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即將大功告成!美媒又說酸話:中國太空技術離美國差遠了

2020-12-17 谷火平觀察

如今,"嫦娥五號"已經離開月球,順利完成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的修正,距離安然返回地球又近了一大步。該探測器由軌道器、著陸器、返回器和上升器四個部分組成,同時配備各種先進科研設備,可以直接在月球表面採集土壤,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中國將成為美國、前蘇聯後,第三個從月球帶回月壤的國家。

(11月24日發射升空的攜帶"嫦娥五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

但是這麼偉大的科學進步,在美國媒體的口中,就立刻變了味,美媒認為中國正在"假借發展太空技術之名,偷偷發展太空軍事力量,甚至要打破現如今全球戰略平衡",總之有些美媒就是見不得中國好。

這些暫且不談,我們先來討論一下,為何"嫦娥五號"號稱是凝結全中國的最先進航天技術的"集大成之作"?

("嫦娥五號"回家之旅,預計需要經過數次中途軌道修正)

整個"嫦娥五號"發射計劃,是一項浩繁、複雜和困難至極的太空工程,中國在此之前從未發射過從月球表面返回的探測器,一般都是探測器降落在月球上執行"單程任務",僅將信號傳送回地球。但是這次不同,"繞、落、回"中的"回"可是重頭戲,也是第一階段探月工程的收官之作,其難度和意義不言而喻。

(整個"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的介紹)

不過,我們能取得如今"嫦娥五號"的成功,也並不是意外的事情,經過"嫦娥"系列四個探測計劃的步步深耕,並為之後的探月計劃提供參考和技術支持,我國的探月技術已經基本成熟。2019年"嫦娥四號"是全世界第一個降落在月球背面的探測器,今年的"嫦娥五號"探月計劃,則是時隔44年人類再次從月球表面取土歸來,中國距離實現載人登月的願望,已經越來越近。

("嫦娥五號"將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帶回月球土壤的國家)

對此,美媒《美國之音》12月14日報導稱,必須小心中國的太空技術的快速發展,自1970年4月24日,中國通過"長徵一號"火箭將"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1999年"神舟一號"發射升空至今,中國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趕超美國的"科技優勢",如果不加以遏制,美國在國際空間的潛在利益將會不斷丟失,這是稱霸全球數十年的美國無法接受的。

美媒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嫦娥五號"探月計劃標誌著中國的航天技術和探月技術又邁出了一大步,但是和美國所掌握的技術相比仍然相距甚遠,雖然暫時不需要過於擔憂,但是必須警惕起來。

(中國航天技術從一無所有發展到如今,不過短短數十年,速度十分驚人)

而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該部門國防預算分析項目和太空安全項目總監託德·哈裡森表示,美國仍然擁有探月技術層面的"絕對優勢",因為美國仍然是全世界第一個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的國家。

未來中國的探月計劃是,"嫦娥六號"將前往月球南極地區,採樣後返回;"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將在月球展開綜合探測,比如分析月球地形地貌、物質成分和空間環境,甚至會開展一些關鍵技術的月面試驗。

("嫦娥五號"即將歸來,後續的計劃還會遠嗎?)

如今,全世界各國都在探索月球,希望將月球作為宇宙探索的"第一個跳板",並以此為基礎走上更遠的深空。由於美國在戰略上將中國視作敵人,中國的每一步探月行動,在美國看來都是"眼中釘",都會採取非議乃至詆毀的手段。美國既然對自己的科技那麼自信,大可繼續"甩開和中國之間的差距",何必要在背後說風涼話呢?顯然,如今的美國,已經十分害怕太空技術被中國超越了。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獲得巨大突破,印度再次敗下陣來,印媒又開始酸了
    今天的中國航天工業還不到前蘇聯和美國的歷史。可以說看到中國的成就,有人歡喜有人愁,比如鄰國印度就感到很酸楚。 印度看到嫦娥五號升空,又開始酸了 據環球時報新媒體報導,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日成功登月,還將把月球表面的土壤樣本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回家,中美競跑太空
    還得從當年美蘇太空爭霸說起,放衛星上天,加加林從太空看地球,蘇聯人贏得兩輪頭彩,讓美國急得不行。1961年甘迺迪放下狠話,10年內美國必須搶在蘇聯人前面登月,「阿波羅」登月計劃從此正式開始。這個任務過程很複雜,結果很簡單,只要送人到月球上走一走就算贏,至於落在月球哪裡根本不重要。
  • 嫦娥五號戰勝了阿波羅?美專家:只要這項技術未突破,還是美國贏
    中國的航天事業蒸蒸日上,與之同時帶來的是我國對月探索領域的快人一步,嫦娥五號成功完成月面樣本採集任務的消息振奮人心,想必未來中國在太空建立月面基地的日子已經不遠,月球上豐富的礦產資源已經在對我們招手了。
  • 中國嫦娥五號順利挖土!美國卻找上4家私企「助攻」,意味著什麼
    最近中國在月球又有了突破性進展——12月2日,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挖土」取樣工作。但是,作為曾經引領全球太空探索的領先者,美國卻坐不住了,著急尋找4企在月球「挖土」。接下來,經過一系列既定工作流程後,嫦娥五號會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屆時,中國將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成功實現這一探月計劃的太空國家。根據國家航天局的最新消息,12月6日,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這是中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 中國嫦娥五號成功著陸月球,世界各國都什麼反應?印度反應最酸
    嫦娥奔月的傳說就是中國古代傳說,而且隨著中國經濟的起飛,中國現在對太空的探索越來越多。今天文昌發射基地就發射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它攜帶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了登月任務,採集月球土壤,然後返回地球。為了更好地理解月球,中國的科學團隊將對嫦娥五號帶回的土壤進行分析研究,這也引起了世界各國的強烈關注,世界科學家都在要求中國做點什麼。也就是說,即使共享科學研究數據,也不能說月球土壤任務尚未完成,世界上許多國家正在關注嫦娥5號的進展,並希望與中國展開合作。對於中國的探月計劃,許多國家的看法如何?
  • 嫦娥五號任務即將完成,十年探月之旅,我國到底在追求什麼?
    這是我國第6次探月任務,嫦娥五號已完成土壤樣本轉移,12月12日將開始返回地球,這將是這場月球接力賽中關鍵的一個步驟,自此除美國和蘇聯之外,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從月球取回土壤樣本的國家。月球作為離地球最近的星球,自然是人類探索宇宙的第一個起點,我國的探月計劃從2009年實施到現在已經有10多個年頭,此次嫦娥五號被稱為我國至今為止最複雜、最具難度的任務之一,也是我國航天技術的一大突破,1嫦娥五號12月1日完成月球著陸,到3日便將土壤樣品通過上升器送入到了預定環月軌道,並在6號完成對接樣本轉移,這6天時間裡突破了我國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從地球之外的地面起飛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此次任務的成功完成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三個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的國家。法新社稱,嫦娥五號攜帶月球樣品成功返回,標誌著中國航天計劃邁出新的一步。此次探月任務實現了中國航天技術突破的多個新的第一:第一次月面採樣與封裝、第一次月面起飛、第一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第一次帶樣返回等。中國未來還將派太空人登上月球。
  • 「嫦娥五號」即將返回,美國某科技網說了句實在話
    「嫦娥五號」所攜帶的月球土壤樣本,被認為有可能會改寫「月球歷史」。為什麼這麼說?主要還是因為人類對月球的歷史了解太少,可能有不少錯誤的認知。過去美國與蘇聯的探月行動,加起來帶回的巖石和土壤也不少,但年齡都在30億年以上,非常古老。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多國向中國發來祝賀,但美國卻「話中有話」
    隨著海南的一聲巨響傳來,我們就知道,嫦娥五號已經成功發射!多國向我國表示祝賀,但美國卻話中有話。海南巨響據了解,11月24日凌晨,中國在位於海南的文昌航天發射場中,成功發射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並且在12月5日嫦娥五號探測器也會帶著月壤返回地球,對我國乃至世界探索月球足以做出巨大貢獻。
  •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 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順利完成
    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 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順利完成時間:2020-12-15 19: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即將結束太空之旅 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順利完成 昨天,正在回家路上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成功打了下方向盤,通過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建立了更為精準的返鄉路線
  • 嫦娥回家,中美競跑太空
    還得從當年美蘇太空爭霸說起,放衛星上天,加加林從太空看地球,蘇聯人贏得兩輪頭彩,讓美國急得不行。 1961年甘迺迪放下狠話,10年內美國必須搶在蘇聯人前面登月,「阿波羅」登月計劃從此正式開始。 這個任務過程很複雜,結果很簡單,只要送人到月球上走一走就算贏,至於落在月球哪裡根本不重要。
  • 美媒:拜登高級顧問敦促美國在太空領域與中國合作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還沒上任,團隊內尋求與中國合作的呼籲就來了。中國嫦娥五號載譽歸來之際,美國「政客」新聞網當地時間20日報導稱,拜登的一些高級顧問敦促美國在太空領域與中國進行合作。
  • 拍攝1億像素月球照,嫦娥五號讓西方驚嘆!美媒:中美應聯合登月!
    12月3日,在嫦娥五號探測器軟著陸月球不到一天後,國家航天局發布了一段顯示嫦娥五號飛船降落月球表面的短視頻,以及一張高清晰度的月球景觀圖像。這張15,000×7,947解析度高達1億像素的高清圖,提供了嫦娥五號著陸器附近小巖石的令人難以置信的細節,以及著陸腿在月球表面留下的壓痕。而加速降落的視頻清楚地顯示,嫦娥五號著陸器經歷了減速、重新定位、避開危險,然後在最後一次著陸之前盤旋。
  • ...點丨「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視頻來源:國家航天局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歐空局還表示,通過其全球跟蹤站網絡,歐空局為「嫦娥五號」探測器提供了技術支持。在「嫦娥五號」發射之後,歐空局位於法屬蓋亞那的庫魯地面站曾對其進行數小時的追蹤。
  • 嫦娥五號採樣即將返還,美國宇航局動小心思了
    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成功,代表著我國航天航空工業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同時它所帶回來的月球土壤也將加深中國乃至於人類社會對於月球和宇宙的了解。這也是在最近44年以來,人類再一次有月球探測器成功登月。01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打破西方國家的技術壟斷在之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近乎完全壟斷太空領域的航空航天工程。
  • 【我有話對嫦娥說(2)】慶祝嫦娥五號探月工程圓滿成功徵稿選登
    潘洪信 我有話對嫦娥說(新韻) 地球村裡有家園,莫再天河倚岸觀。今日人間同玉界,恭迎月姊下塵寰。嫦娥五號付辛勞,蹶取蟾巖至寶。   五次分離重組,六重合體嬌嬈。太空郵遞技才高,戰隊功勞如昊。 李明華 天香·有話對嫦娥姐姐說 霄漢茫茫,星河渺渺,太息長空天路。期盼年年,縈思夜夜,作夢和雲飛渡。忽來佳訊,驚仰望、嘆能相遇。
  • 環球聚焦點丨「嫦娥」翩然落月「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
    這次漂亮的「嫦娥落月」,不僅贏得了國際航天界的掌聲,多家外國媒體也紛紛報導說,對探月技術的掌握,讓中國再次展現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多國航天機構:這是一次非常複雜的任務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 報導說,從太空中收集樣本是許多太空計劃越來越關注的焦點,而中國對這項技術的掌握,再次展現其在太空領域領先國家的實力。 報導還指出,與上世紀60年代的美蘇太空競賽相比,中國的太空計劃推進得更為謹慎。 英國廣播公司
  • 辛苦了,嫦娥五號,歡迎回家!
    辛苦了,嫦娥「五妹」,歡迎回家!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成功攜帶月球樣品返回地球,完成了這次意義非凡的太空之旅。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傳播專家龐之浩說,通過研究月壤,能進一步了解月球狀態、物質含量、地質演化歷史,也可以為了解太陽活動等提供新的信息,這將幫助中國人在月球研究領域為全球作出貢獻。美國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地質學家埃裡克·賈文也曾撰文表示,來自月球的樣品徹底改變了人類對月球表面性質、月球起源等問題的認知。故事發展到2020年,主角換成了中國。
  • 微波雷達引導嫦娥五號實現「太空牽手」
    圖為航天科技人員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監測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情況。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光明日報記者 詹媛嫦娥五號月球採樣返回,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高的任務。6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25所研製的嫦娥五號交會對接微波雷達,作為中遠距離測量的唯一手段,成功引導首次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
  • 嫦娥五號滿載而歸,美國終於忍不住了。中方態度明確!
    還記得當初中國嫦娥五號在月球表面完成收集月壤的任務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就公開發表聲明,希望中方能夠主動分享收集的數據和月壤樣本,這次的成果應該屬於地球上的每個人。如今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壤成功返回地球後,關於美國此前的"要土"行為,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給出了明確的答覆,早在2011年,美國國會就頒布了「沃爾夫條款」,該條款限制了NASA等相關機構與中國航天往來合作,當下中美能否在探月工程上合作,還要取決於美國的政策。