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故鄉的梅花又開了。那朵朵冷豔、縷縷幽芳,總使我想起飄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這是著名作家蕭紅的作品《祖父和我》中的句子。18日,福州群眾路小學師生代表齊聲朗讀此文,拉開了該校「朗讀者」活動的序幕。從當日起,朗讀聲代替了傳統的課間鈴聲,為美麗校園再添書香。
群眾路小學校長鄭天戈告訴記者,儘管如今獲取知識的渠道和載體越來越多樣化,但朗讀仍然是重要的學習方法,是不能言棄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們面向全體師生開展了『朗讀者』活動,用聲音傳遞經典。師生們通過朗讀,感受到文字的力量、真實的情感和漢語的音韻之美。」
據了解,群眾路小學從本學年開始,「朗讀者」活動不再局限於語文教師。在本學年的首次全體教師大會上,鄭天戈帶頭朗讀了臺灣作家張曉風的散文《念你們的名字》,並邀請現任教師中年紀最長的美術教師鄭書健朗讀經典作品,大大調動了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如今,在學校每周召開的全體教師大會上,教師誦讀經典活動已成為保留項目。
在教師的示範帶動下,學生朗讀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如:每節語文課前3分鐘開展「班班有誦讀」活動;每個年段都有必讀書目;高年段學生在班級選拔的基礎上,選出優勝者參加校級比賽;師生共同錄製3~5分鐘的經典作品朗讀音頻,在校廣播站播出……全校形成了人人誦讀經典、人人爭做「朗讀者」的風氣。
除此之外,學校的「共讀」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不但有教師共讀、師生共讀,家長與孩子的共讀活動也十分活躍。
當日,記者在採訪中看到,每個班級都設置了圖書角,學生們把各自最喜歡的圖書放在圖書角進行交流。每學期伊始,由師生共同列出班級和個人的讀書計劃。教師還會利用課前3分鐘推薦好書,並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寫讀後感,到了期中,還會舉行班會交流讀書心得和方法,在期末評選出最受歡迎的書籍和最優秀的「小書蟲」。學校還定期利用晨會時間,讓孩子向全校師生展示共讀成果。
針對低年級學生,學校還開展了「我和父母共讀書」活動,利用家長會,增進與家長的溝通,家長以身作則,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可以說,共讀活動讓老師與老師、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家長的心靠得更近,交流更為順暢,也讓閱讀之路走得更遠。」該校副校長林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