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農村,哈尼族姑娘出嫁,殺豬宰牛熱鬧三天太有民俗氣息了

2020-12-19 雲南山貨哥

在雲南邊境線上的一些哈尼族,無論是辦婚禮還是辦喪,都要熱鬧上三天才會結束,在他們的文化裡,這是親朋好友相聚敘舊的好時機。圖為哈尼族姑娘出嫁在村裡的公共可堂門口迎賓現場。

婚禮對於每個人都是很重要的,也許,一生就那麼一次婚禮。而雲南的哈尼族辦婚禮雖然簡單,但很熱鬧,講的是一種氣氛,同時,請親朋好友吃飯也是告訴大家我結婚了,讓大家來一起分享這歌喜悅。圖為待宰殺的水牛

在三天的婚禮時間裡,第一天請部分村民來幫忙殺豬,殺雞,宰牛,準備第二天的客餐。圖為宰牛現場

哈尼族姑娘出嫁宰牛現場

哈尼族姑娘出嫁殺豬現場

婚禮舉辦當天,新娘去當地的鎮上簡單地去化妝,穿上婚紗

婚禮舉辦當天,新娘去當地的鎮上簡單地去化妝,穿上婚紗

在化妝店裡打電話的新娘

在化妝店裡新郎新娘相視一笑

新娘母親和新郎新娘一起迎客,新娘的母親向新郎介紹是哪個親戚,怎麼稱呼等,同時也向客人介紹新郎是哪裡人等

在村裡的客堂外,新郎新娘迎接四方遊客前來參加婚禮

迎接賓客的新郎新娘

村裡的籃球場都坐滿了賓客

用餐現場,很熱鬧

年長的哈尼族佩戴包頭巾圍桌用餐

用餐現場,很熱鬧

用餐現場,很熱鬧

用餐現場,很熱鬧

用餐中的賓客

包頭巾是哈尼族傳統服飾的一部分

婚禮上的菜品

新郎新娘和女方父母合影

新郎新娘和女方好友合影

佩戴哈尼族傳統配飾的~包頭巾的新娘

新娘側面

相關焦點

  • 雲南旅遊:哈尼族習俗了解下,太有趣了,第3條看完哈哈哈
    哈尼族,是我國一支古老的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紅河,元陽,哀牢山及瀾滄江畔的大山深處,這裡的哈尼梯田層層疊疊,波光粼粼,像萬千條銀連鋪陳於群山之間,非常雄渾壯美,它們與淳樸善良的哈尼人民世代相伴……哈尼族是個什麼樣的民族呢
  • 這裡的人過年,出嫁姑娘初二回娘家有一禁忌!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我國雲南元江和瀾滄江之間,每年正月,他們也像漢族過春節一樣,過他們本民族傳統節日——「年收扎勒特」。大年頭一天的早晨,他們有與漢族不一樣的習俗。大年第一天,起床後,家家戶戶要在自家天井裡宰殺一隻公雞。早飯時,全家每人得吃一塊雞肉,不分男女,也不分老少。但是,有一類人不能吃。她們就是已經出嫁的姑娘。
  • 哈尼族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哈尼族民間文學的搜集、整理、出版與研究有兩次大的高潮,一次是1958至1959年,雲南省民族民間文學紅河調查隊通過調查,發現和出版了敘事長詩《不願出嫁的姑娘》《逃到勐先壩》、創世史詩《奧色密色》等;第二次是1982年開始,雲南省民間文學集成辦公室開展的雲南省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即《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雲南卷》《中國歌謠集成·雲南卷》《中國諺語集成·雲南卷》的編篡工作
  • 毛南族傳統訂婚習俗,哈尼族的各種節日,高山族傳統豐年祭
    中國少數民族眾多,各民族都有其獨特的傳統習俗,下面給介紹一下毛南族、哈尼族與高山族的奇葩民俗。一、毛南族傳統婚俗毛南族盛行早婚甚至有未出生便由雙方父母定,一般是在六七歲便由雙方父母合命,如不相剋,便通過媒人到男女雙方說定婚禮、陪嫁數目。
  • 雲南一些農村不一樣的結婚流程
    今天在網絡上看到有個網友好奇為什麼雲南這邊婚禮怎麼會是晚上。我當時看了覺得他可能沒有搞懂雲南這邊婚禮和婚宴的區別,婚宴只是婚禮的一個部分,你還有好多流程沒有看到呢。今天我主要介紹男方結婚娶媳婦的流程,至於訂婚流程和女方這邊結婚訂婚結婚流程我會分開寫,省的大家弄混了。
  • 漢族小夥娶哈尼族姑娘
    這裡是雲南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這裡風景優美,有原始森林,有清澈見底的大河,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雲南紅河州和雲南其他地方一樣,是個多民族的地方,以彝族哈尼族居多,是雲南省通往東南亞的國際通道。圖為雲南曲靖漢族小夥(新郎)和紅河哈尼族小姑娘(新娘)合影。
  • 來,我講個哈尼族的故事給你聽聽!
    哈尼族是雲南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居於紅河南岸,分布在、元陽、綠春、金平和建水部分地區。有哈尼、糯比、糯美、亦車、白宏、腊味、阿梭、布都、期的、各和、等十餘種自稱,自稱謂多源於祖先名。哈尼族有悠久的歷史,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羌族。古代的羌族原遊牧於青藏高原。
  • 山西農村閨女出嫁,斬殺300斤大肥豬嘴裡插著2根蔥,稀罕事
    2018年12月30日攝影師一人行道過山西省芮城縣一個農村,忽然聽到一陣鞭炮聲,我們隨聲尋到了200米外的這戶農家,看到當院一頭大肥豬擺放在小桌子上,身上蓋著一張紅紙,看著情況應該是農村祭祀一類的民俗活動。
  • 臘月二十七宰的公雞,為何在年夜飯上不能吃完?
    「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大集」,2月1日是農曆臘月二十七。按照民間習俗,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宰殺家禽,還要趕集、採購。民間諺語稱:「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到了臘月二十六這一天,就要籌備過年的肉食了。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臘月二十六的傳統民俗是「燉豬肉」。
  • 雲南民族文化行:哈尼族彝族傳統民族服飾
    哈尼族兒童傳統服飾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滕芸 趙芳薇):位於雲南省東南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口以哈尼族和彝族為主,傳統的民族文化締造了這一地區燦爛的文明。不同的生產活動、生活方式、民情風俗以及地理環境,造就了豐富多彩且各自獨特的民族服飾,特別是彝族支系繁多,每一個支系又有自己的民族服裝。每一種色彩,每一個配飾都是自然與人文的巧妙融合,服飾裡鑲嵌了歷史,融入他們各自的性格,更襯託出哈尼族和彝族人民的心靈手巧和對美好生活的願景。
  • 2020年全國旅遊簡介(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主推景點
    紅河是雲南經濟社會和人文自然的縮影,是雲南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也是中國走向東協的陸路通道和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萬畝。"阿廬古洞"為彝語,意指"前面有平坦草地的虎洞",系宋元時雲南"三十七蠻部"之一"阿廬部"的穴居點。洞內的石筍、石鐘乳、石柱、石幔、石簾、石瀑、石花千姿百態,幾乎具備了地質巖溶學所定義的所有景觀,且各具形象,諸如彩霞迎賓、古蓮倒懸、幽穀神鍾、古龜望月、魏王點兵、天造神物等等,維妙維肖,非造化之功不可為。
  • 三十年代老照片,世居雲南哈尼族生活
    哈尼族是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居全國第十六位。哈尼族世居地在雲南。哈尼族人口分布於雲南西南部(禮社江下遊)紅河西側哀牢山區新平、紅河、鎮源、墨江、元江、元陽、綠春、江城、金平等地。哈尼族先民為羌族,在海拔二千五百米的山區開掘梯田,繁育水稻等農作物。哈尼語是彝語支(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同拉祜語、彝語、傈僳語相近。分為豪白、哈雅、碧卡三個方言,但是方言的差別很大,有時無法進行溝通。
  • 雲南民族村 景點之 哈尼族寨
    哈尼族是雲南獨有的一個少數民族,人口165萬左右,主要居住在三江兩山地帶(紅河、把邊江、瀾滄江、哀江山、無量山),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地,思茅地區、西雙版納、玉溪等地也有分布。境外寮國等地的「阿卡」人也是哈尼族。哈尼族有本民族語言,歷史上無本民族文字,哈尼族有20多個支系。
  • 制「冬肉」、賽駿馬...走進哈薩克族 體驗傳統民俗「冬宰節」
    製作「冬肉」 體驗哈薩克族傳統民俗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是我國哈薩克族生活最集中的區域,保留著許多獨特的民俗風情。哈薩克族獨特雪原競技歡慶冬宰節在「冬宰」季節,牧民們還會在雪原上舉辦熱鬧的傳統體育競技比賽。來看總臺央視記者崔寧從伊犁鞏留縣庫德寧山谷發回的報導。
  • 雲南這個少數民族為什麼會在十月份過年:你知道其中原因嗎
    2020年雲南哈尼族又過年了,為什麼哈尼族會在農曆十月份就過春節,你了解嗎?哈尼族是中華民族56個少數民族的一支民族,它們的祖先從青藏高原一路南下最後定居在了雲南南部紅河一帶,這裡山美水美人更美,哈尼族四代居住於此,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文化,風俗習慣,哈尼族是目前中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存最好的一個少數民族。
  • 廣州一男生偽造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其父殺豬宰羊慶祝,結果…
    8月19日,廣東湛江,一考生被曝偽造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專業為「人工智慧技術」,其家人還為其製作橫幅,擺酒招待親朋好友,據稱其父知道實情後氣昏送醫,並表示兒子成績還沒自己血壓高,但當地鎮長表示,網傳信息跑的太偏,據高考成績查詢系統可知,該名考生理科類總分235分排位346310。
  • 雲南省資訊|雲南哈尼族特色民居建築——蘑菇房
    雲南哈尼族特色民居建築——蘑菇房哈尼族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元江和瀾滄江之間,聚居於紅河、江城在20世紀80年代中葉以前,哀牢山系東列山峰線南段的東西兩麓、元江—紅河水系、元江流域下遊和藤條江流域的哈尼族建築,都還是清一色的蘑菇房。蘑菇房,顧名思義,就是住房狀如蘑菇,是雲南省紅河州元陽縣典型哈尼族民居建築的暱稱。因此,哈尼人有「誰不會蓋『蘑菇房』誰就不是真正的哈尼」之說,顯然他們視「蘑菇房」為一種驕傲。
  • 中國特色食品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的南部,北與昆明相連,南與越南相連,這裡有美麗的南亞熱帶風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藝術,民族風情和獨特的風景名勝區,獨特的傳統工藝,以及西南、南盤江流經東北。6、哈尼竹筒雞到之前為止,雲南的所有少數民族仍然保留著傳統的竹筒烹調方法,這與滿山的翠竹和清香美味食品有關,例如,哈尼族竹筒雞。7、竹筒飯哀牢山籠罩在煙霧中,山寨周圍,竹林外有桃花。風景真迷人!
  • 雲南經典電影:一部17歲哈尼姑娘初戀的青春劇,美得傷心
    婼瑪,一個可愛的名字,她是一名哈尼族姑娘,在雲南哀牢山深處的大山裡,居住著勤勞善良的哈尼族人,這一年婼瑪17歲,從小就失去阿爹阿媽的她與年邁的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很艱難。八十年代的哈尼山寨還是貧窮落後的,鄉親都要背著重重的石頭,貨物爬上高高的寨子,哈尼族的梯田一層一層的,像上帝打翻了調色板,那片片相連的水田,像萬條銀連鋪陳於天地與山水之間,五彩斑斕,氣勢磅礴。
  • 殘殺惹災禍——農村真實調查記實
    該紀實是根據老鄉、老同學餘糧的口述記錄整理。雖知道兇手姓名、住址,可距今已五年多了,兇手始終沒有抓到,其兒媳婦也帶著孫子改嫁走了。3於 亭,49歲,項城市高某村人,此人很聰明,頭腦靈活能幹。早年在公社食品公司上班,還是該公司的基層領導,負責公司每天屠宰的任務,什麼時候殺豬,由誰 殺,都由他下達殺豬任務,雖然他沒有直接殺生,也犯了間接殺生的罪孽,終究沒有逃脫殺生短命的報應,僅僅活了49歲,撇下二老、妻子、兒女得病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