隧道內鋪設了長度184米的大跨度橋梁。2019年7月,經過3年攻堅克難,成功跨越了這個巨型溶洞,確保了成貴高鐵按期開通。
▲隧道內景觀
本項目的成功修建,實現了高懸巖溶隧道建造技術的瓶頸突破,形成了富有創新性的隧道穿越巨型溶洞建造技術,提高了巖溶地區高速鐵路選線的自由度,為同類型地質條件隧道建設提供了生動範例,在我國鐵路隧道建設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
中國中鐵榮獲歷屆國際隧協大獎
項目盤點
中國中鐵隧道局參建的青藏鐵路新關角隧道獲「2016年度重大工程獎」
該隧道工程長32.645千米,平均海拔3300多米、最高海拔3678.12米,是世界高海拔第一長隧,國內已貫通最長鐵路隧道。新關角隧道使中國鐵路隧道長度首次突破30千米,開創了高海拔地區修建超長隧道的先例。
中國中鐵四局、中國中鐵工業等單位建設的蒙華鐵路白城隧道「採用大斷面馬蹄形的土壓平衡盾構方法首次應用於黃土隧道」榮獲「2018年度技術創新項目獎」
蒙華鐵路白城隧道全長3345米,是我國西北風沙地區黃土軟質隧道,具有土質鬆軟、施工安全風險性大等特點。2015年開工之初,由蒙華公司、中國中鐵組織隧道專家多次論證後,確定該隧道由傳統的礦山法施工改為異形盾構法施工。異形盾構法在國內山嶺隧道施工領域尚屬空白,蒙華公司、中鐵四局、中鐵工業聯合西南交通大學開展科研攻關和關鍵性技術創新研究,在砂質新黃土、渣土改良、同步快凝注漿、防滾轉及糾偏等一系列掘進重難點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超大馬蹄形盾構施工技術,為世界黃土及軟弱地質地區隧道使用機械化作業提供了案例示範。
中國中鐵一局、中國中鐵科研院等單位建設的國道317線雀兒山隧道榮獲「2018年度傑出工程大獎」
雀兒山地處四川省甘孜州德格縣境內,海拔6168米,有「爬上雀兒山,鞭子打著天」之說,它是由川入藏的生命線——國道317線的必經之地。山上常年積雪,路途險峻陡峭,被譽為川藏第一高、第一險。雀兒山隧道主洞長7079米,隧道口海拔高度4378米,平均海拔4300米,為目前世界最高海拔特長公路隧道。建設者克服了高寒、缺氧、凍土、斷層、巖爆、湧水及通風供氧等世界級施工難題,讓這「鷹飛不過的地方」不再是川藏線的「魔鬼路段」,10分鐘便可成功穿越。
信息來源丨中鐵二院、中鐵科研院
本期編輯丨邵軍體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中國中鐵再次摘得全球隧道行業「奧斯卡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