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調味品協會:「29款醬油不達標」網文誤導消費者

2020-12-19 中投顧問

  10月12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簡稱「江蘇消保委」)發布的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顯示,在120個樣品中有29個不符合國家標準,問題集中在標籤標識、營養成分標註(明示)和品質指標方面,涉及海天、加加、李錦記等品牌。

  雖然海天味業和李錦記等先後澄清,但網絡媒體報導持續。

  對此,中國調味品協會10月17日發出聲明稱,近日,以「29款醬油不達標,海天、李錦記都檢出問題,有的都不能叫『醬油』」等為標題的網絡文章,嚴重誤導了消費者,損害了我國醬油產業的聲譽,對行業造成了不良影響。此信息發布存在譁眾取寵和誇張獵奇的「標題黨」行為,引發了行業信仼危機,傷害了真正做好產品的企業;協會支持相關企業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兩企業先後澄清

  回溯原委,10月12日,江蘇消保委發布的一份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顯示,120個醬油樣品,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其中,超7成醬油檢出了增鮮劑。

  其中「黑榜」出現了兩家調味品巨頭。「李錦記」、「海天」各有一款產品分別因「鈉含量明示數值與檢測數值不符」、「營養成分表中蛋白質NRV%值計算有誤」登上「黑榜」。

  海天味業10月15日發布公告稱,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1月份生產的一瓶海天500ml生抽醬油營養成分表中蛋白質NRV%計算有誤,標識與實際檢測結果不符合」。公司表示,NRV%是營養成分佔營養素參考值的百分比。公司在該瓶生抽標籤中把蛋白質NRV%僅標識為1%,因為標示值低於了計算值,所以被點名了。標籤上的標示值低於計算值並不構成產品品質問題,更不是食品安全問題。因此,對於海天的產品,消費者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10月15日,李錦記也發出聲明澄清。聲明指出,江蘇消保委使用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是遠東正大檢驗集團有限公司,當時他們不認可初檢結果,要求進行復檢,沒有獲得同意。後來李錦記把同批次產品留樣送到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以及其他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得到的結果均是鈉含量合格。但最後江蘇消保委還是決定採用他們聘請的第三方公司的檢驗結果。

  網文損害產業聲譽

  真相如何,中國調味品協會10月17日發出聲明稱,近日,以「29款醬油不達標,海天、李錦記都檢出問題,有的都不能叫『醬油』」等為標題的網絡文章,嚴重誤導了消費者,損害了我國醬油產業的聲譽,對行業造成不良影響。

  就醬油的技術標準,中國調味品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解釋,GB2717-2003《醬油衛生標準》和GB2717-2018《醬油》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醬油中胺基酸態氮的指標要求≥0.4g/100ml,低於此指標的產品為不合格產品,應該予以曝光並受到相應的查處;嚴格按照GB2760-2014《食品添加劑》標準中規定的食品添加劑範圍和限量要求進行食品添加的醬油產品,均為合格產品,消費者可以放心使用;醬油產品的標籤標識,應該按照GB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和GB28050-2011《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的相關規定執行。

  中國調味品協會認為,在遵守食品安全法及相關標準法規的基礎上,醬油產品的品種類型、產品風味、產品價格、營養成分及產品定位等均屬於市場行為,由市場規律決定,並不涉及食品安全問題,不應該被妄議和誇大利用,以免無端造成企業品牌的聲譽受損並誤導消費。

 

  此外,產品抽檢應該在遵守相關規定的基礎上,公平公正公開地開展。如果企業對抽檢結果有異議,有權要求該檢測機構提供資質證明和抽檢樣品,企業在確定樣品的真實性後,可委託其他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復檢。

相關焦點

  • 「醬油」事件再度發酵中國調味品協會怎麼說?
    近日,「29款醬油不符合國標」「海天、李錦記上黑榜」等關鍵詞赫然出現在各大社交媒體的顯著位置,一時間,輿論一片譁然。除了企業和江蘇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江蘇消保委」)的互懟,中國調味品協會也公開發聲。
  • 「釀造醬油」沒醬油成分,莫非這也是行業協會眼中的「市場行為」?|...
    ▲部分不達標醬油。針對近日「29款醬油不達標,有的都不能叫『醬油』」等說法,中國調味品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日前聲明,稱此信息存在譁眾取寵和誇張獵奇的「標題黨」行為;還表示,醬油產品的品種類型、產品風味、產品價格、營養成分及產品定位等均屬於市場行為,由市場規律決定,並不涉及食品安全問題,不應該被妄議和誇大利用,以免無端造成企業品牌的聲譽受損並誤導消費。
  • 29款醬油不達標!海天、李錦記都檢出問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注意!有29款醬油不達標!29個樣品不達標有的甚至不能稱醬油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此次江蘇省消保委比較試驗的120個樣品,有30個進口醬油、90個國產醬油。其中,112個釀造醬油、8個配製醬油。根據試驗,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標,主要集中在標籤標識、營養成分標註和品質指標方面。
  • 29款醬油不達標,海天、李錦記都檢出問題,有的都不能叫「醬油」
    (原標題:29款醬油不達標,海天、李錦記都檢出問題,有的都不能叫「醬油」)
  • 29款醬油不達標:海天、李錦記都有問題 有的不能叫醬油
    醬油,大概是每個中國家庭  必備的調料品了  你家的醬油是什麼品牌?  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了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這份報告涉及120款、48個品牌/56個生產(代理)企業的醬油,但在這120款醬油中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
  • 這款釀造醬油核心成分為0!質量不達標就猛添增鮮劑
    通俗的說,哪怕僅按標準最低限值衡量,購買這款產品的消費者付出的錢款中也有約40%是花的冤枉錢。當然,嚴格來講,這樣的產品就不允許上市銷售。與此同時,這一樣品是進口商品,但在外包裝上並沒有加貼符合我國預包裝食品的標籤,不符合我國進口食品相關規定。
  • 29款醬油不達標,兒童醬油沒有產品標準?這些醬油的坑你踩了嗎
    一看新聞才知道,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結果中,120個精油樣品中,29個樣品存在不合標準的情況,這個比例足以讓老百姓吃驚,其中也不乏兒童醬油,更讓人吃驚的是,兒童醬油竟然沒有相關的標準,有的兒童醬油跟成人醬油沒啥區別,可是價格卻差了好多。
  • 29款醬油被檢不合格 海天、李錦記均上榜
    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120款醬油中,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包括知名的海天醬油、李錦記醬油。此外,而兒童醬油的品質和普通醬油差不多,有的鹽更多。
  • 中國調味品協會會長談協會
    「協會並不是很多人認為的『二政府』。」中國調味品協會會長衛祥雲在接受記者採訪,就國內協會的現狀與他對協會的認識發表個人看法時,第一句就如是說。    衛曾是原內貿部工業司副司長、原內貿局消費流通司副司長。1998年開始,他便兼任中國調味品協會會長。2000年機構改革後,正式擔任該協會會長職務。
  • 還讓不讓人好好打醬油?海天、李錦記等被點名,有人梗脖喊冤
    最近,「醬油界」很不平靜江蘇省消保委點名:29款醬油不達標有的甚至都不能叫「醬油」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江蘇省消保委:29款醬油不達標,有的都不能叫「醬油」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
  • 食品安全沒問題不等於合格醬油
    針對近日「29款醬油不達標,海天、李錦記都檢出問題,有的都不能叫『醬油』」等說法,中國調味品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聲明稱,此信息存在譁眾取寵和誇張獵奇的「標題黨」行為,引發了行業信任危機,傷害了真正做好產品的企業。
  • 調味品協會稱「化學醬油」不屬於食品安全問題
    本報記者 薛珺 攝「醋意」未消,醬油又曝「致癌門」 港媒曝稱,7種物質可配製出致癌的「化學醬油」;中國調味品協會指出,7種物質均不屬於非法化學物質 本報訊 山西醋勾兌風波未完,醬油又被卷進來。近日,港媒曝出用水解植物蛋白等7種化合物可配製出可能致癌的「化學醬油」,與釀造醬油從口味和質感都相差無幾。昨天,中國調味品協會負責人指出包括水解植物蛋白在內的7種化合物都不是非法化學物質,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之分,不屬於食品安全問題。目前,國家正在修訂醬油的食品安全標準。7種物質調出「化學醬油」?
  • 29款醬油不達標,李錦記、珠江橋牌都檢出問題
    近日,江蘇省消保會發布醬油比較試驗結果,120個醬油樣品中,有29個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近日發布的醬油比較試驗結果顯示,120個醬油樣品中,有29個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存在鈉含量超標、虛標營養成分等問題。
  • 不是醬油的「醬油」驚現?配製醬油、釀造醬油你分得清嗎?
    看清兩點不上當日前,江蘇省消保委曝光一批不符國標醬油,29個樣品「上榜」,其中不乏知名商標;但10月17日,中國調味品協會科技委發聲明否認了上述報導,認為此信息存在譁眾取寵和誇張獵奇的「標題黨」行為,傷害了真正做好產品的企業。
  • 有些標稱「釀造醬油」,實際都不是醬油,不要盲目看價格買醬油
    標稱滕州市華風秀色調味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華風伊利家牌草菇老抽(紅燒醬汁),經檢測胺基酸態氮含量為零,全氮含量僅為0.19g/100ml,完全不符合國家對醬油的標準規定。該產品通過標註名稱誤導消費者以為這款產品是老抽,實質應為紅燒醬汁。
  • 調味品營銷趨勢分析:醬油,應該怎麼打?
    中國飲食文化追求「五味調和」,與西方烹調不同,中國烹調更傾向於藝術,藝術的靈感就來源於調味料。「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醬油作為中華優秀飲食文化中最為「畫龍點睛」的部分,不僅是中國大眾家庭生活的必不可少的調味品,而且越來越為全世界各種不同類型文化的人群所喜愛接受。
  • 29款醬油抽檢不合格 品牌醬油在列
    10月12日,江蘇省消保委發布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120款醬油中,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    29個樣品不合格  4款甚至不該叫「醬油」  比較試驗選中的120個樣品有30個進口醬油,90個國產醬油。其中,釀造醬油112個,配製醬油8個。
  • 120款醬油送檢,有的不該叫「醬油」!
    120款醬油中,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0129個樣品不合格醬油,根據工藝分為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釀造醬油是原料經微生物發酵而成;配製醬油,則以釀造醬油為主,加入了調味液、食品添加劑等。生抽、老抽則是廣東地區的俗稱。
  • 江蘇省消保委:29款醬油檢出問題 海天李錦記上榜
    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了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120款醬油中,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包括知名的海天醬油、李錦記醬油。此外,而兒童醬油的品質和普通醬油差不多,有的鹽更多。29個樣品不達標,有的甚至不能稱醬油此次江蘇省消保委比較試驗了120個樣品,有30個進口醬油、90個國產醬油。其中,112個釀造醬油、8個配製醬油。根據試驗,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標,主要集中在標籤標識、營養成分標註和品質指標方面。
  • 一大波知名醬油被查29款不合格?你家廚房必備海天、李錦記都在列
    醬油應該也算是中餐烹飪的靈魂調味料之一,但最近江蘇省消保委發布了一份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在送檢的120款醬油中,有29個樣品不符合國家相應標準。未達到標準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營養成分標註、標籤標識、和品質指標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