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們邀請了來自太原理工大學的楊蓉、山西師範大學的楊佩瑩、太原理工大學的王奕琳、山西財經大學的張琳浩、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的原浩雨、太原科技大學的薛元新分享他們的實踐經歷和感受,一起來看看吧。
不忘初心 方得始終姓名:楊蓉學校:太原理工大學年級專業:19級城市地下空間工程
實踐單位:共青團河津市委
今年暑期,我參加了「青春興晉「暑期實踐活動,在共青團河津市委實踐。回顧歷時一個月的實踐,我在工作上和生活上都收穫了很多。大家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和任勞任怨的服務態度深深地打動著我,領導的關懷和同學的熱情幫助支持著我各項工作穩步進行。
期間,我曾兩次下鄉,為當地的居民送上慰問品並為他們打掃衛生、清洗床單,在扶貧工作中意識到了脫貧攻堅的重要性。同時,參觀了新興村愛國教育基地,對黨的發展史和老一輩革命者的奮鬥歷程有了更深刻地認識,我體會到了當代青年人的責任擔當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在團市委內部,我學到了許多辦公技巧,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良師益友的氛圍,讓我感到工作非常輕鬆。
青春展風採,努力贏未來。這次實踐活動是我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經歷,我會珍惜並將社會實踐中的工作態度延續到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更好地服務社會,回報家鄉!
身在其中 方知其味姓名:楊佩瑩學校:山西師範大學年級及專業:17級心理學
實踐單位:婦聯
這一個月裡,我體驗到了被領導肯定想法的喜悅、接電話遺漏重要信息而耽誤別人事情的愧疚、做志願服務時看見一位令人心疼的老奶奶時的難過、沒有能力幫助向婦聯求助的婦女時的無助、在電話傳達文件時自己禮貌而對方比自己更禮貌時的感動、遇到不懂的東西後來學會時的滿足……這其中的每一種滋味都值得我回味。這一個月裡,我也在思考一些東西,在打電話傳達文件內容時一遍又一遍檢討自己如何將重要信息傳達給對方而又不顯得囉嗦,讓對方產生厭煩,迷茫的感受;認識到志願服務、助力扶貧確實能為一些人帶來希望和幫助;體會到婦聯在面對婦女家暴維權時的有心無力之感……這一個月讓我對一些事情有了不一樣的認識,真是身在其中,方知其味。
多一分沉穩 少一點浮躁
姓名:王奕琳學校:太原理工大學年級及專業:19級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實踐單位:城區街道辦府西社區
今年暑期,我參與到了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這一重要工作中。戶籍核查看似容易,但當我拿起電話時,才發現這並非電話詢問這麼簡單。由於缺乏經驗,我們可能會受到社區居民的質疑;可能會因為打擾到別人的工作而引起他人不滿;面對一張張等待核實的信息表,我們也會感到幾分厭倦和懈怠。但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我不斷總結經驗,揣摩技巧,調整心態,終於順利完成了任務。
一個月的實踐經歷,讓我學到了許多,也成長了許多。面對新的工作,我會多一分沉穩,少一點浮躁;面對他人的質疑,我會多一份包容,少一點抱怨。同時,這次的工作經歷,讓我第一次體會到了「理解萬歲」的真諦,學會了理解和包容他人。
舊燕歸巢 反哺故土
姓名:張琳浩學校:山西財經大學年級及專業:19級經濟統計學
本次「青春興晉」實踐活動,我有幸來到了共青團河津市委工作。在這裡,我體會到了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勤謹奉公的工作作風。
在這短短的一個月裡,我參與到了團市委的日常工作中去,收發文件,服務青年。除此之外,我還下了鄉,為貧困戶打掃庭院、清洗被褥;為環衛工人送去綠豆水、扇子和毛巾,也就為他們送去了夏日清涼和團市委的關愛;參觀了紅色教育基地,聽負責人講述了河津革命英雄的英勇事跡,並親身體會到了當時革命基地條件的艱苦。
本次實踐活動讓我對「為人民服務」的理解進一步深刻,提升了我的社會責任感和國家使命感。除此之外,我對我的家鄉河津多了一份了解、多了一份希望。舊燕歸巢,反哺故土。我願為家鄉的發展獻出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